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随园雪夜歌 清 · 李锴
 押词韵第八部
穷阴薄战乾坤交,玉龙十二腾踏骄。
银河水冻不作雨,郁为响雪寒飘潇。
鸟毳梢繁重剖析,蝉翼至薄犹锼雕。
大白内莹不受污,气外迫时相胶。
此时梁园纯素,繁缛荡涤空明朝。
邹阳鸣玉枚叟相,歌吟不恤清夜遥。
雅音应节骋一击,哀弦入破求深挑。
人籁未息天籁和,铮鏦飒沓轻冰敲。
四更寒月破云出,竹柏低亚晶帘梢。
道心役物且物物,洞澈万有归清超。
王瑞之作雪图附诗以寄 明 · 张宁
岁序行已周,天寒日将暮。
门户了无营,山林阒如故。
彤云被层空,时雪纷已堕。
玄冥涤群华,过眼一纯素
风恬晚声寂,古气塞窗户。
贞居久遗旷,值此忽超悟。
呼鱼烟外汀,沽酒桥北路。
烹鲜酹华月,妇子环榻坐。
清歌振冥寂,真态忘陋固。
悠悠百年中,清赏亦有数。
劳思竟何裨,快意欣所遇。
犹怀见睨馀,流想鸿迹去。
望望剡溪,苍茫是何处。
赠季弟鼎臣 其一 清 · 罗有高
浮生剧风波,中年忧乐半。
纯素污所缘,高明鬼斯覸。
三人成市虎,冒昧离祸患。
立志苟不欺,可使金石贯
荆山剖奇珍,精神朗层汉。
莲出火宅中,香光近逾烂。
孟子道性善,大禹陈洪范。
彝伦矩自天,怪变谁能乱。
但期保耿耿,白发娱岁宴。
栖真洞神光记绍定五年 南宋 · 王思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洞霄图志》卷六
绍定辛卯孟夏郎官杨公彦瞻游九锁山,幽岩邃谷,无所不历。
二十有一日,至栖真洞,登东西两台洞绝顶,故有若华盖者。
方举火烛之,忽神光发东台上,圆如满月,青白相半,升华盖而止。
火为夺明,良久乃散。
观者惊异,公顾问偕行羽众;
「是何祥邪」?
思明对曰:「嘻,二百二十馀年矣。
祥符閒,国家崇尚元教,浙漕使陈文惠公官属有祷于大涤洞,维时洞中出现是光,照耀林麓。
文惠公表奏朝廷,诏旨褒嘉,始改洞霄宫额,而扁亭「祥光」,为一代盛典。
方今元教之盛,不异祥符
公以勋旧子孙,历官郎署,名位德望,岂出文惠公下?
两洞神光,皆有为而发,非偶然者」。
公怃然曰:「予何人,敢望文惠公哉!
休徵之来,偶相符契,然不敢上负洞天之灵」。
乃捐金买田若干,以助斋庖,以答神贶。
呜呼!
洞天自汉元封,彰神显异,何代无之,谨以身所亲见感动当世者,刻著于石,使来者有考,且无忘杨公之德。
公名伯岩彦瞻其字,和武恭王孙,好善忘势,不异儒家子。
时有「东台仙子许参元,满月光明现大千」句,留题山中。
绍定五年夏至日,当山道士元素大师王思明记。
同知宫事胡道枢,知宫事王大年冲妙大师、住持都监、兼通明殿焚修龚大明立石。
树下课诸孙 明 · 王问
 押元韵
茅茨宴荒径,独有嘉树存。
藏书子能读,复以训诸孙。
义孙读《论语》,颇将孝理敦。
道孙诵《大学》,路孙初学言。
言念里中儿,顾复但知恩。
渐次长骄仿,耻僇难具论。
蹇性厌华缛,嗣引希后昆。
慎尔守纯素,顾名思默浑。
自述 明 · 王问
老氏之流沙庄生蘧然卧。
寥寥宇宙间,畴能体纯素
大道本无垠,阴阳互为户。
有欲观化枢,无名探气祖。
心生如有因,亦复为心误。
少小涉人涂,蹀躞半生度。
终将契玄虚,愧此衰年悟。
栗斋巩仲至元结文集为韵1214年 南宋 · 戴复古
 押寝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
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
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
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
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
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
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
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
古道不可行,时对窊樽饮。
送古壶与人 南宋 · 赵师秀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小壶纯素无文采,验是殷商物至今。
损处怕教凡手触,铸时应有吉星临。
久藏厚土金声尽,微贮清泉翠色深。
持赠高人安几席,为勾古意入新吟。
逍遥咏 其二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鹤骨岩岩混世间(原注:夫抱真一灵根之气者,虽鹤骨岩岩,居尘无染,混然成性,陶陶然于世间也。),不侵寒暑似童颜(原注:夫慕道者,固精魂,御神智,器有阴阳之革,形无寒暑之迁,自若童颜也。)
精神爽丽方干(原注:黜乎嗜欲,隳彼聪明,恬澹纯素,体和神清,纵谈无据,尽契无为者哉。),举步如飞思虑闲(原注:其翔非翼,其动非心,彰乎得理无言,优游不滞也。)
起坐问他修鍊法(原注:虽情向于道而心未洞明,即师范有规,请益宗旨者矣。),乱将词理勿交关(原注:苟未达至理者,妄陈旨目,徒引玄冥,于饱(原校:宋作将饵)气作仙方,以保箓为神要者远矣。)
生来静却凡愚见(原注:夫禀道而生,主气而形,凡情不可圣,愚见不可仙。今可静凡情、息愚见,功乃著矣。),又说三仙有大还(原注:夫望九府之真虚,说三仙之秘药,至澄其一,乃就大还矣。)
洞霄宫120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六、《渭南文集》卷一六、《咸淳临安志》卷七五、万历《杭州府志》卷一○○、《洞霄图志》卷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造化之初,昆崙旁薄。
一气既分,天积气于上,地积块于下,明为日月,幽为鬼神,聚为山岳海渎,散为万物。
万物之最灵为人,人之最灵为圣哲、为仙真。
而道为天地万物之宗,幽明巨细之统,此虙羲、黄帝、老子所以握乾坤司变化也。
其书为《易》六十四卦,《道德》五千言,阴符西升度人生神之经,列御寇、庄周、关喜之书。
其学者必谢去世俗,练精积神,栖于名山乔岳,略与浮图氏同。
而笃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与尧、舜、周公、孔子遗书无异,浮屠氏盖有弗及也。
临安府洞霄宫,旧名天柱观,在大涤洞天之下,盖学黄老者之所庐,其来久矣。
至我宋,遂与嵩山崇福宫独为天下宫观之首,以宠辅相大臣之去位者,亦有以提举洞霄召拜左相者。
则其地望之重,殆与昭应、景灵、醴泉、万寿、太一、神霄、宝箓为比,它莫敢望。
真宗皇帝时,始制诏改宫名,赐金宝牌,又赐仁和县田十有五顷奉斋醮,悉除其租赋。
至政和间,宫以历岁久,穿坏漫漶,徽宗皇帝降度牒三百,命两浙转运司复兴葺之,岁度童子一人为道士
建炎中,又废于兵火。
高宗皇帝中兴大业,闻之当宁太息,乃绍兴二十五年皇太后之命,建昊天殿,钟楼经阁,表以崇闳,缭以修庑。
费出慈宁宫,梓匠工役,具于修内步军司中使临护,犒赐踵至。
既不以命有司,而山麓之民,亦晏然不知有役。
一旦告成,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钟磬之作,声摩云霄,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
可谓盛矣!
及上脱屣万几,颐神物表,遂以乾道二年,自德寿宫行幸山中,驻跸累日。
太官进蔬膳,亲御翰墨,书《度人经》以赐。
自有天地,即有此山,殊尤之迹,未有若此者。
庆元六年九月,葆光大师宫都监潘三华与知宫事高守中、同知宫事水丘居仁以告山阴陆某,曰:「愿有纪以为无穷之传」。
某以疾未能属稿。
后三年,同知宫事王思明与其徒李知柔,航涛江入东,继以请,乃叙载其本末如此,且为之铭曰:
祥符,帝锡之书。
乃作昭应,比隆羲图。
元丰景灵,列圣攸居。
元祐上清,以祝帝储
栋宇煌煌,焕于天衢。
徽祖神霄,诞弥九区。
迨我高皇,东巡于吴。
眷言天柱,镇兹行都。
警跸来临,神明翊扶。
乃御幄殿,穆清斋居。
天日下照,雨露普濡。
迨今遗民,注望属车。
三圣嗣兴,光绍圣谟。
千础之宫,骞腾太虚
宝磬鸿钟,震于江湖。
肆作颂诗,用纪绝殊。
镜赋壬寅 清 · 南有容
 出处:䨓渊集卷之一
宜阳子有镜焉,日南锡贡。
原巧作,圜钿方柄。
乾坤时若,刚中虚外。
阴阳靡错,前炳耀其砥平。
象秋月之高逴,背雕镂之精奇。
缤松兰与龟鹤,鬼出智而假人。
般失艺而顾愕,宜阳子爱之匹罃珠。
贵之上和璞,制绿锦而为衣。
攻文檀以为匣,时出藏而高揭。
纷万类其来集,盖中有一夫焉。
其为人也,希眉龉齿。
脩眸敷颊,惟宜阳子之貌是侂。
乌巾素衣,博带长衱。
宜阳子之服是服,宜阳子有言自吻。
夫已为之啑啑,宜阳子有笑发齿。
夫已为之噏噏,宜阳子有视在目。
夫乃为之脉脉,宜阳子有听在耳。
夫乃为之属属,宜阳子有喜在心。
夫亦趯趯,宜阳子有忧在眉。
夫亦戚戚,宜阳子燕坐用静。
夫乃穆穆,宜阳子服事用作。
夫乃圾圾,越夫气色之变精神之运。
宜阳子是接,宜阳子不悦。
乃谂于夫曰粤稽化宰之成形也,有脩有短。
有美有恶,或方或圆。
或丰或薄,或坚或脆。
或肥或瘠,或槁或泽。
或黝或晰,帝舜重瞳而苍颉四目。
仲尼圩顶而墨子蹙頞,亢仓耳视。
李峤耳息,句践长喙。
公孙祛舌,越椒狼声。
重耳骈胁,李贺通臂。
娄公短脚,共工朱髯。
华元皤腹,公孙吕面广三寸。
伍子胥眉间一尺,平原锐首而李固鼎角。
卢杞蓝面而马周火色,何郎美如傅粉而王相黧若泼墨。
兹其大别也,人之禀性于天也虽同。
及其拘于气质则有智有愚有粹有驳有通有塞有清有浊,或柔或刚或勇或怯或宽或猛或虚或实或廉或贪或巧或拙或俭或奢或疏或密或勤或惰或缓或暴或锐或钝或辩或吃。
是以孔方尊乎仁义,老乃贵其寂灭。
杨一发而犹吝,墨磨顶而不惕。
许闻禅而洗颍,屈伤谗而怀石。
嬴并六犹不慊,期带索而自足。
孟环辙而明义,管显伐而上谲。
夷嗟殂而表微,苏骛从而甘族。
矧乃汤孙有辛,柳季为蹠。
兹又其大别也,七情均赋。
因感异出,是以甲者怒而乙者喜。
乙者哀而甲者乐,未有见人之爱厥子而吾亦爱之。
见人之恶其仇而吾亦恶之,见渴者之欲饮而吾亦求饮。
见饥者之欲食而吾亦求食者也,是故兆人之聚。
求其貌之同,不获一焉。
万人之邑,求其心之同。
不获一焉,千人之市。
求其情之同,不获一焉。
于是乎著乎形者有好有丑,主乎心者有凶有吉。
发乎事者有得有失,兹非化宰妙用。
烝生所由立欤,自余得子。
左右余侧,一日之中。
动静云为,万变之积。
上而百体众态髭茎颜泽头腻甲垢手理臂络,下而纮缨领裔缝线纬缩纯素缡缁补绽弥缺。
微而聆瞩瞻瞠眺眄覸眣啸咜噫嚏嚬嗅哂噱呷哑唔咿呼嘘嚅嗫,细而莞逌瞿惴愁恚勃咈怅忆嗟唉慊满忡愕偃仰欠伸倚偏伫跸指挑攀拊饮啜咽嚼。
子乃惟余是睨,惟余是学。
匪先匪后,筳应响答。
犹谑犹嘲,大慧小黠。
傅说之厥象惟肖,辟兹则盐施之不同。
颜回之不违如愚,辟兹则尧桀之难合。
于是时也,离娄不能辨彼我。
余亦惝乎其自失,然则舜颉奚以异。
孔墨奚以别,骊姬嫫母奚以辨。
皋陶驩兜奚以择,孰为短而孰为长。
孰为白而孰为黑,是子上乱天机。
下挠民极也,且子将余顺余愚余弄余。
纳余于大慝者欤,将忠余爱余师余慕余。
于余乎取式者欤,其谀余也。
余无所事子,其忠余也。
何善服子,请闻其说。
夫乃不悦,对言于余曰噫嘻甚矣。
胡言之错,子既难余。
请有以复,且子知同之同。
不知异之异,子惟余之同是疑。
余惟子之异是惑,子其余听。
余乃子告,阴阳费化。
乾坤轧轴,陶蒸磅礴。
乃出庶物,虽台有形。
惟帝丕锡,厥赋惟均。
不丰不啬,昔者伏羲人首。
今子人首,尧舜两目。
子亦两目,禹稷一口。
子亦一口,汤文两耳。
今子两耳,伊周孔颜。
莫不上手而下足,今子上手而下足。
昔者圣人以目视以口言,今子以目视以口言。
昔者圣人以耳听以手足动,今子亦以耳听以手足动。
越夫鬒发之傅于头,鬓剃之傅于颊。
唇齿之傅于口,眉睫之傅于目。
须髭之傅于颐,爪甲之傅于手足。
乳之傅胸脐之傅腹,一受之天。
暨圣同得,暨圣胥若。
而伏羲尧舜禹稷汤文伊周孔颜皆为圣人,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古者圣人上衣下裳首帻而足袜,今子亦上衣下裳首帻而足袜。
暨圣同制,暨圣胥若。
彼为圣人,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凡子之得于性者,在天为阴阳五行之理。
在人为健顺五常之德,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
暨圣同赋,暨圣胥若。
子匪不足而四,彼匪有馀而六。
彼独为圣人,而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性既具矣,发而为七情。
曰喜曰怒曰哀曰乐曰爱曰恶曰欲,暨圣同禀。
暨圣胥若,彼匪加少而六。
子匪加多而八,彼则为圣人。
而子弗为圣人而奚若,兹非天之所与。
人之所受,不期同而大同者乎。
而子之有不同又奚若,子惛不知。
余将为子说,古者圣人。
目容必端,口容必止。
声容必静,头容必直。
手容必恭,足容必重。
立容必德,气容必肃。
故其视也明而能遍,其听也聪而能达。
其言也时而有章,其动也正而有则。
以至衣服象度,威仪甚恪。
此圣人之体之备,而今子无乃或有阙欤。
古者圣人,奸声乱色。
不留聪明,慝情诡志。
不接心术,外绝诱内绝惑。
性无偏倚而极其中,情无妄肆而合其节。
以至天地位万物育,此圣人之德之全。
而今子无乃或有缺欤,且子髫年知学。
长大弥笃,夙兴夜寝。
孳孳矻矻,惟群圣之言是诵。
惟先王之道是悦,天地之盈虚。
阴阳之消息,幽而为鬼神。
明而为礼乐,王霸之所为用。
儒墨之所由别,与夫山河草木之为山河草木。
飞走鳞甲之为飞走鳞甲,日月之所覆。
造化之所斡,蕴之以湛深。
发之以辟阖,其畜芾矣。
文蔚矣,而人之所备。
子则阙焉,人之所全。
子则缺焉,将无乃知躐乎远而略诸近。
意骛乎博而遗诸约,感于外者恒烦而操于中者恒夺。
情之易荡而性则易凿欤,子谓余子之显是象。
余惟子之隐是烛,子谓余子之相是肖。
余惟子之心是𢜬,子毋余恧。
余将子诘,自余事子。
获侍于密,虽自病于狭中。
岂尘垢之累迹,子乃屡顾。
加余于膝,寔惭清厉。
过蒙拂拭,余无隐乎毫发。
子亦为之修饰,当其时也。
瞬有度听不侧,俨乎其止。
容乎其嘿,百体惟贞。
众仪靡忒,瞻视可畏。
衣冠并饬,肃然自将。
莫违绳尺,至夫万物之有形有气者。
与接为构,缊纷匝沓。
耳得之以为声,目得之以为色。
口得之以为味,鼻得之以成臭。
林林匆匆,往来交薄。
则吾于是时,覸子之貌。
向之侃侃者,今而惄惄。
向之翼翼者,今而踖踖。
气若诎焉,情若铄焉。
动止亟若失焉,语言疾若咈焉。
若喝焉若惙焉,咄焉呾焉。
终而翕合焉,兹岂非境嬗神变。
五官失职者欤,于是性违其养。
麟在梏兮,情失其帅。
猿透栅兮,恶几之萌。
洪波汨兮,善端之斁。
㽕蘖札兮,一切循外。
百理皆缩,佗人已知。
惟子不觉,子不知愧。
余则代忸,子之欲廋。
余则已察,余不规子。
子不我悏,虽然余欲明言以驳子。
子将苦余誱,余欲微言以儆子。
子将疑余匿,余故从子之为。
与子偕作,子能为善。
余从而善,子之为恶。
余随而恶,凡余之效子者莫可毕举。
请陈其略,子尝处独。
厌然踞肆,无所不为。
反以顾余,余方效子之为而愧子心骇子目。
子则唾余之面,余亦唾子之面。
子乃瞿然笑,其项发赤。
余亦瞿然笑,其项发赤。
子方对人敛其衽整其膝,余亦敛余衽整余膝。
子乃反顾,哑然哂曰彼处于独则肆。
对乎人则饬,其心鄙之。
微发其齿,余亦哑然哂。
微发其齿,子又反躬而惭。
俯首而惕,余亦反躬而惭。
俯首而惕,余之规子。
盖皆类此,其于进德去忒。
讵无益欤,子之贤欤。
余与荣焉,子之不肖。
余与辱焉,虽其近佞。
惟子之学,虽其似谠。
惟子之则,子惟自省。
于余奚谪,于足宜阳子拱手以作。
惝乎自失,久而后谢曰。
子有良箴,敢不自勖
恒恐失坠,有累明哲。
既琢既磨,余达子弼
若形影之相随,终吾生而毋斁壬寅余尝述此赋。其时方读选赋。盖有意于古而未能成章也。词多不醇。然往往有一二语近似。其托意亦颇有可采。弃之不能无惜。姑存之云。)
雪堂十二韵 明 · 卢宁
 押灰韵
万翠冻欲折,六霙连八垓。
天葩舞奇皦,子夜凌风台
绕筵摛玉屑,战齿翻银杯。
丰年兆三白,宛转封莓苔。
羡君构寒洁,取象飞琼皑。
纯素表心性,坚忍输松梅。
立门多俊选,乘兴舟时来。
红炉点霣化,银海光昭回。
引鹤跨玄圃,披氅行天台
愿得四时雪,布地襄崔嵬。
天地迥一色,原隰无污莱。
矢作高堂主,瞻眺重徘徊。
感兴二十七首 其十三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押遇韵
月府有奇木,根干饱清露。
生香异凡间,冲风落天路。
高枝舞青鸾,低枝弄霜兔。
姮娥方妙年,衣采纯纯素
娉婷不肯嫁,含情待谁诉。
昨与汗漫期,径向银河渡。
授我不死药,倚徙怨迟暮。
即席欲服食,终夕愁相误。
悠悠下高寒,回首空烟雾。
洞霄宫施田记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平斋集》卷九、《咸淳临安志》卷七五、《洞霄图志》卷六
洞霄距行阙三舍而近,翠华临幸,旧德典领,廷緌寺貂,禜祷旁午,望出璇台珍馆之右。
星冠羽衣,来游来处,常不翅数百千指。
九霞八景,晴霏湿翠,朝揽夕挹,充然有得。
而主其徒者每皇皇,惧无鞅数众之弗克赡。
唐中叶,尝赐观庄田一所,国初钱氏籍以归有司。
祥符中,赐仁和田十有五顷,除其租。
政和中,易赐膏田千亩。
绍兴创通明殿于宫之东偏,又岁有常饩,以给斋祭。
列圣涵育之恩至矣。
赐田中更多故,仅存硗瘠,岁入不足支数月。
都监宫事龚大明语其徒王思明、王大年:「前是住山潘君三华尚能斥橐装买曹桥田以继,吾徒可坐睨?
宽乡上腴,大家腐陈,丐彼有馀,辅吾不足,庶几我畴我耕,我庾我积,以裕我后之人」。
怡声劝相,坚力经度,其志卒以酬。
畏垒既攘,姑射且熟,鼓腹升平,稽首万寿,欲与是山相为无穷。
来谂予为记。
夫道行乎天地之间,日用饮食,何者非道?
先王以是生养天下,一夫授田百亩,于耜筑场有其时,纠笠赵镈有其具,坚好颖栗舂揄释烝有其成,墙屋有桑,疆畎有果蓏,栅有鸡豚,沼有鱼鳖,身勤于所养,心安于所止,一毫无待于人,此王道所以为盛也。
世降道裂,始有食非其力者。
浮屠氏幻而辩,能撼人以祸福,塍陌绮错,钵巾云趍,所至皆是。
而为老氏之学者,大氐以清净无为为宗,须于人者狭,故其庐聚不能十佛之一。
虽名山藏室,大洞殊庭,号称海内之望,亦往往微常产以自殖,其教然也。
于其教清净无为之中而能谋长以殖其众,可不谓难乎?
虽然,乐与饵过客,止道澹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而用之不可既,尔师之说然也。
继今不以口体为心害,宜有进乎澹而无味者。
余家天目之阳,去天柱为近,间当分半席叩之。
施者生有祈,死有荐,其姓氏亩石,附见碑阴云。
万年春 梦得一枝白笔 金 · 马钰
昨夜山侗,梦游蓬岛逢钟吕。
文房数。
一枝纯素
不让蒙恬做。
远胜江淹,五色何曾污。
相宜处。
书心开悟。
堪应三清举。
杨尚书宫直雪诗拟应制作某时在假闻而和之二首 其二 金 · 赵秉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昏陡觉峭寒生,漏涩铜壶第几更。
未放六花齐苑树,先留半月抹宫城
一陶风俗还纯素,尽领乾坤入太清。
应是上方观下界,放教双眼一时明。
白玉如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
玉虽具五色,惟白最称珍。
恰合为如意,于焉祝首春。
雕几浑弗藉,纯素雅堪亲。
岁美人和愿,希哉庶并臻。
次韵邓子方真人述怀之作 其五 元末明初 · 胡布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一
振衣步空庭,凉月耿窗户。
单居澹无营,饮水味甘露。
壮心委时迈,一志确纯素
有道居静专,何伤业迟暮。
王季海丞相问为嫡子报服书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诚斋集》卷六六
某再拜:昨承诲答,至感。
即朝恭惟钧候动止万福。
某今早原庙会尤检正、京右司,复告之以钧诲,欲从宜加服以重大宗,抗章释位以免朝服,二说可行以否,皆合词以为未安。
盖礼所以别嫌、明微者也。
嫌莫大于尊卑之疑,微莫严于毫发之差。
是故君子于所尊者伸,则于卑者不得不诎矣;
于公义有所隆,则于私恩不得不杀矣。
母者,尊也;
嫡子虽重,然而卑也。
孝者,天下之大公也;
慈者,天下之达私也。
尊卑无二极,公私无两隆。
若夫礼重大宗,律有明文,此礼之常也。
今也仰则怡寿母,俯则悼嫡子,此礼之变也。
常则经用,变则权行。
权者非权术之权也,权衡之权也,权然后知轻重。
且《礼经》不纯素老莱子必戏䌽。
丞相不忍于服朝服,宜也;
至于加服,丞相必有所大不忍矣。
当大不忍之心发见之时,丞相从而察之,此即天高地下,礼制行焉之本意也。
《春秋》为尊者讳,岂惟讳其过差而已哉!
凡吉凶哀乐,无往而不讳也。
从其所当讳者而求之,则思过半矣。
古人舍鱼而取熊掌者,正于大小轻重之疑而决之,以从其一也。
孝与慈二者不可得兼,岂特鱼与熊掌比哉!
闻见所及,不敢泯默,愿更与博习于礼者熟议而酌取之。
《诗》不云乎:「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丞相此举,可不慎乎?
不宣。
某再拜。
雪中有戏(是岁有神马坡、樊城之役,辱桐柏元用赐,书以寄之。) 南宋 · 华岳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一夜风神揭海神,尽将纯素掩丹青。
四围白壁成千嶂,万里红尘没一星。
搭岸柳条横玉带,压墙梅萼上银屏
好将今日平淮策,说与当年李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