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其一 唐 · 拾得
 押麻韵
无瞋是持戒,心净即出家。
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
按:见吴越释延寿宗镜录》卷二十四、普济《五灯会元》卷二。(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误收此首为寒山诗。)
志南上人淳熙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三
五月十三日悚息启上:久不闻动静,使至,特辱惠书,获审比日住山安稳,为慰。
天台之胜夙所愿游,往岁仅得一过山下,而以方有公事,不能登览,每以为恨。
今又闻故人挂锡其间,想见行住坐卧不离泉声山色之中,尤以不得往同此乐为念也。
新诗笔势超精,又非往时所见之比。
但称说之过不敢当耳。
二刻亦佳作也,但搀行夺市,恐不免去故步耳。
寒山子诗》彼中有好本否?
如未有,能为雠校刊刻,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亦佳也。
寄惠黄精、乾、紫菜多品,尤厚意。
偶得安乐,分上廿鉼。
并杂碑刻及唐诗三册谩附回便,幸视至。
相望千里,无由会面,临书驰情。
千万自爱,不宣。
悚息启上国清南公禅师方丈。
再启。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五。又见日本岛田翰刻宋大字本《寒山诗集》附,《天台山方外志》卷一六。
吴山端禅师语录序嘉定二年 南宋 · 释定隆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五
古佛应世,顺行逆行。
风颠浪颠,凡四登山。
普化寒山拾得之流,只要当人时时省捕,不随八风所漂,忽然一念相应,即是到家时节。
禅师名净端字明表,归安丘氏子。
肄业吴解空讲院。
始见人弄师子,发明心要,遂诣翠峰月禅师游戏三昧,即以䌽帛像其皮而衣之,故以为号。
凡四住小纠,皆荒凉不给,人不堪其忧,而师独得其乐。
多与贤士大夫游戏,为偈颂有若戏谑,详味久之,极有深旨。
示寂百馀年,微言奥旨,脍炙人口。
孙比丘师皎其平日与士大夫酬唱,并杂著述,辑一册,开板流通,以惠后世,其志可嘉。
谒余正其讹舛,义不可辞。
观者茍于语言文字外,见师子奋迅,则师皎上人不虚刊此录也。
时嘉定己巳秋后五日,前住持道场山嗣祖比丘定隆书于铁观音东堂。
按:《吴端禅师语录》卷首,续藏经第二编第三一套第三册。
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并跋)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
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跋:今有二异僧,一虎随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儿,民间不鼎沸喧哄乎。以人情观之,书本相传如此,既未亲见,不可信也。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实有其人,有其事,有其诗数十百篇。如秦楼有美女,杂佩何珊珊;鹦鹉花间养,琵琶月下禅;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常如此,芙蓉不耐寒。诗律精妙,尾句有开有阖。朱文公深赏之,愚亦赏之,故作如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