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何子祥先生来台推行国语三十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鴂舌已无人,九州之音,斠若画一;
牺身直忘我,卅年曰世,功不唐捐。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何容(1903——1990)原名何兆熊,字子祥号谈易,笔名老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台湾国语运动发起者之一,上世纪中国享誉文坛的散文大家。1903年农历6月1日生于河北省深泽县, 20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考入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何容休学从军,任指导员、宣传科长等职,战斗中负伤;1929年复学,翌年北大毕业,先在河北省立九中任主任,后进教育部,1934年,任北大中文系讲师1946年台湾普及推广台湾光复后国语工作,主编《台湾新生报-国语副刊》;1948年创刊《国语日报》1962年在"早晨公园"节目中播讲中国文字用法,1973年编辑小学及中学国语教科书,1990年7月5日,病逝于台湾中华医院,享年88岁。著有《何容文集》、《中国文法论》、《简明国语文法》等。许寿裳曾盛赞台湾国语运动“由魏建功、何子祥诸兄努力推动之功,尚称顺速”。台静农有文章《何子祥这个人》。
鴂舌:亦作“鴃舌”。伯劳弄舌啼聒。比喻学习语言不准确。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此处指方言。
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唐代程晏萧何求继论》:“萧何为法,斠若画一。”
卅年曰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何容在台推行华语三十年。台静农这样评价他:“台湾光复了三十年,何子祥兄来台湾推行国语也三十年了。三十年这个数字,在历史上算不了什么,在人的一生上却是一大数字。子祥从中年到老年都奉献给国语运动了,这种苦行僧的精神,是可佩服的,值得感谢,也令人欢喜赞叹。”
功不唐捐:佛家语,指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无题代答(三十首上下平韵) 其二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
得人憎是绣芙蓉,愁捻银针信手缝。
绮户雕楹长若此,罗帏碧簟岂相容。
花缘艳绝栽难好,书被催成墨未浓。
为报长卿休涤器,酒家疏雨梦临邛
注:得人(黄淊启帐)愁捻(裴说闻砧)绮户(温庭筠吴苑行)罗帏(欧阳詹乐津店北陂)花缘(韦庄江上村居)书被(李商隐无题)为报(李端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酒家(谭用之感怀呈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