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为人贺安抚赵殿撰到任启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七、《太仓稊米集》卷五四
伏审对扬中检,分帅剧藩。
靖边境之绎骚,布王猷之允塞。
爰诹刚日,载肃治辰。
窃以分宝玉以展亲,周大封于同姓;
王子弟以建国,汉永鉴于孤秦。
用绵蕃衍之支,以建藩维之本。
诞时哲后,克宪徽模。
式勤敦叙之仁,俾宏经济之略。
稍由符竹,入缀鹓鸾。
将使秉钧而维四方,何止修德而固宗子
况郊圻之未靖,资屏翰以尤先。
何当雅歌,不妨坐啸。
灭烽卧鼓,知永护于北门;
缓带轻裘,遂一清于强寇。
眷维心膂,倚以折冲。
恭惟静以有谋,清而容物。
空囊羞涩,无刘宠之一钱;
食几萧条,有庾郎之三韭。
何曾设厨传以娱客,维是谨农桑以厚民。
宜兼秘府论撰之名,更被赐书勉励之
盖崇镇,用突远图。
某窃食泮林,本无吏役;
观风森戟,辱从宾游。
欲随燕雀以飞扬,颇恨江湖之渺邈。
愿言珍啬,进茂宠灵。
代谢赐历日表(一)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八、《盘洲文集》卷三五
课清台之历,双璧五珠;
赐方国之书,十行一札。
凡居临照,得以奉行中谢。)
臣闻兼天大地大而作王,考旦中昏中而布政
惟统元妙一行之数,斯具注示万年之符。
恭惟皇帝陛下圣克宪章,效隆调一。
羲宅南而和宅朔,法帝尧之授人时;
赵举春而倪举秋,纳魏相之陈月令。
海隅之出日,靡天下以向风。
臣敢不仰体爱民,深思率职?
周旋以守,弗坠凤司之颁;
析隩有经,式安龙户之旧。
赤城书堂记1289年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一、《南宋文录录》卷一三、光绪《宁海县志》卷二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台之宁海,其先贤曰赤城先生罗公,德业为元祐名臣,道义为一乡师表。
教思无穷,踰二百年,清风肃然,闻者兴起。
旧祠于学,犹未特祀,邑之宿儒前进士胡君元叔倡率乡人,仿古闾塾之制,即公游息之地创为书堂,合乡之俊秀子弟而淑艾之。
诹诸乡评,延笃学多闻之彦、前进士舒君岳祥为之长,前进士孙君钧、赵君孟礼、胡君三省、前太学陈君应嵩、刘君庄孙为之录。
训之以孝弟敬逊,其规约如蓝田、丽泽;
而稽经订史,种学积文,以为有用之实。
衿佩济济,弦诵洋洋,邹鲁之风蔼如也。
某闻而叹曰:美哉,教学之意乎!
古者立教始于乡,仕焉而已者归教闾里,谓之乡先生
上老、庶老朝夕坐于塾,是为左右师
入而事亲从兄,出而诵诗读书,小而洒扫应对,大而明德新民。
上帝之衷,蒸民之彝,师徒所教之伦,冢宰所降之德,少而习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是以礼义兴,风俗淳,成人小子皆士君子之行也。
昔有正素戚先生,讲道睢阳,始建学舍,文忠富公、文正范公皆游习于斯,为一世伟人,家法之粹,延及后昆。
正素子孙若维、纶,若舜宾、舜臣,世学相承,睢阳遂为四书院之冠,简策有光焉。
宁海耆德鸿生,咸克宪慕前哲,启迪后进。
俾之尊德性,求放心,以进于诚明,养其原而即理以应事,孝弟忠信培其根,而馀力以学,师道立,善人多,庶几见睢阳之盛。
《诗》云「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罗公有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学子其懋哉!
某病耄不能文,然居相迩。
他日海濒为沂泗,门人若安定,孝友睦姻任恤如成周之时,家稷契而户曾闵也。
行其野则冀缺之耨、茅容之耕。
攸介攸止,日多髦士。
推家之教为天下法,将自兹始,故乐为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