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松江普照寺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三、《陵阳先生集》卷九
一切世间,佛法最盛。
盛矣而不能不变者,数矣;
变矣而不能不复者,时也。
必理足以驭数而不尽诿乎数,智足以因时而不至违乎时,而其能又足以立事,式克底于成,故垂名无穷焉。
普照本唐乾元元年大明寺也,相传为陆氏故居。
孙吴时陆抗华亭,世居华谷三十五里谷水之阳,昆山之阴。
时尚隶姑苏天宝十年,始为县。
石晋天福五年,始创秀州,割华亭以隶。
至元丁丑,升为松江府
史传称陆机自孙氏之亡,退居旧里,盖自建邺宅归也,普照岂非其别墅欤?
自梦形黑㦥,地化宝坊,舂钟击鼓而作佛事,此其盛之始也。
会昌五年,天下僧寺皆废,普照亦其一也。
钱氏时,镇守司空张瑗于寺后凿河通流,寺后基去三之二矣,此其变之始也。
大中十二年良惠、元珂等再建寺。
祥符元年,改为普照,主僧必以学行者充。
寺僧凡二百馀房,至无所容,此其变而复盛者也。
建炎绍兴淳祐戊申,屡经郁攸,此其屡变者也。
宝祐乙卯,行金再造山门,翚飞翼跂,此其屡变而复盛者也。
役之大者,释迦殿、千佛水陆院、千僧海会堂。
余尝为记,已具载其事。
它如库厅海月堂,即高僧惠辩号海月法师也
梵修院,尝立观堂,即旧之五百罗汉殿也。
善住教院,即旧之东塔院也。
至于圆通殿、西方殿、忏院、藏殿之类,靡不完具。
钟楼钜钟,声闻五十里,而宝塔峥嵘,屹出云表,尤为奇观。
每岁官僚于此建道场、申祝赞,益广善缘,为民祈福。
首春仲春仲夏、四立日,皆修期,观诵经典,率以为常。
此皆前后诸人所共修营,或捐己资,或藉化施,或出主僧,或出徒弟。
其智足因时,而能足以立事,不徒诿之数也,庶几盛而不复变焉。
前主僧佛智通悟大师子闻实相与规度协赞,其力居多。
大德丁未,因来求记,非徒侈土木之盛也,以见诸人之劳,使后者考也。
况佛之智慧,即吾之智慧,不如待时也。
佛之能仁,即吾之能用力于仁也,岂流俗任矜能者之比哉?
铭曰:
大相国寺,并包百数。
殊涂同归,不内外故。
人之观物,必于会通。
剖去藩篱,是谓大同。
林林总总,普照院室。
言栖尔单,几瓶几锡。
有万其法,各闲户牖。
贯以一理,何殊已有?
而今而后,阐尔宏规。
洞明轩辟,尽撤己私。
自然福德,遍河沙界。
不可限量,亦无障碍。
是为普照,释迦之殿。
高栋插云,邦壤攸奠。
蒲牢霜吼,扶桑日出。
红光陆离,幽雾辟易。
靡所不照,斯之谓普。
普照之中,物无患苦。
潮汐以时,亦无风灾。
稻蟹日富,布施日来。
稽首佛慈,其何以报?
谨尔薰修,是祈是祷。
悔过兴善,一念猛烈。
愿尔众生,离尘劫。
傅永为汝颍镇将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七
修期在后,少有擒杀,可扬武将军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魏书·傅永传》。裴叔业又围涡阳,遣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往救之。战败,高祖俱锁之。徙为边民,免官爵而已。不旬日,诏云云。案:傅永字修期。)
次和公渚除夕祭诗丙子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侧身天地入孤危,独夜香灯自祭诗。
缩手成围疑有待,画眉半额不时宜。
岁华可纪宵弥永,我笔能持世未知。
颇拟劝君焚楮墨,中原方倚傅修期
李释戡四十生日徵诗 其四 丁卯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馆宾筵樱笋时,主人疑是傅修期
毛锥大戟俱无用,惜取当前酒一卮。
除夕次和东坡岐下岁暮三诗 其三 庚午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当前有封豕,我心无睡蛇。
何庸惜短景,辛苦相要遮。
战士久不眠,奈此寒更何。
夜行已有禁,居者谁敢哗。
炮车作雷鸣,腊鼓不待挝。
深宵试倾听,北斗倏已斜。
平生傅修期,所志宁蹉跎。
写诗了残夜,守岁休轻誇守岁。)
蔡锷 近现代 · 夏同和
对联 出处:对联话
傅修期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奈何勿能并寿,而仅有其才,是可哀已;
曹孟德治世能臣,乱世则奸雄,不幸既与偕生,复相厄以死,岂非天乎。
同泰寺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二 (乙亥)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闲来何事最相宜?重访山灵话旧知。
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
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同上)
解禹玉(解将家子,以文字取世知。予望之以致远,而老夫书痴为可戒,故复取前韵作诗进之) 南宋 · 陈造
读书祇博双鬓斑,诗好岂解留朱颜。
平时无客怜辙鲋,触处有人嘲饭山。
相府略尝唤宜禄,木门不梦窥铜环。
多病但结药裹伴,得酒间发诗囊悭。
频频终慊鸒斯饱,浩荡拟逐江鸥闲。
未死更费屐几两,此生祇欠茅三间(自注:方营巢未竟。)
丁年悔不全吾高,正坐枵腹守不毛。
卑官糊口竟何补,捐弃什百收一毫。
执版仰看上官面,可复直气陵群豪。
夜剔残灯赋招隐,愁追交情广楚骚。
丰约仅足优龙具,污隆真可付马曹。
共嗟孔奋不自泽,政复所至无脂膏。
向来枯策苦伤生,涂穷却用陶性灵。
故人肯来问牢落,河畔罢吟草青青。
夫谁急草修期檄,夫谁大刻班超铭。
孽虏游魂须晷刻,燕然苍石高峥嵘。
横槊千篇月三捷,是责舍子谁当能。
可遽学我赋归来,临流欲濯襟袂埃。
老子期君旧不浅,看上要津舒壮怀。
乌惊兔急易寒暑,尧蓂不办供合开。
文字玩世请少息,盛时难得君念哉。
昔人听谋取一得,勿以老耄资笑咍。
君不见壮岁一跌子陈子,江湖毕世甘低回。
徐荐伯横槊醉稿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二、《攻愧集》卷七○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版,古人惟以许傅修期
荐伯儒者,由右学以奋,论议慷慨,谈兵如流,击贼何足言。
读其诗顿挫清厉,有壮士横槊之气,倚马而作,露版有馀矣。
修期何人哉!
许子逊南山射虎 其一 清 · 黄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秋笳集卷五
横槊曾誇少壮时,桓桓上马傅修期
只今五字长城下,谁与文房作贰师。
杜松风太守西征图 其二 清 · 黄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秋江集卷六
芙蓉出幕水平池,落日孤城照别离。
东府西州众年少,争看上马傅修期
傅修期雍正庚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昔有韬钤士,投笔愿从戎。
终生美少年,请缨志甚雄。
读书贵有用,跃马驰边烽。
所在战必克,岂是虚誉崇。
伟哉傅修期,卓然儒将宗。
击贼万人前,扫笔三军中。
勇力骇豺狼,流文贯星虹。
非云尚血气,讵是工雕虫。
小戎赋良人,温然美玉同。
读史抚青编,芳踪千古隆。
笑翁禅师行状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六、《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师名妙堪号笑翁四明慈溪毛氏子。
生有道韵,顶相平满,额广伏犀。
甫冠,锐欲超俗,父兄不夺其志,乃从邑之芦山院野庵道钦薙发受具戒。
使遍参,历依金山息庵观、净慈肯堂充灵隐松源岳诸大老之门,未泮所疑。
时天童无用全禅师妙喜竹篦勘验来者,特卷裓东还,造丈室,用得之眉睫间,问曰:「汝游山僧耶」?
师曰:「行脚僧」。
用曰:「作么生是行脚事」?
师以坐其一墄。
用笑曰:「此僧敢来捋虎须,且令参堂去」。
职师侍香激扬,维劄「尽无用之用」。
嘉定甲戌,妙胜虚席,制使程公覃帖请出世,一香为无用粘。
三年移金山
又三年移报恩。
宝庆乙酉,移虎邱。
明年,闽帅方岩王侍郎请主雪峰
绍定己丑,有诏主灵隐
三年,迁明之大慈开山,移翠岩。
淳祐壬寅,有诏主净慈。
育王久虚席,朝论念迦文真身所在,思能振起者,精择得师。
表辞一再,不许。
淳祐癸卯,领寺,夙弊尽洗,气象一新。
法堂最圮,会其费夥,上出内帑以赐,师倾钵塍,荆湖制帅孟无庵拱又以数万缗助,乃撤旧辟新。
其馀腐桡漫漶,乃葺乃涂。
师以寺昔被遇昭陵而下三朝皆有奎画之笔,今上独未有,乃奏请焉,金榜玉画,交映岩谷。
京兆大资赵公与筹奏以师再莅灵隐,党僧辈惮其严,借势沮之,师亦以痼疾恳辞曰:「既老且病,不能应世矣」。
通守永嘉曹公邰拉同寮徐公献子入山问疾,且谋与制使颜侍郎请于朝,用佛照故事,以东堂佚老。
师笑曰:「吾今日行矣,复何言」。
乃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
一槌击碎,大道坦然」。
掷笔而逝,当淳祐戊申三月廿七日也。
寿七十二,腊五十七。
度弟子二百馀人。
嗣法黄龙道详、翠岩宗古、明因寿岳、连云惟枋、报恩德云、荐福道粲等。
当育王命下之日,师在翠岩,知事往白,涓刚礼仪,师曰:「汝姑去,俟吾报」。
一夕,叶舟从一行一力,昧爽松径,小休于亭,遣报寺曰:「老僧已至,但设堂供表礼足矣」。
太守有不悦于师,一日驺从入山,守绝不与师语,偕至舍利殿,忽问曰:「舍利在何处现」?
师以手指曰:「在此」。
俄绀珠金光发自所指处,一众欣悦,守改敬焉。
初育王有僧名超者,厚于财,死因致讼,财没军资库
至师已廿馀年,方营舍利殿轩,得旨以此其费,而亡僧之名始脱官籍矣。
平居制行,冰檗长物亦不轻用,惟于补常住资,众缘倾倒,无靳色。
如斲石屋以覆明教嵩之窣堵,尊先哲也。
市田归里之宝严院,以助修期,报怙恃也。
至于重锓《妙喜语要》,补刊《大塔铭》,皆表章正宗而开导后学之事。
其涉世如用行,寓缘如云凝,不低颜以趋时,不屈法以顺人,其为人行事皆无用之用。
又以《语录》一编并刊以传。
守岁 清 · 袁枚
 押有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有钱尚须散,有岁何必守。
不知人世间,此例何时有。
彻夜全家忙,守子直到丑。
谁知重门关,依旧岁逃走。
虽烧红烛光,难掩黄鸡口。
我道子胡然,别岁如别友。
故人自然佳,新人未必否。
任其自去来,只要我长久。
不学傅修期,年年六十九。
只学贾浪仙,祭诗且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