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彭元瑞曹文埴捡四库全书古来见元孙者有几据奏自唐迄明凡六人诗以志事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
五世元孙膝上珍(子为膝下至若元孙反当抱之膝上矣),捡兹有几命儒臣。
奏来详悉翻四库,特出祯祥得六人(四库全书载唐钱朗宋张焘吴宗元明罗恢归璿文徵明六人皆以耆寿得见元孙)
恰彼古稀帝同数庚子年届古稀因查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然皆未亲见元孙也),赢其家庆我饶臻。
如斯天贶叨骈叠,忍不敕几心爱民。
按:昨因庆得五世元孙命彭元瑞曹文埴捡阅四库全书自古以耆寿得见元孙者凡几人兹据奏三代以上不可考秦汉以后隋以前未有其人惟山堂肆考载唐钱朗南昌人仕光禄大夫元孙数人皆以明经县宰年一百七十馀岁又周必大平园续藁载宋张焘饶州孝宗时参知政事年七十五见元孙一人又宋濂潜溪集载元吴宗元绍兴人不仕年八十八及见元孙举觞为寿抱置膝上望者谓神仙中人又明文衡载明罗恢吉安人永乐时国子监博士年八十二见元孙一人又明归璿昆山人即归有光高祖有光集璿有高元嘉庆堂顾九和为之记又明文徵明甫田集载戊午元旦诗有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元之句考徵明年九十有元孙二人等语臣庶以耆寿得元孙者仅止六人帝王中臻斯盛者尤未之前闻予叨膺天贶嘉庆骈蕃若此惟有益深乾惕敕几爱民以冀仰荅昊苍纯佑耳
题《夏烈女传》后 清 · 刘大观
 押屑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八
烈女,吴县夏汧女。字长洲王本石。未婚,而本石夭。烈女闻之,即不饮食。母令之食,以“不饥”对。母察其举动如常时,弗之防也。其夜,母已就寝,烈女易新。衣裳缝纫,上下连属。讫,搴母帐,视之。母问:“儿何不睡?”曰:“欲再看吾母耳。”又至弟妹所,泣下,若将别者。归至,自经。比敛衣领间,微露红纸。出之,则王氏聘帖也。越二十余年,詹事府少詹事钱先生大昕为作传。
筼筜未出土,先抱岁寒节。
杜鹃当始啼,已破喉中血。
一物有一性,性性各区别。
甘芳饫蓼虫,岂其心所悦?
嗟哉夏家女,性是闺中杰。
以彼孱孱躯,炼作铮铮铁。
夫门履未践,夫亡命俱绝。
转恐伤母心,伪言与母诀。
鬼神亦挥涕,天地为凄切。
生无一日欢,恩从何处结?
彼妇而殉者,犹逊此贞洁。
嘉定有大儒,文章砺冰雪。
扫除余子论,阐扬旧时烈。
礼经由义起,正为纲常设。
名教无全人,诪张逞异说。
试问女也贞,与奔同一辙。
冯道著髻环,可与树绰楔。
归震川引:“曾子问:‘婿弗取而后嫁’之文”,谓:“从父,则一听之于父,而义不及于夫。女子固不知身之为谁属也。夫死守贞与奔同,此说大谬。”钱竹汀先生曰:“夫孝,与节一也。女之孝者,莫烈曹娥、先络。是两女者,岂非可以无死者哉?君子不强人以所难,而尤乐道人之善。此予所以赞烈女而乐为之传也。”
骆先生香林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拜石许为兄,别有雅怀同海岳;
登高能作赋,即论词采亦宾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论读平声。
骆香林(1895——1977)名荣基字春林号月舲又号与木石居百石室主人台湾新竹人,为台湾早期著名摄影家、诗人,汉学基础深厚,诗词、书、画均擅长,对于奇石赏析也有研究。曾于2006年台北市美术馆举办其摄影个展。曾主编「花莲文献」,主修「花莲县志」、编辑「台湾省名胜古迹集」外,又采五言新乐府作俚歌,「俚歌百首初辑」于一九七三年出版,内容以风俗为主,「俚歌白首二辑」于一九七四年出版。此外尚有「联语」、「题咏花莲风物」等书,皆已结集印行,另有文集、画集、奇石谱等稿未刊。一九七七年殁世后,其诗支王彦辑其俚歌二二八首,词七阕,联二○一对,文一三七篇,厘为六卷,编为「骆香林全集」,时人评为四言诗接迹风雅,俚歌源于国风,散文取径震川,足为台湾当代诗文大家。
拜石许为兄:米芾拜石为兄典。元倪镇有《题米南宫拜石图》诗:“元章爱砚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
海岳:米芾,时人号海岳外史
宾王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此处切姓。
笺:清代倪星垣对联:
笔老次临米海岳;
性迂直溯倪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