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詹太和墓志铭绍兴十一年九月1141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三、《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左朝请大夫直显谟阁、知虔州詹君讳太和字甄老
曾祖瑀、祖諴、父时,世为严州遂安人
时以君故,赠朝请大夫
君擢政和八年进士第,官自迪功郎八迁为左朝请大夫,职自直秘阁再迁为显谟阁,尝历真州扬子县、监泗州粮料院河北河东路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尚书水部员外郎淮南路转运使、知江、虔、抚三州,再知虔州以殁。
君年十八,秀出其乡,有司以君应诏,后数年解褐调扬子
扬子濒江,雅多盗,君能得名,捕者十馀人。
承务郎,以母忧归里中。
方腊起清溪,方千里皆震。
君家距清溪不百里,里豪余熙者欲连众应贼,君挺身见熙,熙严兵待之,几不得脱。
君无惧色,徐以祸福譬之,熙矍然悟,愿并力讨
君为徒步越境,见熙于官军,表其忠以徇。
当是时,承平久,贼振臂一呼,州县皆没,朝廷意严民皆盗,欲荡平之,得君书乃已。
君因率诸豪道官军,径趋贼巢,擒以献。
是役也,严民微君,几不免。
幕府上功,拜熙武义大夫,并官其民百馀人,而君止授宣教郎
众恨待君薄,君笑而不言。
以会课转奉议承议郎
渊圣登极,转朝奉郎
上皇幸东南,事出非常,泗州当孔道,守臣皆惶恐称病,君以监粮料院领州事。
一日行宫关白,士卒若送文书如京师者悉还之,且毋给其廪,官吏莫知所从。
君请白之朝,众持不可。
君乃自为奏,间道蜡书以闻,朝廷嘉其敏,录付行宫,上皇为之切责左右。
或谮君「小臣离间当诛」,上皇曰:「彼尊朝廷也,何罪」?
君由是知名。
先是契丹归我之人分隶诸州,朝廷用议者将悉还之,君曰:「敌以此曹叛己,日须其至甘心,奈何使之趋死?
愚谓不若留为腹心便」。
从之。
契丹人见君扬州,罗拜马前以泣曰:「非君,吾属无类矣」。
右丞李公宣抚河东,辟君为属。
未行,朝廷欲夺君使金,君谢不能。
丞相秦公为御史中丞,谓君曰:「今国难如巨石蔽天而下,壮士试出力当之,或百万生灵可活。
此何时而君辞难乎」?
君感其言,惶恐听命。
兵部尚书王云使还,以不及期而止,遂从宣抚使出关见李公。
明日请辞,李公愕然问其故,君曰:「太和寒士,宣抚不知其不可收之,必以太和为有补秋毫。
今候三日始见,见与客俱,宣抚不问,客亦无关白者,何以留为」?
李公改容谢,与语大奇之。
宣抚罢,归遂安,道除尚书水部员外郎
归未及家,邑人倪从度乱,浙西骚然,人皆推君,浙西帅叶公因请于朝。
君为斩内应者五十馀人,且塞其饷道,贼即日降。
时上在维扬,得奏良悦,进君朝请郎,趣之还省,转朝奉朝散大夫
丁外艰,诏起为直秘阁淮南路转运使枢密张公使川陕,亦辟君以从,皆不应。
终丧,即慨然请老,时年未四十也,士大夫莫不高之。
居数年,以廉直为乡人之平,而与尉曹锄其强梗难治者,一邑为清。
绍兴六年给事中吕祉等荐君可用,诏复故官,诣行在所,君犹不应。
久之,过临安,见留守吕丞相谓坐客曰:「诸君识詹直阁乎?
天下奇士,颐浩不及也」。
时有饭蔬惑众者,君亟请除之。
未数日,果有以此谋乱者,丞相太息曰:「君可谓有先见之明矣」。
其策虑过人类此。
枢密张公为相,以君见上。
君首陈强兵选将之说,上深以为然。
时方议迁都,集近臣于前,各以意对。
上曰:「朕欲以詹太和九江,如何」?
众杂然曰善,遂知江州
先是诸将部曲往来九江者率为奸利,莫敢问,有王玮者尤专恣,民厌苦之。
君械致诸狱,自是过九江者莫能犯。
治最闻,擢直显谟阁、知虔州
贼黄细三等暴甚,君欲诱降之,提点刑狱赵涣规以为功,督兵往捕,君争不能得,果大败而还。
诏罢涣,专诿君,君示以威信,平其尤剧者二十馀辈,渠魁皆生致戏下。
于是汀、吉、循、数州皆倚君为重。
朝请大夫,移抚州
到官扩廪济饥民,所活以万计。
召对,复知虔州
又召对,卒于临安客舍,年四十八,时绍兴十年十月癸未也。
君刚勇高明,见事立行,未尝犹豫,故所向有功,而居官皆可纪。
方朝廷多事,君未尝不在选中。
议者谓少假之年,其施设何如也!
君娶陈氏,封宜人,生一男二女。
男柬之,将仕郎
女适进士汪量,次甫数岁。
柬之将以绍兴十一年九月某甲子,葬君于其县霞山之北,以君兄左中奉大夫、直秘阁至之状来请铭。
藻与直阁,同年进士也。
铭曰:
人之才能,患无位以施。
得其施矣,患不逢其时。
君班内朝,持节而使,剖符而守,位不为卑。
以应变之长,投功名之会,又得时以为。
十年之间,所成就者如此,亦少发胸中之奇。
曾未及中寿而殁,此识与不识,皆为君悲。
君之可书者多矣,姑掇其大者而志之,于以伸君未卒之志,而慰后人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