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请受禅上言 曹魏 · 华歆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二
相国华歆、太尉贾诩、御史大夫王朗及九卿上言曰:
臣等被召到,伏见太史丞许芝、左中朗将李伏所上图谶符命,侍中刘廙等宣叙众心,人灵同谋。又汉朝知陛下圣化通于神明,圣德参于虞夏,因瑞应之备至,听历数之所在,遂献玺绶,固让尊号。能言之伦,莫不抃舞。河图洛书,天命瑞应。人事协于天时,民言协于天叙。而陛下性秉劳谦,体尚克让,明诏恳切,未肯听许。臣妾小人,莫不伊邑。臣等闻自古及今,有天下者,不常在乎一姓。考以德势,则盛衰在乎强弱;论以终始,则废兴在乎期运。唐虞历数,不在厥子,而在舜禹。舜禹虽怀克让之意,迫群后执玉帛而朝之,兆民怀欣戴而归之,率土扬歌谣而咏之。故其守节之拘,不可得而常处;达节之权,不可得而久避,是以或逊位而不吝,或受禅而不辞。不吝者未必厌皇宠,不辞者未必渴帝祚,各迫天命,而不得以已。既禅之后,则唐氏之子,为宾于有虞。虞氏之胄,为客于夏代。然则禅代之义,非独受之者实应天福,授之者亦与有余庆焉!汉自章和之后,世多变故,稍以陵迟,洎乎孝灵。不恒其心,虐贤害仁,聚敛无度,政在嬖竖,视民如雠,遂令上天震怒,百姓从风如归。当时则四海鼎沸,既没则祸发宫庭。宠势并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节,犹择圣代而授之。荆人抱玉璞,犹思良工而刊之。况汉国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圣哲,固其宜也。汉朝委质,既愿禅礼之速定也。天祚率土,必将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违。臣等凄凄,不胜大愿,伏请陛下割撝谦之志,修受禅之礼,副人神之意,慰外内之愿(《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上言符谶 曹魏 · 刘廙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四
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言:臣伏读左中郎将李伏上事,考图纬之言,以效神明之应,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故尧称历数在躬,璇玑以明天道;周武未战而赤鸟衔书;汉祖未兆而神母告符;孝宣仄微,字成木叶;光武布衣,名已勒谶。是天之所命以著圣哲,非有言语之声,芬芳之臭,可得而知也。徒县象以示人,微物以效意耳。自汉德之衰,渐染数世,桓、灵之末,皇极不建,暨于大乱,二十余年。天之不泯,诞生明圣,以济其难,是以符谶先著,以彰至德。殿下践阼未期,而灵象变于上,群瑞应于下,四方不羁之民,归心向义,唯惧在后,虽典籍所传,未若今之盛也。臣妾远近,莫不凫藻(《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 唐 · 李商隐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季冬诛 入韩剑客
汉网疏仍漏,齐民困未苏。
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
中宪方外易(原注:《史记》云:“商鞅多左建外易。”),尹京终就拘。
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
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叫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
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
入韩非剑客,过赵受钳奴。
楚水招魂远,邙山卜宅孤。
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原注:是冬舒李伏戮)。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
续金针诗格序 北宋 · 梅尧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续金针诗格》(格致丛书本)
予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言谈诗,极有玄理。常鄙学者不知意格,徒摘叶搜奇,而不能入雅正之奥阃。希白评唐贤诗,讽诵乐天数联,言乐天之诗,尤长于意理。出乐天在草堂中所述《金针诗格》,观其大要,真知诗之骨髓者也。乐天寄元微之云「多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乃知乐天诗格自有理也。且诗之道虽小,然用意之深,可与天地参功,鬼神争奥。予爱乐天作金针之格,乃续之,以广乐天之用意,得者宜绎而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