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发先”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故知潮州侍左林郎中墓志铭绍定元年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四、《漫塘集》卷三○、《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
绍熙癸丑,故相忠定赵公吏部侍郎知贡举
将出院矣,点检试卷官彭公龟年偶得落卷,奇之,以示忠定忠定读不释手。
至策卷以刚健中正为君德,至论汉桓灵事,以宽恩特贷于貂珰,峻法独施于善类为君德不立之过,忠定拊卷曰:「场屋有人焉」。
即命更考,而前考官御史也,莫之敢擢,忠定即手披其卷,擢置前列。
既揭榜,视姓名君也
忠定帅闽时既闻之矣,故益以得君文为喜,士亦以先睹为快。
御史滋不平,即上章劾忠定
黄公艾时在后省,复以御史为不公缴奏之。
故以进士起家,而一朝名动朝廷,未有若君者,而党论亦自是起。
君讳复之,字几叟一字亦颜
其先大梁人,南渡家闽。
祖茂、祖和,皆不仕。
椿,赠宣义郎
君少嗜学,所从游必严师友。
试乡校及国学多占上游,廷对擢第七,调筠州教授
丁内艰,服除仍注前阙。
筠之学廪薄,君为请系官之田,且输其直千缗得之,养士倍常时。
更创大成殿,讲堂闳敞高明,率过其旧。
县庠在学之后,别为一区,君合而一之,辟其中祠先贤,而釐其旁为四斋,以处它郡之来学者。
戊午秋,校文庐陵,时党论已炽,士大夫颇有陷者。
君以民心士心天心发策,其中及列圣之事,云:「有田有赋曷尝不取诸民,有身有庸曷尝不役诸民,而爱养之恩备形恻怛,臣下之不协于极,岂无汤沐而栉治之,瞑眩而针砭之,而抆拭洗濯,且无终弃。
夫昭昭之鉴,不可以矫饰欺也;
亿兆之心,不可以小惠结也;
士大夫之心,不可以爵禄啖也」。
读者为之悚慄。
寻有旨索考官名进御,为君危之,君曰:「吾言无愧,庸何伤」!
未几又有传时相欲处以掌故者,人为君喜,且劝通书,君笑曰:「吾向固不敢辞其祸,今安敢倖其福」!
秩满,授潭州教授
士不堪前政之弊,迎君车诵言,请尽黜职掌,而试诸生以补其阙。
君告之以师生有分,少长有仪,那得尔。
既噤不得施,则请于府,府下其事,君曰:「吾宁不为长沙官,不可坏长沙之俗」。
置不问。
徐以公论定去留,人无间言。
南轩张公寓居长沙朱文公亦来游,相与以义理之学训诸生,微言犹在,君益推明之。
暇则相与命舟浮湘,过岳麓书院,溯朱、张之风,想浴沂咏归之乐,士习为之一变。
甲子边衅开,君校文于衡,又策诸生曰:「自艺祖庚申至哲祖庚辰一百四十一年,一时忧国之臣以为太平日久,犹安乐之人年过百岁,当兢兢爱护。
自尔迄今,又一百一十载矣,可不思所以培固之乎?
自熙宁大臣误投不当用之剂,亦凛凛矣,幸而元祐九年之治,药伤补败,故事势已摇而复定。
绍圣诸臣复出而震动之,病状虽同于前事,而体力异矣。
况在今日,繄欲惩艾既往,若何而可」?
盖以权臣轻用人言,动摇国势之故。
初,君在筠,张公孝伯实帅本道。
既君来潭,而张位枢府,君知其人颇以调护时事自任,凡再贻书于张。
其一谓:「今之患近不在民,远不在边,物情未安,特在士大夫议论之间。
士大夫平日之所讲明,亦各有义矣。
义在人心如权度,一毫不可欺。
合于义为是,否则为非。
是是非非,于党何有?
方道学盛行,其间诡僻迂怪往往有之,天下之人亦曷尝尽以为是哉?
一旦反之而根排痛诋,亦岂无过当而未厌人心者?
惟权是非之柄,公是公非,而不使私恩私怨参乎其间,则党论息、人心安矣」。
其二谓:「《周礼》六官之长以宰名官,传者谓剂其清浊、和其刚柔而纳之中和曰宰,某窃有感焉。
夫五气之运,参差不齐,其人之禀赋不能无刚柔清浊之异,为人物之宗主者,当裁而正之,均而节之,使不至于偏胜。
夫特立之操,百年扶之而不足;
卑柔之俗,一日成之而有馀。
一二十年来,人才英特之气不振甚矣,振而起之,纳之中和而收之以为用,独无望于今日乎」?
张公识其意,一时消平党论,激昂人物之功为多。
开禧丁卯,天子更化,召用故老。
君时在部,以选为省闱点检试卷官,寻差主管户部架阁文字。
朝廷典章文物,于故府有稽焉,而主者无留心,栋宇日坏,君葺新之。
满考,除国子正,改宣教郎
嘉定己巳夏旱,诏求言,君言:「君德犹有万一之阙,非英断乎!
兵戈何事也,高庙艰难三十年,欲静而不得静;
孝庙积累二十七年,欲动而不得动。
权臣轻动于一朝,陛下唯唯从之。
往事已矣,自今脱复有误陛下之听者,何可不察?
社稷不堪再误,生灵不堪再扰,天幸亦不可常得也」。
时景宪方择妃,则举元祐太师之言以为鉴;
边帅有未驯,则举唐末不能制河北之事以为戒。
皆人所难言。
寻当面对,复以君德刚健中正进说,而以巽懦不立为非刚,始勤终怠为非健,是非不明、邪正不判为非中正,天颜若为之动。
越三日,迁司农寺主簿
视事之始,殿卒有哗者,盖仓吏受给之不谨,主帅纪律之不严,其来久矣。
君曰:「是当先治其在我者」。
即竟吏之罪,帅亦内愧,取哗者悉惩之,而旧习浸革。
太府寺丞
外府总货财之出入,冗最百司,人谓君学省之望,宜不屑此,君尽职不懈。
明年,将差省试官,君以嫌辞,执政语君:「往年以君考试,举人皆相贺,君何可辞」?
遂为参详官。
太常丞
容台典礼自出,时卿少虚位,君实专之。
郑侠法未应谥,君为之请,以旌直谅。
牛羊司职非所隶,君治其罪以戒不共。
未几面对,援《诗》《书》所陈乞用常人吉士
时颇有以倾覆售者,故君言及之。
明年权少卿,朝陵回,仍以丞兼侍左郎中
左铨剧曹,郎官日不暇给。
君思有以革之,旬日出令,戒暗展判成之日,稽隐漏已出之阙。
避亲改注,委之本贯保明;
批书疏漏,责之外台检察。
其末饬士大夫各守礼逊,毋相攻讦,若然,当予亦夺。
俄有犯者,君并夺之,选曹为清。
磨勘奉议郎
居无何,丐外,差知潮州
先是飓风为灾,濒海民多荡析,君至即户给钱米振赡之。
海滨创见,咸相率祠神,祈福以报。
严保甲之防而盗者息,惩宗姓之横而居者宁。
征商额重,君裁之,而行旅愿出于涂;
吏下乡扰民,君申禁之,而农者愿耕于野。
零米场郡计所仰,廖公德明为帅,减米直之半,岁失万馀缗,廖公去而州县凡所罢行皆复,君独不可。
既纲理略定,拟上便民五事,如漏舶之害于民,强盗刺配二广之害于官,逃产避役之害于下户,皆时所急。
奏未上,会君以疾卒于州治之正寝,时实嘉定癸酉四月十有二日,享年六十三。
娶吴氏,封孺人
男梦庚,浙漕进士
三女,朝奉郎通判全州宁之、浙漕进士李发先文林郎曹南老其婿。
孙男女四人。
初,余婚于嘉兴陶氏,君实馆其家,一见如旧识。
余时年少气锐,视天下事若无足为,君徐折以一言,辄惘然自失,由是得师焉。
梦庚既以君卒之明年,襄大事于鼓山之麓。
后十有五年,始介君门人国子进士李云龙以书来速铭,会余多故未暇,而李君请不已,其笃于师友之义如此,余可忘师友之义乎!
铭曰:
唐世党祸,昉于科举。
意向一分,恩怨尔汝。
癸丑之事,盖亦近之。
恳恳潮州,远询近规。
栉治针砭,卒以全护。
列圣相承,盍求其故。
根排痛诋,未厌人心。
是是非非,盍慎于今。
势方动摇,宜镇之静。
俗堕卑柔,宜矫之正。
党论以平,善类以宁。
允矣潮州,言明且清。
朝行风采,海邦惠利。
有烨门施,于君为细。
世方颙颙,君车不东。
鼓山之阡,过者必恭。
游宦纪闻跋绍定五年 南宋 · 李发先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九、《游宦纪闻》附
博物洽闻,儒者事也。
非足迹所经历,耳目所睹记,则疑以传疑,犹未敢自信,况取信于人乎?
太史迁少时,游江淮、上会稽禹穴、窥九疑、浮沅湘、涉汶泗;
访齐鲁之旧迹,过梁楚之故地;
然后采摭异闻,参讨往事,而大放于史笔间,至今史官宗信
鄱阳张光叔,文献故家也。
讲学家庭,藏书日富。
蚤从云台史君,游宦入蜀,见闻已不凡矣。
及涉江湖、达浙、闽,视昔所获夥甚。
惧遗忘而随笔之,噫!
有志哉!
余与光叔交,每见其搜访异书,如获至宝,极力传写,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
一日出示余,洞心骇目,多闻所未闻者。
以半生经历睹记之富,而余得大嚼焉,餍饫饱矣。
使用志不已,网罗山海之百珍,毕陈其中,不特染指者之一快。
史校书,它日或有采證,岂小补云乎哉!
因书其后归之。
绍定壬辰中冬前一日忠定后人李发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