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云庄集序庆元六年八月 南宋 · 傅伯寿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四
《云庄集》,故○陵太守曾公所作也。
公家世以儒显,至南丰先生遂以经术、文章名天下,学者宗之,以继唐韩文公、本朝欧阳文忠公
时文肃、文昭公同以才学进,兄弟鼎峙于朝。
文肃公位至宰相,佐徽朝初政。
文昭公出入三朝,终始全节,号为名臣
其所更践多翰墨之职,今其遗文具在,典雅温纯,盖与南丰先生真雁行也。
文昭公之孙,龙舒太守讳纁之子也。
文昭晚罹钩党之祸,龙舒公力奋于学,既践世科,官曲台矣,中道而殒。
龙溪翰林汪公尝叹其文若川增条达,莫见其止,及志其墓,以简古目之。
公五岁而孤,太夫人强氏,故资政殿学士文宪公之女,贤而明智,亲授以经而督之学。
公颖悟异凡儿,少长,益骏发,每读书五行俱下,日记数千言。
文昭公家多书,已而燬于兵,家贫无以市,一阅于肆,终身不忘,遂博通六籍诸史传记百家之言。
少从人假《春秋左氏传》,未兼旬归之,人讶其速,公曰:已习矣。
摘而问之,口诵如注水,终卷乃已。
尝憩临安孤山僧舍,客有称僧如璧冷泉亭记》者,就借所乘马驰九里,至亭上,一阅即归,写以示客,客往覆之,不差一字。
时人惊服,以为王氏之仲任、仲宣、延氏之叔坚不是过也。
年未弱冠,试于国子监,袖然为举首。
已而不利于春官氏,去从博学宏词举。
有司异其文,将以名闻于中书矣,夺于异议而止。
公遂绝意科目,然嗜书笃,虽祁寒盛暑,手不释卷。
为文操笔立成,初不经意者,徐而绎之,虽积功精思者不逮也。
公卒之二十八年,公之子今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炎,辑公之文为二十通,面以授伯寿曰:「先人生平为文甚众,然未尝属藁,以故多所遗轶。
不肖之孤,纂集论次,堇堇是耳,愿丐序以行诸远」。
伯寿辞不获命,退发公文而读之,弥日不厌。
叹曰:夫文章之作,古病其难,其所以难者何也?
盖材之禀于天者,其警敏不可以强而能,而学之传于家者,其源流又贵于远且深也。
世之豪俊之士,博闻强识,一览无遗,材非不警且敏也,然家之所传无源流之学,徒凿其意而为之,则矜能骋怪,或至于畔弃绳尺矣。
文章之家,重规叠矩,奕叶相承,源非不深且远也。
然天之所禀,无警敏之才,独勤其业而守之,则罢精鉥心或不免于沿蹈故常矣。
传之论吏道者曰,能与不能,自有资材,何可学也?
记之论百工者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呜呼!
吏俗务,工末技也,能犹有材而守亦以世,况于文乎?
公之聪明该博既踔绝辈流,而鸿儒宗工,代起相袭,心通性解,目濡耳染,其于文也,是唯无作,作则追美于前,垂声于后必矣。
故其古诗则兴寄渊邈,词旨超迈,多效《选》体为之;
唐律则务造平淡,间出清新,比事赓韵,精诣妥帖;
至表章笺启,则又繁约适中,铺陈有叙,摭古语而加剪截之功,造新句而遗斧凿之痕。
他文一皆类是,盖深有文昭之遗风焉。
廉靖乐道,恬于势利,仕三十年仅至二千石而终,曾不获以诗鸣国家之盛而文出中朝之词命,位不配德,时共惜之。
今敷文公隆兴元年进士第,入为尚书郎,出建使者节,俱有声绩。
谦厚明敏,天子方乡用之,然则继文昭兄弟之业而使公无九泉之憾者,将于是乎!
在《传》曰:「非在其身,在其子孙」,其是之谓夫!
公讳协,字同季云庄盖公自号云。
庆元庚申八月朔徽猷阁学士大中大夫、知建宁军府河阳傅伯寿序。
按:《云庄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盱眙军向子固转官制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九、《杉溪居士集》卷四
敕具官向子固盱眙当来往之冲,政务繁剧,非他郡可比。
尔才资通敏,游刃有馀,用能宣勤,克举厥职。
进官一列,盖以劝能。
益既乃心,务承朕命。
可。
县丞叔周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二、《诚斋集》卷一二八
叔周讳𨗥,叔周其字也,李氏。
汜水人,后徙洛,以赠少师讳章者为曾祖,以赠少傅讳百明者为祖,而左中奉大夫讳元孺之子也。
中奉累赠至正议大夫
叔周年六十四卒于从兄迎明州通判之署,积阶至奉议郎,而所更者通仕郎从事郎、文林郎承直郎通直郎,终官知赣州兴国丞,而所更者监秀州华亭税,监秀州酒,扬州节度推官吉州军事推官,知潭州安化县
初,靖康南渡,叔周为虏所得,屈叔周使拜,不可,且曰:「吾家世荷国恩,可为虏屈」?
虏怒,击叔周首,流血且死,遇天雨得苏。
其任华亭税,以父忧不赴。
其任秀州监酒日,叔周被檄视潦,舟行民田中,问所主,曰:「监司圭田也」。
吏侧目摇手,不敢以潦闻,叔周曰:「水潦为患,上供且应复,况圭田乎」?
尽复其租。
常平使者郑公某闻而奇之。
又被檄覆视平江府经界,时立法严甚,胥吏乡正并缘为奸,高下定赋,不以实阅。
叔周躬行田亩,悉为正之,使得其均,人德之。
归日,野夫罗拜于道,有具香火送叔周出境者。
扬州向公子固驭吏如束湿,独乐叔周之贤,将首荐焉。
录事参军施兴祖且更尽,而荐员未具,请于向曰:「今岁止一牍,将荐从事李君,愧不君及」。
周在傍亟曰:「愿先荐施」。
以为长者,从其请,施以是得先改京秩。
吉之材官以主将掊剋,一夕溃,议者欲调外砦兵捕之,周曰:「此辈非有憾于州郡,招之则定,激之则叛」。
郡守叶公仁用其计,溃者果归,民用不惊。
安化逋府钱数百万,既辞满,羁縻不得去。
周白张公孝祥,愿解纵代者,当庚所逋。
张公高其谊,代者即解。
既而沈公介代张公,有不悦于张,怒及所与。
有摄尉董邰者,以私谒不遂,谮周于沈,周自免去。
既调兴国,未之官而没。
初,正议没时家有馀赀,周既仕,则悉以委诸昆弟,不名一钱也。
尝摄楚州宝应,适有旨捕淮北逸寇甚急,周获四人,诏加官一列。
故事,选调有武功,受此诏者即为京官。
周曰:「以人命为功,吾不忍也」。
置而不问。
及以荐改秩,周曰:「吾不奉诏,今亦改官」。
周有杂诗百馀篇,皆慷慨愤激、一饭不忘君之语。
初娶刘氏,继赵氏,皆先卒。
子男四人:长夭、次纯、纶、约。
女四人:长未嫁卒,次适朱辅,及保义郎黄良能,及进士杨楫,皆赵出也。
孙男二人:大中、大昌
周卒之日,无田一亩,无宅一区,其柩旅殡于霅川
子纯无所于归,以周尝官于吉,吉其所甚爱者,且赵夫人之墓在,今居焉。
纯将返柩以葬于吉之马冈山赵夫人墓之左,前期,以吾弟楫之状来谒铭。
铭曰:
朔狁方獗,裂颡不折。
谗夫岂多,平陆九河。
无亩可耜,无锥可置
茕茕孙子,将焉寘此?
羁忌之魂,归哉丘坟。
襄我后人,尚亨其屯。
陈康伯御札隆兴元年十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四、《陈文正公家乘》卷一、《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一二
淮东总领所寄收向子固回纳到钱十万贯,内支钱五万贯,与向子固措置马监使用。
报修瓜洲转般仓利害奏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九、《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五
臣向者伏准处分,令修瓜洲转般仓。
臣已与向子固计度工料。
将兴役间,子固乃遣扬州通判来,称相验土色,沙石相半,难于兴筑。
臣亦密遣人覆视,与子固所申一同。
臣已逐一备奏去讫。
窃惟此城之筑,不在议者将为守计乎?
将为战计乎?
抑亦准备缓急为士卒有归计也?
若虏非全归而来,可与角战,当据淮壖,以俟其至,何独至此而交锋耶?
况是军施既退,安肯有背水复战之理哉?
若谓为守计,则盱眙高邮之险,扬州之险,自当量度力守。
必欲守瓜洲,臣所未谕。
瓜洲近江,人有归志,孰与为守?
度不过以备仓卒遁走耳。
如探报不明,料事不审,措置失当,至使虏之大兵得追蹑吾后,当是时,孰不争先求济?
此城之设,似为无益。
臣初以土脉坚固,欲置转般仓于其中,虽费工役,尚为有用。
今土沙相杂,春雨秋潦,必至颓毁,费财困民,何时而息?
事该国计,不敢欺隐,更乞圣慈,特赐详察。
臣以孤危之迹,特陛下眷待倚仗,第知竭尽死力,以报知遇。
惟是疏远,任重责大,日夜惴恐,伏乞陛下察其用心,俯赐矜照。
乞于江都县摽拨萧琦赐田奏隆兴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五○(第六册第五八九八页)
契勘已降指挥,萧琦于淮东官田内拨赐二十顷,寻劄下扬州摽拨。
今据向子固备据江都泰兴县申,共有系官水陆荒闲田一百八十二顷,系绍兴元年复兴以前人户抛弃,无人请佃,有误摽拨。
伏见江都县界有镇江府驻劄诸军营田官庄一十七处,皆有耕种田地。
乞于上件田内摽拨近城二十顷应副萧琦。
除存留军中元差使臣二员依旧管辖外,其耕田人户就用元召募到百姓户客耕作。
所有力耕军兵却发遣归军。
扬州孳生监隆兴元年九月十六日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二、《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一二(第八册第七一三○页)
中使邓从义传旨,令置孳生马监
欲乞于扬州踏逐水草稳便去处,起盖监屋,就委守臣向子固提举
许差监官文武臣二员,内先差一员干置,馀候措置就绪日差。
定武本兰亭帖绍熙三年夏1192年7月 南宋 · 王明清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宝刻丛编》卷六、《兰亭考》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定武郡斋旧有《兰亭》石刻,为薛师正之子绍彭易去,世之所传多矣。
宣和初,其弟嗣昌献于天上,徽宗命龛置睿思东閤之壁,自是人间不复得。
靖康之乱,凡尚方奇尤卓绝之珍,悉为群胡辇归彼国。
独此石虏所不识,弃而不取。
建炎初高宗驻跸广陵宗泽汝霖居守东都,见之,与贼窃之馀数物,遣骑疾驰进行在所
曾未逾月,狄复南寇,大驾幸浙,失于仓猝之际。
绍兴中向子固叔坚淮南,密旨令搜访之。
叔坚冥索不获,其后叔坚遭台评,以谓穷寻窖藏金宝,至于广掘地土,盖繇此焉。
叔坚之子淔端叔语余,如是物之显晦有时,未知何辰复当出耶。
绍熙壬子夏,余觅官修门,与顺伯剧谈偶及,顺伯云:「此一段事,世所未闻。
当为我识之所藏旧本之左」。
因遂书之,斯碑所用纸竹,岂非维扬模打者欤?
孟庾绍兴间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四九、《石刻铺叙》卷下
闻知会稽县向子固褚遂良所临《兰亭序》,后有米芾题识,卿可取进来,欲一阅之。
十四日。
孟庾
押。
兰亭叙》却付卿。
二十四日。
押。
过江催发米纲劄子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二、《盘洲文集》卷四一
臣被受今月二日圣旨处分海州军食事。
臣虽已科拨米斛过江,窃虑入闸之后,或舟大水浅,无船盘减,官司不着紧催赶,依前留滞,有误军前指准。
臣遂于次日躬亲过江,至瓜洲方见齐侁、武琪纲相继入闸。
及到扬州,根刷得朱实、张受两纲米壹万一千石,各已于今月三日以前经过前去外,有张球、梁平两纲共米一万一千石,内有一船装二千石者,阻浅在城内,撑驾不行。
臣遂面见向子固,即时措置。
寻雇到客舡二十一只共五千料,用一十三只盘减。
臣随行支与地里雇钱三百馀贯,仍更支钱一百文,付两纲押人,添助其他篙梢口食,差使臣吴弼坐押,已于初七日申时起离扬州讫。
尚有用不尽舡八只存留在岸,已移牒强友谅,候后纲有阻浅舡只,即行盘减,星夜赶发前去。
转运司干办公事伯骏,前去盐城县措置海舡。
臣访闻前任知县龚尹曾有官造多桨舡二十馀只,及裕口羊家寨有海舡数十只,臣已令周伯骏访存在诣实,劝诱使用。
臣缘本所见计置张子盖军马合用钱粮,并据楚州申,张玘人马亦已到涟水县,合要科拨粮食。
臣若更行起发至前路,却恐妨旷本职,已于初八日巳时回归镇江府讫。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