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员典寅”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淳化五年正月 宋 · 杨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
先生讳白字太白,事迹已具范传正姑孰碑及李阳冰《文集序》矣。
蛟龙能神于云雨,不能为人用;
凤凰能瑞于王者,不能为人畜。
先生以自天之材,能神于为文;
异人之表,能瑞于当世。
始投袂而来,竟解组而去,所谓不能为人用与人畜也。
烁哉储星,精生井络。
属在开元天子,御宇日久,天下无事,聿修文教,卷四溟而抉瑰异,顿八纮而罗英佐。
先生拖屐剑阁,西入长安
天子闻其名,忻若有得,召见之日,前席礼之,延于金銮,待如僚友。
自是畴咨若采,潜俾草奏,造膝诡辞,人莫知者。
恩隆宠洽,王公向风,不浃日而声烜于华夏,亦先生之遇,一代之盛也。
夫有高世之德,则讪毁者伺其隙;
有超人之行,则姤嫉者窥其衅。
故士无贤不肖,女无美与丑,斯褚先生所以兴叹也。
值非常之时,遭非常之主,宜必立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以开元之盛,非谓无时矣,以玄宗之明,非谓无主矣。
然而青蝇之营,棘樊斯止;
贝锦之斐,豺虎可投;
贾谊既疏,崔骃亦弃。
岂非得时不难得君难,得君不难立事难,立事不难建功难?
故功难成而易败,事难就而易失。
猗欤!
先生以卷舒无悔吝,趋舍有进退,遂乃北游燕赵,东访梁宋,南憩楚,周流数十载,思与乔松而饵金丹为事尔!
由是纵酒放荡,刘伯伦之傲世也;
赋诗寓怀,阮嗣宗穷途也;
学仙养性,嵇叔夜之迈俗也。
观其才思骏发,浩荡无涯,组绣史籍,粉绘经典,若鼓号钟而繁音杂沓,辟武库而剑戟森罗,而又缥缈悠扬,迥出风尘之外,不似人间笑语,故当时号为谪仙人焉
如《蜀道难》可以戒为政之人矣,《梁甫吟》可以励有为之士矣,《猛虎行》可以勖立节之子矣,《上云曲》可以化愚夫之懵矣,《拟古诗》可以革浇风之寖矣。
其馀所作虽以感物因事而发,终以辅时匡君为意。
自西窜夜郎南流江左,坎𡒄顿踬,飘泊羁绁,悲夫!
仆尝论蜀中自昔多出名才士,其尤者,汉则司马长卿王子渊扬子云,唐则陈子昂先生尔!
长卿武皇之重,终卧病而闲;
子渊宣帝之好,亦无用于事;
子云王莽之乱,复贫困而卒;
子昂愤文章之坏,一变古道,又以贬而退。
先生振风雅之纲,再革今弊,更以放而去。
噫,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
若不然,以褒贬圣贤,毁誉今古,主阴者罚之乎?
又不然以才学富多,器识双茂,司命者黜之乎?
是乌可知也!
抑此数子,千百年后,闻其名者莫不耸慕,宗为楷模,亦可谓拔乎其萃者矣。
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
仆少览先生之文,每为太息。
辛卯岁,谪莅斯邑,因暇披,挈侣来寻。
嗟呼!
城郭皆是,丘陵如故,其人已往,其迹空在。
辽海玄鹤,尚千载而却归;
苍梧白云。
竟一去而不返。
为铭勒石,置之金田。
其辞曰:
岷山之精,上为金星。
母也梦协先生
厥名暨字,则而象之。
风尘表,标天人姿。
词源学派,若泄尾闾
自恃王佐,欲致唐虞。
谓予弗起,苍生其如。
遂来京师,荃芬兰霭。
天子召我,金銮赐对。
礼为前席,千载一会。
王公卿士,莫不倾盖。
英声雷飞,鞫予区外。
有始有卒,其惟圣人。
孰谓谁来,我思奉身。
稽颡丹陛,愿乞骸骨。
天子从之,出苍龙阙,鹤返青汉,云归碧天。
缅追安期,邈寻偓佺
夕饵琼浆,晨漱玉泉
放情肆志,养吾浩然。
诗吟千首,酒饮百船。
西浮南汎,夫何系焉!
龙饮山前,涪江之涘。
先生一去,宅留故里。
数变乔木,几迁人世。
草蔓荒蹊,棘罗废址。
乡人故老,犹话厥美。
吁哉先生,不为不遇。
命也如何,拂衣自去。
蓬莱金阙,昆仑珠树。
定往游沓,孰知其故。
悠悠我思,伤心日暮。
大宋淳化五年正月八日建。
将仕郎、守绵州彰明县主簿事马国祥同题。
张□明镌字。
按:《四川历代碑刻》第一四八页,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版。又见清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
景灵宫1024年3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宋景文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有开必先,大朴为神器之本;
率义而上,九皇为圣人之祖。
然则往来不穷之谓变,阴阳不测之谓神。
其精甚真,强名曰道。
故其高出太虚,深际六极。
冠三仪而称大,亘上古而难老。
帝鸿得之升云天,伯阳得之为教父。
遥源宝系,接正统以延鸿;
锡羡贻谋,启灵心而孚佑。
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预于此乎?
真宗文明武定章圣孝皇帝之在宥天下也,基命静渊之枢,绎思光明之懿。
顺考古以遵妙道,聿怀福以祲群元。
虽有佳兵,不矜其忿鸷;
虽有拱璧,常宝乎慈俭。
诏爵磨砥石之钝,官惟其人;
斋居录贱星之囚,刑几于措。
金铄,次农书,惠孤终,优老寿。
弥文郁矣,监二代而可从;
大孝熙矣,放四海而皆准。
疵疠不作,宠绥有截。
于是呼韩就序,并会清明之朝;
戊己撤候,咸羁荒忽之服。
《萧》《勺》四畅,粉泽交绚。
既而蕊晨真荫,接乎常明之宝;
兰宇秘图,流于主文之辟。
援绝瑞,按秋游。
纵雉郁苍之,奠缯堆堀之上。
曲礼之记三百,翕习而摅容;
神灵之封七千,昭明而受记。
下之报礼也既重,则上之降康也弥速。
当其苍水前戒,紫宙博临,瑜然象载之美,飘如风马之下。
嘉夜四馥,顺拜晬清之容;
流霞载𣂏,躬闻声臭之载。
皇基逿悟,飙游上宾。
天子乃稽灵心,极能事,以为誓诰所不及,则称事裁典,故我金声玉振,制仪号之当;
天人之相交,必知意合德,故我镂版藏鐀,为积累之先。
尽物之多,不足以称德,于是总鸿铄荐高广之称;
自外而至,不止于无主,于是度宝构为密靖之都。
则景灵之作,乃国家所以陈本锡支,优裕淳烈者也。
故其测星庙之秘纬,即珍坤之宝势。
鼛鼓不胜其乐,灵台勿亟于成。
宛延鸿纷,上轶倒景;
静深神丽,仰法太微。
峙大众之会,据神区之隩。
焕若飞楼之十二,接层城而在兹;
兀如神鳖之三番,负五山而不去。
秘殿博敞,缭垣盘亘。
珊瑚玉树,恍陟阆风之颠;
沟水蒲池,差胜渭阳之庙。
采诗供清夜之诵,持节候神人之来。
惟清静之庭,以观其妙;
不携贰之爽,以为之宗。
盖天子穆然思所以蠲烝上神,申固百禄者,又可得而云矣。
先是,上栋协吉也,倚云筑而流睿唱;
银榜将署也;
泚壶墨而霏仙翰;
考室大备也,洽藻凫,晞萧露。
汉钱差赐,下逮乎门阑;
周醵啜观,遍露乎歌耋。
乐成之三物也。
典领置使,咨于台宰
神灵标节,著之休令。
六羽基德,五云御历,受民者十四姓,长神者三百年,则见于先天之纪;
云日众变,天渊盈塞,郡国所上者数百千所,群臣将顺者千有馀篇,则存乎降圣之记。
此昭之四物也。
禘所自出,王者之配;
益作原庙,大孝之本。
于是并诏方国,建天庆之祠。
生民厥初,歆然著其盛;
有物混成,寂兮为之母。
于是嗣荐琼册,推懿后之尊。
典铸尚方,摹瑑黄冶,作为上帝之神宝,分镇列郡之殊庭。
此隆孝之三物也。
若夫赤精下教,阴骘乎九宗;
朱光以渥,遂开乎百世。
事隔人理,故宫而不庙;
仪参仙品,故荐而不血。
礼有因造,事兼节文,则先圣御制赞载之备矣。
恭惟皇帝陛下,奉承审训,祗遹孙谋。
允执厥中,纯亦不已。
方谷既富,乐凫鹥之守成;
秘过不移,善春秋之顺祀。
方且载主卒业,见羹永怀。
故即位之二年,诏迓先帝真像于是宫,建宝殿以奉安之。
其后再郊委之场,大合清庙之主。
先甲而告,按斋辂以右回;
肆夏之趋,饬扣金而一献。
又以见圣者之作,明者之述。
周家之世世修德,复命武王
虞民之烝烝克孝,重协于帝者已。
原乎万世不毁,是之谓有功;
非人所致,是之谓受命。
五运迭起,杂霸德者盖斗精之馀;
千载胥会,守天聚者必盛德之后。
我宋之兴也,基乎溟涬,瓞乎遂始。
挟宇宙以制物,载降为皇;
绝天地而属民,用佐于帝。
及夫气开于嗜欲之至,兆应乎精神之向。
太祖经武攻昧,躬文王之一怒,于变时雍;
太宗执竞题期,训神禹之五事,莫匪尔极。
故真考之纂大也,百度累盛,群公交告。
仁闵之监,临我而无贰;
博厚之宝,涌出而不爱。
有积善为之长发,有列真迪其凝命。
屹神壝,谨馨粢。
度九筵之堂,枚枚而有侐;
瞻八景之驭,飘飘而下臻。
联压神皋之奥区,震显旧邦之新命。
万八千岁,俾尔寿而无疆;
十有五王,靖我民而斯久。
与夫汉纂尧后,立唐山之祀,而文献不足;
李出柱下,尊濑乡之宇,而独恭不优,非同年而语矣。
而臣滥首词禁,躬阅瑞图。
猥奉方底之音,谬当成功之告。
重念永定宸刻,冠映三辰之章;
温雒秘文,稡合五星之老。
矧敢轧稽缓之蒙思,赞显承之真躅,剽皇坟之末,扬天律之大哉!
姑述下武之钦崇,粗标底绩之和会。
至于奕奕寝貌,奚状万楹之多;
缦缦帝容,但继百工之和。
踯躅流汗,敢次颂云:
于皇巨宋,得天之统,绝瑞云照,繁祺山拥,福禄总兮。
粤在三叶,虚晨梦协青阁笼霄,朱文委牒,人神接兮。
帝心祗遹,沛容善述,圆封累䃭,奠宗侔,东风秩兮。
道荫孔彰,飙游下翔,歌绵悟瓞,执竞日强,命历长兮。
真宗曰咨,咨尔群辟,扬庭荐号,剥圭联册,首宗祏兮。
真宗曰咨,咨尔畴工,仰观星定,大度瑰宫,罄尔邕兮。
炳丹激射,飞仙图写,邃轩拖虹,回阿舞马,表神舍兮。
毡罽周张,琼糜迪尝,云旄芬树,罴案凝锵,奠青场兮。
天锡神宝,飞荣妙道,美镠冶质,福庭分告,尊有昊兮。
帝署嘉名,宸藻乐成,娲天镂石,奎画摹星,袭六经兮。
两宫纂服,上仪繁缛,不失旧物,聿怀多福,似以续兮。
先圣丕律,美假洋溢,肖像颀长,栖神曲密,降之吉兮。
干旄之旟,惟皇厥都,有龟而书,有龙而图,沓珍符兮。
五城宛延,馆御列仙,渊然其泉,健然而天,亘永年兮。
昭仪武氏进位贤妃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二二
门下:朕绍开圣绪,承保天休。
遹遵先猷,肇称毖祀。
外则霈庞鸿于海县,内则昭庆善于宫庭。
眷惟邦媛之良,曩预宸闱之选。
肆朌徽号,敷告路朝。
昭仪武氏躬禀懿姿,动循彝矩。
声扬环佩,雅中步于咸韶;
梦协熊罴,早占祥于莞簟。
夙事永裕,实生贤王。
有寤寐思服之心,得警戒相成之道。
柔嘉自昔,淑慎于今。
朕惟昭考在天之灵,靡瞻匪德;
报伯氏因心之义,莫重显亲。
霜露之思无穷,兄弟之恩致美
是用超从九御,升冠六仪。
以均上帝之釐,以旌内德之茂。
于戏!
彤管有炜,进参褕翟之荣;
华萼相辉,更起珠襦之慕。
祗勤法度,懋迪龙光。
可。
杨承事并夫人诗二首 其二 宋 · 王洋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梦协幽兰故可誇,来从君子更宜家。
疏恩自合开新邑,比德还应副六珈
解使威仪同诂训,聊随轻薄事铅华。
自从瑶瑟初扃后,槛外春风懒放花。
九华集跋 宋 · 员典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四、《九华集》卷首、《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一
先兄著作未第时,著书州之九华山,人莫见其面。
晚策名奉诏入馆,慷慨立朝,屡以论事辱上眷知,视生平所学不愧。
不幸已矣,独遗稿存耳,敬出之,与有志古文者共观焉。
左迪功郎成都府华阳县尉典寅梦协书。
与四叔承事小简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九、《九华集》卷一五
某百拜覆四叔廷评尊右:违去侍侧,泛涉经年。
三峡重湖之险,不可名状,迩来盗贼尤狼戾,侄远道多有意外之恐,侵寻至穷腊,方至阙下。
既已艰苦矣,岂谓主公又先去国,在芜湖曲折见之,根本既摇,枝叶何赖焉?
但以君命犹天,不得不澡心一奉清光,宣赤诚耳。
又平日相知如王枢亦化去,王侍郎中孚亦遭口舌,小臣如枯荄,但倚文墨忠信,不问众口纷华,悉心陈议而已。
兹时炉灶正汤火焰焰可畏,侄相时欲求补外。
未几见玉屏先生荐者五人,皆以次跌去,不谓主上颇怜孤忠,官之三馆之下,使纠逖四方之士。
自揣愚驽至此,视三嵎无慊矣。
此皆叔平日教督之力,祖宗重仍之荫也,知幸知愧。
侄既试院一出,差除既已先定,而诸郎曹、诸馆职群聚以贺,庙堂以为两学得人,因此更薄有声名,然见嫉者亦不无也。
伏恐尊叔要知子细耳,诰词录之右纸去。
梦协弟于文字不可不力,吾门寂寞,幸加意。
某皇恐拜覆四叔廷评尊右:万里外数有西人来,必问诸亲尊者起居状,知入新年甚安,慰喜无量。
某近蒙恩召试禁林,薄技之奏,赐诰第一,天语亦数及之。
是皆祖宗福庇,尊叔平时教训之力,今冒颜道山,已两月矣。
群玉之府,真清逸耳。
近亦以满所司,月日复将改秩。
已得旨放行,惟三馆有此法,其他不可也。
某拜覆四叔承事:涉暑,恭惟燕息靖休,尊候万福。
某去侍侧,跨三年馀,梦想常在三嵎。
此中海气昏湿,夏中恶暑,中人摧颓如醉状,真可畏也。
又饮者食者俱非蜀产,弥觉不堪耳。
侄甚谋归计,若得一郡,以西为幸。
近上以四朝正史未就,建置史官凡三四员,侄与仁甫各预其一。
度事势未可以卒去,然麋鹿之适,当在穷山,似此不见有味也。
叔寿祉愈穹,更宜服适,不当以家事介怀。
棋酒养高,一切可也。
侄方谋般家,有可教者,愿细语之。
某拜覆四叔承事:不侍几教近五年,岁月易得如此,每念老叔及二婶今皆高寿,而劣侄又为一官所羁,思归不废,促归未能也,可奈何!
而又坟墓拜扫之念梗于中,涕叹无有已时耳。
此时又及三秋,海气昏昏,殊无乐态。
伏想故山高明之地,尊候迩来日益万福。
杨老弟学力可谓笃老,而进取之愿未遂,兄岂能不慨然乎?
更宜勉勉,当取一第以晚盖也。
卿相爰立,士民胥庆,前归正士危疑万状,今着床眠矣。
三山之光与天齐也,更烦吾叔与乡父老言之,不及一一露布也。
先此劣侄立朝,屡争一二大事,即欲投劾去矣。
归川者必能具言之,所争者不可形纸笔。
丞相来,所言皆合,则劣侄尤以为丞相可辅,天下大事尚可为也,且复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