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汝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卫朴降授朝请郎赵汝捍落阁职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五、《鹤林集》卷九
敕具官某等:监司,列郡之仪表,而京漕又诸路监司之仪表也。
名父之子,轻儇疏爽;
汝捍天族之支,机巧健决,亦号治辩
观风畿甸,不务廉平,以风四方,而捲公府之金以自丰,事鞭靴之馈以媒进。
使人人累数其过于有司,朕岂得庇汝耶?
贬秩罢祠,肃儆群慝。
可。
论重台职劄子1236年 南宋 · 杜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三、《清献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一介猥陋,误蒙亲擢,处以台职,强颜祗命,七阅月矣。
力小任重,灾衅随之,累疏丐祠,求之愈力,而圣恩未俞,戒之愈严。
臣惧渎天威,扶疾就职。
窃伏自念,臣之不足比数,而陛下所以勉留至此者,岂非以台谏进退,关系国体,故不以人微而辄去之耶?
臣近者恭闻陛下谕宰臣曰:「徐清叟方去国,杜范又岂容轻去」?
尧言一布,人心胥悦,咸谓陛下重言责以扶朝纲,开公论以护国脉者,其圣虑至深远也。
臣不佞,抑有疑焉。
夫台谏亦朝廷一官耳,所以独重于他官者,陛下亦尝思之否乎?
孟轲有言曰:「无法家拂士者,国常亡」。
法家拂士,今之台谏是也。
凡君德之过愆,朝政之差缪,庙堂之壅蔽,臣工之邪慝,人所不敢言者,台谏皆得以敷陈而劾奏之。
是以朝纲振举,国势尊严,奸人歛手而畏惮,远夷闻风而詟服。
此台谏之所以为重也。
故汉有汲黯,而淮南寝谋
唐得李勉,而朝廷始尊。
非以其人也,以其言也;
非以其言也,以行其言者也。
臣学识浅滞,不足以明当世之故,受命以来,自罄竭,凡所奏陈,皆采之公议,不敢一毫有负于陛下。
方入台之初,未暇他及,首言回护调停之弊。
然奏墨未乾,而旧弊滋甚,缓弹章而未报,以丐祠而先行。
方劾去之未几,而除用之已竣。
事有掣肘,则委曲调护;
言有违忤,则节去全文。
台谏不敢避怨,而大臣乃因以市恩。
尝以臣昨所论奏而默计之,所上便宜,皆成空言,所有弹劾,多已擢用。
何炳而见疑于大臣,论卫朴赵汝捍而具文于镌降,论赵澧夫、乔幼闻而独畀以祠廪,论史宅之而不改于予郡。
若合台所奏者,又视之若无有矣。
使微臣内愧而蓄缩,奸党旁睨而嗤侮。
若是,则风采日铄,已不足取重于人,果亦何益于国体,而陛下重于去之若此也?
如臣清叟所陈三渐,皆忧国之至论,但闻陛下深惜其去,不闻陛下深信其言。
使陛下思其所言三渐者,折其芽于未长,扑其焰于未炽,遏其端于未成,虽清叟已去班行,犹侍黼扆。
傥陛下溺于亲爱之情而长其骄,狃于狎昵之素而炽其奸,玩于窥伺之谋而成其计,虽百清叟日侍清光,亦复何益?
臣固疑陛下之所以重台谏者名也,非实也。
方今天下之患,莫大于饰虚名而废实用,为苟道以事美观。
纪纲所以不立,政事所以益蠹,风俗所以日坏者,皆由于此。
矧迩日以来,天文屡变,人心益危,已迫防秋之期,茫无固圉之备,危亡之势,忧在旦夕。
史嵩之申上擒获鞑兵刘马儿所供,鞑虏已摆布兵马,分路入寇,约以七八月会合于大江。
不知大臣亦尝奏闻,而与陛下忧及此乎?
闻之人言,谓宫庭之间,土木之费未戢,燕饮之乐犹故。
而大臣又不能尽血诚以虑国,惟植己私而异心。
今何等时,而上下玩易若此。
惟有公议,一发仅存,而陛下徒以台谏之虚名而牵制强留之,使之不得其言,又不得去,意气消沮,名节顿丧。
臣窃凛凛自惧,又窃为陛下忧之也。
臣愚欲望圣朝推重台谏之心,而求其重台谏之实,植直言之气,培护公议之脉,以振朝纲,以定国是。
或其言不合事宜,徒忤上听,即乞声其罪而斥之,或因其请而从之。
虽祖宗盛时,盖亦若此。
庶使是非别白,意向昭明,毋徒畏其去台谏之名,而曰姑留之而已。
臣不胜大愿。
〔贴黄〕臣近闻吴渊团结盐军,与之旗榜,以备缓急点集之用。
其意则善,其谋则疏。
村落贩卖私盐者,皆无赖奸人,其陵弱暴寡,欺扰居民,盖其素行。
况官司借以声势,虎而翼之,则公然挜卖,以致夺攘杀掠。
此其必然之理,实迹皆已可验,岂容饰有为无?
护短讳过,不恤人言,幸而朝廷知之,省劄行下,使之区处。
闻已收上旗榜,而使武人节干汤克昭遍历地所放散盐军,使之改业为农,团结为土豪,以备他日缓急。
此殆类儿戏。
此辈贩盐为业,以赡口食,一旦舍之,其何以自存?
不过随声责状,以绐克昭,而克昭又以绐耳,所谓土豪,为盐军犹故也。
官司团结此辈,初无所利,但利依凭官势,以扰平民。
或有交争,必自总所追逮,远者数百里,近者亦不下数十里,道路之赍粮,官司之费用,穷阎小民何从办此?
幸而得直,尚可以伸一时之冤;
不幸受抑而归,岂不益长凶人之计?
或有不胜其忿郁,啸呼而起,如三衢之变,又岂不重为朝廷之忧?
臣愚欲乞明谕大臣,劄下浙西监司,行下诸州县镇,或有盐军与百姓作闹,仰即就地所合属官司陈理,即与追上,究见曲直事情,申本州及监司从条断治。
使总所自行团结为实效,不得干与人户交争词诉,以致追扰。
或所属理断有失其平,即仰依条经次第官司陈理。
庶几百姓不至被扰,无所告诉,而可以潜消其不平之气。
此于思患豫防之道,亦非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