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塈”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捕盗推恩诏嘉定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宋会要辑稿》兵一三之四六(第七册第六九九○页)
湖南转运司主管帐司时夫转一官;
准备差遣赵汝缉、邵州推官王塈郴州司法李文子检法官邵继元赣县陈稡、赣县主簿杨洽、前昭信军节度使推官梁镇各循一资,仍与减常员举主一员;
干办公事檀涣、郴州郴县邢必学各循一资;
参议官林叔度机宜文字陈元勋赣州通判尚振英各减二年磨勘
内碍止法人许依条回授。
大理少卿集英殿修撰徐公墓志铭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六
予自嘉定十一年被命帅东川,以心制乞身,徐公瑄来为代。
明年公召还,首为上言:「蜀之师困财匮而徵调未已。
潼川许奕与刑狱使者丁必称坐论边事谴斥,士齰舌,以言为讳。
愿无嫌反汗,以旌言者」。
次又请明诏大臣,分命宰掾枢属,以三边所请各专其责,庸儆蔽蒙。
时宰专忌,人谓公言人所难。
刑部郎官,轮对,极陈大臣恃独智,悦謟辞,疏入不报。
台臣承望风指,诋公免官。
逮再入为郎,首言皇嗣天下之本,宜专辅导之职,宜择亲近之人。
时宰不为荣国公择傅,而公能先事识微以切中其疾,此又人所难言者。
十七年八月,宁宗升遐,公号恸几绝,退朝如丧考妣,不旬月间,须发尽白。
上临朝,诏公卿各举贤能才识之士,公荐通判隆兴府周端朝大理评事胡梦昱凡五人,皆一时之选。
又尝面对,请以一日之晷刻而五分之,一坐朝,一御讲筵,一省章奏,一召儒臣,阅书史,商古今,秋冬短晷则移此于夜漏之初,馀一分为清间之燕,凡奏对封章令左右史铨择,付外施行。
又乞增辅郡之军实以壮行都之威,招江阴湖秀之閒民以补禁卫之阙。
公之为虑远矣。
明年正月湖州民潘甫与弟丙、壬聚亡命数十为乱,夜入州劫济王
寻败,甫死于兵,丙磔于市,壬逸去,馀党就擒,守臣谢周卿通判张宗涛以下悉付大理狱,诏以公鞫其事。
公矢其寮曰:「国体民命为重,身为轻,不可为利害怵。
幽有鬼神,吾侪谨之」。
先是,寺之推鞫或付胥徒,公偕二丞日躬讯之。
时壬未就逮,蔓及亡辜,猥至数十百人,公诘其尤冤者,全活十六七。
朝廷捕壬急,时宰疑壬之本生父匿之,命公织成其罪,公弗听。
未几得壬于楚州时宰面授风旨,又数以手简罗致不附己者,且谕公可立致贵显。
公语诸子曰:「王忠嗣唐武将也,且不肯以人命易官,吾忍以讼受服乎」?
吏有希旨摘壬词谓它日伪拟某人为某官者,公手裂之,吏为危语,公曰:「吾代诸贤受祸弗恤也」。
狱具,腾书于曰:「唐天宝之乱,陈希烈等将抵死,李岘独曰:『衣冠奔亡,各顾其生,可尽责耶』?
彼罪状显著,欲脱之,矧变生仓卒、迹涉疑似者乎?
湖之守贰不能死,犹曰可罪,谓与闻,谓故纵,不已过乎」?
又论许泽等六人罪不当死。
徐焕、沈源不贷,馀悉原之。
公复执论数四,不报。
壬党有偶同姓名傅之死议者,公竟出之。
从政郎周成子坐与潘交,时宰疑檄出其手,验治亡状,公以数百言争之。
一日保章氏奏荧惑犯左执法廷尉当之。
公曰:「吾宁以身易人之死也」。
胡梦昱应诏言事,例借印长官,或怖公勿与,公曰:「吾位亚卿,无能建明,而又沮同寮之言乎」?
梦昱坐夺官窜象州,公上书时宰争之,不可,公亦镌二官罢。
已而直舍人院王塈再论公故出死罪,又镌三官,道州居住。
始至州,监察御史梁成大论公不已,更追三官徙象州
于是公年已六十矣,人所不堪,公不愠也。
先是去都之夕,梦有以适严州告者,旦而语其子。
至象阅郡乘,则古严也,意益安之。
州斗绝岭外,户不满百,公筑室瘴江之滨,曰「观练」,掩关谢客,以书自娱。
孟东野诗,自号「松月居士」;
陶靖节语,名堂曰「欣止」。
题寓居曰:「吾道非乎奚至此,此心安处便为乡」。
绍定元年十月戊午卒。
呜呼,公可谓行乎患难者矣!
诏许归葬,象之人缟巾祖送,过饶,抚士有相率追哭数十里。
绍定三年八月庚申朔,以公治命葬于正议之墓之对。
明年七月,诏复元官致仕,官其子一人。
上始亲政,改元端平台臣王遂请褒赠公,录用其子,诏特赠集英殿修撰,仍与子升擢差遣
十月,诏又以宝庆三年郊恩特官一子,训词有曰:「晚治廷尉狱,榜之风旨不移,压之祸福不折,宁以一身蹈不测之渊,不忍以株连根逮之命资其身」。
公之本心庶几其亡憾矣。
予与公先后得罪,予蒙恩生还,起家再守泸,寻召为春官,而公不及见。
公既葬,而献子兄弟过予于临安休沐舍,泣而言曰:「吾父虽葬而未有铭也,实惟子之待」。
呜呼!
同时谴逐者如真景元张行甫胡季昭王万里皆相继下世,其存者惟予与洪舜俞丁文伯,然则予奚敢辞?
公字纯中一字汉玉,其先晋江人,后徙永嘉
曾大父逢。
大父泽,赠朝议大夫
考定,终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累赠正议大夫
硕人鲍氏。
光宗即位正议潮州,遣公表贺,补官,授太平州司户参军
未上,庆元元年中刑法科,改授庆元府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江东提刑干官,即所居官京秩知饶州安仁县
复召为评事,两月间三迁至大宗正丞,权刑部郎官,兼户部左曹
历知嘉兴宁国府,未上,汉阳军夔州路转运判官直秘阁夔路安抚,进宝谟阁泸州潼川路安抚。
召除刑部郎官主管成都府玉局观,还直宝谟阁、主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知饶州,召为户部郎官大理少卿
公始仕庆元府,有怙势者侵人冢墓,守付公予夺,不为势利屈。
安仁县江左最贫,公籍邑里所储之,与民为约,遇粜则如元直,官籴则庚以高直,且先期给直十之二,俄顷得馀斛藏于境内。
明年饥,公私无损而民以不
守尝以期会致馈,公辞曰:「赋入有常,今以多为功,必将以少为罪,我能责有,不能责无也」。
户、刑部积椟如山,随事剖析,不失毫釐。
嘉兴府常有舶遇风至吴江境上,部使者籍之,凡得数缗,舶主请,不予,诉于户部,公为下有司归之。
使者为言事官,劾公,罢嘉兴
公在夔,尝揭旗于车前曰:「有诉官吏贪赃蠹国者立其下」。
远近震竦。
峡俗嚚讼,公发擿如神,狱讼用稀。
漕司故以盐利之羡献于朝,公念施、黔、珍民贫地瘠,移其羡以代民输,为缗十有二万,又岁捐盐若干以充其赋,民为立碑绘象而祠焉。
夔之军籍八千人,而仅存三之一,招刺蒐简,得精悍五千。
会虏犯边,诸道之师毕会,惟兴元、夔卒尝先登。
自漕移守,吏以故事输送迎之礼,曰不过一迁居耳,奚以此为,邦交之馈辄付公帑。
去泸,吏以送使旧比请,公损其十之八。
溃卒莫简为乱,公请起安忠定公镇蜀,踰月而盗平。
治家肃而和,自奉澹泊,日一肉,弊衣故履者终身。
书不脱手,少喜操琴赋诗,后亦弃去。
尝语后生曰:「士大夫饬廉隅,厉名节,未有不自约己始」。
故公虽浸显而清苦自如。
凡四入朝,远不过三年,积阶至朝奉大夫,垂当进秩而以罪削官者八。
娶吴氏,累封令人。
子男三人:长即献子,先以嘉定郊恩补官,今为儒林郎钦州司法参军
文子,以遗泽补官,差监平江府百万西仓门;
巽子,以宝庆郊恩补官。
女子二:适儒林郎赵希吉,次适从事郑俦
孙男二人:备孙、伟孙。
孙女六人。
方湖党之就鞫也,时宰既以付公,又擢何处仁治狱少卿,魏执中为丞,林演以簿摄丞。
既而何以末至辞不与,惟公据正不阿,二丞翕然从公。
或曰:「故王不过朽骨残胔,安能富贵人,虽归狱于王无害也,而诸公违时宰、捐躯命以昭其冤,不亦左乎」?
公曰:「吾岂不知此」!
亡何,四人同日罢去。
予送之门,退而语诸朝曰:「祖宗育材之盛,一至于此。
汉武帝车千秋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当遂为吾辅佐』。
千秋非难言也,父子天性,一言可以动悟,况又有封侯取相之利。
今以权臣专忌,朝奏则莫逐,而卷卷于所不报,其意主于正人心、扶善类,为来世虑,盖非有所利之也。
而得罪者前后凡十馀人,相望于道,此何为者哉」!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呜呼!
艮其背止于所不见也,止于所不见则惟义是比,不知其他,虽吾身且不有也,况于人乎!
铭曰:
狱有传爰,以察烦冤。
讫威殉货,固不足言。
亦或尽心,以求诸道,高闾植槐,是犹望报。
斤斤徐公,则匪思存,精诚发衷,鼓聋昭昏。
彼饕怙权,虽莫予省,人心孔昭,大义以定。
焉有所利,而殒其身,同列奚见,亦归吾仁。
我铭公竁,以儆媮薄,式昭性初,有善无恶。
先贤堂记宝庆二年六月 南宋 · 王塈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咸淳临安志》卷三三、《钱塘先贤传》附录、《西湖志》卷一四、康熙《钱塘县志》卷一三
今皇帝嗣位之明年改元宝庆,既进贤举廉,以厉在位,又褒表先朝儒学之望,且访其后而官使之,意向所形,天下风动。
九月吉日知临安府袁公韶言于朝曰:「圣明御极,留神治本,微臣承乏辇毂下,将何以宣布上指,为列州率。
维昔太师忠定越王会稽,尝集郡之先贤,立祠镜湖上,岁久弗治。
近朝家赐钱增葺,所以祓饰厥文,而垂后法也。
钱塘为浙右都会,名人钜公,前后相望,独未有论次章述者。
今将考此邦人物,仿会稽故事,创为祠宫,俾国人有所矜式,于教道其有补」。
朝廷嘉焉,即日报可。
并南山下少北新堤之上,有以园庐求售者,公往视之,则水环其址,平湖满抱,林峦映发,夷旷静深,乃易以缗钱,为之区画。
外堂内室,周以廊庑,门垣桥径,各当位置。
涓辰赋工,民以悦从。
遂采摭郡志,旁搜史籍,上下数千载间,得全节之士,自许箕公而下三十有四人,女妇之以孝烈著者五人,辑其平生大概,制赞刻石,列之堂室,以代绘像。
明年,移洞晨旧观于其侧,俾掌薰洁之事,请易其额曰旌德
丞相鲁公为大书而揭之。
既讫工,属为记。
闻一乡之善士,生同时,居同里,耳闻目接,固有与之俱化者矣。
若居虽同里,而生不同时,其得于父兄长老之传,如《楚国先贤》、《襄阳耆旧》二传所载,士大夫或未必尽知,而凡民何从知之?
况六飞移跸,今已百年,物繁俗靡,出城不跬步,湖山之丽甲天下,良辰美景,婆娑游衍,又安知许严高节之在此都也?
今也周旋祠下,挹志士之流风,识正女之往行,将有起敬起慕,若醉醒而梦觉者。
是岂不为感发人心之地哉?
公于先贤去取之际,进德行而退文艺,先节义而后功名,使闻之者有益,蹈之者无弊,权度森然,莫不叹其精且详也。
窃考国家盛时,以三司开封为天下剧任,号称省府,必用清流,而异时登擢峻异,往往由此其选。
盖本之儒术,以观其识,投之盘错,以观其能,祖宗详试人材盖有深意。
官制行,三司职归户部,而行都繁穰,视开封则一。
公被遇先帝,自军器少监擢兼府事,历司农太府,遂由地官贰卿而陟文昌。
六载于兹,渊源流通,而上有馀财,条教明清,而下无犯令,群情肃穆,百废具举,省府二任处之裕如。
非平时学问明于体用,则酬酢事物焉能从容不迫,审所先后若此耶?
先贤名氏传赞纪述详矣,兹略不叙,独叙建堂本意,于以表明时宅牧得贤之美,且著京邑所以承流宣化之实,俾群方来观者知所取则焉。
宝庆二年六月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