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琴川 清 · 周爔
古作海虞城,量地带山麓。
中藏七道水,横亘东西属。
建号曰琴川,焦尾天然琢。
雨添韵自清,风荡波宁浊。
近脉尚湖通,支流梅里续。
忆昔几宰贤,莅兹顾名目。
惟饮吴中水,能弹宓子曲。
今舣宦游航,载归赋倍
冷冷只此存,清听销尘俗。
注:琴川:古代常熟别称。又指会七弦之水的琴川河。  焦尾:泉名,在昭明太子读书台北侧,其名取意于东汉蔡邕之焦尾琴。此泉池旧为琴川源头之一。  梅里:现称梅李,常熟东乡乡镇名,城区有河道流经李注长江。  宰:知县宋孙应时明杨子器王鈇等均为贤良知县。  宓子:宓子贱孔子学生,曾为单父宰。
吴门锁钥为邑侯王苍野 明 · 陈逅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清时韬略属文儒,百里干城望不孤。
跃马气应吞黠寇,登陴功许殿全吴。
承宣政绩谁方驾,经济勋阶此发途。
愧我请缨建素志,尚余衰鬓老江湖。
注:王苍野王鈇号苍野嘉靖间常熟知县,率众抗倭寇入侵,功勋卓著。
三桥春游曲(录一) 清 · 吴蔚光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秋报门西是殿桥,碧罗春水划双桡。
宛将金剪裁为带,分束吴娘一搦腰。
注:三桥:城西山前塘由东向西依次坐落三座桥,俗称头条桥、二条桥、三条桥。每到农历三月上巳节,沿山前塘至藏海寺里人拜香活动,游人如织。  秋报门:即西门,宋建炎年间知县李闿之始建。明嘉靖年间知县王鈇重修城墙,易名为阜成门。  殿桥:在城西山前塘上,明朝称“田桥”,清乾隆年间称殿桥。后累有修缮,因桥西通大、小湖甸村,改名甸桥,俗名“头条桥”。
王忠臣鈇墓 明 · 桑孝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眼见横戈靖海洋,仓皇一夕具金汤。
乘城顿息千家哭,追寇宁辞七尺僵。
泪堕残碑同岘首,骨留荒冢亦桐乡
忠魂寂寞凭谁吊,凄断悲风撼白杨。
注:王鈇字德威号苍野浙江东阳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常熟知县三十二年,重修常熟城墙。三十四年在抗击倭寇入侵时战死,年仅四十一岁。朝廷诏赠太仆少卿,遣官致祭,邑人请留葬常熟西门外虞山麓。
虞山新城 明 · 姚煦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海虞倏而增形胜,千载雄图百日劳。
崇堞迥临明镜绕,飞楼斜倚翠屏高。
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
宰贤声应远着,弦歌满县罢兵刀。
注:宰:指常熟知县王鈇。他在嘉靖三十二年重建常熟城墙。
题山城图 明 · 文徵明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注:山城:明嘉靖三十二年,为防倭寇侵扰,知县王鈇率众重建元代城墙,墙跨山而建。共设七座城门。山顶城门名“虞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