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郴州张使君钢墓志铭嘉泰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平园续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郴州张使君卒,兵部章侍郎颖既大书伐阅,其子复请铭閟之幽。
予常爱柳宗元记先友六十人,叙所长有史法,而以袁高为首,谓能使吾所居官大,其该涉广矣。
今君初以迪功郎荆门军长林簿,垂赴,丁母忧
服除,历静江府司户广州右司理参军常德府教授,堂差知靖州永平县
郊恩赐绯鱼,通判福州,兼西外宗正丞
晚擢二千石,期以循良自见,乃弗及上,识者有用未尽材之叹,是宜特书。
始君仕桂林,帅范文穆公文章政事一世,待以上客。
灵川有杀人狱,岁久尸坏不承,君指颅髻下重伤一问伏辜,阖府神之。
五羊王氏、叶氏皆富盛,王氏婢死,帅疑主人害之;
叶氏仆暮夜随人入城,阍者求金不获,自毁关钥诬之。
君辨其非,帅初怒终察。
提刑王䀭按狱,多所诘问,吏战栗不能对,君出幕后,悉为条陈。
由是诸司举其材,升从政郎
常德校官久不振,君教导课试有方,生员日集。
廪粟不继,助以圭租,又请閒田于府,储岁入,葺栋宇,新释奠仪,正侑坐之位。
城北有泰渠,唐刺史胡处立所开,溉四千馀顷,废于崇宁间,士子皆曰:「此邦秀水在是,不可堙也」。
君白常平仓使者薛伯宣,由梁山下导水二百里,附城为陂堰,随旱涝节其启闭,而命武陵段嵩董正役。
既成,自为之记。
士民胥悦,台府交荐,改宣教郎淳熙十五年也。
永平杂蛮猺,日夜相仇杀,汉法不能治。
君不鄙夷其民,威爱兼用。
郎江湍险,创浮梁以济。
俗病屠牛祭鬼,君教以医药。
将代,邑人及蛮酋杨正道相率借留,帅章森监司张孝曾郡守姚矩、陆耘老俱以循吏荐。
时宰葛文定公将寘之朝,君求福倅而去。
帅多侍从,或前宰执,悉心协赞,疑事必争,遂取信于枢密郑公侨
学有腴田,甲既佃矣,乙挟曹势攘取,君执不可。
富人高氏所养子十年不归,别命继矣,前子闻高病始来,未三月高死,反诉立继不当,漕符州右其说,州追对复避匿。
君谓久去骤来,又舍丧次,子道已绝,复执不可。
宗司素窘用,君裁冗蠹,裕公帑,惠及宗子,人人自重。
知宗赵伯逖馈当得俸二百万,君力辞。
凡仕闽者供张百须,例敷僧寺,君一无所取。
提刑赵不迂常平林思齐复以名闻。
至能大其官如此。
即其所已试,推其所未试,盖可知已。
庆元四年,三省类荐牍,进拟守郴。
入对言:「陛下临御五年,因循之弊未革,荐举不及廉静,臧最多出经营。
文体未纯,士风未笃。
诏书宽大而州县侵渔,名曰和籴而人困科敛。
诸军老弱,战舰蛊敝。
添差及宫祠泛滥,以一福州言之,数倍高宗朝,宜为限制,以宽民力」。
上甚嘉纳。
积官朝奉大夫,迟次于乡,日与亲宾享山水园林之乐。
藏书逾万卷,平居事贤友仁,尤为范文穆公所知。
嘉泰元年三月卧疾,梦入官府,有金紫坐堂上,视之范公也。
傍一吏持文书请君书,君难之。
寤而叹曰:「范公六十八而薨,我年今与之同,非吉兆也」。
稍愈即求纳禄,七月丙寅竟卒。
君讳钢,字德坚一字绍祖
娶龙氏,左儒林郎、知虔州会昌县溥之侄,先二十九年卒,赠宜人
三子:曰潞,迪功郎融州司户录参
曰渊,用致仕恩补将仕郎
(缺),早世。
二女适颜元质王机,馀夭。
孙男二人,未名。
女二人。
惟张氏远有世绪,君九世祖家青州,仕吉州永新县镇将,遂为县人。
曾祖伯英,娶左氏,性旷达,踰岭游海上诸山,冀有所遇,死于古
祖志,孤童步挈父丧归葬,乡人嗟异,累赠训武郎
妣龙氏,赠安人
父成,将仕郎,乐施周急,梁溠甓险,往来德之,赠朝请郎
妣周氏,赠宜人
君事父母诚敬,待内外族姻情文交至,无间言者。
少勤问学,四魁漕举,登辛丑进士科
爱其弟沅江巡检镃、承直郎铎。
镃亡,教育其孤,使有成立。
与铎以文艺相切磋,故其二子习熟训言,潞拔漕台上庠解,渊亦补太学生,号称儒家。
君尝编类《皇朝列圣孝治》,自帝后逮臣民,傍及藩侯蛮夷,总一百卷,表上之。
平生著述号《横江丛集》七十卷,藏于家。
二年十二月甲申,葬本县思明乡遗直里中村之原。
铭曰:
志韫在中,才襮于外。
方其卷藏,能否可盖。
因官立事,所居乃大。
猗欤郴州,士之蔼蔼。
两掾方镇,疑决蓍蔡。
儒宫县道,兴利除害。
升佐闽藩,帅守攸赖。
绪馀则然,其施未艾。
孰云专城,旂弗及茷。
归安斯丘,怀哉永嘅!
行宫便殿奏劄(四 绍熙五年1194年10月4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四、《朱子奏议》卷四、《考亭志》日抄、嘉庆《邵阳县志》卷三四、嘉庆《湖南通志》卷五九、道光《宝庆府志》卷二、光绪《湖南通志》卷八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昨于去冬伏蒙圣恩,除知潭州,方具辞免,未及起发,即闻湖北猺人侵犯邵州界分。
今年春伏奉圣旨,不许辞免,臣遂即日就道。
比及到官,湖北已行进兵攻讨,贼气渐衰,遂就招降,一向宁帖。
却据邵州守臣潘焘申到,见得从前边防全无措置,以致小丑敢肆侵犯,因条画到移置寨栅、增拨戍兵利害数条,臣与漕臣何异详所申颇有条理,遂行询究,见得委的合行措置,遂已具奏,乞赐施行,窃计已彻天听。
欲望圣慈明诏大臣,早赐处分,及何异、潘焘在任之日,依元所申日下措置。
提刑赵不迂先次申奏,亦与臣等所乞无大异同,欲乞并行劄下,公共相度,从长区处,庶使奸贼畏威,边民安业,实一方永远之利。
取进止。
〔贴黄〕臣昨招到猺贼蒲来矢等,已赴安抚司公参。
其人衰弱,初无能解,但恃险阻,敢尔跳梁。
今已伏降,则于事理不得不加存恤。
欲乞圣慈行下本司常切照管,毋失大信,庶几异日复有此辈,易以招纳。
伏候圣旨。
江州汪公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八、《攻愧集》卷一○三
外祖少师生于熙宁十年,后自太府少卿两浙转运副使
年六十一,季舅始生,年丁巳,时庚申,皆与少师同,深异之。
母氏归宁,亦以是年生钥,又长于外家,与季舅丱角嬉戏,少长同研席。
年十三同冠,而公已受世赏。
周旋二十馀年,相与不翅如同气。
中虽游宦南北,见辄倾倒,对酒剧谈,几忘辈行。
不谓去岁一别,遂成千古。
每拜繐帷,哭之未尝不尽哀也。
将葬,内弟求铭,何忍铭吾季舅?
又何敢不铭?
公讳大定,字季应,世为鄞人。
曾祖元吉,有隐德于乡。
祖洙,为乡先生,以特恩补官,赠正奉大夫
父思温,左朝议大夫直显谟阁,赠少师
母王氏,封恭人,赠越国夫人
所生母沈氏,赠宜人
公性开爽宏达,了无城府。
十四岁遭越国忧,伯仲二舅未及归,吊客盈门。
公哀毁擗踊如成人,受吊尽礼,宗党称之。
少师抚爱尤笃。
甫冠,又丁外艰
服除,授右迪功郎,特监潭州南岳庙
未几沈宜人下世。
隆兴二年,差两浙西路安抚使干办公事,未赴省罢,监行在排岸司
乾道五年,就充贺金国正国信所官属六年任满。
七年,以奉使赏循文林郎、监镇江府榷货务都茶场,请两浙转运司文解,九年到任。
务场岁课三百万,公平时不屑会计,至是躬亲简书,乃以增羡受赏独厚。
淳熙元年,循承直郎
四年,改通直郎,知绍兴府上虞县
以赏典用新制对实历,凡十年,至朝请郎
公在上虞,政务平易,吏民相安,事日以理。
邑有寓公吏部丰公谊左司潘公畤,皆清介之士,相与如平生欢。
魏王薨于四明,将葬于越,诏遣刑部尚书谢公廓然运副韩公彦质护丧,使者旁午,州县震动,官吏股栗。
他邑不过供顿之劳,惟上虞通明一堰最为高峻,潮汐虽登,仅过数舟则已涸矣。
公相视地形,复兴旧闸,增浚渣湖,别于支港创小堰,以通馀舟。
募游手二百人,别以旗色,分列左右,俟大舟入闸,立栅既定,引湖水灌之。
水溢堰平,众力掖丧舟以进,略无欹侧。
舳舻相衔,序进而不哗,俄顷俱济。
二公惊叹,称不容口。
至邑,复见馆舍三十馀区,一一整办,器用精明,帟幕华焕。
祭馔顿食,尤为珍腆,上下翕然。
迨至府中,贻书求假供张之具,公又择新洁者七十袭以应之。
二公既归,言于庙堂,诸公以为一路之最,故公之才益显。
赞府尝以县录事小忤其意,不以关白,径杖之。
吏来谢且诉,公曰:「本县丞,何为不可挞?
汝辈尚敢诉耶」?
更加惩治,丞始愧服,闻者以公为善处事也。
九年郊祀大礼恩,赐绯衣银鱼,通判扬州
大卿赵公子濛为帅,政事严明。
公谨事之,而从容忠告,开心相与,裨赞为多。
间遇其怒,徐而解之,终为之平。
僚属恃公以无恐,久而相知益深。
移宪浙右,握手惜别,时人两贤之。
税契一司有所谓导行费者,吏引例以啖公。
公正色却之,曰:「我知勾考簿书,尽吾职而已」。
他日代者以此得谴,狱吏推寻根源,公汔无一毫之累。
漕司交岁币千金,遴选其人,命公与干官权公安节俱行。
敌贪而愎,龃龉万状,至欲易白金四之一,濡滞踰期。
虽已过淮北使者辞疾不出。
一日与权公誓曰:「今日不决,断不可空回」。
于是襆被为留宿计,始相感叹,遣人逊谢,不待有请而事毕。
漕使以闻,权公以是进擢,公不自言也。
韶州,郡计惟仰诸邑常赋,而令多摄官,去来不一,几不可考究。
旧者未足,新者复积,计逋缗钱三万。
公曰:「民贫,可重困耶?
徒费文移,且以饱吏贪尔」。
尽蠲旧负,惟新是图,五邑欣然承命,民亦乐输焉。
旧有漏泽园在光运寺之侧,其废已久,遗骸多贮以瓶罂,垂之梁间,累累无数。
公因劳农见之,其间亦有游宦不能归者,恻然兴念,而未有以充费。
曲江许君教老无妻子,卒于官下,公既为之经纪葬送,箧中尚馀数百千,公悉举以办役。
掩骼埋胔,各得其所,曰:「以此为许君植福,胜于他用远矣」。
邦人尤德之。
幕官陈光祖为之记甚详。
经略赵公彦操、漕使黄公抡仓使吴公昭夫各以所知荐,漕又与宪车李公信甫仓使赵公不迂列于朝,其略言:「以宽得众,行简临民,勤俭公廉,慈祥恺悌,庶几古循吏之风」。
代还,朝廷用诸司荐书而嘉其才,遂除知江州
江素号名郡,讼简财裕,可以卧治。
及公之至,大异故时,帑藏不盈万缗,而负诸司之钱几二十万,官兵俸给亦积至万五千。
公为之矍然,日与同寮图之。
盖征赋既弗办,而游士耗之又特甚。
公曰:「浚民膏血,而使往来者挹取之,以邀虚誉,吾不忍为也」。
会有旨申游谒之禁,公奉行尤严。
凡有挟而来者,止以尊酒谢遣之。
或恐由此起谤,公不为动。
剔蠹刬弊,谨朱墨,节浮费,饰厨传,称过使客之事,一切略去。
属邑旧逋蠲贷之如曲江,不三数月,而用粗足,补解诸司十七万缗,吏俸亦以次支行。
民不加赋,益安公之政,而不得志者萋斐寖成矣,公竟以此罢归。
郡人冤之,相与语曰:「不知谁为飞语,厚诬吾贤侯耶」?
曹官坐侵用郡帑,吏乘为奸。
既下有司,公曲为保全,姑与易地以息众哗。
彼更以为怨,鼓倡游言,巧为阴中,人尤为不平。
二倅张君泌、陈君邕,总干王君兴翁,皆一时名士,情交意浃,驩然莫逆,有赖叶济,数月政成。
公退觞咏相乐,前此未有。
惜公之归,尤眷眷不忍别。
二郡皆有大兵屯驻,待军帅一以诚意,敬公亦有加焉。
士卒有犯,结證明白,送军中使自惩戒,了无间言。
两造至庭,究问详尽,俟其首服,多归于恕
惟奸恶盗窃之徒,治必尽法,为之屏迹,则又仁者之勇也。
水旱有祷,随辄响应。
旧祭社多委寮吏代行,寖以虔。
公曰:「社稷重事,岂可惮劳」?
乃躬修祠礼。
贰车有诗曰:「九江代拜嗟从昔,五马亲祠始自今」。
公自以由支郡升臣镇,朝家选委之重,洗手奉职,罙自奋厉。
又素著廉洁,而横遭口语,皆出风闻,不能无怏怏。
去郡尚无他,重罹风雪之苦,将次池阳,忽得微疾。
一昔殁于舟中,寔庆元四年正月丙辰也。
呜呼,痛哉!
享年六十有二,官朝请大夫
娶陆氏,故发运使寘之女。
明慧勤约,内助甚饬。
相夫教子,俱有可称。
先二十六年卒,赠宜人
子男五人:敏中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
教中,将受公遗泽;
馀幼亡。
女八人,其三亦先卒;
一适陆森,宜人弟之子;
其次迪功郎、监镇江府延陵镇赵希一,从事郎、台州临海县丞赵师觥,里士黄沐,皆婿也;
一尚幼。
孙男一人:之纲,迪功郎临安府富阳县主簿
始,宜人葬于慈溪县石台乡龙潭之原,敏中等将以十二月壬申奉公之丧合焉。
公之处家居乡,出而从宦,表里如一,明白空洞,不问大小,待之钧礼,故所至与人无所怨恶。
检身谨密,杜门省事,又不治生产,了无赢馀。
婚嫁交迫,俸入缘手而尽。
处故庐西偏,欲少增辟,竟莫之遂。
外家友恭之名闻于时,仲舅尚书任兄弟之子犹子也。
叔舅运干蚤世,泽不及子。
公奏阐中以官,其笃于友爱,有父兄之风焉。
讣音至乡,亲故无不陨涕。
母氏洎仲舅皆以高年见公之亡,伤悼尤甚。
公素少疾,持心近厚,孰谓其止于此耶?
公荐以临遣奏事,上动两朝之听。
其一论韶州岑水场兵匠之弊甚悉,谓诸路配隶之馀,选以应役,或聚而为盗,害及一方。
若从炉户之便,添认铜额,可省廪给之费。
其到场及四年者,照旧格给据,纵遣馀人,以次归元配州军,实远方经久之利。
敢书大概,庶几后人或有取于斯。
铭曰:
猗欤汪氏,积德数世。
先生淳笃,文行兼备。
少师起家,深仁厚义。
舅承其传,慈祥恺悌。
载拥州麾,仕非不遂。
胡啬其年,殁而赍志?
公之为政,慕古循吏。
害公客耶,亦命之制。
龙潭之原,往从伉俪。
有衔不袪,庆在来裔。
武陵县学记1190年6月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三、《象山集》卷一九、《常德文徵》卷二、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八、雍正《湖广通志》卷五四三、同治《武陵县志》卷四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
彝伦在人,维天所命,良知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
先知者,知此而已;
先觉者,觉此而已。
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往而不返,迷而不解,于是为愚为不肖,彝伦于是而斁,天命于是而悖,此君师之所以作,政事之所以立。
是故先王之时,风教之流行,典刑之昭著,无非所以宠绥四方,左右斯民,使之若有常性,克安其道者也。
是故乡举里选,月书季考,三年而大比,以兴贤能,盖所以陶成髦俊,将与共斯政、同斯事也。
学校庠序之间,所谓切磋讲明者,何以舍是而他求哉?
所谓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知也,故能明明德于天下。
《易》之穷理,穷此理也,故能尽性至命;
孟子》之尽心,尽此心也,故能知性知天。
学者诚知所先后,则如木有根,如水有源,增加驯积,月异而岁不同,谁得而禦之?
若迷其端绪,易物之本末,谬事之终始,杂施而不逊,是谓异端,是谓邪说,非以致明,祗以累明,非以去蔽,祗以为蔽。
后世之士,有志于古,不肯甘心流俗,然而苦心劳身,穷年卒岁,不为之日休,而为之日拙者,非学之罪也。
学绝道丧,不遇先觉,迷其端绪,操末为本,其所从事者非古人之学也。
古人之学,其时习必悦,其朋来必乐,其理易知,其事易从。
不贰于异说,不牵于私欲,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则其久大可必。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此古人之学也。
武陵旧无县学。
县傍有胜地,地有故筑基,盖往时有欲迁府学于是而不遂者。
县宰林君梦英,出故基于芜秽之中而创学焉,士民之有力者皆争出财以相其役。
林君不事官府之威,凡学之百役,无异民家之为者。
既成,规模宏丽,气象雄伟,遂为武陵壮观。
先是,仓台薛公伯宣助成讲堂,今宪台丁公逢仓台赵公不迂郡侯蒋公行简皆助钱买田,以养士林。
君之创兹学,而上下翕然助成其美如此,则林君之政可知矣。
余于是敬诵所闻以记之。
绍熙二年岁次辛亥六月上浣象山陆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