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题云林画 元 · 黄公望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珊瑚网:倪云林六君子图跋: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徵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大痴诗云云。朽木居士云云。吴兴钱云云云。又:此图因大痴诗有「居然相对六君子」句,遂名其图。乃、樟、六树,行列修挺,疏密掩映,位置得宜,而皆在平地,且气象萧索,有贤人在下位之象。岂感当时胡运否塞,高流隐遁,而为是欤?卢山别号白石先生。妙香道者识于药房。
西江月 元 · 纸舟先生
 押词韵第三部
光彻虚空上下,人人具足无亏。
全真真里露真机。
实证无为不二。

扫去闲名野字,胸中莫滞些儿。
七真五祖只如斯。
悟得真超圣地。
按:以上二首见纸舟先生全真直指,注谓元黄公望传。
大痴山水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前山后山青不了,大树小树枝相樛。
老痴胸中丘壑,貌得江南一幅秋。
注:大痴黄公望号大痴道人
钱舜举山居图过语见溪赋 明 · 姚绶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十
舟中赖此能消日,半匹溪藤意趣多。
霅叟画图淩晋宋,贞居诗语逼
山回树绕门空设,雨过风轻水不波。
谁个跻攀穷险阻,一声长啸出烟萝。
田按:钱舜举浮玉山居图》卷,纸本,七分用墨,三分设浅绿色,笔法绝类辋川。有黄公望倪云林顾阿瑛、仇山付、郑元祐楚石道人诸题跋。舜举自题云:「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张贞居至正戊子得于书肆,诧为景趣既高,笔墨精妙,诗亦雅丽,非近人语。和韵云:「秋风动岩树,归乌何其翩!我思岩中人,可门乐忘年。夫君乃词客,画手故作妍。吴兴图书薮,讵随时好迁。上岩云积雪,下岩长鸣弦,展卷才尺许,坐对两无言。」成化癸卯公绶得此卷于璜溪沈氏,惊为至宝,题诗至廿馀首,此诗其一也。后又归项墨林天籁阁。国朝康熙中,此图为安仪周所得,著录《墨绿汇观》。安氏中落,购入内府光绪甲午,此图复流落人间。佘获见舜举《山居图》二,一为二纪题者,系金碧山水山水;一为此图,以浅绿和墨,静穆之趣,超乎尘表。五百年来无此作矣!题为《浮玉山居》者,以郑遂昌题有「馀不之水浮玉山」句也。此图亦著录卞中丞《式古堂书画考》。
虞山王石谷 明末清初 · 王时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南风景属琴川,画手推君诣独玄。
奇思每参摩诘句,清标真得一峰传。
胸中丘壑看吾辈,笔底烟云羡少年。
何日秋霖共乘兴,吮豪闲泛尚湖船。
注:一峰:黄公望之号。
画三首 其一 丁卯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十三
王郎手摹一峰画,宛似张颠作草书。
鼠尾皴山鸦点树,只今能事有谁如。
注:夏山图:王翚七十五岁时作此图,图中山峦重迭,危岩险峻,丛林茂密,绕寺门,瀑布折迭,笔墨纯熟,华滋苍润。  一峰:黄公望之号。  张颠张旭,时人称“张颠”。
黄子久虞山小筑 清 · 吴历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痴黄小筑傍溪湾,松径萧萧木叶斑。
秋静绝无游屐到,一峰苍翠板桥间。
注:痴黄:黄公望号大痴道人
西山黄大痴墓 现当代 · 杨无恙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此身原是赘,薇蕨首阳巅。
昔醉湖桥月,今倾石屋泉。
灵机开变轴,元气泄真诠。
亦有墓,牛羊草莽烟。
注:黄大痴: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号大痴道人。其墓在虞山西北山麓。  湖桥:参杨仪《湖桥夜泊》注。  石屋:参高启《石屋》注。
富春江芦茨村 当代 · 李梦唐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严子竿头清浊水,黄公笔下淡浓山。
芦茨村外花无数,开向春江第一湾。
按:兹游数日后至杭州,莼鲈兄面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影本图书。
减兰 题画五首 其二 王原祁疏林远山图 当代 · 陈初越
孤山映照。处处春云思谢朓
驭梦游之。往往苍茫遇大痴。

金刚奋杵。未落一舂于熟处。
静女姱眉。淡扫空青遗所思。
按:麓台山水祖法黄公望。时虞山王翚以清丽标举,麓台乃以高旷迈之。客有举画为问,曰:“太熟。”尝自题图卷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