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朴庵韵① 明 · 朱廷声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有山翼翼临江郭②,山卓楼高四望赊③。
隔岸淡烟笼野寺④,平湖浅水漾秋沙⑤。
个中风景浮三岛⑥,天下车书混一家⑦。
长笛一声人去远⑧,万年形胜壮龟蛇⑨。
【校注】 (1)朴庵:当为章拯号。本诗及下收张禄、朱衣、杨旦戴金诸诗,所次皆章拯《招燕黄鹤偻辄用鄙句寄意》诗韵。 (2)翼翼:雄伟貌。《诗·大雅·绵》:“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3)卓:高。 (4)隔岸句:黄鹤楼隔江相望,为旧汉阳府。所谓“野寺”,盖无定指。 (5)平湖句:旧武昌城西南黄鹤山下,有平湖门,门外有白沙洲,故云。 (6)个中:犹此中。三岛:《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三岛即指此。 (7)车书句:《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后以“车书”二字泛指国家体制制度。杜牧江南怀古》:“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8)长笛句:赵嘏长安晚秋》“长笛一声人倚楼”。 (9)龟蛇:指龟、蛇二山。 诗次章拯《招燕黄鹤楼辄用鄙句寄意》诗韵,并和其意。疑为嘉靖中作者巡抚湖广时所作。章拯诗及诸人和诗,亦作于同时。
避暑漫兴 明 · 俞振才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补
大块混沦开此境①,白云缭绕登斯楼。
长啸坐疑银汉响②,狂歌醉觉青山浮。
恍见仙人跨黄鹤,羽衣铁笛随风流。
面面松篁锁晴翠③,芙蕖荏苒香初柔④。
老龙倏忽放新雨,南薰荐爽烟埃收⑤。
长梯愿食华峰⑥,赤壁好弄坡翁舟⑦。
落落层冰水晶府⑧,皑皑积雪昆仑丘。
洞然八极在方寸⑨,万斛一洗生平愁⑩。
龙蛇纵横笔底阵,花鸟构结吟边雠⑾。
三山青青眼中小⑿,携手臣鳌头上游⒀。
【校注】 (1)大块句:谓宇宙未分,即有此胜境。大块,宇宙。《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混沦,宇宙混沌未分之时,亦作“浑沦”。《列子·天瑞》:“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2)银汉响:银河水响。 (3)松篁:。(4)芙蕖荷花。荏苒:柔弱貌。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荏苒,草弱貌也。” (5)南薰:和风。相传虞舜有《南风》诗,诗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薰即木此。荐爽:犹送爽。 (6)华峰:华峰,华山中峰莲花峰,相传上生千叶莲花。 (7)坡翁:指苏轼苏轼有《赤壁赋》,记泛舟赤壁之事。 (8)落落:坚硬之貌。《晏子春秋·问下》:“坚哉石乎落落。”此句及下句谓作者因避暑而联想到水宫层冰、昆仑积雪。 (9)洞然句:意谓八荒之地均了然于胸。方寸,内心。 (10)万斛:指万斛酒。古十斗为一斛。 (11)龙蛇二句:意谓作者提笔抒怀,笔底如龙蛇纵横;吟咏之处,花鸟交相辉映。雠,匹敌。 (12)三山:此处当指传说中海中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13)携手句:《列子·汤问》载,渤海东有神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波涛上下往还。天帝乃令巨鳌举首戴山,五山始峙。诗称臣鳌,乃对天帝而言。臣,误,当为“巨”。 此诗当为作者任湖广按察副使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分写黄鸫楼夏景,果为避暑胜地。后半部分漫想感兴,亦处处与消暑相关。作者狂歌醉吟,笔底龙蛇,表现了豪放的诗人气质。
周校长鸿经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所病在膏肓,极蓬莱方丈之遥,竟无灵药;
平生宏著述,继周髀算经而后,卓有新编。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周于数学造诣极深,以癌症病逝美国
周鸿经(1902.01.11——1957),数学家,教育家,江苏徐州人1922年以全班之冠成绩毕业,免试直升国立东南大学算学系(即数学系),师从熊庆来、何鲁、段子燮、周家树、刘伯明诒征、等人。1927年毕业,任教于厦门大学1928年在国立南京中学任教。1929年任教于清华大学1934年夏入伦敦大学,1937年夏毕业,两篇硕士论文获主考者剑桥大学教授G.H.Hardy称誉,授予特优星号之理科硕士学位;因报国心切,旋即回国。1937年秋受聘为中央大学数学系教授,并曾兼任数学系系主任,1941年任学校训导长。1945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1948年春辞司长职专任中央大学教授,旋兼任中央大学教务长,1948年8月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49年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9年到台,以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为中央研究院筹建南港新址,并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0年任“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首任理事长。1956年秋,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请前往康奈尔大学讲学。1957年伦敦大学预备授予科学博士学位,未及准备便因病在纽约逝世,享年仅55岁。
所病在膏肓: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情恶化,已到无可挽救地步。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笺:蓬莱方丈可切台湾,又涉徐福求药之事,再发无药之叹,联料运用巧妙。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 其八 元 · 吴莱
 押虞韵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
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
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王邦采本渊颖集:按先生甬东记:岑山,梅子真炼药处山。梵书所谓补怛洛迦山也,唐言小白花山自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罅而两歧,乱石如断圭,积伏蟠结,怒潮摐击,昼夜作鱼龙啸吼声。又西则为善财洞。峭石啮足,泉流渗滴,悬缨不断。前入海数百步,有嶕,土人云:曾有老僧秉烛行洞穴,且半里,山石合。一窍有光,大如盘盂,侧首睨之,宽弘洁白,非水非土,远不辨涯漈。又自山北转得盘陀石。山粗怪益高,垒石如垤,东望窅窅,想像高丽日本界,如在云雾苍莽中。日初出,大如米筛,海尽赤,跳踊出,天末六合奛然鲜明。及日光照海,薄云掩蔽,空水弄影,恍类铺僧伽黎衣,或现或灭。南望桃花马秦诸山,嵌空刻露,屹立巨浸,如世叠太湖灵壁,不著寸土尺树,天然可爱。东南望东霍山多大树,徐市盖驻舟此。又有沙山,细沙所积,海日照之有芒,手攫则霏屑,下渐成洼穴,潮过又补,终不少损。旁有石龙苍白,角爪鳞鬣具,蜿蜒跨空,亘三十里,舟经其下。西转别为洋山,中多大鱼。又北则为胊岱山、石兰,鱼盐者所聚。又自北而南,则为徐偃王战洋。世偃王既败,不之彭城,而之越,弃玉几砚会稽之水。
夜抵东京成田机场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星河浩渺月轮孤,幻此苍茫岛国图。
玉女仙童消息断,晚枫红欲染霜襦。
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或以为,徐市日本后自立为王,即神武天皇,则纯为无稽之谈也。
述间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茗斋诗
罢钓归来月满身,水流花落夜无人。
山猿伴我扫花卧,铺地白云閒可亲。
按:(此和乩仙作也庚寅春诸弟子服骏孙戏以紫姑术扶乩降仙每至必有题咏因遍召古之诗人若太白于美乐天长吉东坡佛印诸人无不立至限韵立成斐叠可诵吟咏甚多择其佳者附笔于此东坡述閒当年金马玉堂家此日烟霞兴未赊行云流水无人管醉倒西日巳斜野服山中处士身何如海外有仙人倦来一枕羲皇梦里休誇胡蝶亲自次前韵一时蔬笋足山家酒肆垂帘可自赊半醉未眠红过离离花影巳将斜久病将归丘壑身偶来仙洞作閒人白云巳尽同白鸟偏是依依情更亲吕仙次前韵春风先至野人家少妇当垆酒未赊一片闻云飞到晚提壶归去日西斜月明何处伴閒身终日呼尊共野人未晚醉归抛竹杖睡听林鸟自相亲长吉和前韵断水门开自一家囊空酒价问谁赊碧桃花下渔罾挂小艇将移桥板斜野鹤窗前伴此身梅花月下更何人道人巳是孤眠久莫向罗浮里亲又太白过采石月明江上遇何人何日何年梦里身争似骑鲸天上去回看泉石隔凡尘子美邻翁对酒偶成野老西邻西更西当轩鸟过日中啼留余觅酒同歌舞满眼山花开未齐偶作野花虽好亦无名日醉村醪过此生出郭看山閒独往松风戛戛自成声邺侯山中作久历山中百岁身当年独见白衣人汾阳事业今何在细草閒花世变新看云松下可高眠养鹤山窗已几年独有红尘飞不到何劳人世学神仙香山同友作老向空门且学眠津梁涉世负当年海山道友俱相讶此老当初亦好仙长吉海外作采药听琴驾鹤飞瀛洲海外近依微相期先到蓬莱客共把山藤补孽衣采药深山何处步迟迟千载松精有石脂樵父偶逢惊不见白云同我宿高枝东海秦山祖龙仙去岂能攀空有荒祠尽日关应笑当年徐福去尚馀男女望秦山佛印追赋赤壁同人携酒泛江波方外登临逸兴多客醉恨无红袖舞风流学士自能歌咏丁香花春好山窗景物幽丁香花发暗香浮自来不见雨中态不信此花能结愁花细香柔自满庭木阑干外月初升邻家翠袖频偷摘情事山僧久未曾何仙咏白海棠柔姿弄影自迷离旧日何郎再施白燕梨花应不妒东风袅袅雨丝丝海外蓬莱何处有花开群伴閒游此地来一片白云留不住青鸾玄鹤复飞回访友游归独自洞门开猿鹤依人月满山相遇山中夜来友碧桃花发翠微閒鸟雀空庭伴篆香野花开处对山房仙家真是清閒杀尘世何劳镇日忙神洲明月洞天归汉浦何年隔翠微日处山中人静后琴声舞鹤满空飞以上诸作或淡远或高脱或婉丽体制不同各极其致皆七言绝之选也又昌黎咏史读书尚千古屠狗何足雄徔龙起沛邸妻亦姊椒宫留侯进履处圯桥黄石空一锥虽未成杖策亦奏功淮阴有豪杰吹箫吴市同有母进一饭徔主入关中萧何会计吏自贱事沛公卒为丞相曹荐贤大臣风曹参继为相三尺事皆通汉有此数人帝业日以隆胡乃天子父垂老在新丰后人空论史徒叹汉已东谁知入咸阳群英辅真龙山谷在秀州冷谦兼寄刘伯温乘云归去天子傍药垆丹灶卧山房鄱湖大战日无光真龙遭困转仓黄全赖道力得翱翔乾坤再新群英藏佐命皆已分圭璋吾师独不羡侯王黄冠走出名利场矫矫冷谦真吾友相期云外共携手昔日英雄无白首惟吾与尔一杯酒更喜知几刘青田行歌山后复山前徔来不到凡尘里郁离汝皆老矣回首纷纷蝇附徒风尘奔走何其愚佛印题夗央湖夗央湖水夗央浴夗央浴罢双双宿王孙美女乘舟来惊起夗央水波绿水波绿处桃花红恨不携尊醉此中昔年西子泛湖去湖光千载人已空游人感慨日未晚赤壁故人皆不同偶至题诗寄苏轼夗央湖上晴光赤相期与尔续胜游还招黄痴共三客子美续秋兴之一一住西川十年乘舆幸蜀喜初旋孤怀万里山河阻圣德千秋日月悬野战尚闻馀鬼哭农歌希见几家全风尘奔走空增感日夜吞声杜宇前以上诸作沉雄顿挫即起诸人九原无以过宁为寸鬼无为顽仙宣子无鬼论固未达斯旨矣)
红岩古迹七首 其五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本百年拓始收,红崖书亦锦山俦。
得碑黔土夸初出,嗜籀潘门集胜流。
断烂文同朝报拾,模糊字等壁经雠。
恪斋重释应依据,遗稿如存待博诹。
注:赵《补访碑录》“锦山摩崖在朝鲜南海”云:“字奇古,不可识,朝鲜人传为秦徐福题名,或释为殷箕子书。”叶鞠裳昌炽语石》三:近出古碑红崖古字,新化邹叔绩独山莫子偲皆有释文。潘文勤酷嗜古籀,每得一古碑,必集门下士释之。锦山、红崖两刻,吴郡吴恪斋中丞皆有重释本。埃及古碑,黄仲韬学士刘佛青户部各有释文。顾缉庭方伯尝告余一联云:“善辨模糊字;嫥攻穿凿文”,虽谑而未为虐也。案此,则吴恪斋重释,以潘藏旧拓为依据矣。惟恪斋释未见传本,尚应访求。而此本之为初出时拓,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