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赠星度郭大观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三、《须溪集》卷六
故友张居中言泉人某善命,视其弟命,五星既四正,又顺段,骇曰:「故都侍从命也,然不得科第」。
问何故,曰:「丧乱主四馀,不主五星也」。
予耸然志其说,于是当国有罗孛者,哀哉!
地迁运改,将五星废久,愤而复求用于人间耶?
抑其裂有甚于四馀耶?
果五星耶,今不丧乱耶?
吾儒有郭大观得五年前台历,尽历之妙,以是游诸公,曰观人。
盛哉,郭少年之用心也!
吾闻大德得禄位名寿,盖有有禄有位有寿者矣,名终不与也。
龙逢斩,比干剖,苌宏碧,子胥浮,伯夷、叔齐饿,灵均沉,皆古之无福人也,子识之耶?
识之取之耶?
不鄙弃耶?
而他可取者则多矣。
师续梦经109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宣德郎广陵郡王院大小学教授眉山任伯雨德翁,丧其母吕夫人之十四日,号擗稍间,欲从事于佛。
或劝诵《金光明经》,且言世所传本多误,惟咸平六年刊行者最为善本,又备载张居道再生事。
德翁欲访此而不可得,苫寝柩前。
而外甥进士师续假寐其侧,忽惊觉曰:「吾梦至相国寺东门,有鬻糟者,云:『有此经』。
梦中问曰:『非咸平六年乎』?
曰:『然』。
此殆非梦也」。
德翁大惊,即使续以梦求之,而获睹鬻糟者之状,则梦中所见也。
德翁舟行扶柩归葬于蜀,某方贬岭外,偶吊德翁楚、泗间,乃为记之。
绍圣元年同郡苏某记。
元观妙先生祠堂政和七年十月 北宋 · 郑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先生姓曹氏讳道冲字冲之,全赵宁晋人
中书令尚书令保贵之来孙,襄悼魏国公利用之族孙也。
宗哲,故承务郎钦州灵山县主簿
母石氏,五代晋之后。
初,魏国公章圣时和戎有大勋,赐都城普惠坊第,因以居汴。
奕世忠义,冠剑蝉联。
同爨者十馀世,诏旌其门。
先生自扶坐能言,便解文字。
五岁赋诗属文,十五岁古今载籍所记,博极无遗,一经目终身不忘。
家人患其弄翰墨,即登屋赋咏,书遍万瓦。
诸教洞彻,咸得其要妙。
尝谓处世居家,均在樊笼,不愿嫁适,脱身遁去。
二十一岁,隐于少室山玉华峰,栖神导气者凡十馀年。
惟恐一物累己,衣粮不赍,人自供给,若有神助。
时二亲在堂,弟妹满前,弗恤也。
家人踪迹之,则宛转潜避。
齐人张公谏议知其异,度为女冠
因遥指青州远游观张几真为师,欲受箓,无资,乃足历四方,货文于市,以寓乎所谓道者
既而受箓于閤皂山,于是四方始知先生之名矣。
然天资萧散,放旷物外,不就绳检,故毁誉几半天下,而先生无喜愠
时或谐谑,形于词章,微著其意而已。
晚入京师,大隐于阊阖门之咸宁坊。
衣足蔽体,食仅充腹,荫容膝之地,混然与猫犬同迹。
其鼠壤馀蔬,不可向迩,意欲杜绝势利焉。
至贫困者有所告,则丐以诗,使货鬻度日。
都人供馈者肩踵相摩,多所不纳;
有不能却,寻以施予。
不茹荤血,但日市以食猫犬。
或问其故,曰:「无他,救其欲杀者而已」。
或谤其肉食者,即取以对食,曰:「于道何害?
但不欲耳」。
谤者惭焉。
岁时都人游赏,则放傲先至,讽咏以归。
或嘉节良辰,反杜门不出,皆所不可晓也。
上方以道在宥,天下异人并出,始以徐神翁言,得先生于辇毂之下。
召对无时,仍给金牌二,听赴行在与诸池苑,无得禁止。
其延见异数,莫与伦比。
上尝曰:「此真仙也。
文华乃其馀事」。
诏加清虚文逸大师
先生初名希蕴,至是始赐今名,又加道真仁靖先生
复为起第,乃沥恳牢辞,不得已,仅受数楹为楼,以奉三清,晨夕焚脩,用祝君寿。
诏复名其室为宝箓堂。
又为营保庆泰宁宫于其侧,将落成,而先生尸解矣。
上为之恻然,葬于国郊开封县新里乡,使观察贾公护其事;
仍给御府钱,斋七作黄箓醮,以为资荐。
赠号希元观妙先生,以诰付其第。
诏复建宫于顺天门瑶华宫中之左方,使弟子张居淡以奉其祠。
淡,清脩人也,慕道甚坚,早辞家,师事先生凡二十年,始终如一。
先生之化,见其畴昔与先生厚者,则泣涕沾襟,惟恐师后事之不周。
因请起祠堂于今宫昊天玉皇上帝清都高邈殿之后。
质不至陋,华不至侈,户牖取具,务欲垂久。
淡谓先生初阙铭志,为终身恨。
仆告以古今名师大士,道行天下,名流后世,讵可泯邪?
区区铭勒,端无重轻。
了不以仆言为然,复泣以告。
仆久与先生游,且实里人,义不得辞,因为叙其略。
先生名播四海久矣,初还都邑,寓籍于延宁宫,而身未尝往。
及保庆泰宁宫成,迁延不入,终以化去,则仆前所谓先生自言以处世居家,均在樊笼者,意谓是也。
诰命谓「凝情冲和,混迹民伍」,盖尽之矣。
自遭际,未尝以纤毫私辄冒上听,故恩眷益隆。
若叙其平生所为,则歌辞备矣。
知者得之,无复覼缕。
至若声律、书画、历数、方技,他人尽智力而能之者,先生皆优为之。
其尤长者,文词也。
初若不经思虑,人方见其含毫伏纸,转眸之间,掀雷抉电,而珠玉已粲然矣。
人所需索,无不如意。
于阛阓宴席、岑寂幽隐之地,咸无所择。
以一物为题,有至百篇者。
其警策语,尤出人意表。
依随声韵,立笔赓和,愈见其工。
案无文籍,所用事实,备无遗缪。
上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之书,下至里巷俳谐、方言时谣,无不穷贯。
彼世人徒见先生嘲谑之语,而不识先生典丽之文;
徒见先生典丽之文,而不知先生要妙之道。
吁,可怪也!
如《老》、《庄》与《黄庭》、《西升》、《清净》经注解,性命之说,则得之者几希。
盖其平生所为文,意之所至,目之所睹,凡天地范围之间,无不模写,而世或能道之;
至于微妙希夷之语,脩身尽性之说,其和者盖寡焉。
矧其起居动静之间,笔端风生,著述万数,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
顷有诏,尽索其箧中所有,閤于玉清和阳宫转轮之藏室。
既化之日,益令收掇其残稿,自是落人间者无几矣。
噫,先生之遇圣主,可谓时矣,馀何恤哉!
尝谓士子于道,未得秋毫之一,涸思乾虑于章句之末,幸有司一得以取终身之富贵,自谓天下莫己若,安知先生之所谓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者邪?
或问先生之道。
仆尝见其蓬头垢面,衣结履穿,而声韵清畅,眸子莹澈,夷然自得,宛若童稚。
且尽天下无穷之能事,而甘举世不堪之寂寞,先生处世之迹,概可知矣,若先生之道,仆又安足以知之?
姑叙其文词之能而已矣。
夫聪明辩知固足以害道,而道之至则非聪明辩知之所能害也。
今有人,未尝与文墨亲,一有所悟,则吐言为辞,咸契至理。
何则?
道本无为,而无所不通,聪明辩知者乃道之用而已。
逮其源流深远,词藻华丽,则又非一世之习也。
考诸古今能文之士,白首而穷一经,十年而工一赋者,比比如也,其至倚马七步之敏,固已无几。
虽然,此特穷篇短翰尔。
先生之落笔万言,声律无误,小大不拘,真解鲜俪也。
抑闻之,昔人以太白为谪仙,则文词之豪,非神仙似不能为。
白玉楼成,必待长吉之文,则神仙之于文,亦云难矣。
仆是以乐为之书。
先生享年七十有七。
生于宝元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化于政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葬以其年十月十五日
其化也,道院产玉芝一本五茎。
既葬之日,天气晴霁,其祖茔魏国公碑泉润交下,如泪落状。
众谓天寒露润,徐视他茔,皆所无有,始大惊叹。
呜呼!
先生间气所钟,其异事难以毛举云。
政和丁酉冬十月十有七日
按:《汴京遗迹志》卷一一,明嘉靖刻本。
星辰篇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二、牧堂公集
星辰者少阳少阴之象。
在地为土石,在天为星辰。
星辰惟北辰为最尊,若中界皇王为天下主也。
北辰之上有三台,若中界宰相是也。
其星并躔于双目,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名天阶,若人见之,一生无刑囚。
北辰为其旋运,则北斗七星,一枢、二旋、三玑、四权、五玉衡、六开扬、七瑶光。
瑶光之外又有九星为辅弼,而天皇上尊,岂即北辰之星,常隐不见。
《玉枢经》所谓「复有尊帝二星,大如车轮,若人见之,留形住世长生」是也。
又曰:斗为天枢,中有天罡,在内为廉贞,在外为破军。
雷神十二门并随天罡之所指。
罡星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馀位皆然。
若人见之,寿可千岁。
斗杓开阳旁一小星名辅星,所以佐北斗成功,明则有罪必赦之矣。
北斗在紫微宫太微垣北,又曰帝车,亦曰七政,所以斟酌天之元气。
人心有七窍,综理一身之事,应其七宿。
凡人作事,不言而心之所主,或公私顺逆,难逃其洞察矣。
两极者南北上下之枢是也。
北高而南下,自地上观之,北极出地三十五度有馀,南极亦入地三十五度有馀,两极之中皆去九十一度三分度之一,谓之赤道,行路之腹,以纪二十八宿相距之度。
大抵两极正居南北之中,盖为天心,中气存焉。
其动有常,不疾不徐,昼夜循环斡旋。
天运自东而西分为四时,寒暑所以平,阴阳所以和,此后天之太极也。
先天之太极,造天地于无形;
后天之太极,运天地于有形。
三才妙用,秘密在是也。
参、商二星,参居卯地,水星也;
商居酉地,火星也。
一出一没,朝夕不相见。
帝喾氏有不才子,长曰阏伯,次曰实沈,居于旷野,不容相见,见则执戈相战。
尧帝恶之,迁阏伯商丘,主祀商星,在东方卯位;
迁实沈于大夏,主祀参星,在西方申位。
今人久不相见,亦曰参商。
载此二星,使后世孝子慈孙观此当警戒。
夫天乙紫气,续木之馀气,吉祥之耀,性清高慈善,拯危救灾,主缁道技术之流。
若人生时临照,主富贵长寿,所至之宫得福,遇凶亦不成灾,其行凡二十六年一周天。
太乙月孛本水之馀气,暗昧不明,兴危亡不测之灾,遇吉星则吉,遇凶星则凶,凡九年一周天。
罗睺为天首星,续火之行,性急躁深刻,匿怨仇雠,不能兴善致祥,但作妖孽血火、伤破斩截,时招寒热瘴气,逆行于天,隐而不见日月,凡十八年一周天。
计都者为天尾星,续土之行,常与罗睺相对,故曰首尾星也。
含菑毒恶,主风劳、血气、生命,遇此必有灾咎。
逆行于天,逢日月则食,凡十八年一周天。
「欲识太阴行度时,正月之节起于危。
一日出行十三度,五日两宫次第移。
二奎三胃四从毕,五井六柳张居七。
八月翼宿以为初,龙角季秋任游历。
十月房宿作元辰,逢子箕星细寻觅。
丑月牵牛切要知,周天之度无差忒。
此是太阴行度方,人命身宫从此得」。
此太阴星行法如此。
「十三角当首,亢九度光辉。
十六氐相宜,房心各五度。
十九尾南飞,箕十度光照。
二十四斗求,牵牛七夕过。
十一度女娘,虚来正十度。
危逢十八当,十七正相室。
二五乃居壁,十五半奎旋。
十三娄下觅,胃言十四半。
十一昴全算,二八毕如花。
一觜河边叹,参九在其方。
三十遇井冠,一增双是鬼。
二七柳花芳,星七夜半走。
张翼各十九,轸宿十八灿」。
此乃二十八宿度数如此。
惟天之鹑火加于地之午位,乃与地合而得天运之正耳。
浑天中外宫星计二百四十六名,一千二百八十一星。
大象是上星,方圆一百二十里;
中象是中星,方圆八十里;
小星是下星,方圆六十里。
皆守常位,分布四方,周遍天体。
其悬也固非缀属而存,其运也亦非推挽而行,但当其气之盛处,精神光辉自然发越,各有次第,而不可僭矣。
惟南极入地,常隐不见。
紫微宫常见馀星近日而伏,远日而明,四时互见。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有奇,以六百弓为一里算,该有一百七十尺一寸二釐四毫有剩,大抵十七分里有奇之一也。
二十八宿分为十二辰次,十二分野。
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周天积一百单七万九百一十三里,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里,一日一夜而天运一周也。
天行一日一夜而一周,日月背天而左旋,二十八宿及馀星皆顺天而西转。
故日月东行,天行速,实牵之而西没,故天之行则有昼夜而已。
《列子》云:「天乃积气耳」。
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光耀者,譬之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转,磨疾而左回。
东行者逆,故十二辰一周;
西转者顺,故十二时一周也。
经星者三垣二十八舍,中外宫星是也。
帝座常在紫微者,据北极七十二度常见不隐之中,故有北辰之号。
常居其所不动,而众星四面旋绕归向之也。
天形运转,昼夜不息,而此为之枢,如轮之毂,如硙之脐,欲动而不可得也。
若太微之在翼,天市之在尾,摄提之在亢,南距赤道皆近,北距天极皆远,固不容于不动,不免与二十八宿同其运行。
东西隐见,各有度数,仰而观之,无晷刻或停。
二十八宿为经星,金、木、水、火、土为纬星。
三垣者,一曰紫微十五星,在天乙之中;
二曰太微十星,在翼轸之北;
三曰天市二十二星,在房心之东北:此所谓三垣也。
二十八舍者,东方苍龙角至箕,其形如龙,故曰苍龙;
南方朱雀井至轸,其形如鹑鸟,故曰朱雀;
西方咸池奎至参,其形如虎,故曰白虎;
北方玄武斗至壁,其形如龟蛇,故曰玄武也。
中外宫星,在朝象官,如三台、诸侯、九卿、骑宫、羽林之类是也;
在野象物,如鸡、狗、豺、狼、龟、鱼、狐、兔之类是也;
在天象事,如离宫、阁道、华盖、五车之类是也。
其馀因义制名,观其象可知其义。
说者有云,房心为明堂,危虚为宗庙;
又曰翼星明则礼乐兴隆,亢星明则大臣纳忠,氐星明则大臣奉度,昴星明则狱讼平,柳星明则国安,室星明则王道昌、百谷登,娄星明则天下和平,四夷效顺。
《洪范》曰箕主风、毕主雨,故箕毕见而风雨大作。
若毕宿缠于太阴之分,月内霖雨不止,所谓风伯雨师是也。
外有进贤星在角缠左下,主卿相进逸才之象,若成汤伊尹高宗傅说文王得太公,宣王得召、甫,先主得孔明太宗得房、杜是也。
纬星五行之精,木曰岁星,火曰荧惑,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
汉高帝元年此五星贯索连珠,聚于东井
盖井乃金星,直秦分雍州之域,斯时聚乎其次,乃沛公兴王之兆。
因是以义取天下,传四百馀年之久者,岂无所自耶!
宋乾德五年,又聚于奎,固太平之象,实重启斯文之兆,文治精华已露于立国之初,道学盛行,德政兼备,正在此五星之聚乎!
并日月而言谓之七政,皆丽乎天。
天行速,七政行迟,迟为速所滞,故与天俱东出西入也。
五星出入无常,则有变异,如史志所载荧惑入于匏瓜,一夕不见。
匏瓜在黄道北三十馀度,或曰,白日而行,光芒震曜如五行器。
太白忽犯狼星,亦有变异。
狼星在黄道南四十馀度,或昼见经天,与日争明,王不臣,兵起甚者,变为妖星。
岁星之精变为搀枪,荧惑之精变为蚩尤旗,镇星之精变为天贼,太白之精变为天狗,辰星之精变为枉矢之类。
如日之精变为孛,月之精变为彗,皆有所因而致然也。
宋端拱二年七月彗出于东井,盖东井乃经星在秦分。
彗乃妖星,见于其分,光芒偏指如彗,所以除旧布新。
其色有五色:苍则王侯破天子,将卒劳于远行;
赤则贼兵随起,强国恣横;
黄则贪溺女色,权夺后妃;
将军造逆,二年兵大作;
黑则水精贼起,江河决裂,处处人民不安。
象若竹彗木条,长短无常,长大见久则灾深,短小不久则灾狭。
王者诚能惕然警惧,脩德行政,知稼穑之艰难,审刑罚之得失,答天谴,谢天戒,则寿命延长,福禄骈臻,永享太平之治,为政者尤当谨焉。
然星三色者,别三家之异。
魏天申石氏以赤纪,齐甘德以黑纪,商巫咸以黄纪。
紫宫星亦同出三家。
中外宫总三百八十三名,一千四百六十四星,前志所载才一百一十八名,积数至七百八十三星。
体生于地,积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攸属。
范史注常著明者一百二十四星,可名者三百二十星,共算有三千五百,海人占之不与此数,微星之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至晋武帝时太史令陈卓总三家所,方具上数,至今不改。
林邑国北极高十七度,安南都护府北极高二十一度六分,至海中南望老人星下,众星灿然,皆古以来所未名者也。
夫星占起自黄帝命车区,在唐则羲和降察,在昆吾演奥,巫咸、甘、石之经尚在人间,学者当考而详之也。
云汉之说于《诗》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又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大抵云汉者,四渎之精也。
又曰,地中两河所映也,起于鹑火,经西方之宿而过北方,至于箕尾,而入地下,若晴则明,雨则昏,旁星现则水蓄聚,沉则盈满泛滥,奔腾澎湃而不可禦也。
所谓十二辰者,乃十二月斗纲所指之次也。
斗纲所指,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之类,谓之月建。
之元气无形可见,观北斗魁、衡、杓三星之所指,如建寅之月元气在寅,他月仿此。
所谓十二次者,乃日月所会之处也。
日月一岁十二会,故有十二次。
建寅之月次名析木建卯之月次名大火建辰之月次名寿星建巳之月次名鹑尾建午之月次名鹑火建未之月次名鹑首建申之月次名实沈建酉之月次名大梁建戌之月次名降娄建亥之月次名陬訾建子之月次名玄枵建丑之月次名星纪之类是也。
十二分野即列宿辰次所临之地也。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位,如辰寿星乃角、亢,属兖州,为分野,位在秤宫;
卯大火乃氐、房、心,属豫州,为宋分野,位在天蝎;
析木乃箕、尾,属幽州,为燕分野,位在人马;
丑星纪乃斗、牛,属扬州,为吴越分野,位在磨蝎;
子玄枵乃女、虚、危,属青州,为齐分野,位在宝瓶;
亥娵訾乃室、壁,属并州,为卫分野,位在双鱼;
戌降娄乃奎、娄,属徐州,为鲁分野,位在白羊;
大梁乃胃、昴、毕,属冀州,为赵分野,位在金牛;
申实沈乃觜、参,属梁州,为魏分野,位在阴阳;
未鹑首乃井、鬼,属雍州,为秦分野,位在巨蟹;
午鹑火乃柳星、张,属三河,为周分野,位在狮子;
巳鹑尾乃翼、轸,属荆州,为楚分野,位在双女。
故遇日月之交会,星辰之变异,即以所临之次占之,或吉或凶,当有知之者矣。
成都府朝真观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二、《道家金石略》第三六九页
成都少城之西迄北,修垣而环除,邃宇而周阁,沈沈翼翼,竟衢兼术者,朝真观也。
其中为玉虚清皇之居,而列其右者经藏、仙祠、云堂、茶寮与方丈室,湛然之堂也;
列其左者圣母、仙师、乘烟女之祠与凡而庖库之所也。
直观之西偏,则为诸葛忠武侯读书台,故老相传曰,是侯之故宅也。
天宝五年章公始更为观,奏名「乘烟」。
乘烟云者,谓侯之女于此乎轻举也。
观尝废于庆历,复兴于文忠烈公镇蜀之日,其后易「乘烟」为「朝真」,则重和元年也。
既作大殿,又为屋百有五十间者,绍兴中女冠张延彬也。
带高埤下,延袤而崇饰之,则淳熙末张居兴与今知观宋祖良也。
祖良以其事属余为记。
余尝考侯之故宅盖在隆中,然其自谓有桑八百株、薄田四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则成都亦有家也。
独乘烟之事,典记所佚,未有以复于祖良也。
而客谓余曰:「书之庸何伤?
周人思召公而爱其棠,晋人思栾书而爱其子。
今无乃非蜀人之爱侯也,而以即家为社为未足,又以貤诸其后人与!
侯之始卒也,肖象立祠,所在而是,既制于礼秩之不可,则相与私祭于道陌间。
习隆、向充之言,至谓百姓巷祭,戎夷野祀。
侯非威势,人所交誉,是卷卷者果何为哉!
且不宁惟是,侯之子瞻用于也,人思侯不置,每见朝廷有善政佳事,虽非瞻也,必转相传告曰此吾侯之子瞻所为也。
是以羡名溢誉,有过其实。
陈史于侯父子雅有嫌隙,今其言虽若过于抑扬,然爱侯以及其子,亦以觇人心之秉彝好德,终有不可殄灭者。
乘烟之事,傥若是乎」?
余曰:「子知其一耳。
合散消息,阴阳鬼神之常分也,而必仙之云乎?
侯鞠躬尽力,义不与贼俱存,其流风馀烈,尚能威南人而走司马,遗祠故宅,亦足以竦钟会而感韩弘,矧炯然此心,扶植世教,将不亘千载而不可亡乎?
侯之子瞻、孙尚,不爱一死,从容蹈义,其凛有生意,亦当与侯俱为无穷。
彼所谓仙者,谓其常存而未尝死也,而侯与瞻、尚三世一心,千古如见,兹其为仙不已多矣!
自侯之卒,贼势益,张伯松既亡,瞻、尚亦殒,昔者教忠之训则有死而无二也。
然则侯之遗息至自托于方外之游,又非以洁身遁世、终不肯自污于流俗也,如屈子远游之云邪」?
客曰:「子真知侯之父子者也,子其遂以识诸,使有能明于天地之性而不可䀮以神怪也,其无发于斯言矣乎」!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