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 其一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五言排律 押阳韵
敏之学士远寄新诗七十韵,捧读之馀,续貂以尾,聊(聊 原作「卿」,据渐西改。)资一笑。
壮年多轗轲,晚节叹行藏。
故国颓纲秽,新朝明德香。
雄材能预算,大略固难量。
迭出神兵速,无敌我武扬。
本图服叛逆,何止剪诪张。
西讨穷于阗,东征过乐浪
彗侵天垒壁,光动太白铓。
整整车徒盛,鳞鳞旗鼓望。
天皇深责重,贤帅庙谟臧。
江左将擒楚,河阳已灭商。
英雄皆入彀,强禦敢跳梁。
采访轩车闹,司农官吏忙。
轻徭常力足,薄赋不财伤。
勋业超秦汉,规模迈帝王
流言无管蔡,奇计有平良。
增葺新文物,耕耘古战场
蛟龙方奋迅,雕鹗得翱翔。
偶遇风云会,争依日月光。
永酬千古耻,一怒四夷攘。
虎帐十年梦,龙庭几度霜。
迎降初请命,出郭远相将。
久敌真宜死,宽恩何(一作未。)敢当。
赦书民有幸,歌咏寿无疆。
扶杖听黄诏,称觞进白狼。
散财竭库藏,拔将出戎行。
殷绝仁犹在,周倾道不亡。
来招燕郡内,入觐大食傍。
戎服貂裘紫,星轺駮马苍。
中春辞北望,初夏西凉
瀚海汹而涌,阴山彷且徨。
闲云迷去路,疏雨润行装。
出处空兴叹,风光自断肠。
典刑陈故事,利病上封章。
天下援深溺,中州冀小康。
风俗乘丧乱,筹策要优长。
痼疾如神附,游魂笑鬼伥。
仁术能骨肉,灵药起膏肓。
避祸宜缄口,当言肯括囊。
遭谗心欲剖,涉苦胆先尝。
北漠绝穷域,西隅抵大洋。
诗书犹不废,忠信未能忘。
毡补连腮帐,绳穿朽脚床。
郊行长野兴,人静若禅房。
回鹘交游熟,昆崙事迹详。
风烟多黯黯,云水两茫茫。
灾变垂乾象,妖氛翳太阳。
髯龙三岛去,玉叶一枝芳。
明主初登极,愚臣敢进狂。
九畴从帝锡,五事合天常。
大乐陈金石,朝服具冕裳。
降升分上下,进退有低昂。
拓境时方急,郊天且未遑。
应兵无血刃,降虏自壶浆。
按堵无更肆,因敌不馈粮。
宸心尊德义,圣政济柔刚
恩泽涵诸夏,威棱震八荒。
势连西域重,天助北方强。
举我陪三省,求贤守四方
锦衣捐毳褐,肉食弃糟糠。
隐逸求新仕,流亡集故乡。
百官欣戴舜,万国愿归唐。
耕钓咸生遂,工商乐未央。
会将封泰岳,行看建明堂。
自叹才雕篆,长惭学面墙。
君恩予久负,贤路我深妨。
覆餗恒忧惧,持盈实恐惶。
故山松径碧,旧隐菊花黄。
太守方遗舄,初平政牧羊。
厚颜居此位,若已纳于隍。
吟啸须归去,香山老侍郎
乞推赏两浙西路措置盐事有功官员奏绍兴元年八月 宋 · 梁汝嘉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六之二(第六册第五二三四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七七八页
契勘本路产盐二州未经贼年分,曾趁及一百四十万贯。
去年贼马残破,措置招集官吏亭户归业,量度借贷存恤,修治仓廒舍屋盘灶,拘辖起火,煎炼盐货,中卖入官。
及严立课利,催督应副,支抹客钞通计一全年共增钞钱一百一十九万五千五百一贯文。
所有本司官吏,委见宣力,欲望除汝嘉乞不推赏外,其属官从事郎充本司干办公事黄诏迪功郎充本司干办公事方滋修职郎秀州华亭县市船务兼本司主管文字苏师德都吏石景修、胡修、万陟、书吏陈晔、石景哲、奚泉,并乞优与推赏。
叙焦氏易林1170年8月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九、《浪语集》卷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汉焦赣《易林》十六卷,卷有四林,林六十有四繇,凡六十四卦之变四千九十有六。
以所传中秘书、孙氏藏书参校,中书,繇多亡佚,以孙氏书诠补圆备。
故书屡经传写,字多舛误,以「羊」为「缶」,以「快」为「决」,若此者众,为是正其晓然者。
其不可知,以「喜」为「嘉」,以「鹊」为「观」,以「乌」为「鸟」,一卦两占之类,并两存之,无所去取。
具已刊定,可缮写。
汉儒传《易》,明于占候者如、费直、许峻、崔篆、管辂数家。
《易》俱有林,惟焦氏林今传于世。
《东观汉记》:孝明帝永平五年少雨,上御云台自卦,遇《蹇》,以《京氏易林》占之,繇曰:「蚁封穴户,天将下雨」。
沛献王辅用体说卦,谓「蚁穴居知雨」。
京房延寿弟子,今书「蹇」繇实在《震》林,林为焦氏可不疑延寿字也。
其学本以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
《易林》用之卜筮,尚其占与变者。
政和间校书郎黄伯思校中秘书,论林自林、直日灾祥自直日灾祥之法,虽同出于,初未尝一其用。
昧者弗晤,乃合而一之,于直日卦中求所得卦,谬托燕蓟士之秘。
本朝王佖雍熙二年春,遇异人为筮,得《观》之《贲》,其占乃《观》中《贲》林。
《观》、《贲》皆白露之卦,非所宜用,不当于《观》中求之,异人之占,固不应误,是知直日之说,非可用之占筮。
伯思言若简易,其实非也。
筮法固于直日林中求所遇卦,于遇卦林中求变所之观,从初决从终,则雍熙异僧之占,初未尝与术戾。
僧论「一幕掀天,一同扫地」,自有得之繇林之外者,未可以一术齐也。
直卦之法,略在汉京房、郎顗传,《天朝班历》尚取其象。
或者直以《周易》卦爻占数,犹屡有符效,至用林筮,颇多不合,伯思之说,未易循也。
京氏学以卦爻分配期日,《坎》、《离》、《震》、《兑》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
《颐》、《晋》、《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馀皆六日七分。
岁既有之,日亦宜然,于直日卦中分卦直时,如日之次,日凡十卦,一时八刻三分,刻之一卦配时,有一刻二分。
《颐》、《晋》、《井》、《大畜》,皆五刻二分,《坎》、《离》、《震》、《兑》用事于日卦贞悔初爻之首。
中爻之中,皆四刻一分,是又卜数一法,不待筮而占者自可通用。
《易经》并论风雨阴阳占候,不必专取诸林。
《汉·儒林传》:孟喜受《易》于田王孙,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田生且死时枕膝,独传
同门梁丘贺疏通證明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
东海,安得此事?
延寿尝从孟喜问《易》,京房以为延寿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
向校书,以为诸《易》学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与相同。
艺文志》:《易》有孟氏、京房诸篇,无复分异。
京氏书世尚有之,虽阴阳家,不特灾变之候,论以《汉·儒林传》、《艺文志》自有不可诬者,诸儒党同伐异,可尽信邪!
延寿行事略在《京房传》中,举最小黄诏听留增秩矣,其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知人见事,未可以明经学士视之。
《易林》近古,占书既自可尚,缀辞引类,尤尔雅可喜。
尚其辞者,于汉氏西京文字又可忽诸!
略抄《卦气图法》著左,乾道六年八月丁巳鹊林书。
冬至(上)中孚(四世)辟复十一月,初)侯屯(二)大夫(五)卿睽(四)公升(四)辟临十二月,二侯小过(四)大夫(四)卿益(三)公渐(三)辟泰正月,三侯需(四)大夫(三)卿晋/(四)春分(上)公解(二)辟大壮二月,四侯豫(初)大夫(四)卿蛊(三)公革(四)辟夬三月,五侯旅(初)大夫(三)(三)公小畜(初)辟乾四月,上)侯大有(三)大夫家人(二)卿井(五)/夏至(上)公咸(三)辟姤五月,初)侯鼎(二,)大夫(五)卿涣(五)公履(五)辟遁六月,二侯恒(三)大夫(初)卿同(三)(三)辟否七月,三侯巽(上)大夫(二)卿大畜(二)/秋分(上)公贲(初)辟观八月,六侯归妹(二)大夫旡妄(四)卿明(四)(初)辟剥九月,五侯艮(上)大夫既济(三)卿噬嗑(五)公大过(四)辟坤十月,上)侯未济(三)大夫(四)卿颐/(四)僧一行云:《易》孟氏章句、京房本旨、《七略》、郎顗所传卦气,皆六日七分,不以初爻相次用事。
齐《天保历》依《易通统轨图》,自十有二节,五卦初爻相次用事,及上爻与中气偕终;
又京氏减七十三分为四正之候,其说皆不经。
据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为三十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
《坎》、《震》、《离》、《兑》二十四气次主一爻,其初则二至二分也。
《易》爻当日十有二中,直全卦之初;
十有二节,直全卦之中。
《齐历》又以节在贞、气在悔非是。
近世大儒司马文正推《太玄历》,邵康节谱《太玄图》,《坎》、《离》、《震》、《兑》气节直卦,皆同一行,惟以五卦初爻相次用事从《易轨》云。
今术专本京氏,用六为法,以辟卦为局;
六时一卦,日法以直卦为局;
二刻一爻,《坎》、《震》、《离》、《兑》《、颐》、《晋》、《井》、《大畜》以分数除减半之。
三十日、三百六十时、六日、六百刻皆周,而与《易》象俱终,悔吝吉凶,亦可直以经卦世爻为断。
送吴叙浦 南宋 · 赵蕃
 押词韵第一部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