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三难王谧 东晋 · 桓玄
 出处:全晋文
来难手笔甚佳,殊为斐然,可以为释疑处殊,是未至也,遂相攻难,未见其已,今复料要,明在三之理,以辩对轻重,则敬否之理可知,想研微之功,必在苦愈析耳。
八日已及,今与右仆射书,便令施行敬事尊王之道,使天下莫不敬,虽复佛道,无以加其尊,岂不尽言邪?
事虽已行,无豫所论宜究也,想诸人或更有精析耳,可以示仲文
比获来示,并诸人所论,并未有以释其所疑,就而为难,殆以流迁,今复重申前意,而委曲之,想足下有以顿白马之辔,知辩制之有耳。
夫佛教之所重,全以神为贵,是故师徒相宗,莫二其伦。
凡神之明暗,各有本分,分之所资,禀之有本,师之为功,在于发悟,譬犹荆璞而莹拂之耳。
若质非美玉,琢磨何益?
是为美恶存乎自然,深德在于资始,拂莹之功,实以末焉。
既怀玉自中,又匠以成器,非君道,则无以申遂此生,而通其为道者也。
是为在三之重,而师为之末。
何以言之?
君道兼师,而师不兼君。
教以弘之,法以齐之,君之道也,岂不然乎?
岂可以在理之轻,而夺宜尊之敬?
三复其理,愈所疑骇,制作之旨,将在彼而不在此,错而用之,其弊弥甚,想复领其趣而遗其事,得之濠上耳(《沙门不拜俗事卷一》)
庾炳之府公礼敬议炳之,《南史》作「仲文」。) 南朝宋 · 裴松之
 出处:全宋文卷十七
案《春秋》桓八年,祭公逆王后于纪。
《公羊传》曰:「女在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
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推此而言,则炳之为吏之道,定于受命之日矣。
其辞已成在无外,名器既正,则礼亦从之。
且今宰牧之官,拜不之职,未接之民,必有其敬者。
以既受王命,则成君民之义故也。
吏之被敕,犹除者受拜,民不以未见,阙其被礼,吏安可以未到,废其节乎。
愚怀所见,宜执吏礼(《宋书·庾炳之传》。)
密奏庾炳之得失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夫为国为家,何尝不谨用前典,今苟欲通一人,虑非哲王御世之长术。
炳之所行,非暧昧而已,臣所闻既非一旦,又往往眼见,事如丘山,彰彰若此,遂纵而不纠,不知复何以为治。
晋武不曰明主,断事,遂能奋发,华廙见待不轻,废锢累年,后起,止作城门校尉耳。
若言炳之有诚于国,未知的是何事?
政当云与殷景仁不失其旧,与刘湛亦复不疏。
景仁当时事意,岂复可蔑,朝士两边相推,亦复何限,纵有微诚,复何足掩其恶。
贾充勋烈,晋之重臣,虽事业不胜,不闻有大罪,诸臣进说,便远出之。
陛下圣睿,反更迟迟于此。
炳之身上之衅,既自藉藉,交结朋党,构扇是非,实足乱俗伤风。
诸恶纷纭,过于范晔,所少贼一事耳。
伏愿深加三思,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
群下见陛下顾遇既重,恐不敢苦相侵伤,顾问之日,宜布嫌责之旨。
若不如此,亦当不辩有所得失。
臣蠢,既有所启,要欲尽其心,如无可纳,伏愿宥其触忤之罪(《宋书·庾炳之传》,炳之领选,既不缉众论,又颇通货贿,请急还家。令史钱泰、周伯齐出炳之宅咨事。泰能弹琵琶,伯齐善歌,因留停宿,为有司所奏。上于炳之素厚,将恕之,召问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尚之具陈炳之得失,又密奏,又见《南史》三十五。)
陈庾炳之愆遇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尚书旧有增置干二十人,以元、凯丞郎干之假疾病,炳之常取十人私使,询处干阙,不得时补。
近得王师,犹不遣还,臣令人语之,「先取人使,意常未安,今既有手力,不宜复留」。
得臣此信,方复遣耳。
大都为人好率怀行事,有诸纭纭,不悉可晓。
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
观今人忧国实寡,臣复结舌,日月之明,或有所蔽。
然不知臣者,岂不谓臣有争竞之迹,追以怅怅。
臣与炳之周旋,俱被恩接,不宜复生厚薄。
太尉昨与臣言,说炳之有诸不可,非唯一条,远近相崇畏,震动四海,凡短人办得致此,更复可嘉。
虞秀之门生事之,累味珍肴,未尝有乏,其外别贡,岂可具详。
炳之门中不问大小,诛求张幼绪幼绪转无以堪命。
炳之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
遗之,便复款然。
市令盛馥进数百口材助营宅,恐人知,作虚买券。
刘道锡骤有所输,倾南俸之半。
刘雍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送甘蔗,若新发于州
国吏运载樵,无辍于道。
诸见人有物,鲜或不求,闻刘遵考有材,便乞材,见好烛盘,便复乞之。
选用不平,不可一二。
太尉又云,炳之都无共事之体,凡所选举,悉是其意,政令太尉知耳。
论虞秀之作黄门太尉不正答和,故得停。
太尉近与炳之疏,欲用德愿儿作州西曹炳之乃启用为主簿,即语德愿
德愿谢太尉
前后漏泄卖恩,亦复何极,纵不加罪,故宜出之。
士庶忿疾之,非直项羽楚歌而己也。
自从裴、刘刑罚以来,诸将陈力百倍,今日事实好恶可问。
若赫然发愤,显明法宪,陛下便可闲卧紫闼,无复一事也(同上,尚之再启,太祖犹优游之,使尚之更陈其意,尚之乃备言炳之愆过。)
又答问庾炳之 其一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臣既乏贾生应对之才,又谢汲公犯颜之直,至于侍坐仰酬,每不能尽。
昨出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可为蹈罪负恩,无所复少。
且居官失和,未有此比。
陛下迟迟旧恩,未忍穷法,为弘之大,莫复过此。
方复有尹京赫赫之授,恐悉心奉国之人,于此而息;
贪狼恣意者,岁月滋甚。
非但亏点王化,乃治乱所由。
如臣所闻天下论议,炳之常尘累日月,未见一豪增辉。
曲阿水南,恩宠无异,而协首郡之荣,乃更成其形势,便是老王雅也。
古人云:「无赏罚,虽不能为治也」。
陛下岂可坐损皇家之重,迷一凡人。
事若复在可否之间,亦不敢苟陈穴管
今之枉直,明白灼然,而睿王令王,反更不悟,令贾谊刘向重生,岂不慷慨流涕于圣世邪。
臣昔启范晔,当时亦惧犯触之尤,苟是愚怀所挹,政自不能不舒达,所谓虽九死而不悔者也。
炳之且外出,若能修改,在职著称,还亦不难,而可得少明国典,粗酬四海之诮。
今愆衅如山,荣任不损,炳之若复有彰大之罪,谁复敢以闻述。
且自非殊勋异绩,亦何足塞今日之尤。
历观古今,未有众过藉藉,受货数百万,更得高官厚禄如今者也。
臣每念圣化中有此事,未尝不痛心疾首。
设令臣等数人纵横狼藉复如此,不审当复云何处之。
近启贾充远镇,今亦何足分,外出恐是策之良者。
臣知陛下不能采臣言,故是臣不能尽己之愚至耳。
今蒙恩荣者不少,臣何为独恳恳于斯,实尊主乐治之意。
伏愿试更垂察(同上,太祖欲出炳之丹阳,又以问尚之,尚之答。)
又答问庾炳之 其二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臣见刘伯宠大慷慨炳之所行,云有人送张幼绪幼绪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庾冲远(《南史》作「仲远」。)乃当送至新林,见缚束,犹未得解手
荀万秋尝诣炳之,值一客姓夏侯,主人问:「有好牛不」?
云:「无」。
问:「有好马不」?
又云:「无。
政有佳驴耳」。
炳之便答:「甚是所欲」。
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刘道锡云是炳之所举,就道锡索嫁女具及祠器,乃当百万数。
犹谓不然。
令史章龙向臣说,亦叹其受纳之过,言「实得嫁女具,铜炉四人举乃胜,细斗帐等物,不可称数」。
尚书中,令奴酤酃酒,利其百十,亦是立台阁所无,不审少简圣听不?
恐仰伤日月之明,臣窃为之叹息(同上,太祖乃可有司之奏,免炳之官。)
和香方序 南朝宋 · 范晔
 出处:全宋文卷十五
麝本多忌,过分必害;
沈实易和,盈斤无伤。
零藿虚燥,詹唐黏湿。
、苏合、安息、郁金,㮈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宋书·范晔传》,此序所言,悉以比类朝士,麝本多忌,比庾炳之。零藿虚燥,比何尚之。詹唐黏湿,比沈演之。枣膏昏钝,比羊玄保甲煎浅俗,比徐湛之。甘苏合,比慧林道人沈实易和,以自比也。)
登汉王拜将坛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此间旗鼓太缤纷,韩信登坛不可闻。
但有救时贤宰相,何须埽地大将军
冢中枯骨袁公路,天下贪官庾仲文
即使天兵全洗尽,疮痍无足第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