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春秋楚国 · 文种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一章)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二章)

附考:郡为古扬州城。春秋于越败吴于槜李,及越灭吴,地归周末楚威王取越,地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长水海盐二县,属会稽郡。东巡掘污长水,徙今治,改名由拳海盐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在今平湖境。二世元年,项氏据为西楚地汉高祖三年,立兄贾为荆王,地属之。十一年诛,复立会稽郡十二年封贾子濞为吴王海盐置司校尉新莽元年,改海盐为展武。东汉建武二年,复名海盐顺帝永建二年海盐县陷为当湖,移治顾邑山,在今平湖县南乍浦。吴大帝黄武四年,割由拳海盐二县地为盐官县黄龙三年由拳野谷生,改为禾兴,因以纪年。赤乌五年,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嘉兴东晋咸康七年海盐县移处马嗥城,隶南徐州八年复隶扬州梁武帝天监六年海盐县信义郡太清三年,析海盐东北境置前京县,治京浦,在今华亭县东南,与嘉兴海盐俱隶吴州陈武帝永定二年,割海盐、前京、盐官三县地立海宁郡,治盐官隋文帝开皇九年,罢吴州信义海宁郡,改吴郡苏州,升钱塘杭州,废嘉兴盐官钱塘,属杭州唐武德七年,复置嘉兴海盐县,属苏州八年嘉兴又废。唐太宗贞观元年嘉兴县,省海盐嘉兴,仍属苏州,隶江南道睿宗景云二年,又复海盐县,属苏州,改隶扬州先天二年,省海盐嘉兴玄宗开元五年,于马嗥城西北置海盐县,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大历五年,升嘉兴为望县,十四年改隶浙江武帝会昌四年,升海盐县为𦂳县。昭宗大顺元年,割海盐杭州乾宁四年吴越王嘉兴梁太祖开平三年,立吴江县,分嘉兴之北境与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王嘉兴为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之。明宗长兴二年文穆王罢开元府,复属中吴。晋烈祖天福三年,析嘉兴之义和镇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秀州,另立嘉兴县,与华亭海盐附焉,自是不复隶苏矣。宋太宗淳化三年,隶浙西路。徽宗政和七年,改秀州嘉禾郡,十年,割嘉兴之梧桐等五乡崇德宣和三年,复改为州宁宗庆元元年,升嘉兴府,领嘉兴海盐崇德、华亭四县。元至正十四年,升为嘉兴路,置华亭府属焉。元贞元年,升海盐崇德为州。元乱,为张士诚所据。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府,以海盐崇德为县,华亭属直隶。宣德四年,分嘉兴之西为秀水,北为嘉善,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崇德之东为桐乡,领县七。本朝因之改崇德石门县
朱府君墓词 五代 · 谢鹗
四言诗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挺生英特,邈尔奇形。
素蕴豹略,能精武经。
戈鋋再举,氛祲廓清。
从兹勇冠,大播家声。
盛绩既彰,威名遂振。
静守谦敬,动知逆顺。
惟此侯王,赏其忠信。
不有殊功,那迁剧镇。
匡吴志大,佐越功全。
一人注意,百辟推贤。
方务剖竹,宜分重权。
孰谓梁木,俄随逝川
生作忠臣,没留遗策。
眷彼令嗣,恭承帝泽。
丹旐斯引,玄宫巳辟。
万岁千秋,芳尘永隔。
按:(附考朱行先蕴之海盐人从吴越王征讨累功历检校尚书右仆射宝大元年岁次甲申十一月乙未朔六日庚子葬于海盐县南十五里德政乡通福里澉墅村之原)
钱允一还天台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四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将军帅师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平。越明年冬,上将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开国诸臣劳烈,锡以铁券,以申带砺之誓。下礼官议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时尝赐。钱武肃王十五世孙尚德实宝藏之。”上遣使者即其家访焉。尚德奉诏椟券及五王遗像上之。上御外朝观之,敕省臣宴于仪曹。已而尚德思东归,命还其券与像,以礼敦遣。钱氏宝有此券已五百载。宋淳化中杭守臣尝连玉册进之。元丰五年,又进之。宋季兵乱,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元至顺二年,渔人获之,售于尚德之父世圭,迄今而尚德又进之。是尝三登天子之庭,其间或显或晦,虽若类灵物诃护,亦其子孙之多贤,能保守而弗坠也。尚德字允一天台人
大明天子开鸿基,雄兵百万皆虎貔。
东征西讨十馀载,变化不异云雷随。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泽施。
前王遗制久已泯,钱氏世宝犹无亏。
天使持书往徵取,有翁橐负来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韬籍重重披。
精铁锻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谁瑕疵。
凿窾填金文绚烂,笔画方整蟠蛟螭。
誓辞三百有馀字,河山带砺无嫌疑。
继陈五王有真像,仿佛犹是唐冠衣。
腰围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屡下照,笑语逾觉天颜怡。
便敕大官给珍馔,上尊法酒浇琼卮。
忆初唐纲既解纽,恣舞䲡鳝号狐狸。
斗牛王气果凌厉,豫章占术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挥不异驱婴儿。
罗平鸟图骋怪幻,内黄外白跳狂痴。
龙剑一挥赴水死,大勋星日同照垂。
因兹锡券代牲歃彭城开府三司
衣锦城空嘉树老,共守尚有三楼危。
淳化元丰两进入,龙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讫录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岂伊神物变化,相逐剑为龙飞。
孰知渔者一举网,所获非鳖还非龟。
终然鬼物所诃护,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涂沙砾幸免累,宝玉大弓欣有归。
我知天意实有在,武肃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灵数百万,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孙食报岂终极,政如稼穑随年肥。
高牙大纛入黄阁,金章盭绶趋彤闱。
不知堆床定几笏,但见肘印悬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儗,一门三戟终前衰。
况翁文采烂五色,嗜古不管头如丝。
秦淮呼酒话离别,远盼官舸如星驰。
于时同云幂四野,势欲酿雪增寒威。
行行若过表忠观,好剔苍藓看残碑。
朱琰金华诗录》:乾隆壬午,圣驾南巡台州武肃王后裔臣钱文铨奉铁券至省,其同族嘉兴在籍食俸刑部尚书钱陈群率同族众恭呈禦觉。皇上垂念前勋,御制歌诗一章,勒诸券椟。此所述淳化元丰洪武三登庭者,不足多矣。俯阅前诗,仰维睿藻,谨记国典之隆,用章旧泽之远,窃愿武肃子孙世世勿忘也。金摹府知府黄彬恭记。
张太史阳和奉使,①予觞之江楼,别去诗来,盖纪二日游也。予乃即景而赓其什② 明 · 陈省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张骞江汉乘槎日③,主人东道我其一。
通家倾盖意何稠④,莫问青丝与白头⑤。
雪后浮云天易暮,醉眼依稀黄鹤舞⑥。
黄鹤黄鹤天上来,宾主重登已非故⑦。
张灯促席夜气清,更卜明朝阴和晴。
湘帘画槛须臾开⑧,四山雪映阳春台⑨。
八斗二三君但饮⑩,不将美酒负尊罍。
停杯忽忆当年事,蕉鹿胡卢悲复至⑾。
两人兀兀坐无言⑿,相看酩酊非关醉。
白眼乍舒俯仰望,青天只在鹤楼上⒀。
云台凌烟空嶙峋⒁,我心澹荡波心漾⒂。
楚客听歌陌上花⒃,南斗阑干北斗斜⒄。
俯身欲摘中流影,但见沧洲不见家。
沧洲鸥鸟嘲盟寒⒅,匠石徒工画垩漫⒆。
人生红颜易衰飒⒇,合并易知四美难21。
碌碌空催犬马年22,与君酌酒暂为欢,明日黄冠归去我也申屠般23。
【校注】 (1)张太史:指张元忭太史古代为史官明代翰林也担任修史之职,故称太史。 (2)什:诗文的篇什。 (3)张骞(?—前 144)汉代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时曾先后出使西域诸国。此处喻元忭使楚。 (4)通家句:通家指世交。作者同元汴的父亲张天复大概是好友。倾盖,喻初交即一见如故。盖,车盖,其制如伞。《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郑,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5)莫问句:《史记·邹阳传》云:“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按,据《明史》,元汴“十余岁时,以气节自负,闻杨继盛死,为文遥诔之,慷慨泣下”。杨继盛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则万历十年元汴还不到四十岁,故作者有青丝白头之叹。 (6)黄鹤舞:指传说中辛氏酒肆仙人画鹤起舞的故事。 (7)宾主句:据旧志载,黄鹤楼嘉靖四十五年毁于火,隆庆四年重修,已非旧貌。 (8)湘帘:斑竹帘。 (9)阳春台:谓楼台温暖如。 (10)八斗句:佚名《释常谈》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代斗亦为酌酒之器,八斗二三是说元忭的酒量和才思都远远超过八斗。 (11)停杯二句:《列子·周穆王》云:“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世遂以蕉鹿比喻人生得失无常。胡卢,亦作卢胡,发自喉间的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这两句是说回忆当年之事,深感得失难料,人生无常。“当年事” 当指张元忭的父亲晚年的遭遇而言。 (12)兀兀:昏醉之态。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13)白眼二句:《晋书·阮籍传》云:“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名义考》卷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 (14)云台:楼台高际云端。《淮南子·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 凌烟:犹凌云。 (15)澹荡:荡漾。 (16)陌上花:古代吴越一带民歌。苏轼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里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婉转,听之凄然。”元忭山阴人,古为吴越之地,故有此语。 (17)南斗句:刘方平《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8)沧洲句:言归隐之志未酬。鸥盟,曾与鸥鸟有约;盟寒,背盟,失信于鸥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必曰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语,鸥盟恐已寒。” (19)匠石句: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工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垩漫,也作“垩慢”,用白粉涂饰。这句是说黄鹤楼建筑之工巧。 (20)衰飒:凋谢;衰老。 (21)合并句:《文选·谢灵运〈拟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2)犬马年:对自己年龄的谦称。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23)黄冠:古代田夫之冠,即箬笠之属。《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后来指归隐田园。杜甫《遣兴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申屠:指东汉申屠蟠隐居治学,见汉室衰微,乃隐姓埋名于梁、砀之间,朝廷屡召不出,避世益深。后来董卓为乱,荀爽陈纪等高士皆被胁从,独得免,人皆服其先见。 作者同张元忭不仅有宾主之谊,而且是通家之好。两人初次相见,同游黄鹤楼,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故人横遭不白之冤,含恨去世;故人之子虽是海内名士,但十余年来仕途蹭蹬,未获升迁。面对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兀坐两无言,白眼望青天,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情。作者虽然身居要职,但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感厌恶,表达了避世归隐的强烈愿望。
无题代寄(三十首上下平韵) 其十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
青铜镜里一枝开,曾与如花并照来。
绿绮韵高湘女怨,银泥衫稳越娃裁。
须知化石心难定,便逐行云去不回。
此夜分明来入梦,粉屏香帕又重偎。
注:青铜(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曾与(罗邺吴王古宫井)绿绮(刘沧江行夜泊)银泥(白居易李浙东寄舞衫谢之)须知(女威联句)便逐(孟浩然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此夜(韩偓偶见背面是夕兼梦)粉屏(张祐杭州柘枝)
前后蜀杂事诗(选十) 其七 晚清 · 张祥龄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满地杨花暮雨时,无人复唱柳枝词。
秋坟古木宣华苑,夜月楼台鬼唱诗。
注:《全唐诗话》,王衍五年,宴饮无度。自唱韩琮柳枝词曰:“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何须思想千年事,惟见杨花入汉宫”。内侍宋光溥咏胡曾诗:“吴王恃霸逞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见钱塘江上月,一宵夜雨越兵来”。怒而罢宴。《闻见后录》,李西美成都,士人陈甲馆于便斋。月夜有危髻古衣裳妇人数辈,笑语花圃中。有甚丽者,诵诗云:“旧时衣服画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只馀古木记宣华”。“小雨廉纤梅子黄,晚云收尽月侵廊。树阴把酒不成醉,何处无情枉断肠”。忽不见。今府第,故蜀宫,岂当时宫女犹有鬼耶?
树筠先生寄怀诗 近现代 · 何金江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清州搜玉
年年身已寄园林,徒羡罗飞与网沉。
同调联吟清夜月,知音远听雅人琴。
安居不改儒生服,遁迹无争豪士心。
最是君能结诗契,兰言香入一灯深。
《宋书》彭城王以康传:“罗飞翮于垂天,网沉鳞于溟海。”
寿钱顾问公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生富革命精神,壮志远承钱武肃
晚岁备中枢顾问,大年差比夏黄公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钱公(1886——1969),原名钱惠生字希古辽宁奉天镇安(今辽宁黑山)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朱霁青蒙边光复军起义,进攻艾棱镐失败后赴吉林屯垦。辛亥革命时,蓝天蔚在烟台宣布独立,组织关外都督府,被任为辽西招抚使,运动东北革命武装赴烟台应援。1912年任同盟会奉天支部文事部长。1916年响应护国战争,在山东参加讨袁(袁世凯)。1924年奉天党务筹备委员会兼吉林黑龙江哈尔滨通讯联络员。1925年朱霁青在哈尔滨组织东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第一师师长,参加讨伐张作霖。九一八事变时,组织东北义勇军抗日。1936年后任东北大学教授1937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至武汉次年任国民参政参政1949年蒋介石献策支持内蒙古德王反共。同年去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钱公先生全集》。
钱公来有诗《一九五一年秋惕轩“委员”高闱典试》。
钱武肃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此处切姓。
中枢:中央。 出自汉扬雄《太玄》《》:“植中枢,周无隅。”此处应为总统府。
夏黄公: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笺:钟雨亭贺月三叔曾孙亦请新婚联:
渭水后人来,寿算直超姜尚父;
商山高士隐,德声窃比夏黄公
赠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齐韵
君自能诗比昭谏;我于荐士愧昌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君自能诗比昭谏昭谏罗隐字昭谏钱塘人。工诗。称为罗江东。吴越钱镠辟为徒。事节度判官副使昭谏能诗终晚达,茂先博物岂穷居。《送罗鲁峰》(·茅荐馨)。
我于荐士愧昌黎:《荐士》是由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诗。
笺:清代易干鼎郭嵩焘联:
恩勤孤月旦之褒,迹阻东游,荐士昌黎虚简牍;
品诣迈时贤而上,仁如春暖,感人文正共精诚。
淞江七宝教寺怀古 当代 · 熊盛元
 押感韵
壁间有馀辉,盈手无从揽。
高调只独舒,渺邈沉百感。
不闻鹤唳声,但见云惨惨。
披襟坐华亭,老我悲习坎。
按:【注】“云间二陆”后人建家祠于吴淞江畔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亦一宝也”,因易名七宝。盖“陆”与“六”谐音,故有七宝之称耳。陆士衡《拟明月何皎皎》诗云:“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王船山评曰:“平原拟古,步趋如一,然当其一致顺成,便尔独舒高调。一致则净,净则文,不问创守,皆成独构也。”《易》之《坎》《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