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耳焦发秃四肢枯,年近非熊异壮图。
见识渐高诗□□,精神常好酒相扶。
地舆茂育元非有,天宇空虚不是无。
自笑太仓中一粒,梦魂夜夜侍都俞。
桐江集:自跋:回二十学诗,今七十六矣。七言决不为许浑体,妄希黄、老杜,力不逮则退为白乐天张文潜体。乐天诗,山谷喜之,□□□者在集。文潜诗自然不雕刻,山谷不敢□也。五言,回慕后山苦心久矣,亦多退为平易,中有阆仙之敲,而人不识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
隐居通议:方紫阳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独黄双井专为少陵、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旧,遽喜迎梅新。
注:虚谷云:「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晁莫窥其籓。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者,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江西。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刑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而徒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非区区所敢知也。」虚谷之论宋诗详矣,然其大旨,则跻西江而祧晚唐冯定远曰:「西昆之流弊,使人厌读丽词,西江以粗劲反之,流弊至不成文章矣。四灵以清苦唐诗,一洗黄、陈之恶气味、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冯已苍曰:「方公《律髓》一书,于大段未十分明白,只晓得江西一派,恶知见且不知杜,又何知杜之所从来,又何论庾、鲍,而上至汉魏乎!独于今世不论章法,不知起结,如竟陵、空同诸派,彼善于此耳!」
北宋 · 苏舜元
 押蒸韵
断香浮缺月,古像守昏灯(宿僧院)
按:宋张耒《明道杂志》
陈鼎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懒著青衫沉醉眠,近来沽酒困无钱。
常忧送乏邻僧米,何啻寒无坐客毡。
直道漫凭詹尹卜,浮生已付祖师禅。
祇应居士无醒日,知有渊明种秫田(自注:陈新置九华田,自号居士。)
按:以上《柯山集》卷一六
进大礼庆成赋表1092年11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皇帝陛下即位以来,事天治民,虔恭岂弟,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太母保宥,一遵圣训,而仁厚之诚,不言而孚。
乃者肇见天地,实陛下即位之初郊,内自臣工,外达海宇,于以观神人感格之际,占信顺获助之验。
前祀二日,阴霰暮集,俄而氛祲廓清,星月明润。
将事之夜,风伏不兴,景气晏温,圆穹清明,神祇来格,于是乎在。
执事在列之臣,与夫侍御奔走之隶,喜动乎容,和见乎声。
《记》曰:「福者,备也。
备者,百顺之名也」。
天既顺之,备孰甚焉!
帝之来格,见于天时;
祭之受福,见于人情。
臣幸执笔,待罪太史,实奉祝册,天威咫尺,亲见斋庄粹穆之容,陟降拜俯,诚敬尽兼。
臣窃喜太平之必至,多祥之必集,四方之民,受福不疑,奸宄作慝,不禁而息,谨撰成《大礼庆成赋》一篇,随状上进。
虽不足以追配《甘泉》、《河东》之广大盛丽,然犬马之愚,庶以自竭。
伏惟清閒之燕,略伫览观,干犯宸严,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按:《柯山集》卷三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
文潞公献所著诗书1080年9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古之言诗者,以谓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夫诗之兴,出于人之情。
喜怒哀乐之际,皆一人之私意,而至大之天地,极幽之鬼神,而诗乃能感动之者,何也?
盖天地虽大,鬼神虽幽,而惟至诚能动之。
彼诗者虽一人之私意,而要之必发于诚而后作。
故人之于诗,不感于物、不动于情而作者,盖寡矣。
今夫世之人,有顺于其心而后乐,有逆于其心而后怨。
当乐而反悲、当怨而反爱者,世之所未尝有。
而乐与怨者,一有使之,莫知其然而然者也,此非至诚之动也哉?
彼诗者,宣所乐所怨之文也。
夫情动于中而无伪,诗其导情而不苟,则其能动天地、感鬼神者,是至诚之说也。
夫文章蓄其变多矣,惟诗独迩于诚。
故欲观人者,莫如诗。
故古之君子相与燕乐酬酢之际,必赋诗以观宾主之意,虽不作于其人,而必取古人之诗以见其志。
故先王之时,大至于朝廷之政事,广至于四方之风俗,微至于匹夫贱士之悲嗟,妇人女子之幽怨,一考于诗而知之。
而使有可以时陈,取而藏诸太师,又播之乐章,大者荐之郊庙,而次者陈之燕享。
则夫诗之可以观故察物,其重盖如此。
自周衰以来,后世作者纷然并出,以至于今数千年,其间变制异技,奇言诡术,不可胜纪。
其间卓然而可称者,不过数人,其馀纷纷籍籍,皆不足道。
而违情拂志之作,往往或有,非如古之于诗,必出于诚意而不诬也。
然违情拂志者,盖有之矣。
至于显情之真,发志之实者,尚十九也。
某不肖,自幼至今,颇考□历世之为诗者,上自《风》、《雅》之兴,而中观骚人之作,下考苏、李以来至于唐,扫除蕃秽而摭其真,刊落蔓衍而食其实,颇有得于前人,而时时心之所感发,亦窃见之于诗。
且夫人之生于天地之间,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一日之间无顷刻之休。
而又观夫四时之动,敷华发秀于,成材布实于,凄风泠露,鸣虫陨叶而秋兴,重云积雪,大寒飞霰而冬至,则一岁之间无一日隙。
以人之无定情,对物之无定候,则感触交战,旦夜相召,而欲望其不发于文字言语,以消去其情,盖不可得也。
则又知诗者虽欲不为,有所不能。
按:《柯山拾遗》卷一二。又见《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二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二,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四。
谢得请表1085年7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不能与祭,自怜衰老之无堪;
罔俾造朝,更佩恩荣之从欲。
内循安便,未免惊惭
伏惟皇帝陛下龙德光亨,天仁覆露。
牲玉备物,允若神人之和同;
礼乐在庭,肃然祖考之来格。
祭则受福,天且弗违。
臣猥以残年,莫瞻盛事。
虽行不俟驾,在常礼而有诛;
而老弗及斋,知异恩之独厚。
第想光华于天汉,窃同欢忭于里闾。
按:《柯山集》卷三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五。
谢宣赐历日表1095年秋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在昔哲王,德暨鸟兽鱼鳖;
肆时治古,历象日月星辰。
既推步以授人时,又协正以观候度。
惟盛朝之稽古,盖列圣之在民。
伏惟皇帝陛下聪明宪天,仁厚爱物。
顺帝之则,既先后而不违;
使民以时,无困穷之失所。
顾兹寒暑之节,实惟衣食之原。
以臣职在承流,恩叨颁朔,敢不推风化之有本,躬劝农耕;
顾畎亩之无知,孰原帝力!
按:《柯山集》卷三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九。
陈履常(一)1086年仲春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
履常足下:去年始获闻履常名于友人王子立书中,其后颇见履常诗句文章卓伟过人,上配作者。
私自疑念,以谓士之所负如此,非久不闻于世者,何其得知名之晚也?
及后见子立,始能一一道履常事,乃知贤公卿已有为履常地者。
昨至京师,历游大人先生间,而后知履常焯焯日久,顾仆获知晚耳。
耒不幸仰食冗官日久,所见大抵市井厮役贱人也,使吾履常之名何自而到?
其晚知履常而不得早从游也,理自宜耳,夫又谁怨?
譬如窦穴之物,微景入隙,始知将晨,而不知朝阳之光在物久矣。
按:《宛丘先生文集》卷六七,康熙吕无隐抄本。
谢钦恤刑1095年4月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岁举旧章,虽谨有司之职;
诏颁列郡,实皆天子之恩。
恭以圣人之于物,盖本好生;
哲王之用刑,初非获已。
方天时之炎燠,悯囹圄之系累,涣发德音,恤及民隐。
伏惟皇帝陛下哀矜庶狱,明慎用刑。
内修百度,以肃权纲;
外推至仁,以惠黎庶。
下念狴牢桎梏之苦,必使饮食沐浴以时。
君恩及斯,民命何有?
臣职当赋政,责在承流
虽未能裨圣代之措刑,必使无讼;
而窃慕古人之为狱,自以不冤。
按:《柯山集》卷三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八。
新居上梁文1114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
太昊之墟,风俗素厚;
长淮以北,鱼稻渐丰。
张君少也执经,常青衿庠序;
仕而多难,遂白首闾里。
辄于阮籍之穷途,成此陶潜之环堵。
虽风雨之仅庇,亦箪瓢之屡空。
敬举修梁,先成下舍。
抛梁东,淮阳三月牡丹风。
已将奇丽誇天上,更有声名压洛中。
抛梁西,故祠千柱隐长堤。
广殿翻燕雀,修廊风雨暗旌旗。
抛梁南,艅艎万里建云帆。
淮蟹湖鱼常入馔,三餐足慰老夫馋。
抛梁北,北望宸都官道直。
霜晴日暖碧天高,郁葱时见尧云色。
抛梁上,却扫从今断还往。
里闾休叹下泽车,登降须扶灵寿杖
抛梁下,诗书万卷束高架。
今年雨足定丰登,更向城隅问田舍
伏愿上梁之后,人无痹疠,年屡丰登,儿孙诗书之不忘,妻孥粗粝之常饱。
咨我有众,同受多祥。
按:《张右史文集》卷四五,四部丛刊本。
挽程副院长天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领棘院近十年,看凤翥瀛洲,藻鉴不曾遗李廌
蓬山才半月,叹鹤归华表,庄容无复观伊川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程天放(1899——1967)原名学愉,佳士,号少芝,谱名时然,江西新建大塘坪乡人,生于杭州。五四运动上海学生会会长,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政治学硕士,当过报纸主编及多个大学校长,后来成为CC系骨干,1930年代理安徽省主席,首任驻德大使(1935-1938)1950年,因国共内战因素随国民政府前往台湾。1950-1954年为国民党台湾首任"教育部部长";卸任后赴美,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政大在台复校后曾任外交研究所所长;1948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65年故宫管理委员会委员。1967年11月29日美国纽约病逝。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第四届监察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常务监察委员。主要作品有《欧亚归途》《美国论》《使德回忆录》、《程天放早年回忆录》《胡适与中国》;编有《国父思想与近代学术》。
成氏有骈文《悼程天放副院长文》。
棘院:科举时代的试院。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出自《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此处指考试院。
凤翥:意谓凤凰高飞。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藻鉴:品藻和鉴别人才。出自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
藻鉴不曾遗李廌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后李廌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蓬山:此处当指代台湾程天放离开台湾周后美国逝世。
鹤归华表丁令威,传说是辽东人,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 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喻魂魄归来,为常用挽词。
伊川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此处切姓。
笺:清代朱廷燮 挽卢景昌联 :
以中表谊,订忘年交,弱冠垂青,差幸秋风陪李廌
著万言书,为两院长,索居通积素,那堪旧雨哭刘贲。
(赠曾考试委员霁虹)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东韵
穷士毋遗孟东野;高文直似曾南丰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穷士毋遗孟东野张耒张右史文集》“唐之晚年,诗人类多穷士,如孟东野贾阆仙之徒,皆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孟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曾南丰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此处切姓。
笺:
1.霁虹“参事”荣获国家文艺奖,任生教授美之以诗,余亦次韵:
容台向日贡南金,藉藉英声在士林,那许碧山供豹隐,又从沧海听龙吟,一峰争讶云端出,五岳还期劫后寻,旦晚中兴鸣盛业,岂徒辞赋重繁钦
2.霁虹新任“考试委员”,喜赋一诗,久未写寄。适守之“次长”属为考政学会特刊题句,因书此以应之:
我如倦鹤栖云岫,君是清蟾照木天,周雅作人珍棫朴,楚材华国盛兰荃,鳌头早冠三千士,鸿爪俄经卅六年,重省庐陵怜轼句,风檐回首愧前贤。
宋 · 王复
 押先韵
早秋蝉有信,多雨暑无权。
宋张耒《明道杂志》 《明道杂志》:余游洛阳大字院,见欧公、谢希深尹师鲁圣俞等避暑唱和诗牌,从有一和者称乡贡进士王复,有一联押权字特妙云,后不甚显名,仕亦至典郡正郎
大别山 惠熙兄嘱题大别山,虽未临其地,而心向往之,因赋此以报,次柯山2010-04-30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十七部
人言桃源里,四时皆春色。
坐觉心怡然,虚室疑生白。
山灵影娟娟,壑底自采
举袂忽见招,芳馨沁诗魄。
恍至笔架山,云笺露华滴。
吟罢回首望,空烟渺尘迹。
惟见龙潭中,孤月沉素璧。
梦回北窗凉,一襟荡幽碧。
按:【附】
张耒《游广化寺遇雨》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东楼瞰虚明,龙甲排。萧森异人境,登视动神魄。撞钟寺门掩、晓霁尚残滴。相携下山去,尘净马无迹。归来解鞍歇,新月如破璧。但恐,回舟已青碧。
惠熙《清平乐 约大别山稿寄诗友》
天堂寨里,本是神游地。仁智胸怀湖海谊,翰墨因缘休弃。 山花岁岁迎春,心花处处留真。莫让莺花笑我,桃源少个诗人。
春夜漫兴 晚清 · 费墨娟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悄立妆台下,孤灯照影双。
惜花常卷幕1,延月不关窗2。
遣闷挥银拨3,寻诗4倒玉缸5。
清音天外度,知是晓钟撞。
注:(1) 卷幕:卷帘。宋张耒《晚凉行稻畦间》:“迎风云卷幕,沈日水浮金。” (2) 延月:邀请月色。宋吴锡畴《夏日》:“延月帘高卷,看山牖尽开。” (3) 拨:指弹拨弦乐器的用具。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4) 寻诗:寻觅诗句。宋陈与义《寻诗两绝句》之一:“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5) 玉缸:酒瓮的美称。唐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这句是说写诗的时候倾樽饮酒。
春日遣兴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声声鸿雁唳空虚1,疾疾2光阴等3隙驹4。
窗外惊闻梧叶落,镜中愁见鬓丝疏。
积来阿堵5缘沽酒6,欲典春衣为买书。
醉后行吟堪遣兴,利名心事早消除。
注:(1) 空虚:指天空。唐赵璜曲江上巳》:“欲问神仙在何处,紫云楼阁向空虚。” (2) 疾疾:急促貌。宋黎廷瑞《闻蛙》:“交交还阁阁,疾疾更徐徐。” (3) 等:等同,像。 (4) 隙驹:见第271首“驹光”注。 (5) 阿堵:指钱。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意思是说西晋王衍夷甫)自命清高,口中从不提“钱”字,他妻子想试探他的虚实,趁王衍熟睡,叫仆人绕床铺上一大圈钱。王衍醒来无法下床,便大声呼叫婢女:“快拿开阿堵物!”所谓“阿堵”,是六朝人的口语,意思是“这个”。后因用“阿堵”指钱。宋张耒《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清郁植《悲歌》:“吾曹意气耻阿堵,挥斥黄金贱如土。” (6) 缘:因为。唐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风来翠竹影摇金1,隐约疏帘漾绿阴2。
睡起昼长无个事,曲栏斜倚听蝉吟。
注:(1) 摇金:摇动着金属般的色泽。宋杨初平上巳日兴庆池禊宴》:“兴庆池头春色浓,乱柳摇金花罩锦。” (2) 疏帘:指稀疏的织窗帘。宋张耒《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待月二首(集句)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待月西楼卷翠罗1,夜天如水泻银河2。
夜深朗韵徘徊久3,竹露无声坠碧柯4。
注:(1) 唐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一作题韶州驿楼)》:“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翠罗:绿色的丝织帷幔。 (2) 宋张耒《乍晴二首》:“虹长饮雨川无滴,苹末生风沼有波。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 (3) 夜深朗韵徘徊久:历代诗书未见此句,可能是作者原创。 (4) 明刘基《题竹根小禽图》:“竹露无声坠碧柯,小禽相对啄秋。江湖雁鹜肥,缯缴连天雾雨多。”碧柯:碧绿的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