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逢乡友 唐 · 杜寂
押文韵
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群。
按:见《吟窗杂录》卷十三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联句 北宋 · 杜衍
押阳韵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凉。
余怀本达旷(谢少卿),联此傲羲皇。
孤鸥可与狎(绛),幽岸足以觞。
幸有彭泽酒(尧臣),便同永嘉堂。
潘生起为寿(维),王子齐陈章。
林端见新月(衍),草际闻寒螀。
照水萤影乱(良臣),拂筵蓼花香。
徘徊恋嘉境,坐使归兴忘(少卿)。
按: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一一
风瑟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窍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佳名从此得,妙响未曾穷(希深)。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圣俞)。
按:以上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一一
冬夕会饮联句 北宋 · 梅尧臣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与君数夜饮,唯恐酒盏空。
今我苦欲浅(尧臣),语志难此同。
陈编侑欢适(谢景初),间谑何魁雄。
婢子寒且倦(尧臣),主人哦不穷。
灯青屡结花(景初),煎响时鸣虫。
穴鼠暗出没(尧臣),风雁高雍容。
冰霜覆瓦屋(景初),貂狐输贵翁。
孤床乏暖质(尧臣),苦语有淡工。
咀嚼患䏑小(景初),煨炮惊壳红。
落蟾斜入窍(尧臣),远漏微递风。
醉心欺睡魄(景初),细书刺昏瞳。
吽呀闻争犬,哮吼厌啼𩦺。
拨火乱赪豆,附炙双弯弓。
乾果硬迸齿(尧臣),寒齑酸满胸。
枯蛤擘无肉,淡脯烧可饔。
语必造圣贤,乐已过鼓钟。
纸窗幸未曙(景初),絮被令旋缝。
冻痹两股铁,跑抓双鬓蓬。
脬尿既懒溺,裈虱唯欲烘。
器皿足缺齾,捧执无夭秾。
儿女寒不寝(尧臣),僮仆困欲瞢。
岂无贵富(四库本作富贵)徒,笑此饥寒踪。
丈夫固有负,道义久已充。
墨子不黔突,齿辈且得封。
勉哉梅夫子,塞者终自通(景初)。
按:以上《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四
元忠示胡人(《四库全书·声画集》作突厥)下程图 北宋 · 梅尧臣
押东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七 羽猎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单于猎罢卧锦红,解鞍休骑荒碛中。
苍驹騧骆六十匹,隐谷映坡分尾鬉。
九驼五牛羊颇倍,沙草晚牧生寒风。
贵贱小大指五百,执作意态皆不同。
二鹰在臂二鹰架,骏犬当对宁争功。
毡庐鼎列帐幕拥,鼓角未吹惊塞鸿。
土山高高置烽燧,毛囊贮获闲刀弓。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素纨六幅笔何巧,胡瑰尽妙谁能通。
今日都城有别识,别识共许刘元忠。
按:诗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二,无署名。编次前为梅尧臣,后为苏轼,时代都在周紫芝前。不知《宋诗纪事》据何定为周作?
红鹦鹉赋 北宋 · 梅尧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二、《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四三、《历代赋汇》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相国彭城公尹洛之二年,客有献红鹦鹉,笼之甚固,复以重环絷其足,遂感而赋云。
蹄而毛,翼而羽。以形以色,别类而聚;或啸或呼,远人而处。在鸟能言,有曰鹦鹉。产乎西陇之层峦,巢于乔木之危端。其性惠,其貌安。与禽兽异,为笼槛观。吾谓此鸟,曾不若尺鴳之翻翻。复有异于是者,故得以粗论。吾昔窥尔族,喙丹而绿;今览尔躯,体具而朱。何天生尔之乖耶!俾尔为尔类,尚或弗取,况尔殊尔众,不其甚与!何者?徒欲谨其守,固其枢,加以坚锁,置以深庐。虽使饮琼乳、啄彫胡以充饥渴,铸南金、饰明珠以为关闭,又奚得于乌鸢之与鸡雏?吾是知异不如常,慧不如愚,已乎已乎!
按:《宛陵先生集》卷六○,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万历梅氏祠堂刻本。
联句 北宋 · 韩绛
押阳韵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凉。
余怀本达旷(谢少卿),联此傲羲皇。
孤鸥可与狎(绛),幽岸足以觞。
幸有彭泽酒(尧臣),便同永嘉堂。
潘生起为寿(维),王子齐陈章。
林端见新月(衍),草际闻寒螀。
照水萤影乱(良臣),拂筵蓼花香。
徘徊恋嘉境,坐使归兴忘(少卿)。
按: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二
联句 北宋 · 韩维
押阳韵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凉。
余怀本达旷(谢少卿),联此傲羲皇。
孤鸥可与狎(绛),幽岸足以觞。
幸有彭泽酒(尧臣),便同永嘉堂。
潘生起为寿(维),王子齐陈章。
林端见新月(衍),草际闻寒螀。
照水萤影乱(良臣),拂筵蓼花香。
徘徊恋嘉境,坐使归兴忘(少卿)。
按: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一一
句 宋 · 王复
押先韵
早秋蝉有信,多雨暑无权。
宋张耒《明道杂志》 《明道杂志》:余游洛阳大字院,见欧公、谢希深、尹师鲁、圣俞等避暑唱和诗牌,从有一和者称乡贡进士王复,有一联押权字特妙云云,后不甚显名,洛人云仕亦至典郡正郎。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虚谷云:「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秦、晁莫窥其籓。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者,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江西。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刑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而徒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非区区所敢知也。」虚谷之论宋诗详矣,然其大旨,则跻西江而祧晚唐。冯定远曰:「西昆之流弊,使人厌读丽词,西江以粗劲反之,流弊至不成文章矣。四灵以清苦唐诗,一洗黄、陈之恶气味、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冯已苍曰:「方公《律髓》一书,于大段未十分明白,只晓得江西一派,恶知见且不知杜,又何知杜之所从来,又何论庾、鲍,而上至汉魏乎!独于今世不论章法,不知起结,如竟陵、空同诸派,彼善于此耳!」
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 其三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险韵哦诗颇亦艰①,脚多欠稳即须删②。
景开罨画当春媚③,天剩恩私特地颁④。
风柳莺簧歌百曲⑤,烟楼仙侣湿双鬟⑥。
拟劖姓字颠崖上⑦,斧凿何堪老石顽⑧。
【校注】
(1)险韵:艰僻难押的诗韵。李清照《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哦:《说文·口部》:“哦,吟也。”梅尧臣《招隐堂寄题乐郎中》:“日哦招隐诗,日诵归田赋。”
(2)脚:指韵脚。
(3)罨画:杂色的彩色图画。白居易《芍药》:“凝香薰罨画,似泪着胭脂。”“景开罨画”,谓景色杂彩纷呈。媚:美好。
(4)剩:多。特地: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四:“特地,又犹云特为或特意也。”颁:布。连上句,谓春景明媚,乃天恩布于大地。
(5)莺簧:即莺声,谓其婉转如笙簧。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邵雍《共城十吟》之八:“风触莺簧健,烟舒柳叶匀。”
(6)烟楼:烟雾笼罩的高楼。指黄鹤楼。李峤《韦嗣立山庄应制》:“烟楼半紫虚。”仙侣:指歌女。鬟:环形的发髻。
(7)劖:凿。姓字:犹姓名。《韩诗外传》卷二:“变易姓之字。”
(8)顽:顽钝,强硬。
鹤楼景物如此优美,诗人吟哦险韵,字斟句酌,可谓“耽吟诗癖”。兴之所至,欲留名胜迹,却无奈老石何。
黄鹤楼眺望二首 其二 明 · 张维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城上秋山开翠屏⑦,楼前长笛响空冥⑧。
白云黄鹤渺何在,汉水巴江流不停⑨。
天际风樯随雁落,雨余沙草带龙腥⑩。
凭谁道眼窥衡岳⑾,拟借仙槎过洞庭⑿。
【校注】
(1)几霜:犹几年,几秋。《正字通·雨部》:“历年曰霜。”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
(2)嶂:谓楼阁高耸如屏障。
(3)草连二句:迷,弥漫。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迷鹦鹉”,谓鹦鹉洲芳草迷漫。逼:迫近。二句本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去国:离开故国,离开故土。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去国怀丘园,入远滞城阙。”
(5)觞:酒器。嬴:同“赢”。
(6)槛流:槛外之江流。王勃《滕王阁》:“槛外长江空自流。”
(7)翠屏:山色青翠,势如屏障,故云。
(8)空冥:天空。冥,天之高远处。
(9)巴江:来自巴地之江,指长江。
(10)龙腥:形容雨。梅尧臣《新霁望岐笠山》:“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11)道眼:佛家语。犹谓明眼、法眼。《楞严经》:“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
(12)槎:竹、木筏。仙槎,仙人所乘舟。《博物志》:“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庾信《杨柳歌》:“流槎一去上天池。”
观二诗,或为作者游宦湖南过江夏而作,故有羁旅之思。诗中感伤人世无常,今古遗恨,流露出仕途失意之情。
秋夜偶赋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橙香阵阵逗窗纱,秋气宜人睡味嘉。
好梦乍惊风过竹,疏帘半卷月当花1。
白添两鬓思亲老2,红遍千林感物华3。
惆怅光阴同逝水,始知反哺不如鸦4。
注:(1) 月当花:月光照在花上。当,正对。
(2) 按:“思亲老”,张氏藏本作“悲亲老”,今从费本。
(3) 物华:自然景物。宋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4) 反哺:小乌鸦长成后,衔食喂养其母。后比喻报答亲恩。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宋梅尧臣《思归赋》:“嗷嗷晨乌,其子反哺。”
晏夜(1)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溶溶2月色逗清光3,静坐深闺引兴长。
忽听小鬟来报道4,多时花影上东墙5。
注:(1) 晏:迟,晚。
(2) 溶溶:柔和明净貌。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 逗:透露,透过。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逗,犹透也,露也。”南朝梁武帝《藉田诗》:“严驾伫霞昕,浥露逗光晓。”唐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袭山逗谷,化为鲜云。”按:费、黄两抄本本为“逗”,烈本都改作“透”,今正。
(4) 小鬟:婢女。宋梅尧臣《听文都知吹箫》:“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音?”
(5) 多时:犹“早已”。谓已有很长时间。
寿李先生静园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世葆先芬,通犹龙一经,诵倚马万纸;
天贻晚福,拥雏凤四座,对圆蟾九宵。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静园:疑为李鸿绪,参加【挽联164.挽李先生栋材】。
先芬:祖先的美德。宋梅尧臣《张侍郎中隐堂》诗:“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犹龙一经:典出老子犹龙,切其姓李,故犹龙一经指《道德经》。
倚马:晋桓温北征,袁宏倚马前草拟文告,顷刻写成七纸。事见《世说新语·文学》。后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如为李白典,则为切姓。
雏凤:幼凤,喻有才华的子弟。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笺:清代翁同龢赠李鸿章联:
中国相司马矣;
老子其犹龙乎。
先芬:祖先的美德。宋梅尧臣《张侍郎中隐堂》诗:“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犹龙一经:典出老子犹龙,切其姓李,故犹龙一经指《道德经》。
倚马:晋桓温北征,袁宏倚马前草拟文告,顷刻写成七纸。事见《世说新语·文学》。后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如为李白典,则为切姓。
雏凤:幼凤,喻有才华的子弟。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笺:清代翁同龢赠李鸿章联:
中国相司马矣;
老子其犹龙乎。
挽曾先生履川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九秋余楚客深悲,古调罢弹,江上更无人颂橘;
卅载忆黄垆旧事,俊游难续,尊前况是海生桑。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曾克端(1900——1976),字履川、伯子,号橘翁,斋堂为涵负廔、优跋罗盦、撄宁廙、颂橘庐、天只阁,福建闽候人,生于四川,族裔为曾南丰先生徒闽支,故世代书香,诗人、书法家。上代有以诗名者,先生编纂《曾氏十二世诗略》及《通州范氏十二世诗》,并为海内两大诗世家,以光先德。曾先生始受庭训,以祖父伯厚公为多。及冠赴京,受学于桐城吴挚甫哲嗣吴闿生(北江)先生之门,学诗、古文辞。于贺培新(孔才)、潘伯鹰(凫公)、吴兆璜(稚鹤)、方东(障川)等并为高第。曾先生早以诗、古文著,著有《颂橘庐丛稿》七十三卷,纂有《曾氏家学》、《曾氏学训》、《曾氏学乘三书》。曾先生是著名的同光体后裔诗人,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梅宛陵诗评注》、《近代海内两大诗世家》等。
成氏有诗《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古调罢弹:唐朝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
颂橘:《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为诗人托物言志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曾号橘翁,斋堂为颂橘庐,,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切此处。
俊游:指快意的游赏,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北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海生桑:沧海桑田。
笺:
1.上联隐用屈原事,下联隐用王浚冲事。
2.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茶山法乳衍闽疆,早有瑶篇照锦囊,十世诗传清白吏,故应鹗里胜鳣堂。
瀛涯展卷想清仪,玉貌悬知鬓未丝,百二年华今甫半,天贻上寿为昌诗。
成氏有诗《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古调罢弹:唐朝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
颂橘:《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为诗人托物言志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曾号橘翁,斋堂为颂橘庐,,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切此处。
俊游:指快意的游赏,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北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海生桑:沧海桑田。
笺:
1.上联隐用屈原事,下联隐用王浚冲事。
2.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茶山法乳衍闽疆,早有瑶篇照锦囊,十世诗传清白吏,故应鹗里胜鳣堂。
瀛涯展卷想清仪,玉貌悬知鬓未丝,百二年华今甫半,天贻上寿为昌诗。
挽余先生天民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热不因人,独持墨翟子之言,以自苦为极;
诗非媚俗,始信欧阳公所说,盖愈穷始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余天民(1891——1969),字凤鸣,今湖南临湘市坦渡乡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外国语学校,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次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连续研究法学6年。回国后,佐蔡元培治教理政多年,曾任三民主义丛书编纂、香港新亚书院教授。1950年去台湾后,任司法行政部刑事司司长、中央政大教务长、考试院法规委员等职。1969年在台北病逝。著有《国际公法要义》等书行世。
热不因人:意指不依赖人。 《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墨翟子: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
以自苦为极:出自《庄子杂篇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媚俗: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出自明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欧阳公:指欧阳修。
盖愈穷始工:穷而后工,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自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笺:清代颜乃来题堂联:
性不因人热;
情能到处流。
热不因人:意指不依赖人。 《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墨翟子: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
以自苦为极:出自《庄子杂篇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媚俗: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出自明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
欧阳公:指欧阳修。
盖愈穷始工:穷而后工,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自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笺:清代颜乃来题堂联:
性不因人热;
情能到处流。
沁园春 当代 · 邵林
押词韵第五部
辛卯岁末,秋扇词人以此调兴感,声情激越,读之动容。壬辰花朝,予与幻庐、寒白、高凉集于孤飞云馆,秋扇索赋,即次其韵。
今古茫茫,算祇长江,送尽去来。
问豫章阁上,元婴安在;
建康亭畔,丁谓谁怀。
但有豪英,当楼一赋,留得声名何壮哉。
犹须识,彼光芒文字,岂共时谐。
生涯谩更兴哀。
况肝胆嵯岈尚可侪。
信灵明独守,还珠非恨;
玄真既抱,析璞非灾。
对此佳辰,万花醒处,与子携壶登啸台。
休多感,且临风把袂,痛饮清淮。
清淮:酒名。宋梅尧臣《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自注:“清淮酒,本王九传法于山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