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杨彝甫静妙轩1102年 宋 · 程俱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君家执戟郎,寂寞坠天禄。
萧然刘董外,那用相窘束。
居无甔石储,但有书满屋。
君今老衡茅,出处异兰菊。
静中独观妙,四达开惠目。
中园郁黄华,庭下森翠竹
饥来索盘餐,小极须睡足。
时当叩君门,为问梅子熟。
澹山岩题名乾道四年六月 宋 · 刘董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三、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下
东平刘董子舒、临江萧宾择可、淮阳王光祖仲显,以乾道戊子六月上休日来游淡山岩。
隐笔记跋嘉泰元年十月 宋 · 刘董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三
士非博学之难,能审思明辨之为难。
古人固有耽玩典籍,涉猎书记,穷年皓首,贪多务得者矣。
履常蹈故,诵书缀文,趣了目前,不求甚解,疑误相传,莫通伦类,漫无所考按也。
检讨龚公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
自六艺百家诸史之籍,无所不读,河图洛书、山镵冢刻、方言地志、浮屠老子、骚人墨客之文,无所不记。
至于讨论典故,订正事实,辨明音训,评论文体,虽片言只字,必欲推原是正,俾学者知所依据。
此其閒居暇日,有得于一时之诵览者,随而录之,故号曰笔记
若夫他日当大典册,涣大号令,则武夫感泣,癃老扶观,当埒燕许辈;
太史笔,褒贬是非,劝善惩恶,凛然有遗直之风;
回视笔记,特翰墨之游戏耳。
嘉泰改元孟冬既望,汶人刘董敬用锓木于东宁郡,庶侈其传。
按:《隐笔记》卷末,百川学海(重辑)本。又见《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九九,《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四。
高商老周熺刘董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一、《定斋集》卷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七
照对臣等俱蒙误恩,临涖剧部,思欲推广德意,惟藉郡守得人。
凡二十四州之广,其有治绩显著者,敢不相继奏闻。
向者诸司尝以知邕州胡槻为一路之最,首先剡上,未蒙朝廷施行。
续加考察,复得其人,不避烦渎,辄敢论荐。
伏见朝请郎、权知象州高商老,行义著闻乡闾,才术见推流辈,文学、吏事,皆有过人。
顷宰剧邑,已著能称,前后守臣以其政绩上闻,尝降四辖指挥
今为象台,行将两考,为政平易,民怀吏畏。
检柅奸弊,郡计自然有馀;
抚摩凋残,田野为之加辟。
以至兴修学校,缮治城池,鼎新军营,易以瓦,区处有方,人不知役。
继累政窘匮之馀,而能百废具举,稽之列城,未易多得。
朝散大夫、知浔州周熺,问学深醇,操履坚正,秉心静退,恬于势利,士论乡评,莫不归重。
继宰两邑,吏民至今去思。
逮为总所干官,分务池阳,革去弊蠹,号为称职。
诸司亦尝交章论荐。
今兹试郡清浔,恺悌宜民,恪意牧养,流亡复业,狱讼清简,人皆安之,在一路中独无讼牒至于诸司
又能持身廉介,以律寮吏。
久例以鱼税钱几千缗充郡守月给,熺皆却而不取,人所难能。
考其治行,近古循吏。
朝奉大夫、知宜州刘董,元祐故相挚之后。
动遵家法,严正有守,吏不能欺。
试郡西融,诸司已尝论荐。
宜阳控扼群蛮,最为冲要,而郡计窘匮,事多废弛。
到官,数月之间,兴滞补弊,井井有条理。
诸猺奉赐、官兵廪禄,率皆按月支给,无复异时逋滞之苦。
奉行盐筴,尤得其宜,调度赖以丰裕。
民猺安堵,不相侵扰,实为边最。
臣等参订共议,得此三人,不敢隐默,自贻蔽贤之罪,亦不敢私徇,以干谬举之罚。
欲望圣慈特加甄擢,庶几可为远方牧守之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