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奏吊陈群母(魏太和中) 曹魏末晋初 · 安平王孚
出处:全晋文卷十四
寻故事,自魏兴,无三公丧母吊祭。辄访韦诞、王肃、高堂隆、秦静等,云汉太傅胡广丧母,天子使谒者以中牢吊祭送葬(《通典》八十三)。
奏定告瑞仪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五
秦静议当遣兼太尉告祠,以武皇帝从五精以上六座,余众神皆不设牲,用如郊祭(《通典》五十五。尚书奏。)。
难何佟之社稷位向议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六
《郊特牲》又云:「君之南向,答阳也。臣之北向,答君也」。若以阳气在南,则位应向北,阴气在北,则位宜向南。今南北二郊,一限南向,皇帝黑瓒阶东西向(《通典》作今一郊一社南向,皇帝奠币东西向。)。故知坛墠无系于阴阳,设位宁拘于南北。群神小祠,类皆限南面。荐飨之时,北向行礼,盖欲申灵祇之尊,表求幽之义。魏世秦静使社稷别营,称自汉以来,相承南向。汉之于周,世代未远,鄗上颓基,商丘馀树,犹应尚存,迷方失位,未至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庾蔚之昔已有此议,后徐爰、周景远并不同,仍旧不改(《南齐书·礼志》上,永明十一年,何佟之议,以为社北向,稷东向。仪曹称治礼学士议,又见《通典》四十五。)。
建太社议 初唐 · 韦叔夏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谨按祭法云。王者立太社。然王社所祭之处。书传无文。汉书郊祀志。汉兴。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以后稷配食官稷。瓒云。案高纪。立汉社稷。所谓太社也。时又有官社。配以夏禹。所谓王社也。见汉祠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光武中兴。不立官稷。相承至今。魏以官稷为帝社。故挚虞议曰。魏氏故事立大社帝社是也。晋初或废或置。皆不言当时所置之处。或云。两社同处。王社在大社之西。崔氏皇甫氏并云。王社在藉田。引诗藉田而祈社稷为證。今谨按卫宏汉旧仪。春始东耕于藉田。官祀先农。则神农也。又五经要义云。立坛于田。所以祠先农。坛之制度如社。魏秦静议云。风伯雨师灵星先农与社稷。为国之六神。晋泰始四年。上耕于东郊。以太牢祀先农。又周隋旧仪及皇朝新礼。先农皆祭帝神农。配以后稷。是则王社先农。其来自远。各在祀典。不可合而为一。今欲崇立帝社。实违礼经。望于藉田之中。别立帝社帝稷。配以禹弃。则先农帝社。两祠咸秩。协载芟之义。符祭法之文。
社稷议 初唐 · 祝钦明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藉田之祭。本是王社。承前若祠先农。共是勾龙后稷。烈山之子。亦谓之农。周弃继之。皆祀为稷。共工之子。后土主名。汤既胜夏。欲迁不可。社稷主祭。惟此二神。祭法所载。祀典皆存。自黄帝以下。羲农二皇。不列常祀。岂有社稷之祭。上取炎皇。正经典籍。曾无此语。肤浅诸儒。妄为曲说。借如蜡主先啬。郑元云。若神农。徒见易之揉木。即云若神农耳。如其远推邃古。磨蜃在神农前。将为先啬。有何不可。此郑之谬妄。不寻祭法根源。后儒守株。即以为定。始立社稷祈报。惟祭共工烈山。神农未报大功。何不远取祈报。即明三皇以上。朴略洪荒。帝王之道。无取为教。魏秦静者。又何知社稷先农。妄分为二。且六宗之义。先儒犹且纷然。六神之言。秦静凭何分析。习俗迷谬。殊不可依。岂有一藉田中。置四坛墠。先农王社。同贯异名。固是一种。后稷勾龙。更无二道。同途分祭。四牢徒费。岂是尔爱其羊。又言汉祀禹神。此义更殊未得。若将禹平水土。其功大于勾龙。成汤革夏社时。何不替勾龙之祀。周弃既将易祀。夏禹岂可独遗。汉德不逮殷汤。祀禹无乃为谄。后王更无遵用。明其一时谬僻。礼官今欲效僻张禹。无乃迂乎。前以王社没于先农。欲依祀典正号。今乃更加两祀。亦恐乖谬增多。退传礼官。更加详度。具依经训。勿据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