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惟侃”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台州龟山敕正直院政和元年二月 北宋 · 释有威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台州金石录》卷四、《两浙金石志》卷七
觉皇应迹,尚依止于祗桓;
像教东渐,悉崇隆于梵刹。
昔者佛初成道,瓶沙王率统内官士庶禦于郊野,因以伽陀竹园为佛宝舍,原其伽蓝,由兹始也。
尔后历代诸祖迭兴,未尝不以经律论学为住持之眉宇焉。
苟不然,则以植福营利预于十科之列。
龟山直院,畴昔旧址在院之前坡,岩崖突屼,石径榛隘,庵室数间,卑窄猥陋,不能容众,是亦可嗟。
沙门惟侃髫龀厌俗,有志为僧,默尔介怀,终图迁革。
至熙宁初,进纳剃度禀具已,不忘夙志,卜地于此。
始于元丰三年秋,择日筑基,首创方丈一所,峙峻高显,耸出中峰,即庚申岁也。
其年复建法堂一座,粗以宏壮。
次于辛酉冬,率吁其众,造宝殿一所,叠石为址,高下相映,渐而可观。
仍从旧处车载中尊等七身归就新殿,虽半千人工运架牵挽,跋涉迂栊,其圣像俨然不动,杳无损于纤痕,若神助之,来无迟碍,观者莫不叹仰。
复于绍圣二祀乙亥岁,建僧堂一座,忏室一区,三门两廊,东司浴室,鳞次而起。
崇宁三年,建钟楼一所,箄簴凌空,鲸音震谷。
门外敞桥亭,使来者少休于此,即大观二年戊子岁而成焉。
院虽周匝,唯厨库未备,而又罄乎囊缿,募彼众缘,于己丑冬建盖毕矣。
上栋下宇,前后内外,油饰悉完。
又虑洪流涨溪,将有冲毁之患,乃倩工负石作岸,泄水开田,俾其永固。
最后预立坟亭,以俟其卒。
伟欤!
始因一篑,终见为山。
遹遘出乎一身,踪迹垂于千古。
傥恣情欲,拨弃因果,饱食逸居,不修毫善,则永劫沉沦,生死苦海,险难恶道,欲出无期,徒追后悔。
侃公上人性淡而纯,志坚而远,丁兹像季,而能建立伽蓝,光显三宝,区区岁月,亹亹忘劬。
起造已来,勠力之外,所获施利悉资众用,不作己想。
凡运土木瓦石,手携肩荷,折重分轻,力同庸鄙,未始惮劳。
至于冰霜凛骨,常穿草屦驱驰奔走,不顾形骸,其所存之用心,乃取益于后世。
今之缁伦,罕有偕者。
人或谓开山祖师之先身耳。
今得一院鼎新,林泉幽胜,景趣萧洒,若自然化成。
异日居者,偃傲自乐,岂知劳绩如斯艰乎?
福善等于太虚,普济均于沙界,足以报在三之义,允昭国家,夐受其福。
世或有讥造作为住相,排驰神为虚妄,固执无相为是,而以有相为非。
殊不知有相元无,妄生诋讦,吾知其泥无相者,是亦真有相也。
谬参哉。
时政和改元岁辛卯二月望日,应命叙其岁月云。
天台翠屏学教沙门仲能书丹,管内僧正监坛选练传教赐紫济大师若舟篆额,摄参军、监台州大田局税茶盐务、吴兴郡姚日拱立石。
直院结界记 北宋 · 释惟侃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三、《台州金石录》卷四、光绪《两浙金石志》卷七
予乃熙宁六年脱白受具,至次年绍先师小庵山院一所。
其院朽损,不任整顿,立众难安,风水不便,遂于元丰三年标志移就山下,选定开基,建立院庭,永作流通。
群生瞻仰,化化不断,佛种现前,愿心已毕。
昨所交受住持,并无丝毫谷帛、给资财宝、什物家事。
予年年营办,岁岁支持,渐而成矣。
常住自昔以来,系籍水田,足圆贰拾亩,后于院侧四畔开作水田。
添数堂厨,接待二时及十方凡圣。
则虽然施主舍过物业,未系资税。
己未岁五月内,蒙本县晓示,许人请首山
攁此抱状,诣厅陈请山样下打量壹佰伍拾亩,永归常住,逐年送资税。
其有界至,具在于后:东至大蜿,直上水源为界;
南至旧庵分界,西至洋梵岭及兴福院分水为界,北至山脊为界。
永为摽记,以示见闻。
伏以佛祠建立者,盖取解脱之义也。
登之则有相皆空,履之则无为俱实。
愿兹巨刹,最上福田。
则祝扶今上皇帝圣寿,州县官寮、六军万姓,仍报四恩,普资三有者。
政和元年十月日建立,开山僧惟侃立。
徒弟义香、义诠、义圭。
赐紫梵宣、梵琦、梵安、清琏、了全、了通。
齐文富法名圆净舍一贯,叶大娘法名善道舍一贯,陈德智舍伍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