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再答徐子融 南宋 · 陈文蔚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克斋集》卷二
昨舟中数诗,因笔录呈。
又蒙宠和,且深有警发,非爱厚何以及此?
诸兄和章并领。
立之宗兄「濯缨便是此时心」之句尤极精明。
再用元韵,以谢诸人宠贻之意。
别纸见教之诗,亦皆和韵。
但「精一危微共一心」之句,文蔚未晓所谓,后讯更望详教。
鄙句兄谓微有悦纷华之意,极荷箴诲,敢不佩服!
前来两书,又蒙申说,甚善。
但以谓「欲要人道见到精约处而不费辞」,若如此安排,则害理甚矣。
人若不自觉,不谓文蔚尚有此,不因良友,何以得之。
引證固不妨,若如前书引證,则不可,盖谓引《中庸》、《孟子》之类。
又云识量有浅深大小,及楚王亡弓、孔门言志等事,文蔚方且泛论,盖未及此。
义理愈讲愈密,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
近因读《孟子》,观其语意,后人不曾见到接续处,往往有之。
如取一二,幸相与评论。
按:馀见答子融诗及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