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渊圣皇帝疏1126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五、《杨龟山先生集》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七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以凡庸之才叨被误恩,擢寘谏垣,仍侍经幄,丝毫未有所补,而迫以桑榆晚暮,衰病日侵,不足以任职,引年之请,屡渎天听。
伏蒙陛下眷怜,未忍摈弃,授以宫祠之禄,使毕此馀生。
天地之恩,无以报称。
念将去国,恐自此遂填沟壑,无复再瞻清光,犬马之情,不能自已,谨竭所闻以献。
伏望陛下清閒之燕,俯赐览观,庶或补于万分,臣不胜幸甚。
臣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一身之修,推而至于天下,无二道也,本诸诚意而已。
臣窃观陛下育德东宫十有馀年,惟诗书是习,玩好声色之奉不接于耳目,虽名实未加于上下,而恭俭之德天下已孚矣。
临御之初,东寇未平,北骑寻至,城无楼橹,士不素练,守禦之具阙如也。
城中之民安恃而无恐者,惟陛下盛德耳。
未平之寇,皆投戈负耒,复为力耕之农,岂一人一日之力所能胜哉!
诚意感通,而人自服从,其效可见也。
自古愿治之君,惟在慎一相。
宰相人主之心膂也,台谏耳目也,百执事股肱也。
心膂之谋虑不深,耳目之视听不明,股肱之宣力不彊,而能安其身者未之有也。
臣窃谓君臣相与之际,尤当以诚意为主,一有不诚,则任贤不能勿贰,去邪不能勿疑。
忠邪不分,鲜克以济。
昔在仁祖时,韩琦谏官,论四执政,一日而尽去之。
唐陈师合言人主不可假宰相以事权,太宗曰:「是欲间吾君臣也」。
遂逐之。
贞观嘉祐之治几至三代,此任贤去邪之效也。
仁祖而不明,则必以韩琦之言为已甚,太宗而怀贰,则必以师合之言为忠,岂不殆哉!
近见台谏有言宰相者,陛下两置而不问。
使言之无实而不罪,则谗邪谮愬者得以肆其奸;
言之有实而不行,则鄙夫患失者得以安其位。
如是而求治,臣知其难矣。
唐中宗时崔琬对仗弹宗楚客
故事,大臣被弹则俯伏趋出,立朝堂待罪,楚客更愤怒自陈忠鲠为所诬,中宗不穷问,命楚客结为兄弟以和解之,故中宗卒有和事之名。
和事非人主之美称也,可不监之哉!
臣愿陛下明是非,辨邪正,有罪则去,妄言必诛,则小大之臣有所惩戒,咸怀忠良矣。
如是而天下不治,未之有也。
夫舜之命禹征苗也,禹以益赞之言而班师。
二臣未尝禀命也,而安行之;
舜亦诞敷文德,而莫之问。
以后世言之,二臣遂事之诛,宜无所逃也,非君臣相与以诚,绝无间言,乌有是哉!
人君之任臣,当慎其始而已。
苟非其人,虽一日居其位不可也。
疑而用之,其弊有不可胜言者。
初,德宗在藩邸,亲见代宗为政之弊,嬖溺奄宦,为缙绅祸。
及其即位,痛惩之,省四方不急之贡,罢梨园乐工及献珍禽奇兽怪草异木,纵驯象四十有二于荆山之阳,又出宫女数百人。
中外耸观,谓太平可以立致。
淄青军士至投戈相顾曰:「明主出矣,吾属犹反乎」?
疏斥宦官,亲任朝士
张涉薛邕之徒,俱以儒雅入侍。
已而二人继以赃败,于是始疑在庭之臣无可倚信者,而宦官因得藉口,故近习用而朝士疏矣。
盖其任臣,其始不慎择故也。
夫南北司相为轻重,此重则彼轻,此轻则彼重,理之必至也。
其后歛天下之财,归之大盈,以为私藏,借商除陌税间架之令行,而天下骚然矣,其弊益甚于代宗之时
奄人用事,至持天下之柄授之,卒有门生国老之称,可胜痛哉!
盖其初出于一时之锐,无至诚不已之心以持之,未有终不变者也。
此前世覆车之辙,可以为监矣。
近闻百工技巧虽尽废罢,犹私畜于宦臣之家,觊幸异时投间而入,不可不察也。
窃闻道路之言顿异前日,虽细民无知,亦朝廷有以召之也。
正月以来,屡降德音,尽复祖宗之旧赋外,征歛并行蠲除,闾巷欢忻鼓舞,日需膏泽。
今既数月矣,未有一事如祖宗之时者,赋外征歛,率由旧贯。
自崇宁迄于宣和,宽恤之诏,岁一举之,宣之通衢而人不听,挂之墙壁而人不睹,以其文具而实不至故也。
陛下嗣守神器,尤宜慎始,诏令如此,是亦文具而已。
后虽有德意,人谁信之?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夫民者,邦本也。
一失其心,则邦本摇矣,不可不虑也。
然边陲未宁,勤王之师无虑数十万计,萃于朔方,日费不赀,而边郡残破,十无一二,涓流积之而尾闾泄之,臣知其不易供也。
朝廷未能一如诏旨不取于民者,亦事有不可得已耳。
而远方百姓,盖未之知也。
人君高拱于一堂之上,而四方万里之远,欲上之德户知之,臣恐非智力所及也。
《周官》掸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巡天下邦国而语之」,正为此也。
臣愿陛下修掸人之官,每路遣使一员,慎简忠信可任者,使诵上志,道国之政事,遍历所部而语之,候边事稍宁,兵革衰息,则赋外蠲除悉如前诏,不为虚文,使百姓晓然知息肩之有期,则人将和悦而正王面矣。
此今日之急务也。
仍令询究民之利病可以兴除者,吏之能否可以升黜者,弊政良法可以罢行者,条具以闻。
方嬖倖持权,官吏出其门者日求珍货以媚悦之,奸赃狼籍,无敢谁何者,上下相蒙,贿以成俗,污染之久,未易遽革。
臣尝论其一二,虽蒙施行,不过放罢而已,未尝究治也。
成王以商之顽民封康叔,则告之曰:「敬明乃罚。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圣人岂乐于杀人哉?
道之弗从,令之不服,非有严刑重诛不能禁也。
既历三纪,世变风移,而后康王以成周之众命毕公,则告之曰:「惟德惟义,时乃大训」。
先王之施德刑非有异也,因时而已。
凡诸路奸赃之吏,当究见情实,稽成王康叔之意,甚者肆诸市朝,投之岭海,庶乎人怨少伸,和气充塞矣。
自崇宁以来,为害之甚无如茶盐二法,臣尝论之详矣,今复转般而钞法不变,未见其利也。
祖宗设置发运司,盖得刘晏之遗意,朝廷捐数百万缗与为籴本,使总六路之计,通融移用,以给中都之费。
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丰稔则增籴以充漕计,饥凶去处则罢籴,使输折斛钱而已。
故上下俱宽,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
胡师文以籴本为羡馀以献,而制置发运司拱手无可为者,此直达之议所从起也。
今复转般,而籴本乃取之诸路。
昔在诸路,每岁一路所得盐课无虑数十万缗,自钞法行,盐课悉归榷货务,诸路一无所得,漕计日已不给;
今又歛取之,非出于漕臣之家,亦取诸民而已。
民力困敝,徒为纷纷,无补于事。
臣近询之民间,谓朝廷虽有复转般之名,而直达之实犹在。
诸路米至真、扬、楚、泗,未尝入敖,徒于文历内为收支文具而已,此尤非更法之意也。
臣窃谓盐法与转般相因以为利,自行直达,而盐法随变,所谓相因为利者两失之矣。
祖宗时,荆湖南北、江东西漕米至真、扬下卸,即载盐以归;
交纳有剩数,则官以时直售之。
舟人皆私市附载而行,阴取厚利,故以船为家,一有罅漏则随补葺之,为经远计。
太宗尝谓侍臣曰:「倖门如鼠穴,不可塞。
篙工、柁师有少贩鬻,但无妨公,不必究问」。
非洞见民隐,何以及此?
自直达钞盐之法行,而回纲无所得,沿江州县亦无批请,故毁舟盗卖以充日食,而败舟亡卒处处有之,转为贼盗,不可胜计,其为害非细也。
臣窃谓转般、盐法为发运司职事之根本,二者不可偏举。
不捐数百万以为籴本,无回运以养舟人,则虽复转般,无异直达矣。
近见发运司漕米至汴中,损失者十几五六,盖人船皆处之非其道也。
刘晏扬子置十场造船,每船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曰:「不然,论大计不计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使之私用无穷,则官物坚好矣。
异时有患吾给钱多,减之过半,则不能运矣」。
至咸通中,有司计费而给,无羡馀,船益脆薄易坏,漕运遂废矣。
闻真、扬起纲,凡治舟所须之物、调夫庸直皆不以例给,篙工、挽卒逃亡四出,沿汴以清河兵递行牵挽。
清河兵素非纲官所辖,肆行盗窃,不可禁止;
加之上漏下湿,非沈溺则腐败而不可食,其损失多矣,皆惜小费不论大计之过也。
臣欲乞朝廷严立法制,船场不得减尅工料,优给支费,庶得坚实,无疏漏之虞。
复运盐之利,使篙工、柁师以船为家,则官物自无损折矣。
汉唐以来,善治财赋者必以刘晏为称首,之言曰:「理财当以养民为先,户口众多,赋税自广」。
此至论也。
专用盐利以充军国之用,其为法止于出盐乡置官,收买盐户所煮之盐转鬻商人,任其所之,无馀事也。
其始,江淮盐课岁不过四十万缗,季年乃至六百馀万缗,不啻相什百也。
岂当时可行,而今不可行耶?
臣尝任越州萧山县,境内有钱清盐场,亭户多窜亡,至追捕拘系之,乃肯就役。
尝究问其故,盖盐之入官一觔不过四五钱,积盐之久,必有耗折,官吏任责,则入盐加耗,理所不免,计其工力之费不偿其二三。
又所至匮乏,钱不时得,此亭户所以多窜亡也。
饥寒所迫,非私鬻之无以自给,故盗贩十百为群,被甲戈名裹送者不下数十人。
官司畏其生事,护送出境,得无侵扰已倖矣。
夫深山穷谷有经年不食盐者,至附郭之民不可一日无也,钞盐之价高而私贩贱,故食私盐多而岁课所以不敷也。
非抑配编户,则盐钞无肯售者,此其弊根也。
朝廷若于出盐乡增价售之,使其私用无窘,则亭户孰肯冒禁与盐贩者私市哉!
弊根既去,则岁课自敷矣。
夫天之所生,地之所藏,昔常有馀而今不足,其弊必有自矣,朝廷盖未之究也。
建隆之初荆湖、江浙、河东、川、广、福建皆非朝廷有也,所有者淮南京东西数郡而已。
承五季之乱,干戈日寻,然未尝以用不足为忧。
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贡赋之入十倍于前时,而日以不足为忧,何哉?
处之未得其道故也。
昔皇祐尝为《会计录》以总核天下财赋之出入,百官饩廪之俸、军储边计,凡邦国之经用,皆有常数。
元丰之《备对》,元祐之《会计》,皆放此为之。
臣伏望陛下明诏大臣为《靖康会计录》,取皇祐元丰元祐三书以为式,吏员之增减,兵旅之多寡,户口之登耗,赋入之盈虚,与凡经用之数,以三书参较之,有馀不足之本,可以究见矣,然后从而救治之。
宰相岁终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而忧国用之不足,非臣所知也。
臣在阙门之外,庙堂之论,臣不得而与闻焉。
然得之于道路之言,以为执政大臣治文书,究细务,日不暇给,其如天下之大计何?
臣窃谓今日之急务惟政事之未修,边陲战守之未备,皆阙然不讲,此臣之所深忧也。
臣愿陛下敦谕大臣,阔略细务付之有司,专务修政事,振军律,练兵选将,为战守之备,庶乎纲举而万目自张矣。
臣不胜幸望之至。
论时事劄子 其四 四、转般1125年3月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转般盖得刘晏之遗意,朝廷捐数百缗与为籴本,使总六路之计,通融移用,以给中都之费。
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丰稔则增籴以充漕计,饥凶去处则使之输折斛钱而已,故公私俱宽,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也。
胡师文以籴本为羡馀以献,而制置司拱手无可为者,直达之议所从起也。
今欲复转般而籴本取之诸路,漕计犹且不足,而又歛取之,非天降地出,又非出于漕臣之家,取于民而已。
二浙兵火夷伤之馀,疮痍未合,民穷无告,则其患有不可测者,前日之事是也,安可不为之虑哉!
欲复转般,宜遵旧制,捐数百万缗与为籴本,则其事济矣。
不然,徒为纷纷,无益于国也。
胡康侯 其八 1132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一、《杨龟山先生集》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承示问政事先后缓急之序,与夫要领所在,某自视昏耄,何足以知之?
以公积学之久,经纶之业皆素所餍饫者,乃下询于陈腐陋儒,非公不以贤自挟,乐取诸人以为善,何以有此?
三复来贶,钦叹无已。
然厚意不可以虚辱,试诵其所闻,惟宽明不以僭渎为罪,则万万幸甚。
某切观自金人渝盟,河北淮南诸郡皆非吾有,民物凋弊,赋入无几,军储资用十百于前日。
天时地利在今日皆不可恃也,所恃者人和而已。
方时艰难,不早为之经画,一日有不足,不免暴取于民。
一失民心,其患有不可胜言者,不得不虑也。
某窃谓当今政事惟理财最为急务,考之先王所谓理财者,非尽笼天下之利而有之也,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各当于义之谓也。
取之不以其道,用之不以其节,而不当于义,则非理矣。
故《周官》以九职任之,而后以九赋歛之,其取之可谓有道矣。
九赋之入,各有所待,如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之类是也。
邦之大用,内府受之,邦之小用,外府受焉,有不可得而侵紊之也。
冢宰以九式均节之,下至工事刍秣之微,匪颁好用,皆有式焉,虽人主不得而渝也。
所谓惟王及后、世子不会,特膳服之类而已;
有不如式,虽有司不会,冢宰得以式论之矣。
世儒以谓至尊不可以法数制之,非正论也。
夫天之所生,地之所藏,今犹昔也,昔常有馀而今不足,其弊必有在矣。
朝廷盖未之究也。
建隆之初荆湖、江浙、河东、川、广、福建皆非朝廷有也,所有者惟南京东西数郡而已。
当五季之乱,干戈日寻,然未尝以用不足为忧。
崇宁以来,承祖宗积累之厚,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而日以不足为忧,何哉?
处之不得其道故也。
国家景德皇祐尝为《会计录》以总核天下财赋之出入,百官饩廪之奉、军储边计,凡邦国之经用,皆有常数。
内府所藏以待军兴郊赏之费,茶盐之入以待边储。
元丰之《备对》,元祐之《会计》皆放此也。
此祖宗之遗法,盖得《周官》待用之意也。
今宜为《绍兴会计录》,取祖宗三书参较之,凡吏员之增减,兵旅之多寡,户口之登耗,赋入之盈虚,皆可考也。
知有馀不足之弊根,可以究见矣。
然后量入以为出而均节之,残破州县使有无相补,庶无阙事矣。
祖宗设制置发运司,盖始于王朴之议,其措画可谓详尽矣。
朝廷捐数百万缗以为籴本,使总六路之计,通融移用,与三司相为表里,以给中都之费。
六路丰凶更有不常,一路岁稔则增籴以充漕计,饥凶去处则罢籴,使输折斛钱而已。
故上下俱宽,而中都不乏,最为良法。
胡师文以籴本为羡馀以献,发运司拱手无可为者,此直达之议所从起也。
既行直达,而盐法随变,其患有不可胜言者。
盖转搬与盐法相因以为利,不可偏举也。
祖宗时荆湖南北、江东西漕米至真阳下卸,即载盐以归,诸路每岁所得盐课无虑数十万缗以充经费,故漕计不乏,则横歛不加于民,而上下裕矣。
自钞盐之法行,盐课悉归榷货,诸路一无所得,故漕计日以不给,而经用不可阙,非出于漕臣之家,亦取诸民而已,此上下所以俱受其弊也。
闽中旧官卖盐每觔二十七文,今民间每觔至百二三十文,细民均被其害,而盗贩所以公行也。
所谓制置发运三司相为表里者,盖发运通融六路之计,钱谷银绢之类,视三司所阙者为之应辨,故中都常不阙也,其为利多矣。
黄帝立丘乘之法以寓军政,历世因之,未之有改也。
至周为尤详,居则为比闾族党州乡,出则为五两军师之制,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用一律也。
天子无事,岁三田以供祭祀宾客,充君之庖而已,其事宜若缓而不切也。
而王执路鼓亲临之,教以坐作进退,有不用命者,则刑戮随之,其教习之严如此,故六乡之兵出则无不胜,以其威令素行故也。
丘井之废久矣,兵农不可以复合,而伍两军师之制不可不讲。
无事之时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
用之于有事之际,则申之以束伍之令,督之旌旗指挥之节。
临难而不相救,见敌而不用命,必戮无赦,使士卒畏我而不畏敌,然后可用。
若夫伍法不修,虽有百万之师,如养骄子,不可用也。
《传》曰:「秦之善士不可当齐、晋之节制,齐、晋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仁义」。
某窃谓虽有仁义之兵,苟无节制,亦不可以取胜。
《甘誓》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
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弗用命则孥戮女」。
《牧誓》曰:「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焉」。
其节制之严盖如此,故圣人著之于经,以为后世法也。
诸葛孔明曰:「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
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此之谓也。
夫军政不修无甚于今日,闽中盗贼初啸聚不过数百而已,其后猖獗如此,盖王师养成其祸也。
贼在建安几二年,无一人一骑至贼境者。
王师所过,民被其毒有甚于盗贼,百姓至相谓曰:「宁被盗贼,不愿王师入境」。
军无律一至于此!
此二事最今日之急务。
蔡京用事,王黼李邦彦继之,祖宗之法扫荡殆尽。
尚书省戾祖宗之法者非一二事,冗官之未澄汰,与役法之弊所当损益,未易缕数也。
然今日二事,在《易》盖《蛊》之时也。
《蛊》之成卦,刚上而柔下,刚柔不交,上下不相与,不足与有为,巽而上无刚健之才,不能以有为,此事之所以蛊也。
《左传》「皿虫为蛊」,蛊者败坏之象也。
先王之治蛊也,如治陋室然,欂栌扂楔,各安所施,不易其处,则庶几其苟完矣。
物物而纷更之,腐者败,倾者不可复支矣。
夫通变之谓事,因其财而通变之,则蛊元亨而天下治矣,此治蛊之道也。
此二事其大略如此,其委曲措画,在执国柄者详视而审处之,非毫楮可尽也。
夫执中不可以无权,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圣人所谓权者,犹权衡之权,量轻重而取中也。
用之无铢两之差,则物得其平矣。
今物有首重而末轻者,执其中而不知权,则物失其平,非所以用中也。
世人以用智为知权,误矣。
孟子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如智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智也」。
盖禹之行水,循固然之理,行其所无事而已。
若用智以为权,则皆智之凿,孟子之所恶也,可不慎欤!
杨文靖公墓志铭 宋 · 胡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九、《伊洛渊源录》卷一○、《楚纪》卷五九
孟子没,遗经仅在,而圣学不传。
所谓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者,世无其人。
则有西方之杰,窥见间隙,遂入中国,举世倾动,靡然从之。
于是人皆失其本心,莫知所止,而天理灭矣。
宋嘉祐中,有河南二程先生,得孟子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倡天下。
而升堂睹奥,号称高第,在南方则广平游定夫上蔡谢显道,与公三人是也。
公讳字中立姓杨氏
既没踰年,诸孤以右史吕本中所次行状来请铭。
谨案杨氏出于弘农,为望姓。
五世祖唐末避地闽中,寓南剑州将乐县,因家焉。
公资禀异甚,八岁能属文。
熙宁九年进士第,调汀州司户参军,不赴,杜门绩学,渟滀涵浸,人莫能测者几十年。
久之乃调徐州司法
丁继母忧,服阕,授虔州司法
公烛理精深,晓习律令,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
郡将议事,守正不倾。
罹外艰,除丧,迁瀛州防禦推官
知潭州浏阳县安抚使张公舜民以客礼待之。
漕使胡师文恶公之与张善也,岁饥方赈济,劾以不催积欠,坐冲替。
张公入长谏垣,荐之,除荆南教授
宣德郎,知杭州馀杭县
南京宗子博士
会省员,知越州萧山县提点均州明道观成都府国宁观,后例罢差监常州市易务,公年几七十矣。
是时天下多故,或说当世贵人,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力引耆德老成,置诸左右,开导上意,庶几犹可及也。
则以秘书郎召,到阙迁著作郎
及对,陈儆戒之言,除迩英殿说书
公知时势将变,遂陈论政事,其略曰:「近日蠲除租税,而广济军以放税降官,是诏令为虚文耳。
安土之民不被惠泽,而流亡为盗者独免租赋,百姓何惮不为盗?
夫信不可去,急于食也。
宜从前诏。
嘉祐通商榷茶之法,公私两便。
租钱如故,而榷法愈急,宜少宽之。
诸犯榷货,不得根究来历。
今茶法独许根究,追呼蔓延,犴狴充斥,宜即革之。
东南州县均敷盐钞,迫于殿最,计口而授,人何以堪?
宜酌中立额,使州县易办,发运司宜给籴本以复转般之旧。
和预买,宜损其数而实支所买之直。
燕云之军,宜退守内郡,以省运输之劳。
燕云之地,宜募边民为弓箭手,使习骑射,以杀常胜军之势。
卫士天子爪牙,而分为二三,宜循其旧,不可增损」。
凡十馀事,执政不能用。
而虏骑已入寇,则又言:「今日所急者,莫大于收人心。
边事之兴,免夫之役,毒被海内。
误国之罪,宜有所归。
西城聚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
宿奸巨猾借应奉之名,豪夺民财,不可数计,天下积愤郁而不得发几二十年。
欲致人和,去此三者」。
会渊圣嗣位,公乞对,曰:「君臣一体,上皇痛自引咎,至托以倦勤避位,而宰执叙迁,安受不辞,此何理也?
城下之盟,辱亦甚矣。
主辱臣死,大臣宜任其责,而皆首为窜亡自全之计,陛下孤立何赖焉?
乞正典刑,为臣子不忠之戒。
童贯为三路总帅,虏人侵疆,弃军而归,置而不问,故梁方平何灌相继逃去。
大河天险,弃而不守,虏人奄至城下,而朝廷不知,帅臣失职,无甚于此,宜以军法从事。
防城所仍用阉人提举,授以兵柄,此覆车之辙,不可复蹈」。
渊圣大喜,擢右谏议大夫
虏人厚取金帛,又遂赂以三镇,遂讲和而去。
公上疏曰:「河朔,朝廷重地,三镇,又河朔要藩。
今一旦弃之虏廷,以二十州之地,吾腹中,距京城无藩篱之固,戎马疾驱,不数日而至,此非经远之谋。
四方勤王之师,逾月而后集,使之无功而去,厚赐之则无名,不与则生怨,不可不虑也。
如闻三镇之民欲以死拒守,今若以兵摄之,使腹背受敌,宜可为也。
朝廷欲专守和议,以契丹百年之好,犹不能保,宁能保此狂虏乎?
夫要盟神不信,宜审处之,无至噬脐」。
于是渊圣乃诏出师,而议者多持两端,屡进屡却。
公又言:「闻虏人驻兵磁、相,劫掠无算,誓书之墨未乾,而叛不旋踵,肃王初约及河而反,今挟之以往,此叛盟之大者。
吾虽欲专守和议,不可得也。
三镇之民以死拒之于前,吾以重兵拥其后,此万全之计。
望断自宸衷,无惑浮言」。
而议者不一,故终失此机会。
于是太原诸郡皆告急矣。
太学生伏阙,乞留李纲种师道,军民从之者数万人。
执政虑其生乱,引高欢事揭榜于衢,且请以礼起邦彦
公言:「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无所不至,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
李邦彦首画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
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
此二人者,国人之所同弃也。
今敷告中外,乃推平贼和议之功归此二人,非先王宪天自民之意。
宜收还榜示,以慰人心」。
邦彦等既罢,赵野尚存。
公复言:「昔尝建言,请禁士庶以天王君圣为名者。
皇后以为谄谀之论,废格不行。
犹泰然,不以为耻,乞赐罢黜」。
上皆从之。
或意太学生又将伏阙鼓乱,乃以公兼国子祭酒
遂言:「蔡京以继述神宗皇帝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利。
故推尊安石,加以王爵,配享孔子廷。
然致今日之祸者,实安石有以启之也。
谨按安石昔为邪说,以涂学者耳目,败坏其心术者不可缕数,姑即一二事明之。
神宗皇帝称美汉文,罢露台之费,安石乃言:陛下若能以之道治天下,虽竭天下以自奉,不为过也。
茅茨土阶,其称禹曰『克俭于家』,则竭天下者,必非之道。
王黼三公领应奉司,号为享上,实安石自奉之说,有以倡之也。
其释《凫鹥》之末章,则曰:以道守成者,役使群众,泰而不为骄。
宰制万物,费而不为侈。
按此章止谓能持盈则神祇祖考安乐之,无后艰耳,而安石独为此说。
蔡京辈争以奢僭相高,轻费妄用,穷极淫侈,实安石此说有以倡之也。
其害岂不甚哉!
乞正其学术之缪,追夺王爵,明诏中外,毁去配享之像」。
遂降安石从祀之列。
谏官冯澥力主王氏,上疏诋公,又会学官纷争,有旨皆罢,即上章乞出。
给事中
章又四上,请去益坚,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西京崇福宫
又恳辞职名不当得,有旨:「杨某学行醇固,谏诤有声,请闲除职,累月恳辞。
宜从其志,以励廉退」。
徽猷阁待制
上即位,除工部侍郎
论自古贤圣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者,以君德在是故也。
上然之。
除兼侍讲
二年,以老疾乞出,除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四年,上章告老,从之。
绍兴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终于正寝,享年八十有三,葬本邑西山之原。
近臣朱震奏公尝排邪说,以正天下学术之谬;
辩诬谤,以明宣仁圣烈之功;
雪冤抑,以复昭慈圣献之位。
据经论事,不愧古人。
所著《三经义辩》有益学者,乞下本州抄录,仍优恤其家。
有旨赠官,赙以金帛。
娶余氏,赠硕人,先卒。
子五人:迪早卒,迥、遹、适、造已仕。
女四人:长适陈渊,次陆棠,次李郁,次未嫁。
孙男七人,孙女五人,曾孙一人。
公天资夷旷,济以问学,充养有道,德器早成。
积于中者,纯粹而闳深;
见于外者,简易而平淡。
閒居和乐,色笑可亲;
临事裁处,不动声气。
与之游者,虽群居终日,嗒然不语。
饮人以和,而鄙薄之态自不形也。
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中庸》、《大学》之道。
有欲知方者,为指其攸趣,无所隐也。
当时公卿大夫之贤者,莫不尊信之。
崇宁初,代余典教渚宫,始获从公游。
三十年间,出处险夷,亦尝覸之熟矣。
视公一饭,虽蔬食脆甘,若皆可于口,未尝有所嗜也;
每加一衣,虽狐貉缊袍,皆适于体,未尝有所择也;
平生居处,虽弊庐厦屋,若皆可以托宿,未尝有所羡而求安也;
故山之田园,皆先世所遗,守其世业,亦无所营增豆区之入也。
老之将至,沉伏下僚,厄穷遗佚,若将终身焉。
子孙满前,每食不饱,亦不改其乐也。
然则公于斯世,所欲不存,果何求哉!
心则远矣,凡训释论辩以辟邪说,存于今者,其传寖广。
故特载宣和末年靖康之初诸所建白,以表其深切著明。
而公之学于河南小尝试之,其用已如此,所谓援而止之而止,必有以也。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岂不信乎!
世或以不屑去疑公,盖浅之为丈夫也。
铭曰:
天不丧道,文其在兹。
维天之命,尸者其谁?
孰能识车中之状,意欲施之兄弟,而遽并为世师。
伟兹三贤,阔步共驰。
有学术业,颜其馁而。
公名最显,垂范有词。
岂不见庸?
孔艰厥时。
狂澜奔溃,砥柱不欹。
邪说害正,倚门则挥。
嗟彼奸罔,谗言诋欺。
我扶有极,人用不迷。
奚必来世,判其是非?
有援则止,直道何疵!
不勉而和,展也可夷。
河流在北,伊水之湄。
谁其似者?
订此铭诗。
权罢明堂见役工诏崇宁四年十月己巳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五
明堂功力浩大,须宽立期限营建,俟过来年丙戌妨碍外取旨兴功。
仍令胡师文梁子美各于本部出材本处,据合用造成熟材般辇上京,其见役工可权罢。
祭顺济龙王诏崇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三(第一册第七六六页)
顺济龙王久在江上,灵迹甚多,时加封爵。
胡师文赴本庙奉安致祭,及专差官一员管干本庙,庙貌常切修葺,四时遣官致祭
近庙居住第四等以下户五家,特免徭役,守护扫洒。
桂林盛事记绍兴二十九年七月 南宋 · 张仲宇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嘉庆《临桂县志》卷五、《桂胜》卷四、《桂故》卷六、《粤西文载》卷三六、雍正《广西通志》卷一一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二、《粤西金石略》卷八、《桂林石刻》上
桂林为广右二十五州之都会,风俗淳古,分野宁固。
自秦汉以来,无干戈之患,和气所薰,山川秀发。
城北七里,冈岭盘纡,即始安原脉。
熙宁初,频有祥烟紫气郁葱其上,父老异之,而莫之识。
未几,果符今上皇帝建封兹地,中兴海县
验今推昔,信芒砀之云不为虚应也。
崇宁间尚书王公祖道来帅是邦,念郡庠湫隘,风教未敷,乃辟而广之,诱进学者。
又采堪舆家之说,洫子癸之流,以注辛戌。
环城有水,如血脉之荣一身,遂闻之朝。
大观二年准敕著令,壅隔新洫者,以盗决黄、汴二河堤防法坐之。
距今应举之士,十倍前日。
乡贡旧额八人而已,秋闱校艺,主文者每有遗才之叹。
绍兴二十六年,知昌化军黄公齐,邦之先达也,入觐宸衷,首言静江属兴王开府,圣泽所沦,士才日茂,而取士不及下郡之半,乞稍优之。
上可其奏,增解贰名。
先是,宪使路公彬上章,言广右土产瘠薄,乞减静江夏税上供布钱,以宽民力。
然不及军装布。
至是,黄复乞之上,亦依奏。
迨今二布疋输壹缗,二侯之请也。
子产为政于郑,舆人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若此邦之民,沐圣恩宽惠膏泽涵濡,皆二三大夫推仁教养之意,而独无志。
谨书其事,锲于名山,传之于后,于以昭示来世耳。
绍兴二十九年七月望日,张仲宇记,梁材书丹。
乡老胡师文、邓礼、鲜于彦永李昶刘准、诸葛升、唐巽、陆逵、吕焘、滑溉、萧然、欧阳彦、莫才广、李安、周惟义、吕盛、黄昉募工,中隐岩福缘寺僧义观、祖华磨崖,龙光刊字。
徐常侍篆书之迹崇宁五年 北宋 · 胡师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崇宁丙戌岁胡师文徐常侍妙墨于仪真大漕之东堂。
按:《书画鉴影》卷三,同治十年利津李氏刻本。
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胡元质辞免知荆南及复敷文阁直学士不允诏淳熙四年二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玉堂类稿》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质:省所奏劄子,辞免除帅及复敷文阁直学士恩命事,具悉。
朕爱惜近臣,犹如宝玉,尘垢或止,旋洗濯之。
卿政事文章,为朕所器。
邦有大赉,首还旧班。
谋帅荆州,诏除甫下;
拥旄全蜀,阃寄滋隆。
式遄其行,毋替朕命。
所辞宜不允。
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使胡元质银合腊药敕书淳熙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明抄本《玉堂类稿》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质:卿亲被选抡,往勤牧御。
巴峡凌寒之际,锦城席煖之时。
众药寔奁,九芝涂检。
助尔保调之术,昭我眷倚之怀。
成都潼川府夔州路安抚制置使胡元质银合夏药敕书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明抄本《玉堂类稿》卷一一
元质:有赫炎威,厥惟盛夏
眷言全蜀,烦我近臣。
珍剂实奁,往资冲摄。
钦承至意,善抚远民。
郴州张使君钢墓志铭嘉泰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平园续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郴州张使君卒,兵部章侍郎颖既大书伐阅,其子复请铭閟之幽。
予常爱柳宗元记先友六十人,叙所长有史法,而以袁高为首,谓能使吾所居官大,其该涉广矣。
今君初以迪功郎荆门军长林簿,垂赴,丁母忧
服除,历静江府司户广州右司理参军常德府教授,堂差知靖州永平县
郊恩赐绯鱼,通判福州,兼西外宗正丞
晚擢二千石,期以循良自见,乃弗及上,识者有用未尽材之叹,是宜特书。
始君仕桂林,帅范文穆公文章政事一世,待以上客。
灵川有杀人狱,岁久尸坏不承,君指颅髻下重伤一问伏辜,阖府神之。
五羊王氏、叶氏皆富盛,王氏婢死,帅疑主人害之;
叶氏仆暮夜随人入城,阍者求金不获,自毁关钥诬之。
君辨其非,帅初怒终察。
提刑王䀭按狱,多所诘问,吏战栗不能对,君出幕后,悉为条陈。
由是诸司举其材,升从政郎
常德校官久不振,君教导课试有方,生员日集。
廪粟不继,助以圭租,又请閒田于府,储岁入,葺栋宇,新释奠仪,正侑坐之位。
城北有泰渠,唐刺史胡处立所开,溉四千馀顷,废于崇宁间,士子皆曰:「此邦秀水在是,不可堙也」。
君白常平仓使者薛伯宣,由梁山下导水二百里,附城为陂堰,随旱涝节其启闭,而命武陵段嵩董正役。
既成,自为之记。
士民胥悦,台府交荐,改宣教郎淳熙十五年也。
永平杂蛮猺,日夜相仇杀,汉法不能治。
君不鄙夷其民,威爱兼用。
郎江湍险,创浮梁以济。
俗病屠牛祭鬼,君教以医药。
将代,邑人及蛮酋杨正道相率借留,帅章森监司张孝曾郡守姚矩、陆耘老俱以循吏荐。
时宰葛文定公将寘之朝,君求福倅而去。
帅多侍从,或前宰执,悉心协赞,疑事必争,遂取信于枢密郑公侨
学有腴田,甲既佃矣,乙挟曹势攘取,君执不可。
富人高氏所养子十年不归,别命继矣,前子闻高病始来,未三月高死,反诉立继不当,漕符州右其说,州追对复避匿。
君谓久去骤来,又舍丧次,子道已绝,复执不可。
宗司素窘用,君裁冗蠹,裕公帑,惠及宗子,人人自重。
知宗赵伯逖馈当得俸二百万,君力辞。
凡仕闽者供张百须,例敷僧寺,君一无所取。
提刑赵不迂常平林思齐复以名闻。
至能大其官如此。
即其所已试,推其所未试,盖可知已。
庆元四年,三省类荐牍,进拟守郴。
入对言:「陛下临御五年,因循之弊未革,荐举不及廉静,臧最多出经营。
文体未纯,士风未笃。
诏书宽大而州县侵渔,名曰和籴而人困科敛。
诸军老弱,战舰蛊敝。
添差及宫祠泛滥,以一福州言之,数倍高宗朝,宜为限制,以宽民力」。
上甚嘉纳。
积官朝奉大夫,迟次于乡,日与亲宾享山水园林之乐。
藏书逾万卷,平居事贤友仁,尤为范文穆公所知。
嘉泰元年三月卧疾,梦入官府,有金紫坐堂上,视之范公也。
傍一吏持文书请君书,君难之。
寤而叹曰:「范公六十八而薨,我年今与之同,非吉兆也」。
稍愈即求纳禄,七月丙寅竟卒。
君讳钢,字德坚一字绍祖
娶龙氏,左儒林郎、知虔州会昌县溥之侄,先二十九年卒,赠宜人
三子:曰潞,迪功郎融州司户录参
曰渊,用致仕恩补将仕郎
(缺),早世。
二女适颜元质王机,馀夭。
孙男二人,未名。
女二人。
惟张氏远有世绪,君九世祖家青州,仕吉州永新县镇将,遂为县人。
曾祖伯英,娶左氏,性旷达,踰岭游海上诸山,冀有所遇,死于古
祖志,孤童步挈父丧归葬,乡人嗟异,累赠训武郎
妣龙氏,赠安人
父成,将仕郎,乐施周急,梁溠甓险,往来德之,赠朝请郎
妣周氏,赠宜人
君事父母诚敬,待内外族姻情文交至,无间言者。
少勤问学,四魁漕举,登辛丑进士科
爱其弟沅江巡检镃、承直郎铎。
镃亡,教育其孤,使有成立。
与铎以文艺相切磋,故其二子习熟训言,潞拔漕台上庠解,渊亦补太学生,号称儒家。
君尝编类《皇朝列圣孝治》,自帝后逮臣民,傍及藩侯蛮夷,总一百卷,表上之。
平生著述号《横江丛集》七十卷,藏于家。
二年十二月甲申,葬本县思明乡遗直里中村之原。
铭曰:
志韫在中,才襮于外。
方其卷藏,能否可盖。
因官立事,所居乃大。
猗欤郴州,士之蔼蔼。
两掾方镇,疑决蓍蔡。
儒宫县道,兴利除害。
升佐闽藩,帅守攸赖。
绪馀则然,其施未艾。
孰云专城,旂弗及茷。
归安斯丘,怀哉永嘅!
宋故少师大观文左丞相鲁国王公神道碑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三
孝宗皇帝齐圣天授,勇智天挺,皇乎有阖辟宇宙、旋乾转坤之姿,盖艺祖之神武,仁宗仁俭神宗之英明,高宗武文,集四圣之大成,金声玉振之者也。
而稽古舍己,比崇华、勋,闻善从谏,兼徽汤、禹,圣而不居,能而不矜,汉五凤唐贞观,风斯在下矣。
故其图任相臣,在初元时则有若魏国张公浚,在中年时则有若雍国虞公允文,皆骏发扬厉,誓清中原,人咸谓君臣投分,一何契也!
至其季年则不然,乃选于众,而举鲁国王公
公之为人,貌不襮其刚,动不显其方,呐呐恂恂,言徐色夷,以春迟湿之气,而当风行雷厉之威,人又谓君臣异趋,又何睽也!
然公自疑丞以宅该辅,十有四年,视前数公,独久厥职。
算效考成,济登隆平,日不足而岁有馀,朝廷清明,纲纪爰整,众正列布,百度咸熙,民物乐康,边鄙嘉靖,淳熙之治视庆历元祐无所与逊者,主之圣亦臣之贤,又何伟也!
呜呼!
孝宗之远猷深旨,是可得而天窥海测也耶?
公讳淮,字季海
其先太原人,五季避地至婺,八世业儒。
曾祖本。
祖登,策进士第,终官承议郎、知湘潭县
父师德,宣义郎
皆赠太师,鲁、楚国公
母时氏,封魏国太夫人
公自幼警敏,寡笑与言,表和里正,力学工文。
绍兴十五年进士,时年二十。
台州临海太守萧振一见许以公辅器。
帅蜀,辟公入幕府
造朝,改左宣教郎,累迁校书郎
高宗皇帝御史中丞朱倬举可御史者,以公应书,除监察御史
右正言,首论:「大臣养尊,小臣持禄,以括囊为智,以引去为高。
愿陛下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时宰汤思退无物望,公条其罪数十,于是册免,公论韪之。
至于宰士方师尹之狡险,大将刘宝之掊克,吉州守臣魏安行虚增鬻公田之估,皆奏免所居官。
陈辉、王传之才,皆荐为郡。
两淮之互市,如七闽之鬻盐,如诸道之预买折帛,如淮漕之夺民榷酤,皆言其敝,多所施行。
楚公忧,既葬,奉母庐墓,哀动行路。
免丧,除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时孝宗隆兴二年也。
旧制,鬻盐官自为场。
其后户计人算,强而售之,淆以泥沙,损其铢两。
公复其旧,小民大悦。
未几召归,言于上曰:「尧以知人安民为难,舜以明目达聪为急,愿陛下以自期,群臣以其君自任」。
又云:「自治之策,治内有三:曰正心术,曰慈俭,曰去壅蔽。
治外有四:曰固封守,曰选将帅,曰明赏罚,曰储材用」。
上曰:「卿曩居言责,议论诚确」。
秘书少监
光宗恭王,上妙简师交,首命公兼王府直讲国史院编修官
执政钱端礼私谒于公,正色拒之。
会王府生皇孙,公请正其典礼,端礼因是谗公。
上知公不相安,命知江州,改建宁府,仍直敷文阁
至郡,老幼逆于境曰:「吾一佛复来矣」。
公俭以裕财用,宽以抚军民。
民有骨肉之讼者,晓以恩义,有泣而去者,狱无颂系,里无叹声。
就迁副漕。
未几得召,御史李处全沮之,诏仍故官。
建之北溪湍悍,方舟以济,每岁桃华水生,随缀随裂,民病涉焉。
公伐石为梁,官费而民不与,梁成而民不知,民堂其南涯,肖公像而祠之。
改浙西提点刑狱,见上陈阁中利病四事,天语褒嘉。
且令一至东宫皇太子待以师儒,特施拜礼。
既至官下,精意谳平,冤者辏集,有数十年不决之讼,皆与直之。
于是有司不敢怠事,狱吏不敢舞文,囹圄娄空,民知远罪。
诸邑有前期借民租调者,公下令必罚,民用昭苏,治最上闻,以太常少卿召。
近习曾觌一再来见,公竟不见,闻者钦叹。
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
未几,西掖为真,兼直学士院侍讲太子詹事
会郊祀恩应任子,公舍其子,任其弟。
时閤门官陈觉民超转遥郡防禦使近习龙大渊太师,仍畀开府仪同三司恩数,参知政事姚宪罢政,除资政殿学士,戚里张说枢密罢政,除太尉,在京宫观,公皆封还诏书。
公自掌帝制,训词深厚,有西汉风。
苏公轼太师词,尤为海内传诵。
翰林学士、知制诰知贡举
上尝与公论及朋党,至是发策问士以崇名节恶朋党,士风丕变,得士最盛。
上问公以文行之士,公荐郑伯熊李焘程叔达,后皆擢用。
淳熙二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公言于上曰:「曩者大臣知以和为和,而不知以和为战」。
于是一新经武,大整师律。
请令蜀中军帅补置偏裨者,必诣密院以审其才;
诸将勿私置亲军,以消其党;
庐州勿撤戍兵,以严其备;
中外诸军勿互招亡卒,致纪律之不严;
荆襄士夫勿私役民兵,致忠勇之不振。
荐蜀帅吴拱才可登用,郭田、张宣才堪为帅。
辛弃疾江西茶寇,上功太滥,公谓不核真伪,何以劝有功?
文州蕃部扰边,吴挺厍彦威失利之罪;
靖州夷人扰边,杨倓奏田琪失利之罪。
公谓二将战没,若反罪之,何以劝士?
三年八月,除同知枢密院事
靖州蛮既平,率逢原杀及老幼,文州羌既定,李昌祖诱杀降者,公皆请惩其罪。
四年六月,除参知政事
先是,参预龚茂良之政大抵慕魏相,庶位承风,多过于苛。
龚既去,时宰席久虚,公与李公彦颖同秉大政,赞上以治。
尚忠厚,诸路奏谳多所平反,政刑中和,一时气象蔼如也。
五年三月,除知枢密院事
蜀帅胡元质黎州青羌寇降,公请诏守臣不得邀功。
吴挺奏草羌寇亦降,公请诏抚之以劝来者。
先是,蜀帅范成大兴元军帅郭钧御众无术,至是折知常乃言治众以整;
成大吴挺颇失士心,至是胡元质乃言治军有纪。
上问一人而毁誉二三,公曰:「固未可遽罢,亦未宜遽用,此抑扬之理也」。
五年十一月,除枢密使,诏班缀恩礼并视宰臣
上从容言武臣岳祠之员宜省,公曰:「有战功者壮用其力,老而弃之,可乎」?
宰臣赵雄言:「北人归附者,畀以员外置之职,宜吏部」。
上曰:「姑仍旧」。
公赞曰:「圣意即天意也」。
又言:「宗室岳祠八百员,宜罢」。
公曰:「尧时九族,在平章百姓之先,疏骨肉之恩,可乎」?
郴寇陈峒颇张,帅臣王佐请节制诸军,公言:「莫若使各展其效」。
寇平,公言佐之功卓然,赏不可薄,上即除次对。
又言:「用流人冯湛,有功,请先释其累囚,趣上其功」。
又言:「军志曰『赏不踰时』,请趣上诸军功状」。
殿岩步军帅岳建寿初充职,即鞭其偏裨十人,有死者,士有怨言。
公言:「恩未加而威先之,请密赐训敕」。
荐陈溱伉健无华,王世雄奇厖有谋,上皆将之。
楚州守臣翟畋专杀八盗,池州守臣赵粹中专杀一驿骑,皆罪非殊死,公言其冤而正二人之罪。
广西刘焞平妖贼李接,上问功孰与辛弃疾王佐,公曰:「弗如也」。
乃畀集英殿修撰
七年,诏王某起居不名。
黎州寇平,上曰:「皆卿协赞之力,江湖广寇,卿力尤多。
至于行赏惟允,遂为后法。
陈康伯虽有人望,至于处事皆不及卿」。
蜀帅言昨平蕃寇,将臣成光延、高冕失律,公请夺爵或流窜。
上曰:「不已轻乎?
从军制」?
公曰:「故事,平内寇之功其赏半于平北虏之功,罚亦宜然」。
上欣然曰:「朕因卿言,释然有悟」。
乃命减死。
执政七载,多在枢廷,凡选授中外将臣及边方守臣,各称其职,有泛求恩倖从中出者,皆执不行。
方所军务,虽数千里外,应之皆切中事机。
上眷益隆,而公益夙夜兢兢,朝野贤之,望其为相。
八年八月癸丑,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福国公
先是,自不雨至,是日甘雨如注,朝士相贺,曰:「此傅霖也」。
户部言诸郡旱者口算绢钱,其缗八十馀万,上喜命相而雨,尽除一年。
于是公请发廪以振两淮之饥,择官以检民田之损,粜官粟以平畿甸之谷价。
于是富民无蕴年,贫者无道殚,民皆欣然,若更生焉。
先是,丞相赵公雄蜀人也,故蜀中名士多汲引在朝。
及赵罢相,有为飞语以撼蜀士者,皆有去志。
公谓一宰臣去,所用者皆去,唐季党祸之胎也,岂圣世所宜有?
于是求去者留,久次者迁,蜀士乃安,朝论以为盛德事。
王叔简者,蜀类试第一人也,赵公荐之得召,既至而赵去。
公力荐其文行,用为博士
近习王抃枢密都承旨,怙宠为奸,中外莫敢言者。
公极陈其罪,语甚切,谓自古人主受谤鲜不由此,上即斥之。
公荐名儒萧燧代之,小人屏迹。
言者论冗官之敝,请损任子。
公请自大臣始,人服其公。
及郊祀,任子减前郊之半,上甚喜。
时有谓公省事多积,除吏多滞者,语闻,上问:「久不除郡守,何也」?
公翼日启拟三人,上问孰可帅蜀,公以留正对。
命下,谏大夫黄洽贺上曰:「蜀帅得人矣」。
上喜,以其语告公,于是荐刘国瑞风宪李昌图版曹赵汝愚可闽帅,张枃可畿漕。
上曰:「卿迩日选用得人,决事惟允」。
公曰:「臣荐一士则谗兴,决一事则毁至,非圣主责臣以久不除吏,臣何敢哉」!
先是,故相梁公克家久外,公尝从容为上诵言其贤。
九年九月己巳,拜公左丞相克家右丞相
二公对持国柄,同心辅政,上虚己信任,士夫翕然归重,天下颙然望治。
公首以进贤报上为己任,谓李椿之老成,朱熹之练达可以寄民命,上使椿长沙为浙东常平使者
郑丙之刚正、芮辉文学可以侍经幄,上使侍讲天官
余端礼之精密、曾逮之风力可使为民曹,谓葛邲之行谊、熊克之文词可使登法从;
又请补馆职之阙员以储人材,选治郡之高第以为郎官
上尝访公以当世人物,公言儒学政事之臣如京镗谢深甫郑侨何澹、袁说交、吕祖谦尤袤谢谔阎苍舒罗点范仲艺洪迈沈揆陆游倪思莫叔光宇文介谢师稷王正己赵思赵汝谊何万、邓驲、陆九渊刘颖赵巩詹元宗吴燠陈仲谔詹骙周颉黄黼蔡戡林枅李璧郑锷赵彦中丰谊詹仪之方有开,皆一时之选也,上皆用之。
李处全钱端礼之孙象祖为郡守,上曰:「王某长者」。
一日上谓公曰:「今中外得人,前所未有,复见古风矣」。
故淳熙人物之盛,至今以为美谈。
然公守法度,爱名器,重人命,钦刑罚,惜人材,全始终,恤民隐,宣德意,审几事,持远谋,夙夜切磋,无微不尽。
郑丙议戍期至而不之官者,必严其禁令,公请遵已行之法。
林宗臣议私请托以求荐举者,必白发其私书,公谓长告讦之风。
邓槔祈改丹书而宰掾谓其罪不可掩,或欲屈法以从所祈,公曰如是则有司可废矣。
进士有求以免举之恩为升等之恩,或谓求者止八人,何必靳,公曰八人得之则百人援之矣。
宦官张去为请以己之官貤其子,公言其子已为遥郡,法不应迁。
龚颐以执政之客补官,求诣铨曹,公言圣世无近比,门不可启。
公之守法度、爱名器如此。
丹阳民有擅决湖水以溉田者,张枃请重其罪,公言民尝请而官不执,罪不在民。
又有饥而强借民谷者,执政请痛惩之。
公言令甲饥民缺食,罪不至死。
左帑胥吏受赇抵罪者三十人,公言刑者颇众,恐伤好生之德,于是流一人,耐三人。
夔帅林栗奏部民谭汝翼豪横可杀,公言夷人杀汝翼下人一百七十馀人,汝翼止杀夷人十七人,谓宜减死,于是止从编置。
吴宗旦刘国瑞请为盗者必杀,公言若尔,则盗必曰杀人者死,不杀人者亦死,等死耳,何惮而不杀人乎?
公之重人命、钦刑罚如此。
故相陈公俊卿请老,公言其材可惜,未宜遽从。
赵公雄请祠,公言人才实难,亦未宜听。
右相梁公克家告病求去,公言时方盛寒,请留之以经筵、在京祠官之职,俟春暄而后行。
部使者曾逢请祠以养亲,公言逢之孝养,宜加以贴职美名之宠,示砥砺于风俗。
周极有才而人多议其轻,公言跅弛之士缓急能出死力,上遂用为郡守
辛弃疾有功,而人多言其难驾御,公言此等缓急有用,上即畀祠官
公之惜人才、全始终如此。
版曹王佐言诸路旱暵,除租至五十四万石,上疑其过于多,公言其非过。
赵子濛言救荒多滥,公言百姓其谓朝廷轻失人命,而重发仓廪,虽知其滥,可不从厚?
沈宗禹请行推排贫富升降之法,公言开民更相纠举,其害甚大。
退谓同列曰:「吾辈见民疾苦,当如疾病之在身」。
王佐请诸郡上供一岁再校,后期者罚。
公言顷岁尝一校殿最,州郡争先,鞭笞苛峻,有至死者。
今若一岁至再,其害不细。
谓宜止于每岁之杪择一二逋负之尤者罚之,庶几吏不急征,民免苛政。
上大喜,曰:「甚善」。
公之恤民隐宣德意如此。
上尝论唐太宗之功业,因叹大功之未就,公以先德后功为规。
上尝遣汤邦彦使虏,而虏酋不礼吾使,因叹宿愤之未摅,公以上策自治为献。
虏使魏正吉朝贺不肃,公责之以朝仪,卒致其恭顺而成礼。
上欲废枢密院之非古官,公言军务至重,不宜弛备以示敌。
公之审几事、持远谋如此。
公所建明,上皆施行,此其尤著者。
十一年冬,边吏言虏主归朔庭,公言于上曰:「虏之情伪未可知也,或中原豪杰起而图之,为吾驱除,亦未可知也。
所宜先者,择将帅、严守备、明斥候、峙糗粮耳」。
边吏又言:虏境檄称,其主巡行故国,南朝来岁贺正旦、生辰使暂辍一年。
上曰:「彼止吾使,若彼使至,则如之何?
盍亦遣使郊劳乎」?
公曰:「彼既止吾使,亦必暂止彼使」。
未几边吏再言虏境有檄,果亦云然。
上再三嘉公,曰:「卿言于前,乃验于今,真庙谟矣」。
高宗皇帝圣寿新岁八十,公言礼之大者仪必极其崇,庆之隆者泽必侈其溥。
上命公绵蕞其典。
十三年正月朔,上躬帅百官朝德寿宫,奉玉卮,上鸿号。
礼成,发德音,行庆泽。
群公百执进律增秩,于是恩达于荐绅矣;
学弟子员径诣太常,于是恩达于韦布矣;
虎贲材宫饫赐餐钱,于是恩达于尺籍伍符矣;
敬老尊贤,薄刑已责,于是恩达于幽人山农海隅苍生矣。
公亦当进两秩,增封邑,公恳辞焉。
退而喜曰:「吾求去八九矣,而上不听,今可以从此逝矣」。
三月,公祈上丞相印绶,归田里。
章四上,不许。
九月,再请为祠官,又不许,进封鲁国公
来年六月,又累章申前请,又不许。
是秋高宗升遐,一时典礼皆公所定。
北虏遣使来贺生辰,或谓上在哀疾,既不受礼,宜辞其来。
公独言继好已久,骤辞其使,未可也。
谓宜除馆延之,徐议礼遣。
从之。
上欲遂服,令皇太子参决机务,乃于祥曦殿西序设幄次,命曰「议事堂」。
每有大政,宰执诣堂禀议,翼日随皇太子诣内殿进呈。
时公当轴寖久,尽瘁夙夜,重以魏国年高有去思,而国恤方殷,欲去不可,闵免踌躇,非其志也。
来年春高宗祔庙,公乃上章丐祠,见上面控,其辞危苦。
上恻然曰:「丞相无苦,敬当勉从」。
观文殿大学士,仍前特进鲁国公,判衢州,从公便乡邻、侍板舆之志也。
诏许辞行,拊劳再三。
退辞东宫,慰藉周悉。
宰执百官设祖帐都门外,观者叹息。
侍亲归里,稚耋驩迎,亲故歆艳,以为古人戏䌽画绣,公独兼之。
公即日上章力辞典州,请为祠官
上恩闵劳,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未几孝宗倦勤,光宗嗣位,公以旧学首奉明诏询初政。
公答诏言极切至,大概谓尽孝进德,奉天敬民,用人立政,罔不在初。
上欲拜公使相,而公宅魏国忧,有诏服除日降制。
公念母子相为命者六十四年,至此痛极,不如无生,誓以素食终丧。
既卒哭,得脾疾,亲旧劝公曰:「此素食所致也。
丧有疾,御酒肉,礼也。
盍强食从礼」?
言未毕,公一恸几绝,劝者乃止。
未几小愈,闻王人及门传宣慰问,且禭魏国以白金及帛疋两各七百,公起拜命,自草奏称谢。
一日,忽语家人子曰:「《易》卦六十有四,吾年亦然」。
即命子弟执笔,自占表章,祈致其仕。
翼日夜漏下十刻,薨于正寝,实淳熙十六年某月某日也。
先是一月,有大星霣于里门。
遗表上闻,两宫震悼,辍朝二日,赠少师,禭以白金及帛疋两各千,令奏亲属一人,添差本路干官以治襄事。
官其子孙七人,恤典从厚,终始哀荣。
明年十二月甲申,葬于婺之北郭外隆寿之原。
公娶何氏,左奉议郎、知温州瑞安县绅之女,累封冀国夫人
子八人:模,通直郎,监西京中岳庙
枢,朝散郎主管佑神观;
机,通直郎,监西京中岳庙
朴,迪功郎
栋,奉议郎主管佑神观;
楫,修职郎,监西京中岳庙
橚,宣教郎,监西京中岳庙
栻,寄理将仕郎
模、机、朴皆先公卒。
一女,适校书郎姚颖
孙男女十四人。
公风骨清臞,萧然简远,家人未尝见其喜愠。
冲淡寡欲,自奉甚薄,食不重肉,一衣十年。
每一饮食,魏国未食,不敢先尝。
闺门肃然,寂无歌舞。
在公退食,端居斋房,观书或至夜分。
合族千指,与同饱温。
训迪子侄,不异己子。
士夫客死,必赒其归。
好贤惜才,人有片善,终身不忘。
然不立党与,不市私恩,每有荐进,不告其人,其不知者或以为怨,终不自明。
公相孝宗,论事安舒,不迫不激。
论人先纯正,论政本宽厚。
是时士大夫多言闽人不可用者,公尝荐一二士,上曰:「非闽人乎」?
公曰:「立贤无方,汤之执中也。
必曰闽有章子厚吕惠卿也,不有曾公亮苏颂蔡襄乎?
必曰江浙多名臣也,不有丁谓王钦若乎」?
上称善。
自此闽士多收用云。
博士章颖论事狂直,上议绌之,公曰:「陛下乐闻直言,故士夫以言相高,耻不相若,此风可贺也,绌之乃成其名也。
绌之愈甚,其名愈重。
名既归于下,谤必归于上」。
上悦,复留。
司言天长县水毁七十馀家,上曰:「此常事,何必以闻」?
公曰:「昔人人主一日不可不闻水旱盗贼,《礼》曰:『四方有败,必先知之。
可谓人之父母矣』」。
上敬纳焉。
君子此三言者,真古大臣之言也。
其开广贤路,长养谏者,固结民心,增益主德,其功远矣。
故上每称公曰「不党无私」,又曰「刚直不欺」。
夫外人见其粹温,而上独见其刚直,扬己要誉者能之乎?
隆兴以来称名相云
有文集若干卷,制草若干卷,奏议若干卷。
既葬十四年,栻走二千里,以其兄枢之书来庐陵谒万里曰:「先生非先公故人乎?
墓隧之碑未立,先生而不为,尚以谁诿」?
万里则按其诸子所作家传,及起居郎熊公克所作行状,摭其系天下国家之大者书之。
铭曰:
皇矣孝宗圣与天通。
英武刚明,而相鲁公
孝宗赫然,鲁公凝然。
赫然如天,然如渊。
规凿矩枘,落落弗契。
云胡相逢,同底于治。
闻诸晏婴,有同有和。
同罔可否,和罔唯阿。
未闻衢室,以俞废咈。
面惟予从,违弗汝弼
维皇之刚,用公济而。
维皇之英,用公粹而。
皇武用公,保大定功。
皇明用公,海函地容。
皇德增增,皇功锽锽。
皇治其弘,有巍其成。
昔周之宣,艾夜勤止。
暨厥末造,鹤诲驹刺。
唐之文皇,唐之
其渐二五,曾无荒。
隆兴之元,阖开乾坤。
震是狁魂,于强于安。
淳熙之季,薄海丕乂。
金瓯罔缺,龟玉罔毁。
何施臻兹,维皇不疑,维公不欺,维卒不欹。
谓公平平,无勇功智名。
后有思者,訾不来下(《诚斋集》卷一二○。)
诚:原脱,据四库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