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诗一首 南宋 · 方翥
 押词韵第四部
江山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歔。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
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
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原注:此诗无题,末段数语如此,必当时有所愤激而作。今世亦然。)
按:以上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卷三○
物理六言 其六 南宋 · 林希逸
六言诗 押虞韵
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
若与予也皆物(自注:《庄子》。),执而我之则愚(自注:《关尹子》。)
按:以上《竹溪十一稿诗选》
列子口义序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二、转录自《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六
列子郑人,列姓也,禦寇名也。
庄子多称其人,必有道者也。
与郑繻公同时。
繻公杀其相子阳,去春秋获麟之岁庚申五十年矣。
其书曰:子阳列子列子不受,俄而子阳见杀。
则以时计之,列子必后于孔子,而居孟子之先,故其书多推尊吾圣人,以自神其说。
太史公为老庄立传,犹及老莱、关尹、庚桑楚诸人,而独不及列子,亦不言其有此书。
班固所志《艺文》诸略,虽有八篇之目,而张湛处度以为奇书,云其祖得于仲宣、辅嗣之家,永嘉之乱既失而幸全,则其书亦散轶久矣。
卷首校雠数语,其果出于刘向否也?
其曰与郑缪公同时,必「繻」字传写之误,而郑溪西《群书会纪》、晁氏《读书记》并因之,又以「缪」为「穆」,此皆未深考者。
又曰:孝景帝时颇行于世。
若其书果出景帝时太史公因何未见?
果见之,不应遗列子而不入传也。
今观其书,首尾二篇以《天瑞》、《说符》名之,其他六篇则掇首章二字而已。
又篇中文字或精或粗,殊不类一手。
其曰《穆王》、《汤问》失之迂诞,《力命》、《杨子》义亦乖背,必非一家之言。
纵其语未必出于刘向,实当此书之病。
洪景卢谓《列子》胜《庄子》,则失之矣。
然其间文有绝到之语,决非秦汉而下作者所可及。
愚意此书必为晚出,或者因其散轶不完,故杂出己意,且模仿《庄子》以附益之。
然其真伪之分,瞭如玉石,亦所不可乱也。
按:《列子鬳斋口义》卷首,明正德刊本。
径山偃溪佛智禅师塔铭咸淳四年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一
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径山佛智禅师广闻示寂。
遗奏闻,皇帝悼惜,赐钱助葬,塔在大明山下,以大明名庵,御书其扁,且给田以食守者。
呜呼盛矣,非师能贤,穆陵岂轻畀哉!
师于余为乡人,初得其名于郑丞相所为《偃溪序》。
壬戌还朝,始见于京。
疏眉秀目,哆口丰颐,道貌粹然,出语有味,益敬之。
东涧侍郎汤公于师尤稔,每相与言其贤。
方闻其病,即以书别,余与东涧俱为文以奠之,东涧笔甚奇。
南归五载,其徒普晖来溪上乞铭。
状曰:师候官林家子,世业儒。
母陈氏梦僧伽振锡入其室,娠而生师,貌与像肖,人曰僧伽再来也。
剑负未言,见佛即合爪。
稍长,诵书如流。
年十五,父母以夙缘,俾从小父隆于宛陵广孝。
十八受戒具。
初谒印铁牛名具眼,深奇之,曰法栋也。
遍参诸老,与少室睦、无际派追随甚久。
卒嗣琰浙翁。
初见于天童,针芥虽投,自知未稳,去,再见于双径。
翁知将熟矣,迎曰:「汝来耶」?
一夕坐檐前,更三转,将入云堂,曳履而蹶,如梦忽醒。
翼朝造室,翁举赵州洗钵语,师将启吻,翁拄止之。
平生疑情,篦下冰释,机锋自是不可当,丛林曰,有两浙翁矣。
绍定戊子四明制阃胡公以小净慈致之。
郡有贵公谋竁寺后,时安晚当国,师以诗驰白即行,相苦留之,事遂止。
无何,移住香山,相功德寺也。
相还里,又移城之万寿。
贵卿名士,争先游从。
晚每至忘归,为师作序,此时也。
乙巳,雪窦虚榻,制阃颜公以师,如奏敕下,此山给敕自师始。
上又亲洒「应梦名山」四字以赐。
戊申,移育王。
辛亥,移净慈。
时教家有挟坐禅宗上帅,奏疏百言,条析明备,上是之,诏仍旧。
时珰焰方炽,师以理折,闻者敬服。
甲寅,移灵隐
丙辰,移径山
寺更两烬而复,始务速成,倾漏相仍,日费苴补。
师始至,岁仍俭,辍衣盂以赡来者。
厨堂忽败,撤而新,独雄于一寺。
其有为之功不苟类此。
庚申赐号佛智
旧庄二所,指水为田,东饷按籍索租,害此寺二纪,师为奏免。
踰年,又以和籴病告。
穆陵雅敬师,每请必俞。
师虽于世泊然,而所居利兴弊革,不可尽书,贤矣哉!
连住八山,几四十年,诱纳其徒,證悟者众。
海东夷相叩请书沓至,师之道化远矣。
病中危坐如常时,问疾往来,与语不倦。
将终,独以急明己事为门人戒。
侍僧求偈,麾去,益请,书十六字而化。
时方炎夏,飞霞纷纷,非积行所感乎?
住世七十五年,坐五十八夏。
其寿若腊,与佛日同,金书庵名,共一「明」字,闻者异之。
师襟量素宏,与人和易,所至缁徒云集敬慕之,没齿无疾声遽色。
遇事虽剧,处之如如,不逼而成,随愿必应,他人不可学也。
或疑主法过慈,其弊也弛,余曰:百丈规则严,南阳门户大。
临济峻峭,雪峰粹夷。
教虽不同,其道一也。
师以身率,何弛云。
余虽交师晚,而知师深,是宜铭。
铭曰:
振锡何人,再来何故。
梦觉何分,归游何处。
无为有为,一手呈露。
全提半提,八会言句。
我玩我珠,无汝喜怒。
汝传汝薪,自我来去。
大明峰前,遗蜕所寓。
枯木众中,法髓谁付。
金字扁题,龙君呵护。
百世之藏,与龙共住。
按:《鬳斋续集》卷二一。又见《偃溪广闻禅师语录》卷下(《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