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文山全集》卷一一
先君子讳字士表
嘉定乙亥八月二十四日宝祐丙辰五月二十八日殁于京,次年九月九日封于乡之佛原。
呜呼,天乎!
仁者寿,有德者禄,先君子乃止是邪!
不肖孤上累先君子久于旅,饮膳医药失节,用速祸。
非天实不德,有恶子至此,衅戾丘渊,身百莫赎。
柴骨栾心,不自意偷视息至今日,得黾勉图大事,犹沥血苫块,以字先德。
呜呼,尚忍言之!
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繇成都徙吉。
世祖炳然居永和镇高祖正中繇永和徙富川
曾祖利民,妣郭氏。
祖安世,妣刘氏。
考时用,妣邹氏,继母刘氏。
世有吉德,乡以君子长者称。
一是方寸,留耕于子子孙孙。
先君子尝言:「滞学守固,化学来新」。
以一「革」字志韦佩,人皆称「革斋」。
性爱竹,依辟一室,傍竹居,或称「竹居」。
不肖孤闻之诸父,先君子幼颖慧,器质端重,进止如有尺寸。
书经目辄晓大义,越时举全文,不一遗。
见乡曲前辈,必肃容请益。
暨长,天才逸发,志闻道,嗜书如饴,终日忘饮飧。
夜擎灯密室至丙丁,或达旦。
黎明挟册檐立认蝇字,不敢抗声愕寐者,人虽苦之,甘焉。
蓄书山,如经、史、子、集,皆手自标序,无一紊。
朱黄勘点,纤屑促密靡不到。
至天文、地理、医卜等书,游骛殆遍。
手录积帙以百,挥汗呵冻弗斁。
钩引贯穿,举大包小,各有条。
间质难疑,剖析响应,某事出某书某卷,且指数以对。
为文发持满,无不的中,机轴必己出。
命意时,娓娓谈他事,若莽于寻绎;
一援笔,云行水流无凝滞。
中年文气益老,拾汗漫,归诸约。
不峭峭刺目,有温醇浑厚之风焉。
閒居侃侃,春意溢出颜面。
蚤事祖,尽敬祖母,优游暮齿,视药膳,卧兴扶持,华发钟爱。
父严母慈,侍夙夜,省燠寒,一出忱意,不视颜色为肃愉。
事继母笃至,始终无纤芥间,一家气象,蔼如和风,乡党称孝。
于宗族厚。
待季父削藩町,悲忻同情。
季父殁,不幸子病废,经纪其家,抚幼侄等己子。
疏从遗孤,振翼之,俾蒙于成。
辟居居无居者,岁时衣粒各有节度
尝谓宗族一本,谊不得不恤。
范文正公《义田记》规模次第,曰:「吾得志。
当放此行之」。
亲姻孤贫者,哀矜劳苦,抚字无遗力。
丧不克理办之棺,至己所服用,捐以歛。
虽在疏末次序,情文各惟其称。
与人交,好大体,不为细家迫速,户外屦日满。
绝甘分少,无疏密皆被和气,交谊天至。
闻贫困患难,赴急如不及,忱意感人,有临终握手,欷歔流涕托之以孤者。
岁大比,凡与大夫博士选者,皆有约首,谊绵数科;
间不能与,自捐赀籍其名,暨充赋,就奉为助。
约所不及,以意告,倾己有为行资,至贷以应,谊声铮然。
对人气语和易,鄙夫窭人亦曲加体接,无一失声气去里。
有蹈非彝,悉忠爱,援谊开陈,闻者感动。
见后进片善,奖予不容口,孜孜诱掖如子弟。
给饘数亩,耕者多不输,宁令负己,不忍直于有司。
莳园渔池,相效无一偿,亦不较。
间嗤不武,则曰:「彼贫且殆,吾奈何捃之」?
有窃负其赀去,既而困还,不惟不加责,恤其人终身。
将作室,累木齐垣,时疠死多露骼,恻然曰:「吾可无居,人不可无歛」。
匠棺惠贫者。
岁赈饥,随所有,不给,至市以应。
颠连无告,过目辄怵惕,随力为谋。
一日,读书至晏子敝车羸马事,愀然曰:「使吾族吾亲吾乡人休休有馀,至愿也」。
惜嗟再三。
家居,门荫茂木,暇日相羊芳阴间。
雅嗜,煎瀹多手出。
时邀朋游文字,语移日。
乐极浩歌纵奕,视世间融融沄沄,漠不介胸次。
性凯乐,惟恐咈人。
事经然诺,虽不利于己,不悔。
一言话,倾尽肺腑,无留藏。
应酬一切任真,事不可直济,或道以诡御,宁事不济,不为。
耻己胜,语及不平,辞和气舒,无忤色。
有以欺心,至知其私,不发,且无章于人,欺者多愧悔感泣。
人皆叹为有德君子,谓当于古人中求之。
诔者曰:「我公之德,言矩行规。
世智黄间,我心坦夷。
市利血刃,我范驱驰。
生平所为事,皆可质鬼神而无疑」。
呜呼,是得其槩矣!
天祥兄弟幼且长,先君子不疾其不令,昭苏蒙滞,纳之义方。
日授书,痛策砅,夜呼近灯,诵日课,诵竟,旁摘曲诘,使不早恬,以习于弗懈。
小失睡,即示颜色。
虽盛寒暑,不纵检束。
天祥兄弟慄慄擎槃水,无敢色于偷。
自此名师端友招聘仍年,至时先畴给费。
久之室罄,力弗逮,乃率天祥兄弟藏脩于竹居,陈所裒签轴,俾抉精剔华,钩索遐奥,董纲要,竟日夕弗倦。
虽贫,浩然自怡,有未见书,辄质衣以市。
得书,注意钻砅,又以授天祥,俾转教诸弟。
繇是程督益峻。
书警语遍窗壁,如三尺在目。
见为文章拨斸正气,辄不怿,必维以法度。
天祥兄弟奉严训,蚤暮侍膝下,唯诺怡愉,不翅师友。
或书声吾伊,或歛襟各静坐潜讽,或掩卷相与戚嗟人情世道。
此时气象,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天下之乐莫加焉。
岁乙卯天祥、璧俱叨与计偕,时仲弟霆孙年十有六,未试,墨于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竟以疾先撤棘一月卒。
先君子及是揽涕伫眙,悒悒痛悼。
天祥、璧将进礼部,欲董于征,顾先君子哭子方新,天祥、璧复去左右,恐益重哀,出可宽襟抱,且旦夕定省得不缺,不敢辞,以臈月望行。
次年天祥、璧俱侥倖奏名。
夏五戊戌,廷对。
踰挟先君子病暑,投凉剂立苏,方徙一静室,规便摄理。
甲寅,集英赐第,天祥以不肖冒首唱,归拜寓馆,移时,之期集所。
越一日,闻疾复侵,告于朝,不俟命,亟去侍药
省劄下,玉音给假三日
时先君子虽病,神色不改,视脉者聚伺变候,佥曰无虞。
戊午向申,忽病革,进药,却弗服,曰:「度吾不能起此疾,汝兄弟勉之」。
天祥、璧震怖号恸,请命于天,祈促龄寿亲算,不获命。
椎心祷呼,冀殒灭以代,又不获命。
入夜,寂然而逝。
呜呼痛哉!
呜呼痛哉!
厥明,畿漕闻于朝,朝命官吏来治丧事。
六月庚申朔天祥、璧奉柩出国门以归乡。
士庶人无不失声痛嗟,路祭巷哭,以返于先庐。
时七月癸丑也。
呜呼,先君子一至此邪!
不肖孤二十有一载,弟方冠且髫,承颜菽水,岁月几何,天乎,不使终养,而蹙之于中身邪!
惨焉逆旅,睇亲舍越在二千里外,天乎,不使终于正寝,而忍至于客歛邪!
往时征衣拜堂上,举觞饮饯,亲宾祖道外,期向何许,天乎,遂以是为永诀邪!
天祥、璧奉贡剡时,先君子已哀仲弟不见,孰谓方阶禄釜,先君子才见而祸遄作,天乎,天祥、璧何以窃第为邪!
呜呼,不肖孤事先君子不孝,奉起居无状,有疾病而闇不知,不能积忱衷臆,仓卒无以动天听,罪生不赎。
眦血被面,摧决肝胸,颠顿踯躅,裁以必死。
顾属纩一语,忍痛受命,不敢不勉,恐无以祗训于前人,以忝盛德。
乃相宅兆,筮曰吉,排土濡涕,坟以竣役,将奉体魄安焉。
呜呼,渺音容,隔幽阴,终天而止矣!
先君子妃曾氏。
今男三人,天祥、璧、璋。
女三人,懿孙、淑孙、顺孙。
遗墨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
痛惟先君子利泽不施于人,名声不昭于时,匪石遗德,恐久遂沈泯。
天祥不揆不孝,裒录事实,沈痛刺骨,荒忽惝恍。
世有大手笔,能表章幽潜,光昭于无穷,稽首百拜以请。
梅野集跋 南宋 · 徐直谅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
先君梅野先生工部侍郎徐公文集,凡二十五卷。
直谅误恩分垒,始充聚俸馀锓梓,敬寘郡斋,访求阙遗,尚嗣刻之。
先君未第时,为文未尝有藁。
既第,中外仅历四考,馀皆端忧幽疾之日。
戊戌立朝,直谅兄弟尚幼。
且先君单骑往,文字亦复散失,故家集视近世诸老独不为多。
今集中多甲辰乙巳在宗庙朝廷之言,然经幄词垣,初不为久,奸贼蜮射,遽死国矣。
庸斋赵先生为集序,慨之为长。
先君蚤从克斋陈先生西山先生游,孜孜焉以圣贤问学为事。
文章气节,其馀也。
直谅兄弟不肖,何足以知之,谨书识集后。
景定二年腊月二十四日,孤宣义郎权发遣兴化军兼管内劝农事、借绯、男直谅百拜敬书。
按:《梅野集》卷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霍氏墓志铭开禧三年十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一、《漫塘集》卷二八
丹阳窦君从谦将葬其妻霍氏,以书来言曰:「霍,常之望族,有以选为镇江军节度推官瀛其名者,吾妻之父;
有以廷对魁天下曰端友者,其从曾大父也。
吾妻何之自出,有为敕令所删定官几先其名者,其外祖父;
礼官曰洵直者,其外曾大父也。
惟其内外名家,礼法相承,故吾平日之所以乐施予、薄奉养者,吾妻之奉佛茹素有以先我也。
所以崇师儒、喜宾客者,吾妻之好贤乐善有以助我也。
吾之培埴吾家所以益裕于前者,吾妻掖我以俭勤也。
吾之奋身田里、庀司禁林所以甚宜其官而卒免于戾者,吾妻饬我以廉谨也。
而得年不遐,相我不卒,此吾所以悼痛其亡,而丐子之文以永其传也」。
余与窦君辈行相先后,居相远。
妇人无外事,其然欤,其不然欤,余不得详也。
然余闻窦君富而好礼,所馆多知名士,士亦雅为尽心知,警戒相成,要必有道,故为述大概,俾纳诸圹。
窦君前干办翰林司,今授盱眙军兵马都监,秩修武郎
三子:湘、江、淮,皆业进士
三女,长许嫁进士德裕,次许嫁登仕郎胡棨,季尚幼。
霍氏享年四十有五,其卒以开禧丁卯四月九日其年十有二月壬寅朔,葬于县永济乡顾庄之原,祔于皇姑,礼也。
铭曰:
大家之匹,名家自出。
百世之藏,斯言之质。
吴子敬 宋末元初 · 连文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七、《百正集》卷下
钓台,严之佳山水也。
子陵先生耕于是,后之人堂而祠焉。
祠之者,敬之也。
今名其所曰书院,以山长名官,固将以此处当今之士,亦所以重祠事也。
吁!
先生隐者也,而使仕者居之,恐非先生意也。
然而先生有言曰:「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政欲使天下仕者行其义也,行其道也,不失其要领者也。
松江吴子敬端友也,不汲汲于仕,从吾学声律二年,以文字往来其閒者又四三年,由是学益进,文日益工,而略无一毫侈然自足之态。
每告余而言曰:「仰事俯畜,非某所忧也。
倘能屏去俗虑,无所介介乎其中,则杜门读书足尔」。
今子来长是山,双台相嵚,群树茂植,锦峰绣岭,清丽奇绝,是造物者以读书之地假之也。
若夫廪稍之虚实,生徒之众寡,固皆无赖乎此。
然以有所挟之材而置之宽閒之野、广莫之滨,惜夫!
虽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今日之仕、今日之学,其于远且大者,若稼而谷,圃而蔬,其方来未艾也。
吾故以要领之言赠吾子,子敬其勉诸!
天台张氏端甫双壁楼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三
天台张府君端甫字相之端友字直之,以孝友行于家,以疏财急义闻于州闾。
天官叶公时为识其墓,起居郑公又叙而铭之,公卿大夫士为词以悼之,宗族乡党相与述其事而吊之。
其孤梦锡缉为巨编,复求文于余。
余观梦锡检履醇固,若有志乎为己之学,则《记》所谓「如执玉、如捧盈」,「如弗胜、如将失之」,使国人愿称焉,斯其为显扬不已多乎,而必以名士铭诔为荣也?
梦锡曰:「吾闻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逊一国兴逊。
是书也,亦庶几仁逊之劝,匪直为二父荣也」。
余乃为诗以赠之曰:「静将物理验良知,父母恩深报答微。
群动芸芸觇夜息,万生点点是春晖。
错居宇宙犹同气,况此根心贯一机。
理道坦然人莫究,是家兄弟庶全归」。
梦锡泣数行下,曰:「必子也知我父子者,吾将为楼于闇庐之侧而榜以双壁,子更为我发之」。
余方论次其事,或以语余曰:「先王制礼,其远近隆杀之节,使过者可俯就,不至焉者可企及。
父母之丧三年,而忌日不乐;
父母之服齐斩,而兄弟期衰。
言有称也毁而死,君子谓之无子。
而今也,弟以追远而亡,兄以丧弟而卒,白首同气而旬月之间咸绝厥命,乃无过于礼乎」?
曰:不然也。
礼坏俗薄,丧不能三年忧,况忌日乎?
亲丧不致毁,况兄弟乎?
吾以为厚人伦、笃天性、将扶世以厉俗者,殆有激于二士也,而过之云乎?
虽然,吾前所谓「如执玉、如奉盈、如弗胜、如将失之」者,此在梦锡不可以不思也。
梦锡曰:「唯」!
遂书以为记。
宝谟阁直学士潼川府太师刘清惠公祠堂1233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五、民国《三台县志》卷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泸州市
尚书郎刘全叟抵予以书曰:「先君清惠公早孤自奋,绍元祐家声于党祸流离之馀,出入中外几四十年。
晚守潼川,邦人德之不忍忘,自郡及邑,既象而祠之,然未特祠也。
端友不佞,猥以宝章之直司东川,邦人曰吾清惠之子也,合辞以请,乃卜其地于郡北长平山,筑室三楹而厚祀之。
旁曰憩亭,以傅于爱棠之义。
昔者为十县代役有记,蠲租有记,蠲米麦之耗有记,北山之祠、二顾庙之祠、中江县之祠与郡庠之市田储书,亦皆有记。
子于先清惠匪惟同朝之奋,且常刺部于斯,守藩于斯。
今新庙之役考成,而旧人之存无几,记载之笔,必子是属」。
予谓公平生大节识于碑楹,施于烝彝鼎,录于太史氏,议于奉常考功,昭昭日星之垂,奚以予言为也?
矧惟郡县吏所去见祠,非《萃》、《涣》立庙之意。
今祠之多,记之备,而又以属于不肖,不已赘乎!
将辞诸使人,复自惟念,古今异制,郡国异宜,固有遭时为法、缘情制礼者。
且古者裂五侯三土以与天子共守天下,没而奉祀,则有祝、宗、卜、史典策分物,祀于大宫,宗氏分族,共其职事。
如怀姓九宗之于晋,殷民六族之于鲁,盖建邦启宗,世袭其位,则世祀其先也。
若卿、大夫、士爵禄有列于朝,亦得以其等杀立庙于家,内宾宗妇,昭穆以序,皆不失乎《萃》《涣》之意。
许田立鲁别庙而郑人承祀,三家分鲁、分晋而各主其庙,大非先王之旧。
战国而后,宗法废绝,庙祀之不经久矣。
况自罢侯置守吏如传舍,才在下中者苟容以求全,而贪沓残暴者,民盻盻然疾视,唯恐去之不亟,则民安知有故侯之祠?
苟幸而遇廉平之吏,有德于民,民幸其有以福我也,则非以选表召,亦以终更去。
吏民之爱戴者,虽欲借留攀截?
终为具文。
于是而度越古典,筑馆图形以奉尝其守宰,亦人情之不可已者。
又虑其善政之无传也,为文以记之;
虑来者之去籍也,勒石以永之。
岂无尚德怀贤,抑以廉顽儆贪,兹其情不既甚切而滋可矜者乎!
其间岂无出于驱迫、本于謟佞者,然吏去则祠毁,幸而勿毁则荒秽弗治,徒取笑辱焉,此又所不论也。
清惠公以文献故家发身科第,清心约己,一介不妄取予。
衔命朔庭,威名憺虏。
后以从臣守荆,正韩侂胄开边,奸人乘时造衅,公首戮朱胜,威行南国,侂胄惮之,以公还蜀。
汉中,劾寮吏之从乱者;
潼川,拯民于焦土,逮鳏振滞,已责蠲逋,度地以居民,发廪以振乏,储书以劝学,市田以养士,前后为费数钜万。
蠲失火之家贷缗十馀万。
又为潼人请于朝,永蠲米麦消耗,岁为石三千七百八十。
最后又蠲诸邑田赋,为缗八万四千有奇。
盖居郡五年,苟以利民者无不为也。
尝上疏乞身,诏书报曰:「卿守荆江汉怀惠,守梁梓巴蜀称仁,有臣如斯,朕将褒表不暇,顾欲引年而去,可乎」?
盖迟留至五年而后去。
然人情终弗慊也,祠之多,记之备,非其情之不可已与其情之滋可矜者乎!
诸葛武侯之卒,民巷祭野祀,朝论以祀秩禁之不可,卒使近墓立庙。
邦人思亮不置而爱其子瞻,每朝廷有善政,必曰此吾侯之子瞻所为也。
呜呼,人思威公而爱武公,晋人思栾武子而爱威子,人思诸葛公而爱瞻,人之情至于爱而不见,图其形,书其政,犹以为未足也,而移其爱于子孙。
虽以见斯民秉彝好德之性,亦由化敝俗媮,人幸于善人之见,故爱之切而思之深。
呜呼!
叟而登斯堂也,睹斯义也,知人情之望于我者若此其厚也,其益知自勉以克休于前烈矣。
叟尝历合、龙、普、邛四郡守,擢金部郎中山成都路提点刑狱,移节潼川,所居有善政。
子震孙自通判隆庆府方伯之荐,召赴都堂审察清惠之报庶其在此云。
韶州墓志铭1257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绍定辛卯,叛将李全扬州,恃锐轻出,为王师掩击,殪城下。
其妻杨姑,山东剧盗杨安儿之女。
儿首乱山东者,兵败逃海死,姑勇而黠,其党奉以为帅,自于行伍中择嫁之。
全素健斗,及归朝廷,连节旄,姑封小君,名为忠义,阴贰于鞑。
驻军山阳,虽隶制置使戏下,然戕许国,偾刘琸,逐姚翀,杀命士苟梦玉杜耒,当国者不能讨,益骄甚,至饰珠翠以求媚于姑,士大夫视山阳如蛇乡虎落矣。
莆人林君景复既历庐□尉、调泉州节度推官矣,改授淮安州法曹以往,时论壮之。
安晚郑公时在琐闼,饯诗有「淮海辕门立奇□,要看左袒为刘时」之句。
至则改淮安
未几叛,既舆尸归,杨姑者惧朝廷必讨,遂扫众,尽俘执南官北去,君亦在其中。
留落海州三年,胶西半年,青社七年,贼防守苛峻,君挺节无所污。
饥饿,并日采梠拾橡而食,或卖卜教小童以自给。
南北隔绝,家人不知君存殁,母妻以忧卒,赖信庵丞相赵公在淮间,念君陷贼,遣间物色。
君素不忘本朝,艰难中肘县印卧起,屡以帛书报虏机事,人始知君不死。
赵公复捐金资召,卒藉其力自拔而归,庚子四月也。
赵公奏曰:「林某十年北地,万里来归,县印犹存,告身如故,乞旌擢以劝尽节者」。
君强仕游边,比反国须皤然矣,平章乔公、杭相李公议擢君于朝,不果,诏改宣义郎通判海州事,改淮安州,始闻母妻丧,哀动行路,乞解官追服。
起复通判庐州,吕帅文德虽武人,知敬君,奏除参议官兼倅,盖周旋两淮者复六年。
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知南恩州
久旱,郡有疑狱,亲鞫得情,谳上之日,大雨。
重赏捕劫海者,盗发辄获,舟行鲸波如枕席然,在郡三载,境内称治。
擢知韶州,陛辞,上问在山东几年及虏中事,公历历以实对。
上嘉奖,慰劝之曰:「曲江佳郡」。
顿首言:「地接江西、湖南溪峒,臣愿布宣德意拊循之」。
韶亦至,至而两郡逋纲餫如山,急符交至。
未数月,□□□。
人徒见久仕边地,意其为疏宕跅弛者,然两牧南州,乃密察细谨如常人,待僚佐均兄弟,视民如子,积劳致病,犹日坐铃斋治文书。
疾棘,怡然曰:「吾不死青齐而终于韶,幸矣,复何憾」!
宝祐四年六月某日卒于州治,积阶朝散郎
明年丧归,以四月某日葬于某山之原。
寤寐功名而不汲汲谋身,有庆寿及平解任转秩赏,皆耻自言。
同时陷贼有周子容主簿者,后来归,由右选朝奉郎
或谓君赏薄,曰:「命也」!
卧病始叙述平生,若乞怜于君父者。
经略使马公天骥志节与周子容朝奉事同赏异,其守曲江,清约岂第,乞于遗泽外特加异恩,未报。
林氏尤盛于莆,世居米食。
曾祖需,赠奉议郎
祖丛,擢进士,知横州号野庵先生
父应辰,赠朝奉郎
君实野庵之□子,朝奉郎早世无嗣,野庵治命以继而受祖泽。
后君升朝,赠生母郑氏安人
前配方氏,今配吴氏,俱封安人
三子:长坚友,前卒;
端友,次益友。
三女,进士陈德新、方铣孙,登仕郎郑孟远,其婿也。
豪爽磊落,重气义,轻财如粪土,家无宿舂,而西北老校退卒依者不下数十人。
遇空乏,人不堪忧,君高吟长啸,□若厚禄,故人或致买山钱取酒金,辄散与贫交寒友,明日复尽,身后田庐萧然。
喜为诗,虽间关兵火、万死一生中,篇什不废,晚笔尤老。
自号全璧,有集若干卷。
余尝谓爱君之深者信庵也,期之远者安晚也,然安晚徒能识之于陷贼之先,信庵不能扳之于既返国之后,何欤!
曩余尝叩信庵:「今习边事者少如林某,岂不值一淮郡」?
公怅然曰:「守边须奇庞福艾者,此君骨法稍薄,吾使人推其命亦然。
寘之中州,乃所以爱之也」。
安晚再相,余曰:「景复其来乎」!
然竟淹留恩平不召。
盖爱之深、期之远者于仅如此,况靳靳不相知者哉!
大将军李广数奇,不使当匈奴
相者见班超曰:「君燕颔虎头,万里侯相也」。
窃意君命类广,而相不及欤,呜呼悲夫!
讳兴宗景复其字也。
铭曰:
昔邺邦,狨鞯囊,充也绣裳。
一旦仓卒,贪生屈膝,北面臣贼。
秩甚卑,俘执十期,挺身而归。
南人押玩,北人惊叹,曰此铁汉。
岁晚凭熊,祲雾墨浓,面有□容。
或绘麟阁,或死浪泊,高下厚薄。
孰主尸之,彼成此亏,彼合此畸。
惟其志节,不可诎折,矧可磨灭!
陈光庭所藏蒋实斋遗墨1238年12月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二、《文溪集》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细数在世繇科级梯贵显凡几,能全节始终有几,容容温饱,固不足算,乖初心而谬末路,良可悯惜。
方老奸擅权,以区区官爵笼天下士,鄙夫争吞炭为哑,以媒进取,一世习熟,谓敢言为狂。
实斋蒋公始召,忽大声长鸣于仗马间,聩者愕,默者愧,正论命脉,赖以挽回,其忧时爱主之忠,甚至于病且死不渝也。
科目得如此,士庶亦不忝。
陈君元实布衣时登其门最久,而密贮遗墨盈幅,读之凛凛犹有生气。
元实今尉增江,甚公,甚廉,甚恕,使家稍抑之,群邑人叩台府乞留,非术驱利诱使然。
观其字与公之名斋同,益信端人端友,平日相资讲切,皆实理也。
百里人心德之,不忘其实学,功用小验云。
嘉熙戊戌腊。
赵文思崇鐖归上饶 南宋 · 赵汝腾
四言诗 押支韵
英英吾宗,神骏之姿。
笔有天巧,自铸伟词。
抱负不凡,植立甚奇。
爰初筮仕,即不诡随。
笑世滔滔,相与磷缁。
过予告别,凛然自期。
耻逐京尘,愿易丛祠。
莱衣奉亲,乐道忘饥。
予惟上饶,渊源未衰。
玉山文献,考亭所推。
章涧二泉,名论清规。
迩来后生,古为似之(自注:徐直谅之弟直方也。)
仁亲友兄,径坂是师。
子归取友,伯埙仲篪。
咫尺柯山,考德订疑。
他日成就,麟祥凤仪
徐直谅端友字说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庸斋集》卷五
人伦有五,一乃友朋。
无间尊卑,相须以成。
惟是取友,有辱有荣。
与胜己居,智识日增。
友不如己,骄吝日生。
德邻不孤,义同为朋。
咨尔辅仁,勉我立诚。
尚有方册,以是准程。
彼薰彼莸,我渭我泾。
己正友正,如响附声。
求仁得仁,否亦令名。
端友懋哉,慰夫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