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东莱吕氏官箴以觅举求上官保庇书为第一戒今仕者往往十犯八九虽贤不免陷焉为诗以谢兼用奉勉 南宋 · 陈宓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六
凡厥女子,号为无知。
十年不字,迟归有时。
正节必守,淑行惧亏。
孰谓君子,身不自持。
不艮其背,顾朵其颐。
自鬻苟售,宁不忸怩。
莫答盛意,聊赠鄙词。
按:《复斋集》卷八。
梅溪王先生 南宋 · 陈宓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六
先生之道,得天之全。
气刚以和,如四时然。
功在王室,惠留于泉。
不怒而教,恶遏善迁。
为政以德,信哉格言。
先生之逝,四十三年。
有庙有祠,民奉益虔。
紫帽可砺,清名不骞。
按:《复斋集》卷八。
赞文公朱先生 南宋 · 陈宓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六
貌温而严,德刚而粹。
春融秋肃,渊澄岳峙。
道光二程,识高百氏。
生遇明时,进难退易。
天假之间,斯文大备。
伟哉夫子,教垂万祀。
按:《复斋集》卷八。
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序淳祐八年三月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七、《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一
自余托交复斋陈公,馀四十年,而死生之别则二十年矣。
每念师门诸老衰谢几尽,余虽苟生于世,孤陋无助,德不加进,任重道远,念之大惧。
一日,公之子圭裒公诗文属余序引,义不得辞,受而读之,不觉尽卷,如见其人。
闻其语而反诸身求诸心,自愧者多而为益亦不少矣。
盖公之立朝也,位虽居卑而应诏论事,言人所不敢;
其归闲也,年虽未及而引疾告老,为人所未能。
然其为辞,忠诚恻怛,和缓明白,而无一毫矫亢激迫之意。
至于诗咏,雅正和平,既足以写性情之真,又有以窥造化之妙,读者味之,亦足以发。
此皆有德之言也,然岂无其本哉!
公跋傅君文藁有云:「诵古人之文熟且久,曰是可学而能也,退而书之纸,自以为可矣。
阅岁踰时,取而观之,谓无一言之几乎道,遂尽取旧藁而焚之」。
此固公之谦辞,而其心实有所悟。
盖公已知文公朱先生之学,而读其书,遂受业于勉斋黄先生之门,与瓜山潘公切磋磨琢,朝夕不相舍,学遂大进。
观其与师友往复问答之书,其为学也,读书静养,日有常程,大要在于力勤而志专,博学而守约。
延平上印归,坚卧不出,心志纯一,遂得肆其力于博文约礼之际,矻矻孜孜,不极不止。
莆人祠文公于学,公为之记,首以孔子之学不厌、教不倦发明文公之心,则其所以愿学文公者,不在兹乎?
惟其立志如此,进学如此,得之心有诸己者如此,于为文乎何有?
盖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自然敷畅流行,灿然成章,亦岂有意于为文者哉!
苟与我同志者,读公之文,其亦有考于斯。
淳祐戊申春三月壬申,友人清溪郑性之书。
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首,清钞本。
波斯短歌行译笺 其七十八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黄土抟人魂魄生,正多哀乐世间情。
一从理欲成分隔,直到今朝恨不平。
注:○理欲:天理人欲之省也。《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宋史·陈宓传》:“天性刚毅,通道尤笃,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原文云:“自不仁之虚无所出之血肉,宁是能感之有乎?尚能怨此锢哀乐之节耶?不中者其必受永世之罚也!”译文不用此反语,而正言之也。
What! out of senseless Nothing to provoke
A conscious Something to resent the yoke
Of unpermitted Pleasure, under pain
Of Everlasting Penalties, if b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