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歆”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随师东(太和元年,李同捷盗据沧景,诏诸道军讨之,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馈运不给,沧州丧乱之后,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口什无三四。) 唐 ·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引用典故:捷报孙歆头 诛马谡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原注:平吴之役,上言得歆。吴平,孙尚在)。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羊祜杜预优劣论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咸平集》卷一一
锡尝读晋史,美羊祜、杜预。二贤名迹,可得而论之。其智略各有纵横,而声誉不相上下。然羊公之善,颇优于元凯。何以明之?预之才略有馀,而恩信不书于祜。祜镇南方,境邻吴土,与吴交兵,克日方战,不尚谲诈之计,不为掩袭之利。敌人死于阵者,歛以还之;敌人拘于晋者,礼以遣之。祜之用兵,惠如时雨。孙皓暴侈,人有离心,祜乃以恩敌怨也,以信敌无信也。祜之得机,乃恩胜信取之时也。故石城以西为晋有,吴民感惠,不称祜名,馈药军中,陆抗无猜。何诚信若是之昭著!求诸名将,古无其俦。既掠吴人之谷,以缣偿之;既猎吴人之境,以禽还之。盖欲促其归晋之心,而示其大信也。吴中将帅,果率部曲来降;吴中黎民,果以家属而至。惜其经略已就,表陈密谋,而执政多违,厥功弗集。书其寝疾,朝廷就问其计画。洎汉渚歼良,吴都罢市,仰岘山以流涕。何其遗爱,最厚于民。锡谓祜乃尧、舜之臣,非晋武之臣也。尝举杜预,以代其曾;预承成绩,克平南夏。然预之多才,罕有其比。当其独排舆论,造成孟津之梁;率用机心,制就周庙之器。撰历以正于天度,详刑雅合于国典。定考课之法,丰殖货之利。虏人寇陇,先见已陈于石鉴;匈奴犯边,定计预徵于省闼。茍非奇士,孰与于此?书代羊祜,弥见其才。张正乃吴之名将也,中我反间之术;孙歆乃吴之都督也,畏我飞渡之兵。孙皓既平,江汉怀德。于时简练武离,修立泮宫,颇与开设庠序,轻裘缓带,风流之不亚也。疏沅湘之流,通零桂之漕,水利甚博,土人怀之,与夫垦田备边,实相侔也。留精麟史,撰集《图》、《例》,虽郤谷敦诗说礼,安可比也!自古名将,鲜有全能,或大略有馀而细行不足。祜既慎密,预亦恭谨。祜焚稿以自慎,预献赂以免祸。功名磊落,善始令终。比于知曹爽之必诛,不就其辟;知和逌之见斥,能以智免,祜又多焉。所惜者羊公有知人之鉴,得进贤之名;而元凯但知立碑岘山,垂名后世,不能简拔一士,裨于国朝。以是论之,优劣可见矣。
上呈子方乡丈 北宋 · 蔡肇
押词韵第四部
西方残敌鱼游釜,往岁天兵收境土。
军行旱海口生烟,沙井无泉天不雨。
将军意气吞八荒,欲入凉州倾马乳。
坚城不下河未冰,幕中稍觉从军苦。
曹侯献计取东关,帐下选锋同此语。
归来塞色侵鬓毛,联翩始阅交衢舞。
不学行间妄校尉,尽斩孙歆封万户。
人生富贵有危机,彘肩不愿加雕俎(以上同上书卷八)。
评羊祜杜预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五、《昌谷集》卷二一
晋武帝急意平吴,乃用轻裘缓带,以道素自居之羊祜。终祜之世,竟不能以得吴。顺人情,达天理,识事机,深哉,武帝之为计也!是时接鼎峙之后,鲁肃、周瑜、曹仁、诸葛诞之徒,馀习未远。又亲有事于蜀,钟会、邓艾之徒,以兵力取办。石城以南,义不事晋;襄阳以北,义不事吴。如是而欲以兵力取之,与人情衡决矣。虐斯人以取天下,自有生民以来,天理不与,当事之几,未有甚于此时者。祜之闻命,非他人之所与知也。是以据险要而建五城,帝不以为专;略吴儿而还其家,帝不以为异;步阐之败,止于左官而已;寇略户口,止于诏诰而已。犹之可也,身为晋将,出军行边,何至擅过吴境?刈谷为粮,已乃计其所值,偿之以帛,思有以结吴人之心,而直为是不可及之事。祜号当世颜子,人固贤矣,于其中而加详焉,不可谓非计也。人徒见杜预代祜,不二岁而包举江表。考预行事,亦非大谬于义。使祜以此得之,亦何不可?孙皓有亡国之徵,岂应迟久?意者祜在襄阳,犹有缓而不切之叹。不知武帝有志之初,南土士女犹未有箪食壶浆之意,国力尚强,群贤犹在。祜以仁厚胜之,犹足以感其善意,勉用陆抗。德齐地丑,其后情欲不忍,真心发露,营缮迁徙,自困其力。陆抗、华覈之徒相继陨命,韦昭、车浚以无罪见杀。孙皓虽帝,其国已虚矣。预乃反祜计而用之,吴人不悟,表还张政之俘,非昔者馈药之意矣。伪入孙歆之帐,非昔者降邓香之意矣。祜之朝夕思虑,岂一日而忘吴?罢吴人之戍,减警逻之卒,垦田至八百馀顷,积粮至十馀年之备。虽有荀勖、冯紞之辩口,不足以屈其辞;王衍、王戎之宿憾,不足以害其德。天下之谋人未有善于祜者也。预定律令,则取其直;评考课,则取其简。为度支尚书,立籍田,复常平,较盐运,制课调,安边重谷,处军国之要,内以利国,外以胜敌,其人品不碌碌,自是平吴之手。晋无羊祜,预为独步矣。祜病而能举之,武帝信而能用之,预受命而卒能之。终始十馀年,立大功业,不必出于其手,在此一举,关系甚大,非削平祸乱之常规也。按三国鼎峙,而晋受魏禅,未几而平蜀,又未几而平吴。其平蜀也有后悔,其取吴也有远图。识事量力,知武帝非常主矣。惜其见于外而不睹其内,用祜于外而不暇乎其内也。祜之言曰:「取吴不须臣自行,但取吴之后,当劳圣虑」。知此则知用祜之不尽矣。
甲午七月感事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张鸿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蛮巢诗集
阵云黯澹接江边,越海提师到汉川。
雅有孙歆传露布,枉教杨仆号楼船。
千秋猿鹤从军怨,百队鱼龙跋浪天。
闻道至尊宵旰甚,夜阑犹盼捷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