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冬初杂兴 其六 宋末元初 · 孙嵩
 押东韵
秋晚种麰麦,覆块青茸茸。
兹物乃畏湿,沟作棋道通。
江南地力瘠,百谷劳农工。
粳稌蓄塍上,麰麦藏沟中。
从今防蹂啮,早晚观麦丛。
须纵牛羊食,勿信东坡翁。
吾诗乃农谱,亦著江南(此首原缺,据同上书补)
新安文献志:方虚谷曰:元京诗有近陶者,有似二谢者,有似元次山孟东野者,清劲枯淡,整严幽远。五言古体如秋怀感兴及冬初杂兴诸作,近世诗人所不能为。不谓吾州近有此人,持是以见朱文公,可无愧哉!
秋日登楼二首 其一 明 · 李应祥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秋夜登黄鹤,凭阑忆楚天。
横河落汉水①,新月上晴川。
欸乃渔歌远②,徘徊雁字蹁③。
长风应可驾④,何处觅回仙⑤?
【校注】 (1)横河:银河横空,故称横河。 (2)欸乃句:欸,原作款,误。欸乃为行船摇橹之声,唐元结作《欸乃曲》,遂为渔歌之名。元结欸乃曲》序云:“大历丁未中,漫叟结道州刺史, 以军事诣都史。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于道路云。”柳宗元《渔翁》:“欸乃一声春水绿。” (3)蹁:即蹁跹。斜行之貌。 (4)长风句:长风,远处吹来的风。《宋书·宗悫传》:“年少时,炳问其志,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5)回仙:吕洞宾自称回道人,故云回仙。 两首诗当为作者返故里时过江夏所作。此番应是旧地重游,故有“凭阑忆楚天”之句。渔歌雁字,流露出作者的乡国之思。
唐 · 杜甫
 押庚韵
狨掷寒条马见惊。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引《杨文公谈苑》(按:《诗话总龟》卷十六引《零陵总记》录杜陵朝阳岩歌》一首,《全唐诗》卷二四一收作元结诗。)
恶圆之士歌 唐 · 元结
 押庚韵
宁方为皂,不圆为卿。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按:见《唐文粹》卷四三元结《恶圆》
桃花 唐 · 元结
 押支韵
源自有长生路,却是秦皇不得知。
见《全芳备祖前集》卷八「桃花」门(按:《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六收元结《赠灵石俱胝诗》云:「万计千谋总不真,虚将文字役心神。俱胝祇念三行咒,自得名超一世人。」元结平生未至闽中。《淳熙三山志》云:「灵石俱胝院,……唐武宗时僧元修始庵于此,诵七俱胝咒治疾祟。」事亦在元结身后。疑此诗为北宋官闽之元绛作。)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金 · 王庭筠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二)
案:彰德志邺中记曰北齐起邺南城屋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光明不藓筒瓦用在覆故油其背版瓦用在仰故油其面筒瓦长二尺阔一尺版瓦之长如之而其阔倍今得其真者当油处必有细纹俗曰琴纹有白花曰锡花传言当时以黄丹铅锡和泥积岁久而锡花乃见古砖大者方四尺上有盘花鸟兽纹千秋万岁字其纪年非天保则兴和盖东魏北齐也又有砖筒者花纹年号如砖内圆外方用承檐溜亦可为砚邺人有言曰铜雀瓦砚体质细润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盖魏去今千有馀年若此物者毁碎无存矣齐砖至今未及千年村夫剖土求之聚众踰年不得邺民乃伪造以绐远方王荆公诗曰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世人宋刺史李琮尝言元丰初丹阳邵不疑家得唐丙申岁元次山家藏邺城古砖砚背有花纹及万岁字与邺中记合又曰大魏兴和二年造则唐贤所珍已出于南城矣金袁辅之(袁一作郭)得邺南城注两瓦筒以之支琴王庭筠为之赋诗云云(全金诗十六)案续河南通志载此诗题云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而全金诗据彰德志录入而无李辅之之名此所以作袁辅之又云袁一作郭也先生作五松亭记云李辅之丞此邑又云辅之燕人名弼辅之其字也据此则此诗与五松亭记皆为先生山居时作而全金诗之作袁作郭皆非矣遗山集有王黄墨竹郭辅之赋此又别为一人不得据此改李为郭明矣
前后蜀杂事诗(选十) 其九 晚清 · 张祥龄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金锁重门歇绮罗,凄凉一阕洞仙歌。
老尼闲说宫中事,故苑月明池上多。
注:《词品》,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漫叟诗话》,杨元素作本事曲,记洞仙歌云云,钱塘有一老尼,能诵后主诗首章两句,后人为足其言,以填此词。《词选》,苏子瞻洞仙歌自序云:“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馀,自言曾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王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能诵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独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澹,玉蟾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八 元次山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沉忧涉世言幽约,狷介为文气苦辛。
若信杯樽足斟酌,酣歌犹是太平人
按:唐文骞涩极于樊宗师开其先者次山也然次山究为雅正所编箧中诗如沈千运孟云卿等六七人咸与次山同声气盖于唐古中自为一炉非卢玉川河南比耶。皇甫持正心仪次山而以其碎为可惋不知次山固自成为一种狷介文字也
寿张考试委员石农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蟾魄初圆,洛社三春宜介寿;
象贤有述,伏生九十早传经。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石农待考
蟾魄:月亮的别名。亦指月色。古代传说月中有蟾,故称。出自唐代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诗:“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
象贤:言后嗣子孙能象先贤。后来成为称美父子事业相承的套语。出自《书·微子之命》:“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
伏生济南人名胜字子贱秦时博士始皇焚书,伏生尚书藏屋壁中。汉王朝建立后,伏生求遗书,仅得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汉文帝时伏生已九十馀岁,文帝太常使掌故晁错往从学,由伏生女儿通传口授,即今文尚书,立于学官。见《史记·儒林传》、《经典释文叙录》。
忘归岩阳明癸巳三月三日 当代 · 熊盛元
 押皓韵
癸巳三月三日,江右诸子聚于虔州,次日游通天岩,观摩崖之石刻,吊亘古之遗踪。拾阶而上,至忘归岩,林霏翠滴,霞影红飞。壁上有王阳明题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閒,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未扫。”跋云:“正德庚辰(1520)八月八日,访邹陈诸子于玉岩题壁。阳明山人王守仁书”。乃相约步韵遣怀,以识兹游之胜云尔。
穿林憺忘归,爱此烟霏好。
谁与泛莲舟,相偕坐洲岛。
醉里同观心,盍各苦不早。
一襟舞雩风,门庭容我扫。
按:【注】邹陈即邹守益陈九川,皆阳明弟子。此岩又名“观心”、“莲舟”、“潮头”。邹谦之守益)诗云:“巨灵翻沧溟,涌此潮头雪。醉卧莲叶舟,长风棹明月。”元次山《石鱼湖上醉歌》云:“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东坡诗云:“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散原则曰:“吾生恨晚生千岁,不与苏黄数子游。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
确山道中 清 · 乔莱
 押麌韵
中州天下腹,厥田异斥卤。
如何南汝间,千里馀旷土。
道询九十翁,涕出语未吐。
流寇昔煽乱,中原竞鼙鼓。
杀戮兼流亡,千百存三五。
村落略有人,城市屋可数。
荒山相经亘,白日仗弓弩。
余谓殊不然,汝等逢圣主。
赐租吏发,修文已偃武
牛种亦易致,旱涝非所苦。
休养四十年,胡不治场圃?
老翁泪纵横,斯理公未睹。
户少徭益繁,民贫吏如虎。
居者不可留,缺者讵可补。
如欲起疮痍,嗷嗷望卓鲁。
闻言三叹息,谁其任州府?
按:设为问答,《古乐府》体。用意乃次山舂陵行》之遗。
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 明 · 谢廷柱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江楼绝似艨艟泊①,曾见仙翁跨黄鹤。
相传画鹤鹤解飞②,饮罢翱翔上寥廓。
千古江楼遂得名,四时风月归笼络③。
江汉波随曲槛回,衡巫山薄危栏阁④。
悬崖削立峙孤峰,黑潭下有蛟龙宫⑤。
此水疑与弱流接⑥,凌风舟楫须臾通。
元宰诏章重圭璧⑦,都台节钺生清风⑧。
楼开樽俎箫管沸⑨,手招鹤背坐仙翁。
仙翁本是文章彦⑩,词作金声落天半⑾。
飘飘鹤驭久夷犹⑿,但见彩云生羽翰⒀。
地因人胜古今同,江山长价从兹见⒁。
欲效浯溪勒伟词⒂,墨汗淋漓洒崖面⒃。
张皇文事继仙踪⒄,铁画银钩映江练⒅。
清霄还拟独登临,试看奎光烛霄汉⒆。
【校注】 (1)艨艟:战舰。 (2)相传句:指传说中江夏郡辛氏沽酒,遇道士画鹤能飞,遂于此修建黄鹤楼的故事。 (3)笼络:囊括。 (4)衡巫:衡山巫山。薄:靠近。危栏:指黄鹤楼高处的栏干。阁:同“搁”。 (5)黑潭:原作“黑澶”,误。此乃指黄鹤楼前深不可测的江水。 (6)弱流:神话传说中的弱水。《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或云其国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7)元宰句:宰辅位居大臣之首,故称元宰亦称元辅,指李东阳。诏章:指李东阳诗作。圭璧:玉制礼器,喻东阳诗。 (8)都台句:都察院长官称都台,指秦金。节铖:古代天子授大将军符节、斧钺,都督中外诸军事。此乃指秦金受巡抚湖广。 (9)楼开句:指秦黄鹤楼宴集同僚。 (10)仙翁句:喻黄鹤楼宴集唱和诸公。 (11)金声:金石之乐,如钟镈之类。喻在座诸公唱和之作。 (12)鹤驭:即鹤驾。夷犹:亦作夷由,徘徊不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夷犹,犹豫也。” (13)羽翰:羽翼。鲍照《咏双燕》:“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参差。” (14)长价:抬高身价。李白《与韩荆州书》:“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15)欲效句:浯溪,水名,在今湖南省祁阳县西南,唐代诗人元结曾勒铭于此。《浯溪铭序》云:“浯溪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铭于溪口。” (16)墨汗:墨汁。 (17)张皇:发展扩大。《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蔡沈集传:“皇,大也。”文事:文章之事。
辛丑十二月十九日恭诵诏谕尽蠲新加练饷感恩纪事因赋蠲租行二首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因柏乡中丞之请也。)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押支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
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
水旱兼盗贼,人气诚伤悲。
万方惟正供,悉索亦以疲。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
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
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追。
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
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
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
御史大夫言,陛下真圣慈。
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
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
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
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
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
按:以文为诗,不加追琢。和次山韵,即神似次山少陵亦有此体。
仿雅 其十一 清 · 黄之隽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香屑集卷三
妾遇江南春,青青杨柳陌。
莺鸣春草时,东风杏花坼。
感时花溅泪,红雨花上滴。
忆昔初嫁君,荒娱未央极。
翠幄耀明珰,金盘湛琼液。
今日欢娱尽,良愿睽枕席。
见君常出门,不见入门迹。
容华能几时,恨与前欢隔。
珠帘画不捲,锦衾夜不襞。
枕腻尚残红,颈粉谁怜白。
昔是同枝鸟,今作分飞翮。
注:妾遇(刘希夷江南曲)青青(王维观别者)莺鸣(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东风(沈千运感怀弟妹)感时(杜甫春望)红雨(孟郊同年春宴)忆昔(李白弃妇词)荒娱(元结闵荒诗)翠幄(太宗元日)金盘(韦庄杂体联锦)今日(庾抱蔡参军)良愿(苏颋杜主簿春日有所思)见君(邵谒古别离)不见(曹邺思不见)容华(鲍溶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恨与(许浑韩校书)珠帘(王适古别离)锦衾(王勃临高台)枕腻(元稹会真诗)颈粉(李贺唐姬饮酒歌)昔是(姚合旧山隐者)今作(白居易古意)
又无题(上下平三十首) 其二十五 清 · 黄之隽
五言排律 押蒸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六
屏掩芙蓉帐,高楼挂玉绳。
漫眠人不唤,独卧妾何曾。
翠匣开寒镜,纱窗背晓灯。
花情羞脉脉,春梦困腾腾。
髣髴曾相识,纤毫欲自矜。
酥融香透肉,苏合点难胜。
注:屏掩(温庭筠华清宫)高楼(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漫眠(元结漫酬贾沔州)独卧(郑虔闺情)翠匣(张仲素宫中乐)纱窗(白居易闺怨词)花情(李商隐向晚)春梦(韩偓三忆)髣髴(张乔仰大师)纤毫(杜甫刘峡州伯华使君)酥融(阎选谒金门)苏合(王建同于汝锡白牡丹)
仿风 其三 清 · 黄之隽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香屑集卷三
鸟有并翼飞,鸾乃凤之族。
洞房掩閒琴,鸾凤调歌曲。
秦丝娇未已,欢盼良见属。
玉楼妆粉红,远山眉黛绿。
闺夕绮窗闭,高堂暧华烛。
合弹琵琶筝,夜歌珠断续。
锦衾罗熏笼,角枕截寒玉。
鸳鸯排宝帐,翡翠雕芳褥。
光华溢轩楹,新若手未触。
愿言托君怀,尚纵平生欲。
素肤若凝脂,香汗沾宝粟。
两鸳固无比,双凫不成浴。
注:鸟有(刘叉古怨)鸾乃(李白登黄山凌歊台)洞房(顾况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鸾凤(张说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秦丝(李商隐郑愚汝阳王孙家筝妓)欢盼(韦应物长宁扬辙)玉楼(刘希夷春女行)远山(韦庄谒金门)闺夕(孟浩然寒夜)高堂(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合弹(张籍退之)夜歌(罗隐投浙东王大夫)锦衾(徐彦伯拟古)角枕(白居易苦热寄舒员外)鸳鸯(牛峤女冠子)翡翠(张谔三日王宅)光华(元结夜宴石鱼湖作)新若(韩愈诸葛觉随州读书)愿言(宋之门浣纱篇赠陆上人)尚纵(刘商铜雀妓)素肤(武平一妾薄命)香汗(李贺河南府十二月乐词)两鸳(魏氏赠外)双凫(施肩吾杂古词)
题渔乐图 清 · 张廷玉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按:羲皇《网罟歌》不传,元次山补之,渔人能唱,犹谓不解工吟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