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姑苏即事 元末明初 · 刘三吾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二
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
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
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
《静志居诗话》:学士元之故老,其诗虽不中程,足补《庚申外史》。当张士诚在吴,海运阻遏,元主以禦酒龙衣请之,不得。及苏州既平,学士赋诗云:「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粳稻只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又云:「吴中既失无门户,海道长驱有舳鲈。」盖犹觊元之未亡。其云:「廉蔺同心如结好,蜀吴异地岂俱亡。」则有感群雄之失策。至云:「万年图籍来江表,一曲琵琶度塞门。」斯与宋文恪《过元故宫》诗并其凄切矣。
登黄鹤楼识兴二首 其二 明 · 王鼎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楼头白鹭飞,黄鹤楼上游人稀。
碧阑五月楚江好①,远浪三巴烽火微②。
仙客逍遥腾羽驾③,腐儒衰晚著朝衣④。
月明相约寻诗去,满酌春醪定不违⑤。
【校注】
(1)阑:通“澜”。大波曰澜。
(2)三巴:《华阳国志》:“(刘)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徙(庞)羲为巴西太守,是为三巴。”亦泛指蜀地。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日击数牛享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亦指战争、战乱。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微:微茫,隐约模湖。此句意谓远离蜀地战事。
(3)腾:《楚辞·九叹》:“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王逸注:“腾,乘也。”羽驾:指鹤驾。此句谓仙客驾鹤仙游。
(4)腐儒:迂腐无用的儒生。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作者自谓。
(5)春醪:酒名。相传晋河东人刘白堕酿酒香美,北魏永熙中青州刺史赍酒至部,路中逢劫盗,饮之皆醉而被擒。时为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见《洛阳伽蓝记·城西》。此泛指美酒。观“腐儒衰晚著朝衣”句,流露仕途不得志之意。故相约寻诗酌醪,聊且逍遥。
念奴娇 送子万弟携五弟之睢阳并令二弟三弟四弟同和他日一展齐纨便成聚首也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十八部
悲哉秋也,况登山临水,黯然欲别。
千里长江流夜月,万里长城空阔。
白板船开,青枫树老,极目徒悲切。
君归梁苑,汉家何限陵阙。
畴昔让枣推梨,谢家兄弟,才气人争说。
一夜西风吹苍莽,吹散封胡遏末。
兄作楚囚,弟成秦赘,枕上鹃啼血。
阿龙超甚,教他长诵明发(阿龙五弟小名时同四弟在睢阳)。
注:阿龙,五弟小名,时同四弟在睢阳。
龙眠公坐上看诸客大合乐,记丁酉中秋,曾于合肥公青溪宅见此,今又将十年矣。援笔填词,呈龙眠公并示楼冈太史、邵村侍御与三孝廉。
醉来阑入,正司空筵上,一群腰鼓。老子婆娑床上坐,矍铄听歌似虎。一片西风,千堆画烛,月好清辉苦。回头往事,青溪旧梦重作。
谢公笑问儿郎,此间何处,略记隋堤路。老矣廉颇犹健饭,莫负红幺翠羽。人在当场,曲逢入破,白发休予侮。新磨幡绰,世惟公等堪语。
龙眠公坐上看诸客大合乐,记丁酉中秋,曾于合肥公青溪宅见此,今又将十年矣。援笔填词,呈龙眠公并示楼冈太史、邵村侍御与三孝廉。
醉来阑入,正司空筵上,一群腰鼓。老子婆娑床上坐,矍铄听歌似虎。一片西风,千堆画烛,月好清辉苦。回头往事,青溪旧梦重作。
谢公笑问儿郎,此间何处,略记隋堤路。老矣廉颇犹健饭,莫负红幺翠羽。人在当场,曲逢入破,白发休予侮。新磨幡绰,世惟公等堪语。
于平原作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赵地虽称广幅员,平原已在极东边。
封君仍用国中事,名正于斯未信然。
按:辛未春过平原曾为平原行咏赵胜事兹考史记平原君传胜封于东武城其地为今东昌府之武城县东距平原虽不及三十里然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止云高帝置属青州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于德州注云战国属齐平原乃其所领则平原是齐地而非赵邑况左传称齐之封履西至于河大河在平原之西赵之东偏虽广安得越河而兼有齐地乎复考春申君传张守节正义云四君封邑检皆不获惟平原有地又非赵境是平原乃当日封号而非实有其邑犹廉颇之为信平乐乘之为武襄也且胜为赵相治国事东武城特其食邑亦如田文之封薛然孟尝罢相尝至于薛若胜则始终未出赵都本传具在不闻有居武城事何况平原志乘于平原直指为胜封邑傅会失考不足为据则前诗谓之假借命篇犹可若举以属赵将以辞害意惧夫泥而滋惑也因复经平原申其义而为之辨
秦俑行 参观秦兵马俑陈列馆,江山兴感,返京后成此 现当代 · 孔凡章
骊山地近终南脉,倒影华清松岫碧。
浪涌樊川北斗摇,峰回太华南箕坼。
路循周道见重峦,桥傍灞陵依古驿。
堤边褐石绕垂杨,陇上青蹊长新麦。
烦停野老掌中杯,问是秦皇身后宅①。
山川王气隐龙兴,史册书年感驹隙。
戎衣有国古无伦②,遗迹荒邱事岂真?
地下军容惊海宇③,关中兵燹忆烟尘。
森严方位鱼鳞阵,环身犀甲横霜刃。
虎贲牙爪帝干城,貂锦股肱邦重镇。
鼙鼓军魂日月昏,旌旗战影风霆迅。
卒伍分行界六师,声威接壤凌三晋。
严邑方今胜迹留,游人思古诗魂震。
若使当时赦术鞅,后来何处王韩信?
千古兴亡事已休,几人慷慨几人愁?
生民久历盈千劫,真史常迟数十秋。
仪制变夷初用夏,苞茅不贡已无周④。
终看六国销钟簴,来为三秦晋冕旒。
忆昔“春秋”争霸业,秦人处寺同蛮貊⑤。
左衽犹堪主坫坛⑥,边陲未许参盟歃。
先朝高瞩并西戎⑦,献、孝英图累叶隆⑧。
箸借应侯良策定⑨,坐令季子辩才空⑩。
事复穆公三舍耻⑾,局开禹甸九州同。
旌旗电闪出函关,五国车徒进退难⑿。
避垒已摧难死战,城池虽陷冀生还。
西秦诸将皆无敌,中原到处闻锋镝。
执梃谁堪挞胜兵⒀,开门竞献输诚檄⒁。
回首分封事可悲⒂,成周枝叶尽离披。
颍川设治韩先灭⒃,上党无依赵已危⒄。
魏楚相纵迁列鼎,燕齐步武树降麾。
自是庙谋多失计,固知天意许潜窥。
却笑纵横空桀犬,无劳成败卜蓍龟。
咸阴謦咳主风云,年少新皇念旧勋。
相业未收文信邸⒅,兵权曾付武安君⒆。
十年变法人思战,六国交攻约已分⒇。
群雄蜗角尚干戈,成败纷纷计已讹。
太息谗言诬李牧⒇,奈何衰老弃廉颇21。
百年赤县烽烟急,万里苍生涕泪多。
完璧几曾销战伐22,建瓴何地限山河?
登陴士气雄虓虎,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榆塞师行如捕兔,棘门儿戏等飞蛾。
谁知全胜操金券,却为倾城陷网罗23。
事缘、奸侩多奇智,往来货殖邯郸市24。
买得婵娟媵吕门,窃名相父污嬴氏25。
世问龙种无人识,深锁宫闱闻鬼蜮。
未妨垂拱正衣裳,渐以骄盈轻社稷。
弃市方惊偶语诛,坑儒又听含冤殛。
帝业徒偿暴主心,农时不惜耕夫力。
斯民无计避征徭,汝俑何心甘羽翼。
阿房突兀起云中,亘古皇家第一宫。
覆压关河三百里26,缦回楼阁几千重27。
长桥拔岸生朝雾,复道横空电霁虹28。
太乙作屏山影淡,渭川为沼水波溶29。
东溟南服摧齐楚,府库精英方竞取。
韩魏经营辇后宫30,赵燕营横成荒圃。
独夫耀武古来同,万世皇干莫予侮31。
大泽防秋起义师32,名园一炬成焦土33。
螽斯绍衍成春梦,可怜兵俑难愚众。
地下坑时意自矜,关中破日成何用34。
偶际因缘事腾游,凭栏良久望貔貅35。
纵使疆场先破阵,要论门第始封侯。
长平一夜妖风劲,四十万人齐并命36。
莫将刀俎怨沙虫,自是戎行遵号令。
无言转觉心情肃,对兹异事眉双蹙。
不见雄资见别离,未闻同泽闻悲哭37。
三千甲士泪如丝,十二军书名在牍38。
小妇深闺梦里人,双亲老泪心头肉。
当年竟海起长城39,夜月燕山战鼓声。
灞水桥边垂老别,杜陵原上望乡情40。
兵凶命贱忧来日,地阔天长涉去程。
可怜汗血铁衣透,知否助姬还助纣?
什九捐生责孰尸,万一还家岂天佑。
拯民饥溺又何人?丰沛笳声动九垠41。
华夏衣冠争戴汉,咸阳箫鼓庆驱秦。
天下由来归有德,当年解放思吾国。
噬人鲲浪扑天寒,卷地狼烟遮日黑。
长征兆见出河图,底定功成靖荧惑。
大陆今犹警宴安,中华久不闻兵革。
长安秋雨夜潇潇,流落珠崖想胜朝。
破碎金瓯龙戏曲,艰难玉帛凤衰谣。
赧王迎马忠谋拒,微子牵羊宿怨消。
奕奕人心终向顺,悠悠天命正归尧。
回首岐山呜鸑鷟,王土莫非尊正朔。
同气终须念室家,薄言底事听谣诼?
他乡凝伫望沧溟,故国相思隔山岳。
合浦端应徙孟珠,楚山岂有分和璞?
低徊俑阵感难禁,又见当年剑戟林。
心情每忆车前鉴,影事宁忘座右箴。
春风两岸怀人夜,明月中宵去国心。
萁豆诗成龙裔惋,荆花情重鹡鸰深。
猿声伫听多离绪42,雁字行看报好音。
星球又见新奇迹,声名欲并长城席。
混一车书付往尘,大千事物留先泽。
南北东西画图,欧非美澳纷游屐。
漫颂丞民小雅章,江山非复旧炎黄。
年马首瞻三辅,一代龙旌照八方。
斗室风云诗作阵,洪炉天地酒为邻。
灯前读竟三秦史,冷月秋衾晓梦长。
注一:秦始皇陵在临潼县东,距西安匪遥。
注二:中庸“一戎衣而有天下”。
注三:一九七四年发现秦兵马俑。
注四:春秋齐恒公伐楚,责其苞茅不贡于周室。
注五:纲鉴记载诸侯视秦为夷狄,不得与盟会。
注六:论语:“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当时楚人皆左衽。
注七:秦并西戎,国势始强。
注八:秦献公、秦孝公皆致力中原。
注九:秦卦丞相范雎为应侯。
注十:苏秦傅:其嫂谓之日“季子位尊而多金”。
注十一:秦晋之战,晋退三舍之地以报秦立晋君之德。
注十二:秦始皇六年,楚国合燕、韩、赵、魏、五国之师以攻秦,均败走。
注十三: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注十四:六国先后为秦所灭。其次第为韩、赵、楚、燕、齐。
注十五:周武王灭殷,分封诸侯。
注十六:秦白起率师灭韩。置颍川郡。
注十七:韩上党郡路绝,遂投赵国。
注十八:秦封吕不韦为文信君。
注十九:秦封白起为武安君。
注二十:苏秦相六国之次年,齐赵伐魏,从约即解。
注二十一:秦赂赵嬖臣郭开谗李牧,赵王杀牧。
注二十二:赵王使臣受郭开赂,归报廉颇一饭三遗矢。
注二十三:赵蔺相如使秦,完壁归赵。
注二十四:秦太子之子异人为质于赵。吕不韦买邯郸市美人为妾,俟其怀孕,献于异人。异人后即秦王位,即秦庄襄王死后政即位,即秦始皇也。
注二十五:吕不韦初仅一商人。
注二十六:秦政即位后,尊吕不韦为仲父。
注二十七: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
注二十八:又赋中有:廊腰缦回,及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注二十九:又赋中有: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注三十:又赋中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二川指樊川、渭川。
注三十一:又有赋中有: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注三十二:秦政自称始皇帝,欲以后子孙传之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注三十三:陈胜、吴广率戍卒数百人赴边防秋,因雨误期,众惧诛,遂于大泽揭秆起义,奉胜、广为首,略邻境,众至数万。
注三十四:项羽焚阿房宫。
注三十五:闻近人有咏秦俑句:地下尚陈兵十万,坐看刘项入咸阳。
注三十六:秦俑在大坑中列阵,游人凭栏下望。
注三十七:白起破赵于长平,杀赵将赵括。赵卒降者四十万人,起一夜尽坑之。
注三十八:诗经秦风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注三十九:木兰辞:军书十二卷。
注四十:吊古战场所文:竟海为关。
注四十一:地在长安东。
注四十二:刘邦起兵于沛。
注四十三:一九九二年农历为壬申,属猴年。
吊长平古战场遗址 当代 · 蔡淑萍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故邑颓垣在,雄关草木荒。
登临一挥泪,来吊国之殇。
见说兴亡事,忍思杀戮场。
休吟豪杰赋,啼鸟正凄怆。
注:公元前三世纪,秦伐赵,战于长平。赵王临阵换将,撤廉颇而用赵括。括败,秦将白起坑杀赵降卒四十万,血流入河而河水皆红,流贯高平市之丹河由此得名。壬午秋八月,应山西诗友之邀,访长平古战场,并谒传为神农氏始创农耕文明之羊头山。诗中所谓“豪杰”者,暴君秦始皇之流也。
醉后赠林学兄德崇君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君从德国来。廿馀年前,君下西洋,余闯南洋。今又聚于中大。日逢教师节,是晚假座紫荆园痛饮苏格兰威士忌。子夜结伴跄踉至北门江边。余酒发,大汗淋漓,天旋地转,仰卧『国立中山大学』 牌坊下。秋风万里,紫霄尘瘴,不见半点星宿。忽作导游,指对岸大叫:还是那个天字码头。卅五年前中大北门轮渡犹存。『天字码头』为古代广州迎送朝廷命官之专用码头。
盲瞽难知鲁仲连,口黄岂识帝为鹃。
懒残已近三遗矢,悲悯由来八万年。
未作两洋鱼腹鬼,聊赢一斗杖头钱。
江干醉卧青衣湿,指顾迷津犹字天。
注:鲁仲连:《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魏使新垣衍请尊秦昭王为帝,仲连与之辩析利害,坚不帝秦。齐将田单攻聊城不克。仲连为燕守将陈说利害,不战而下之。单言于齐王,欲赏以爵,鲁连逃隐于海上。帝为鹃:杜宇称帝于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其鸣哀怨,夜啼达旦,血渍草木。
三遗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杖头钱:《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三遗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杖头钱:《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