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四十四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花茵重叠有辉光,长跪敷衽客满堂。
除却凤衔丹诏至,未容高坐踞胡床
注:坐起皆席地,两膝据地,伸腰危坐,而以足承尻后,若趺坐,若蹲踞,若箕踞,皆为不恭。坐必设褥,敬客之礼,旧有敷数重席者。有君命,则设几,使者宣诏 毕,亦就地坐矣。皆古礼也。因考《汉书·贾谊传》“文帝不觉膝之前于席”,《三国志·管宁传》“坐不箕股,当膝处皆穿”,《后汉书》“向栩坐板,坐积久, 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朱子又云:“今成都学所,存文翁礼殿刻石,诸像皆膝地危坐,两蹠隐然,见于坐后帷裳之下。”今观之东人,知古人常坐皆如此。盖古人 无几,故不能垂足而坐。高坐之设,萌于赵武灵王,兴于六朝,盛于北宋,而通行于元。三代之前,凭则有几,《诗》所谓“授几有缉御”,《孟子》所谓“隐几而 卧”皆是也。寝则有床,《诗》所谓“载寝之床”,《易》所谓“剥床以辨”,皆是也。然床几或以凭依,或以庋物,或以寝处,皆非坐具。至应劭《风俗通》“赵 武灵王作胡床”,乃以为坐,然汉时犹皆席地。《贾谊传》“不觉膝之前”,暴胜之登堂坐定,隽不疑据地以示尊敬,皆可知也。东汉之末,有靳木为坐具者,其名 仍谓之床,或谓之榻,如管宁向栩所坐,或于地上加板,未必离地咫尺也。魏、晋后,观《魏志·苏则传》“文帝据床拔刀”、《晋书》“桓伊据胡床取笛作三 弄”、《南史》“纪僧真江敩登榻坐,令左右移吾床让客”、“狄当、周赳诣张敷就席,亦令左右移床远客”、《邺中记》曰:“石虎所坐几,悉漆雕 画。”则似为高坐,然皆高客贵人始有之。《语林》曰:“孙冯翊往见任元褒,门吏凭几见之,孙请任推此吏,曰:得罚。体痛,以横木挟持,非恁几也。”夫门吏 不许恁几,则知所谓移床远客者,非尊敬之客不许坐也。又其时坐榻坐几。尚皆跪坐。《梁书·侯景传》“升殿踞胡床,垂脚而坐”,史特记之,以为殊俗骇观。知 虽有床几,亦不如今坐耳。至唐又改木榻而穿以绳,名日绳床。《演繁露》:“穆宗长庆二年,见群臣于紫宸殿,御大绳床。”然不名椅子,至宋初乃名之。《丁晋 公谈录》:“窦仪雕起花椅子二。”王铚《默记》:“徐铉李后主,卒取椅子相待。”(诸书椅本作倚,后乃借桐椅之椅为之。)此后诸书,屡见椅子。如《贵耳 集》云:“今之交椅,古之胡床也。今诸郡守僚必坐银交椅。”《桯史》载荷叶交椅。《曲洧旧闻》有锦椅背。至宋时颇加缘饰,殆已盛行与?然观古图画,唐以前 人物无坐几者,宋画亦不尽设几。窃疑胡床本西俗,赵武灵王始学为之,元人中国,因其旧习,乃通行耳。日本制度,多半仿唐,唐时尚席地,故亦无之。近十年来 亦有矣。
(寿金监察委员幼辀)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一时硕果重乌台,霜简绳奸,绣衣肃吏;
千丈长松挺黄岳,鸿钧转岁,鹤算添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霜简: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北齐书·孙腾高隆之等传论》:“赖世宗入辅,责以骄纵,厚遇崔暹,奋其霜简,不然则君子属厌;岂易间焉。”
绳:约束;制裁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绣衣:汉武帝时,民间起事者众,御史中丞督捕犹不能止,因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号直指使者。直指,谓处事无所阿私。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直指使暴胜之,九八元后传有绣衣御史王贺。参阅《史记·酷吏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绣衣,表示受君主尊宠。此处切其监察委员身份。
肃吏:整肃吏治。
鸿钧:指天或大自然。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历,气机初转于鸿钧。”
鹤算:古人以鹤为长寿之鸟。后因以鹤算、鹤寿为祝人长寿之词。 出自宋韦骧《醉蓬莱词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笺:清代彭元瑞乾隆八十万寿经坛联: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