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秘阁徐公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攻愧集》卷一○八
庆元二年有旨,「朝散大夫徐梦莘除直秘阁」,盖异恩也。
始,公生于靖康之初元岁在丙午是冬金人再犯阙,海内云扰。
建炎二年寇躏江右,叛将大盗蜂起。
公之生才四年,母氏襁负,走陂头刘氏家,仅免于难。
公既省事,自念生长兵间,欲得尽见事之始末,宦游四方,收罗野史及他文书多至二百馀家,为编年之体,会稡成书,传闻异辞者,又从而订正之,号《三朝北盟集编》。
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迄逆亮之毙,上下四十五载间,具列事实、制敕、诏诰、国书、奏疏、记序、碑志之文,有正史所不及载者,搜掇无遗,成二百五十卷。
又有《纲目》一册,并藏于家。
至是史官方修《高宗皇帝实录》,修撰杨公辅率同寮十人奏,乞取公所编之书,仍下临江军给笔札抄录以进。
十一月史官又奏其书有补于史笔为多,仍荐公之贤,大略云:「廉静乐道,好学不衰」。
故有是命。
又奏所编书目内有百馀家馆所未备,复命录其全书。
诸公欲相挽一出,与同笔削,有谕公者,答曰:「此书本不为进身计」。
力辞之。
后又得未见之书,再编集,补三帙。
所居辟一堂,取词命褒语扁曰「儒荣」,以侈上赐。
枢密刘公德秀为之记,待制杨公万里为之铭。
少傅周公必大、端明洪公迈而下赋诗者数百篇,远迩流传,而公之名愈显矣。
公字商老清江县人
曾祖用和,祖士稳,俱不仕。
父世亨,累赠通议大夫
母杨氏,赠硕人
公俊敏笃学,至忘饥渴寒暑。
读书过眼辄不忘,通贯经史百家,尤熟晋宋南北五代时事。
自熙、丰、元祐以来名公奏议及出处大致,无不该综。
作文皆有根据,用事精确。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科,授左迪功郎洪州新建县,以外艰不赴。
郁林州司户参军,到官未几,又以母忧而归。
后为江陵府司户,任满,关升左从政郎
乾道四年,外移南安军教授
以举主改宣教郎、知潭州湘阴县
次授广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赐绯衣银鱼。
诸司辟知宾州,到郡遭罢,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华州云台观
绍熙元年,授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
庆元初,引亲嫌径归,再奉冲佑祠,引年致仕。
六年,赐紫衣金鱼。
仕宦几五十年,閒居之日为多。
南安官舍素在城外,请迁入,以附校官
建云汉阁以奉御书,立濂溪二程先生祠于左,刘元城、张横浦先生于右,自为之记。
参政龚公茂良时帅江西,读而善之,以讲筵官荐。
湘阴并湖,少田多盗。
帅括盗耕湖田者悉输租,号增耕税,他邑或移别赋应命。
公恐重困吾民,谓邑无新田,税无从出。
帅盛怒,移湘潭丞,仍窘摭邑事。
无可疵瑕者,卒免于行,更加焉。
增葺学宫,严设祠像,祭器书籍,以次而举,选士主之,湘阴于是始兴于学矣。
朝廷议更二广盐法,遣浙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衔命与二漕臣集议境上,西漕王公正己以公审知利害,邀至苍梧会所。
公谓:「二广事体不同。
使者徒见东路郡多濒江,可通客贩,固已非是。
若西路多山,郡近江者少,道阻运艰,客贩不通,价必腾踊,郡计不给,重为民害。
郡有兵吏可役,民不告劳。
若止循官般旧法,初无抑配等弊,公私俱便,可以经久」。
众不能夺,胡亦是之,议定而去。
将入奏,为主议者所榜,畏罪希进,尽变其说。
擢为东路提举,旋升西漕。
侍郎詹公仪之出镇桂林,共行客贩之策,虑公或以宾州奏事,必撼成说,武宪熊飞素不快于公,二人从而惎之。
熊上悔举之章,公遂罢。
不三年,二广之害果如公言,民食贵盐,富商至破产丧生。
胡忧惧至死,詹亦得罪,复行旧制,至今便之。
周益公当轴,谓公前谩未直,公答以「事久自明,不待辨也」。
归而悼亡,连丧子女,宦情愈泊然矣。
杨诚斋挽使造朝,荐进甚力。
庙堂将处内郡,止求议幕
荆帅枢使王公蔺移镇长沙,以公可任帅事,申省委公。
经时而侍郎袁公枢始来,知公止请上幕俸给,尽以三月帅俸归之。
又力辞,尤叹其廉。
既而从母之子侍郎彭公龟年为帅,公去替止半年,法不用避,公乞祠以去。
彭公饯以诗云:「法许公不许,法不如公严」。
年虽已高,手不释卷。
有《读书记忘》、《集医录》、《集仙后录》各三册、《会录》四册,皆以「儒荣」冠其目。
家有万书阁,签帙甚整。
能视细字,如年少时。
事亲尽孝,祭器封鐍惟谨。
有《家记》一编,载时祀礼式。
又揭「百不忧堂」,以志义方之效。
阁前乱石森立,石间多红薇花,若张锦然,号「紫薇洞天」。
胜日深衣坐阁下,二鹤翔舞于前,殆神仙中人也。
弟妹四人,弟得之亦休官而归。
时节聚会,子孙甥婿罗拜为寿,竟觞卜夜无倦色。
从母昆弟七人,时置酒款集。
济川楫、黄仲礼琮、彭子寿而下俱效之。
开禧元年,亲党为八十之庆,宴笑数日,乃罢。
中婴小疾,精明如故,犹能课诸孙诵习。
三年八月,浴出,瞑目危坐而化,二十有一日也。
丰城鄢氏,先公二十一年卒,封赠至宜人
五男子:简,从事郎、新邵州新化县
范,迪功郎、新袁州司理参军
簬,业进士
次子符,幼子节,皆蚤殁。
二女:长适免解进士曾三异,次适进士邹埘,亦前卒。
孙男十人:长峰,亡矣,次峣、次金酉,荐于乡,崧、峨、訔、崇、嶷、嶬、𡷫。
一女,适乡贡进士向公美
曾孙二人:郯,郁。
二女尚幼。
诸孤以嘉定元年十一月庚申奉公之柩葬于县之修德乡古牛冈之原。
始钥屏居四明,得子寿书,俾为儒荣堂赋诗。
时虽抱疴,为作古风寄之。
已而子寿与公俱以书来谢。
比闻子寿之讣,固已不堪云亡之痛,而公亦下世矣。
公既葬之二年,简以赴调来见,谓前诗恨未见《北盟》全书,尽录以见遗。
又出其季父致政所作行状求铭。
致政尝著《左氏国纪》,中书舍人陈公傅良为之序,盖深于经者,书事尤覈。
敬掇其状而为之铭。
铭曰:
靖康兵祸,古所未有。
凡曰臣子,痛心疾首。
公生初元,以及己酉
犬羊长驱,荐食江右。
幼而得全,实赖襁负。
少长读书,志已不苟。
宦游四方,咨访寻究。
网罗旧闻,编不停手。
二百馀家,笔下辐凑。
系日系年,别记谁某。
有制有书,有疏有奏。
众说杂然,考證是否。
名闻于朝,六丁下取。
蓬莱汉阁,宠数加厚。
儒荣名堂,足以不朽。
才不尽用,仕多不偶。
身退名尊,二疏俱寿。
奄然仙去,何憾何咎。
有子克孝,庆流在后。
铭以发之,尚照林薮。
赠别石首胡廷直 南宋 · 曾丰
士之所忌忌无末,吾已与交不轻绝。
士之所贵贵有初,吾未与交不轻结。
岁在戊申五(四库本作九)间,中都始识胡廷直
经史子集蟠屈胸,甲兵钱谷澜翻舌。
好贤先主未顾庐,负气买臣犹诣阙。
姑调南昌一尉归,斗升可养子真节。
功名奋意笔砚间,解后撙斋谈不辍。
烹茶略与论源流,秦未焚书道先裂。
学统况承八代衰,向之裂者殆磨灭。
纷纷唐士学古文,仅仅韩公得真诀。
口传心授门人谁,刘叉(原作流裔,据四库本改)皇甫湜张籍
十人摹仿九失真,诀中妙处容有说。
射御书数学发蒙,忠孝友悌士归洁。
探微尤要善扩充,持满不妨徐发越。
江出岷山根本殊,风行水上波澜别。
兹其为诀不亦真,韩公所秘吾其抉。
君归䌷绎细自参,闭门造车出合辙。
更省兰台大声华,何如麟阁小勋烈。
卫霍倘能恢土疆,渊云当为勒碑碣。
时有卫霍无渊云,于汉往往未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