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常承议墓志铭崇宁四年四月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西台集》卷一二
承议郎云骑尉常君讳圭,字粹夫河南洛阳人
以父任补太庙斋郎
嘉祐中凤州司理参军,号称详明,能治狱。
河池远乡酒家杀人,无左验,诬其旁近下贫小民为杀人者。
县吏受赂,掠笞数千百,不服,乃背引其两足,擢发与手交缚于柱上,布坚豆于地,使膝之,昼夜不释。
囚不胜痛,诬服。
至州以为实杀人者,下之狱。
而君为狱官,独意其非是,听辞观色,徐导之使言,囚不敢变。
乃更反复验问,熟喻之使言,囚亦不敢而涕下。
君既微得其情,乃逮捕告者别治之。
告者果自言无赖杀人,囚非杀人者。
狱既治,河池县李抚辰惧得罪,移书州将与君辨,州将疑之,虽部使者亦疑不敢决。
君日抱其狱,分别其冤状,执不为疑者三月,遂竟杀告者而出其囚。
熙宁中巴州恩阳县,巴号险远,而恩阳又巴之远县。
至者鄙夷其民,多笞辱虐使之。
君独以文法辨告,教以亲爱和易之道。
亦时时观游,与士人讲习为文章,以顺其俗,民大安业
及满受代且去,民拥挽遮留,竟日不得去,至有卧路为儿啼者。
提点刑狱穆珣行县至恩阳,适见之,曰:「为吏者不当如是耶」?
因问君何为远宦,几考矣,荐者为谁,亦应改官否。
君言家贫急于禄食,不能择地来恩阳,书十考,荐者四人,官未应改也。
询曰:「君而不使改官,谁应改者」?
即日荐君。
是时宣徽南院使郭逵用兵安南,失朝廷旨,人人知其且得罪,或谓君曰:「逵尝荐君,今将得罪,君疾行即改官,徐行则无及矣」。
君方间道走伯兄朝请官所,省其亲,留月馀以尽亲欢。
及至吏部已得罪,差十日,不应改官,而君怡然不介于心也。
君自剑州剑门县主簿五任而改宣德郎、知汝州襄城县事,及三迁而至承议郎,以疾病请监华州盐酒税而卒。
卒后九年,葬于河南府伊阙县府下之原。
曾祖讳仁美,祖讳画问,尚书屯田员外郎
讳吉,为尚书比部郎中,赠右金紫光禄大夫
曾祖妣王氏封广平县太君
妣陈氏,集贤学士越之孙,封颍州郡太夫人
妻寇氏,建始县仲简之女,封嘉兴县君
四男子,三女子。
男嘉猷、远猷、徽猷、英猷。
徽猷中进士第,为宣德郎、知潍州北海县事。
女嫁李准,次嫁张仲,幼嫁薛篯,皆进士也。
寿六十,卒于绍圣三年八月辛酉,而于崇宁四年四月甲申将葬而铭之。
铭曰:
常氏远矣,太原之望。
汉惠自侯,唐衮维相。
从于临晋君实其支。
以生代死,君能相之。
人行騑騑,君也迟迟。
孰不欲迁,实怀母慈。
为吏不遂,为子亦宜。
不遂其宜,铭以谂斯。
韩存宝经制泸州纳溪夷贼公事诏元丰元年七月甲戌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
西上閤门使忠州团练使泾原路总管韩存宝都大经制泸州纳溪夷贼公事。
仍于渭州泾原路选下番土兵五千,内马军一千,及差经战斗使臣二十员随行,务在殄灭自来屈强村囤,俟贼众痛惩剪戮,惮威丐命,即许自新。
如有军马未至以前请降村囤,即令点集强壮,自备器仗,随大军讨贼;
或勾集不从,即除老小、妇女外尽杀之。
应本路兵马并存宝节制,其粮草钱帛委高秉、程之才随军计置,不得预军事。
提点刑狱穆珣令归本司,如韩存宝未到,但严设堤备,毋得轻易出兵。
梓夔路钤辖司资州御批元丰三年三月丁丑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
穆珣乞移梓、夔路钤辖司资州应接夷事,颇为近便,但转运、钤辖两司皆不欲徙,故言者虽众,议卒不行。
宜依奏直处分,仍专委转运使高秉处画。
自今委中书选人知资州管勾梓、夔两路兵马司事
送梓宪穆珣东美度支京西 北宋 · 冯山
 押虞韵
刚强多少恩,宽厚或太迂。
峭直病不通,聪明至无徒。
达人固贵全,天理常不俱。
自非蕴明识,暂解辄已纡。
穆公淮海英,厚重如鲁儒。
疾恶鹯逐雀,养民乌哺雏。
断狱求以生,好善久不渝。
孰谓公太严,威奸而惠愚。
孰谓公太异,中异外不殊。
然犹蔽高洁,不肯随世趋。
美成固在久,巨材期营都。
西京近日边,漕领出帝俞。
使权虽云重,吏责意已粗。
财利较圭撮,法制环刀殳。
天听卑不遗,人言纷可虞。
公心公且明,应手万事无。
阶此将显用,逸骥临长途。
山也乏材技,盘薄困守株。
身浮一芥舟,业散千金屠。
衰迟恋乡曲,荏苒岁月徂。
摆袖不愿行,俗指争揶揄。
惟公最见怜,情或昆弟踰。
每怜沙丘病,不作饥鹰呼。
秋风惜远别,时去迹转孤。
飞黄转腾踏(宜秋馆本作达),斥鴳甘枪榆。
升沉各异势,从此忘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