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横渠先生行状 北宋 · 吕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七、《横渠易说》附录、《近思录》卷九、《伊洛渊源录》卷六、伊川先生年谱、《宋元学案》卷一八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
曾祖某,生唐末,历五代不仕,以子贵赠礼部侍郎
祖复,仕真宗朝,为给事中集贤院学士,赠司空
父迪,仕仁宗朝,终于殿中丞、知涪州事,赠尚书都官郎中
涪州卒于西官,诸孤皆幼,不克归,侨寓于凤翔郿县横渠镇之南大振谷口,因徙而家焉。
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第,始仕祁州司法参军,迁丹州云岩县,又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
熙宁二年冬被召入对,除崇文院校书
明年移疾。
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
是年冬谒告西归。
十有二月乙亥,行次临潼,卒于馆舍,享年五十有八。
是月以其丧归殡于家,卜以元丰元年八月癸酉葬于涪州墓南之兆。
先生南阳郭氏,有子曰因,尚幼。
先生始就外傅,志气不群,知虔奉父命,守不可夺,涪州器之。
少孤自立,无所不学。
与邠人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
康定用兵时,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
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因劝读《中庸》。
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
嘉祐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
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间起从仕,日益久,学益明。
方未第时,文潞公以故相判长安,闻先生名行之美,聘以束帛,延之学宫,异其礼际,士子矜式焉。
其在云岩,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于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有所教告,常患文檄之出不能尽达于民,每召乡长于庭,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
间有民因事至庭或行遇于道,必问「某时命某告某事,闻否」,闻即已,否则罪其受命者。
故一言之出,虽愚夫孺子无不预闻知。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
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
在渭,渭帅蔡公子正特所尊礼,军府之政,小大咨之,先生夙夜从事,所以赞助之力为多。
并塞之民常苦乏食而贷于官,帑不能足,又属霜旱,先生力言于府,取军储数十万以救之。
又言戍兵徒往来,不可为用,不若损数以募土人为便。
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先生于朝曰:「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
上即命召。
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
上悦之,曰:「卿宜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
先生谢曰:「臣自外官赴召,未测朝廷新政所安,愿徐观旬月,继有所献」。
上然之。
他日见执政执政尝语曰:「新政之更,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
先生对曰:「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
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
如教玉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
执政默然,所语多不合,寖不悦。
既命校书崇文,先生辞,未得谢,复命案狱浙东。
或有为之言曰:「张载以道德进,不能使之治狱」。
执政曰:「淑问如皋,犹且献囚,此庸何伤」!
狱成,还朝。
会弟天祺以言得罪,先生益不安,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遂移疾不起。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
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
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
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
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
其自得之者,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
尝谓门人曰:「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沛然精义入神者,豫而已矣」。
近世丧祭无法,丧惟致隆三年,自期以下,未始有衰麻之变;
祭先之礼,一用流俗节序,燕亵不严。
先生继遭期功之丧,始治丧服,轻重如礼;
家祭始行四时之荐,曲尽诚洁。
闻者始或疑笑,终乃信而从之,一变从古者甚众,皆先生倡之。
先生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
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以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虽有未喻,安行而无悔。
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非其义也,不敢以一毫及之。
其家童子,必使洒扫应对,给侍长者;
女子之未嫁者,必使亲祭祀,纳酒浆,皆所以养孙弟,就成德。
尝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
闻人之善,喜见颜色。
答问学者,虽多不倦,有不能者,未尝不开其端。
其所至必访人才,有可语者,必丁宁以诲之,惟恐其成就之晚。
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舂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
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熙宁九年秋先生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出示门人曰:「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与!
大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
正如老木之株,枝别固多,所少者润泽华叶尔」。
又尝谓:「《春秋》之为书,在古无有,乃圣人所自作,惟孟子为能知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
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穿凿,及《诗》《书》《礼》《乐》之言,多不能平易其心,以意逆志」。
方且条举大例,考察文理,与学者绪正其说。
先生慨然有意三代之治,望道而欲见。
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讲求法制,粲然备具,要之可以行于今,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尔。
尝曰:「仁政必自经界始。
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
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兹法之行,悦之者众,苟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所病者特上未之行尔」。
乃言曰:「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
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菑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
此皆有志未就。
秦凤吕公荐之曰:「张载之学,善法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乞召还旧职,访以治体」。
诏从之。
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
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
会有言者欲请行冠婚丧祭之礼,诏下礼官
礼官安习故常,以古今异俗为说,先生独以为可行,且谓「称不可非儒生博士所宜」,众莫能夺,然议卒不决。
郊庙之礼,礼官预焉。
先生见礼不致严,亟欲正之,而众莫之助,先生益不悦。
会有疾,谒告以归,知道之难行,欲与门人成其初志,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殁之日,惟一甥在侧,囊中索然。
明日,门人之在长安者,继来奔哭致赙襚,始克敛,遂奉柩归殡以葬。
又卜以三月而葬,其治丧礼一用古,以终先生之志。
某惟先生之学之至,备存于书,略述于谥议矣,然欲求文以表其墓,必得行事之迹,敢次以书。
按:《张载集》附录,一九七八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剥啄行 现当代 · 钱钟书
到门剥啄过客谁,遽集于此何从来。
具陈薄海苦锋镝,大力者为苍生哀。
旧邦更始得新命,如龙虎起风云随。
因馀梁益独隅负,恃天险敢天心违。
张铭论都勿省,却誇正统依边陲。
当年蛙怒螳螂勇,堪嗤无济尤堪悲。
私门出政贿为国,武都惜命文贪财。
行诸不义自当败,冰山倒塌非人推。
迂疏如子执应悟,太平兴国须英才。
我闻谢客蹶然起,罕譬而喻申吾怀。
东还昔岁道交趾,馀皇衔尾沧波湄。
楼船穹窿极西海,疏棂增槛高崔巍。
毳旄毡盖傅蜡板,颇黎窗翳流苏帷。
金渠玉鉴月烂挂,翠被锦裀云暖堆。
大庖珍错靡勿有,鼋胹鲸脍调龙醢。
临深载稳如浮宅,海童效命波蹊开。
吾舟逼仄不千斛,侍侧齐大殊非侪。
一舱压梦新妇闭,小孔通气天才窥。
海风吹臭杂人畜,有豕彭亨马虺隤。
每餐箸举下无处,饥犹喂虱嗟身羸。
船轻浪大一颠荡,六腑五脏相互回。
邻舫吕屠笔难状,以彼易此吾宁为。
彼舟鹢首方西指,而我激箭心东归。
择具代步乃其次,出门定向先无乖。
如登彼岸惟有筏,中流敢舍求他材。
要能达愿始身托,去取初非视安危。
颠沛造次依无失,细故薄物何嫌猜。
岂小不忍而忘大,吾言止此君其裁。
客闻作色拂袖去,如子诚亦冥顽哉。
闭门下帷记应对,彼利锥遇吾钝椎。
此身自断终不悔,七命七启徒相规。
注:张载剑阁铭》、周《仇国论》、吕星垣《铁舰行》、屠寄《火轮船赋》。
毛公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四
传诗自是属毛苌宋代方知有紫阳汉唐以来于毛传诗序俱无异词至宋朱子作集传于是后儒方宗紫阳之说)
幸得赵燕博士,便云迁就亦中郎(朱子谓毛苌始引诗序入经自齐鲁韩三家之传绝而毛说独行读者有所不通则为之委曲迁就云云然朱子虽别自立说而亦有拘而过当之处如郑风自缁衣以下惟六篇与旧说相仿馀十五篇泥于郑声淫一语悉以淫奔斥之而置实事于不问殊失诵诗尚论之义且所谓郑声淫者以其声近于淫靡非谓诗之以人言者无不属之淫奔也如风雨之思君子子衿之刺学校废扬之水之闵无臣将仲子之刺庄公山有扶苏诸篇之刺忽此皆有实事可稽讵得概以淫奔目之乎向题七十二候虹始见诗触类及此辩之颇详然自宋以后虽皆宗朱子而毛说行之已久尚有典型虎贲中郎之思谁则无之)
二南原合不称国,十什只当独号王(古有二南而无国风之名其不应称国已见向所著国风正讹至平王东迁以后王号犹存孰从而降之为国以是知朱子集传为十五国之风者非是)
行馆祠旁供一宿,馀閒考古遂成章。
按:古有二南无国风之名宋程大昌诗议首论之天下岂有周南之国召南之国亦岂有王统天下而谓之国之理(如诗云王国克生正谓文王尚未王天下为周一国之义耳)至豳乃追王之义或称其先王之国尚可牵强然礼表记见国风之文乃汉儒所作其所引我躬不阅乃邶风非周召王豳也向曾为国风正讹辟其妄并详稽古说加以论断矣兹以东巡道经毛苌故里采风之馀三复诗教辄有所见不能已于言夫诗先春秋而删者也春秋尊王故于每年之春首揭以王公羊传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诗之王即春秋之王也孔子作春秋尊王如此而于删诗顾以王列于国且入于卫之后郑之前有是理乎孔子于鲁父母之邦故为颂鲁非王之诸侯乎孰谓孔子尊鲁而反卑王乎诗十馀国编比后先解经家多曲说孔颖达王爵仍存不可过于后诸侯故次于卫夫卫王臣也不可后他国独可后卫乎名分所在可少抑不可过抑是五十步之笑百步耳欧阳修卫王以世爵比也王之爵受之天卫之受之王曷可比也张载谓若非以卫分之则王无异于正风也风之正变读其诗者自知之何待分且雅正变之间复以何者分之乎曹稡中谓天下无王而寄元于鲁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孔子鲁人春秋鲁史鲁人鲁史书鲁元理也王讵可寄若如所言则是春秋继诗乃曹魏九锡之文赵宋袖中之诏也侮圣言滋甚惟王应麟谓襄二十九年季札乐为之歌王孔子至哀十一年始自卫反鲁降王于国风非孔子也差为有据盖孔子之删诗因其旧次耳我皇祖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备引诸家之说而以朱子所言十五国风次序恐未必有意置于篇末圣见超卓已微示折衷可以钻仰窥测矣其时李光地亲承圣教亦有王号犹在谁则降之之说韪矣予以为王宜列于二南之后十一国之前周之兴而南也格被遍于武夫女子其迁而东也忧思结于行役之大夫盛衰之介如此与夏书之由甘誓而五子之歌商书由高宗肜日而西伯戡黎周书由君牙囧命而吕刑文侯之命同一意俾读者憬然而悟惕然而思在上者念政教之施当端本善源在下者凛风俗之化当则古称先一序次间俯仰兴废致此之由兢兢慎守始以见诗教之大也中庸曰非天子不考文予见及此为毛郑以来说经家所未有亦考文之一不难移置篇第颁谕学官改而行之顾经文传习已久不可更易唐明皇跻月令为礼记篇首予素所深鄙即曩时定麈角解改时宪而不改戴记之义也然诵圣言正大分所关系非浅鲜因于诗发其端而覼识于后以谂天下后世之说诗者
杨时西铭说后乾道八年十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五、《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乾隆《郿县志》卷一三
熹既为此解,后得尹氏书,云杨中立伊川先生论《西铭》书有「释然无惑」之语,先生读之曰:「杨时也未释然」。
乃知此论所疑第二书之说,先生盖亦未之许也。
然《龟山语录》有曰:「《西铭》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
知其分殊,所以为义。
所谓分殊,犹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耳。
或曰:『如是则体用果离而为二矣』。
曰:『用未尝离体也。
以人观之,四肢百骸具于一身者体也,至其用处,则首不可以加履,足不可以纳冠。
盖即体而言,而分已在其中矣』」。
此论分别异同,各有归趣,大非答书之比,岂其年高德盛而所见始益精与?
因复表而出之,以明答书之说诚有未释然者,而龟山所见盖不终于此而已也。
乾道壬辰孟冬朔旦,熹谨书。
按:《张载集》第四一一页,中华书局点校本。
西铭论乾道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九、《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乾隆《郿县志》卷一三
天地之间,理一而已。
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则其大小之分,亲疏之等,至于十百千万而不能齐也。
不有圣贤者出,孰能合其异而反其同哉?
《西铭》之作,意盖如此。
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
盖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也。
而人物之生,血脉之属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
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
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异等,而不牿于为我之私。
此《西铭》之大指也。
观其推亲亲之厚以大无我之公,用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道,盖无适而非所谓分殊而推理一也。
夫岂专以民吾同胞,长长幼幼为理一,而必默识于言意之表,然后知其分之殊哉?
且所谓「称物平施」者,正谓称物之宜以平吾之施云尔。
若无称物之义,则亦何以知夫所施之平哉?
龟山第二书,盖欲发明此意,然言不尽而理有馀也。
故愚得因其说而遂言之如此,同志之士幸相与折衷焉。
按:《张载集》第四一○页,中华书局点校
寿陈资政立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居裴公绿野,对魏国黄花,翛然与造物者游,意何远也;
阐周孔微言,距杨墨邪说,卓尔立生民之命,寿莫大焉。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陈立夫(1900.08.21——2001.02.08)名祖燕字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浙江省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在两岸都得到积极回应,他也因此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2001年2月8日逝世于台湾台中,享年101岁。
陈立夫与成氏一起成立“中国民国易学会”,成氏为会长。成氏去世时,陈立夫赠挽额“文采流芳”。陈立夫成立孔孟学会,成氏有《孔孟学会褒贤赠语》。《成惕轩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集》书名为陈立夫九十六岁时所题。
裴公绿野:指唐代名相裴度的别墅绿野。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魏国黄花:宋代魏国公韩琦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后遂以黄花晚节比喻人晚节高尚。
翛然:自然超脱貌。出自《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释文:“向(秀)云:‘翛然,自然无心而自尔之谓。’郭(象)崔(撰)云:‘往来不难之貌。’”
造物者:旧时以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为“造物”或写作“造物者”、“造物主”。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庄子·大宗师》此处应指自然。
周孔微言:周公和孔子的儒家精义,《晋书苻坚传》博士王实曰:“朕一月三临太学,黜陟幽明,躬亲奖励,罔敢倦违,庶几周、孔微言不由朕而坠,汉之二武其可追乎!”
微言:精微之言。 出自汉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距:同拒。
杨墨邪说:杨墨,战国时杨朱墨翟的并称。《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阐周孔微言,距杨墨邪说”此二句是陈从事《四书道贯》一书之写作,并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的事。
立生民之命:北宋儒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笺:
1.为生民立命之后,联语结句归到一个“寿”字上,真可谓巧妙切题,放收自如也。
2.清代李篁仙谭敬甫中丞亲家七十联:
避节制尊,讲十数年朱陈旧谊;
使君寿,展重九日黄花晚香。
寿张考试委员默君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于咏絮颂椒而外,弘衍心传,推船山一家言,说横渠四句教;
当佩萸簪菊之先,乐介眉寿,分陶公九日酒,醉王母万年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默君(1883——1965),女,原名昭汉字漱芳英文非亚,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曾供职于考试院。1947年9月13日,被蒋介石亲自圈定为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1965年1月30日因胃癌在台北空军总医院病逝,享年81岁。张默君书学魏碑,雄阔有丈夫气,如其为人。当时,她亦隐然为一诗歌唱和团体的核心人物。著有《白华草堂诗集》、《默君诗草》二卷。其所著书刊已印行出版的计有《中国政治与民主哲学》、《中国古玉与历代文化之嬗晋》、《中国文学源流与历代书法之演进》、《玉渫山房遗墨》、《大凝堂集》等共30余万言和《大凝堂诗集句联选》、《正气呼天集》、《杭州市教育行政六年规划》等。
成氏有诗《默君先生贶正气呼天集因题其后》《默君先生示闱中长歌即次其韵》等,另有骈文《筹印<大凝堂诗>启》,及为张默君哲母何氏作《<仪孝堂诗>跋》。
颂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典出《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辩能属文,尝正旦献《》。
心传:泛指世世代代相传的学说,宋儒为宣扬道统,借指圣人以心性精义相传,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递相传授之心法,称“十六字心传”。后泛谓精义相传。
船山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四川遂宁金桥(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镇)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此处切姓。
横渠四句教: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此处亦切姓。
佩萸簪菊:重阳节习俗。
陶公九日酒:酒能祛百虑,解(一作为)制颓龄。九日闲居并序(魏晋·陶潜)。
笺:清代伊人镜张百熙60寿联:
横渠道心,留侯仙骨;
燕公大笔,太岳高名。
寿张立法委员明诚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稷下昌言,早推物望;
中高会,宜冠耆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金鉴(1903——1989)字明诚河南安阳人。毕生从事行政学教学与研究,成绩卓著,被誉为“中国行政学之父”。张金鉴一生出版专著40余部,撰写文章300余篇,代表作有《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行政学典范》、《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官制度史》、《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概论》、《人事行政学》、《当代美国左翼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在他80岁生日时成立“张明诚先生行政学术基金会”,募集新台币120余万元,奖励台湾大学研究行政学的优秀学生1989年10月22日,为行政学教育与研究奉献了一生的张金鉴病逝于台湾
稷下:稷古地名。也作“棘下”。指战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齐宣王文学游说之士,于稷门设馆,招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赐第,为上大夫,不治事而议论。有稷下学士之称。参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水经注·淄水》。
昌言:直言无隐。
物望:众望,人望。《晋书·王羲之传》与会稽王笺:“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
中高会:同“洛社耆英”。
笺:清代张亭嘉张百熙60寿联:
一时物望归司马;
万里储胥仗卧龙
卢教授声伯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宫墙擪笛,得吴霜厓卢饮虹一脉之传,从者数千人,雅调能赓杨柳岸;
诗会停杯,继彭素庵姚味诸公而逝,伤哉重九节,清吟不共菊花天。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7年10月28日
【作者原注】江右卢声伯(元骏)教授,夙工词曲,妙解宫商,为长洲吴瞿庵先生再传弟子,旅台二十余载,都讲各大学,并主政治大学中文系颇久。嘉惠来学,有声于时,家住木栅指南宫下,每当晨光熹微之际,辄率诸生揣摩曲调,研习词腔,豪情云上,逸兴飙举,引吭高唱,响彻林皋,不啻众仙之咏霓裳,郢客之歌白雪也,窃谓中土韵文,素重音节之美,凡短长高下,抑扬顿挫,必皆宣之于口,验之于声,始克曲体其妙,声伯现身示范,振斯道于举世不为之日,使仙音法曲,渐洗尘嚣,大吕黄钟,兼宏雨化。可谓有功艺苑,无忝人师者矣,故特表而出之,俾世之习中土文学者,知所取镜,而于古人声入心通之说,一加意焉,声伯又为中华学术院华冈诗学研究所委员,今岁重九登高,吟筵莫赴,客馆旋捐,桓景遘灾,竟乏囊萸之效,山阳重过,但闻邻笛之声,回首旧游,岂胜呜唈。
卢元(1911——1977)字声伯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人。毕业于江西省立中学,后考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1937年,加入国民党。毕业后返乡创办文化中学,自任校长,设分校南昌10月,任江西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机要股长。抗战胜利后,任正中书南昌分局经理。1947年2月,任省党部第七届执行委员。10月,党团合并,续任省党部执行委员。1948年5月,兼省党部代书记长。1949年,随书局去台湾,任书局总编辑。先后任中央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秘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主任、校总务长、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孔孟学会理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兼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等校教授有年。卢元骏著有《微芒集》《宋代民族精神词选》《四照花室论文集》《四照花室曲稿》《四书五经要旨》《新序今注今译》《四照花室词谱》《关汉卿考述》《曲学》(陈庆煌续成)等。
卢元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成氏有《悼卢声伯教授文》,并有诗《声伯属题“春晖”长卷》。
宫墙擪(yè)笛:《连昌宫词》(·元稹李谟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擪笛:按笛奏曲。
吴霜厓吴梅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近代著名全能曲家,度曲谱曲皆极为精通,对近代戏曲史有很深入的研究。吴梅弟子很多,南京大学以研究戏曲闻名的诸位先生大抵都是吴梅门下后学。
卢饮虹:原名卢正绅,后自己改名为卢前字冀野自号饮虹江苏南京人。国内著名的词曲教授,才华横溢,人称“江南才子”。
杨柳岸: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会停杯:疑指流觞曲水。
彭醇士:见【挽联34.挽彭立法委员醇士】。
姚味:见【挽联109.挽姚国民代表味辛】。
江右:此处指江西
长洲长洲县是历史上苏州的一个县。
都讲:学舍主讲者。
木栅:位于台北市东南边。光绪年初属淡水厅,战后自台北县深坑乡析出木栅镇,后与景美镇皆并入台北市,成为市辖之一区。成惕轩受任考试委员后迁居木栅考试院宿舍。
指南宫: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木栅指南山一带山麓,为台湾道教圣地之一,俗称仙公庙,以主祀八仙中的“吕仙公”(吕洞宾)缘故而得名。
飙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语出:《明史·王越传》:“姿表奇伟,议论飙举。”
林皋:林,此泛指山林、林野;皋,此泛指岸边,水旁陆地。林皋,即指林野和水岸之地,泛指山野。
郢客之歌白雪:阳春白雪之典。
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至隋称为法曲。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比较优雅一些,因此也称为清雅大曲。包括《霓裳羽衣》等。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声入心通:指一闻圣人之言,即能领悟其微旨。·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加意:注意,留意。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传》:“愿陛下详察之,少加意而熟虑焉。”
客馆旋捐:疑“捐馆”之典。舍弃所居之屋舍,为死亡之婉称。 《战国策·赵》:“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宋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也省作“捐馆”。
桓景遘灾,竟乏囊萸之效:桓景:出自南朝梁吴均所作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是中国传统习俗重阳节里面的关键人物.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遘:相遇。
笺:
1.声伯属题春晖长卷:
今代论贤孝,南州有隽才,馐徵洁养,荻画怅成灰,写入鲛绡妙,疑看鹤驭来,披图长绕膝,合减玉川哀。
2.陈庆煌挽卢声伯联:
诸生不可无师,渥滋培,心香一瓣三年服;
斯曲几成绝响,临危托付,血泪盈眶四照花
【注】 先师于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双十国庆节,在三军总医院交代完成《曲学》论著。
3. 作者原注即《悼卢声伯教授文》:
监察院于故院长右任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振关学,扬汉声,一代元勋成独往;
登高山,望远海,百年宏业启中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于右任,见【寿联5.寿于院长右任】。
关学:北宋张载长期居住并讲学于关中,后人因称其学派为关学清全祖望二曲先生窆石文》:“于是关中士子争向先生(李颙)问学。关学自横渠而后,三原泾野少墟累作累替,至先生而复盛。”
独往:
(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登高山,望远海:于右任临终诗《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笺:清代万同伦挽吕俊孙联:
念名城撄堞,结交与共死生,曾几何时,华岳秋高成独往;
忆萧寺衔杯,相约再联觞咏,言犹在耳,樊川山好不从来。
波斯短歌行译笺 其三十七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记驻行途看冶陶,冶中陶土作悲号:“君当太古原吾与,今日君工且缓操”。
注:○太古:远古也。《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故不抇也。”吾与: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原文为“兄弟”,是同胞也,彼陶土也,故译“吾与”。
For I remember stopping by the way
To watch a Potter thumping his wet Clay;
And with its all-obliterated Tongue
It murmur'd—"Gently, Brother, gently, p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