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通判金紫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九、《复斋集》卷二二
某羁贯成童,侍先公正献,则闻吾乡有金紫大著正字刘先生者。
及少长,闻荔台翁先生道金紫公孝行清节不离口。
莆田三刘皆天下士,荔台文古学博,不轻伏人。
某生晚,常以不及见三先生为恨。
一日,今惠安赞府刘君及其兄之子琼筦史君袖故国博傅公诚状公行一通见属曰:「吾父母尝丐圹铭于永嘉侍郎蔡公幼学矣,将求墓隧之碑于当世立言君子,不幸即世,赍志未遂。
吾子稔闻金紫公言行,其为我铭」。
某窃唯金紫公盛德高行,乡里敬慕,又有尚书秘监为之子,由台省列禁近,一时海内儒宗文师旧友不少,君不于焉取,而猥及不肖,岂以某尝蒙尚书公之知,故俾汗颜承命而不暇择耶。
力辞不获,于是即公状以为之铭。
公讳洵直,字子浩
其先来自富沙,今城北一亩之居,犹是五季时楹栋。
家世苦学,登本朝进士第者相望。
公曾祖讳仿。
祖喾。
汝霖西京尹觉公之伯祖也。
公年十二丧父,十六又失母,方丱角,父丧未除,时已知刻志于学,篝灯几筵之旁号恸,辍即诵书,率至夜分。
尝夜四鼓,族父闻有哭声极哀,相与起视,则公也,问哭故,荅曰:「读《马周传》,至其言『少失父母,犬马之养无所施』。
为之悲感,不能自止」。
诸父以是奇之。
读经史皆手自抄,累数百卷,无一字不端楷。
稍壮,游乡校,月书季考有声名,两以乡举试礼部,为第七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调泉州永春县主簿
泉守侍郎李公如冈极器重公,由永春外邑檄摄州录参踰年,盖欲公自近,郡事裨助为多。
秩满,授漳州学教授,所教育皆漳之秀士,后为显官,有风望数人,皆尝从公游者。
公虽分教远方,不求己知,而中朝名士,如礼部侍郎黄公中、国子祭酒凌公景夏礼部侍郎汪公应辰,皆争荐公,改秩。
吴公逵提点福建路刑狱,劲清不妄许可,独首荐公。
以诸公荐,改宣教郎分教绍兴府
丞相史魏公浩领府事,遇公如交友。
府学置义田,以待士夫之家无力丧葬昏嫁者,多寡有定式。
又尝即学官举行乡饮酒之礼,皆自公发之。
史魏公还朝,尝为孝宗皇帝言越上人物,荐王瀹以下十人,公其一也。
丞相虞公允文、梁公克家皆深知公,谓公省闱前名,免拘新制试邑,欲就除公六院,以贫不愿就,得通判平江府以归。
寓居城南广化萧寺。
时丧所配已五年,生理素薄,唯一老仆给薪水,饭蔬食,教子读书,未尝有所不足形于颜色。
及官吴门,同列适皆势要子弟,嘉声伎游燕,公每以儒素道谊礼法开警之,久悉感励,谓公言为然。
部使者得旨兴水,则檄公共事,有醲赏可转两官,公辞以疾曰:「吾不敢希赏,且是役也,非郑渠、召埭之比,吾谁欺」?
已而同列代公督役,受赏进秩,随复镌去,识者谓公如有先见。
吴俗喜斗,太守韩公彦古治尚严整,以母忧当解去,公摄守事,有总管司禁卒二十馀辈,持白挺夜掠娼优家。
盖久病韩之严,谓公儒者,且与总管同寮,必不深治之。
公明发亟遣人罗捕,械送有司,为首者黥徙他郡,馀皆杖脊移降。
总管知公不可解,至白部使者,讽公为末减,不从。
公秩满,代者未至,属疾。
计年劳与上供等赏,当转朝奉郎,公欲俟到阙,就乞磨勘
逮疾益侵,常平使者薛公元鼎素与公友善,恐公之不及子,因候病微以为言,且曰:「公欲陈乞进秩,当以书抵政府,旬日可得告下」。
公笑曰:「此意不敢忘,第某病若此,则是天不欲某之遗泽及子,天胡可违」?
薛公退叹息。
又踰月,公始易箦,年才五十有七。
病中呼诸子戒曰:「吾寒苦立门户,止于是,命也,而辈能续吾志,死且无憾」。
父以公升朝籍,遇郊祀恩累赠奉议郎
母吴氏赠孺人
妻故福州通守林公雱之女,赠孺人,以子贵赠宜春通义清源郡夫人
子男四人:杲,故不仕。
矩,故太中大夫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累赠少保
楶,从事郎、新泉州惠安县丞。
棠,故朝请大夫秘阁脩撰、试秘书监朝议大夫右文殿脩撰。
孙男九人:南叔,故迪功郎池州贵池县主簿
炜叔,朝奉大夫、宣差主管华州云台观
煇叔,通直郎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光叔迪功郎、新循州兴宁县主簿
燧叔,宣教郎、前知邵武军邵武县主管劝农公事。
爚叔、爔叔,从事郎、泉州晋江主簿
煜叔,故通仕郎
煓叔,将仕郎
孙女五人。
太学生陈介可、陈洁,故泉州文学谢骏,承直郎福州长乐县主簿诚之,故迪功郎漳州龙溪县尉方渭公,其婿也。
曾孙男十五人:文瑞,故童子科免解进士;
文宝将仕郎
文礼、文厚、元发、文振、元达、文虎、文豹、汉僧、文度、至僧、同僧、𥙿翁、全僧。
元孙一人,孙。
公以淳熙二年乙未九月七日卒。
明年丙申夏五月,诸子奉公柩葬于莆田县温泉山之源,清源夫人先葬者九年。
公为人澹重,不妄语笑,孝友出于天性。
王母与父母之葬,皆公只力负土竣事。
凡分业之有无,悉不问,居官所得薄俸亦散不蓄。
公行己洁而和,莅事明而恕,择交严而笃,处乡靖而逊。
常自言平生行事无一毫不可以告人者,其所自立如此。
韩子有言:「根之茂者其实遂」。
公自高曾祖考咸晦迹藏德。
公童稚失父师而能刻志嗜学,劬躬焘后,人皆期公子孙必大,而恨公不及身见也。
公卒未数岁,诸子皆学成行修,推重乡党。
尚书公擢淳熙进士甲科
秘监公登绍熙进士第,华闻日大。
府君累试礼部,以特奏补官。
于时工部艾轩林先生、徽猷郎中林公、元枢郑公、刑部黄公及先公皆喜公有子,谓如执左契,取必于天云。
铭曰:
养不逮父,感奋孤童。
不逮子,课孝与忠。
居官振职,受知名公。
徼荣冒赏,如恫在躬。
德浮爵齿,厥后益隆。
温泉之原,岿彼公宫。
过者必式,有穆清风。
坦庵词序 南宋初 · 尹觉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三
词,古诗流也。
吟咏情性,莫工于词。
临淄、六一,当代文伯,其乐府犹有怜景泥情之偏,岂情之所钟,不能自已于言耶?
坦庵先生金闺之彦,性天夷旷,吐而为文,如泉出不择地。
连收两科,如俯拾芥,词章乃其馀事。
人见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初不知得之之易,以至得趣忘忧,乐天知命,兹又情性之自然也。
因为编次,俾锓诸木,观者当自识其胸次云。
门人尹觉先之叙。
按:《坦庵词》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