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祥禫议 东晋 · 谢沈
 出处:全晋文
杜元凯注《春秋左传》云:“天子诸侯虽卒哭除丧,至于当其练祥之日,必设位而哭,明不复禫也”。
且先朝故事,无有禫仪。
盖君子行礼,不求变俗。
博士徐禅,意欲以来六月二十二三大祥,二十五六而禫,三日之中,衣服无异,而立二节,皆背先仪,又非简易之法也。
忌日举哀,如昔成制。
《礼》云:“除丧者卜其远日,避不怀也”。
谓当择月末以还大祥,除四起缟冠,受以白帢舀,徙月复吉,不宜立异屡改也。
仲尼曰:“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服以是断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
又云“天地已易,四时已变,是以象之”,而欲二十二三日除缟弁,二十五六日禫哭。
《礼·玉藻》曰:“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
所谓大祥而素缟麻衣也。
释禫之礼云,禫祭则黄衣玄冠矣,既祭乃服禫,朝服笞冠,逾月玄端以居,复平常焉。
如士礼之条,又无禫哭也。
且日时未改,忌月未过,便复常节,恐非天王情礼,大晋之典也。
今无受示覃之服,又无改易之祭,三日之间,哀乐未变,而立无名之哭,近背先帝画一之美,远违仲尼殊月之说”。
议曰:详案前仪,则《礼经》云“三年之丧,自天子达”。
虽有其说,无闻服制。
所引武王崩,既葬,成王冠;
襄王崩,嗣王未再周,赐齐侯胙:皆可为明徵。
当以万机至繁,百度须理,如同臣庶丧制,唯祀与戎多阙。
汉文弥留之际,不详前代旧规,深虑大政之废,遂施易月之令。
若俟同轨毕至,嗣君然后免丧,俗薄风浇,或生衅难。
古道者,则云齐斩三年;
适权宜者,遂称以日易月。
《礼经》虽云七月而葬,汉魏以降,多一两月内,山陵礼终。
窀穸之期,不必七月
除服之制,止于反虞。
鲁史足徵,可无致惑。
庶情理两得,政教无亏矣(《通典》八十,博士谢沈议,本又作谢况官本作谢玩疑皆误。)
张祖高 其一 东晋 · 谢沈
 出处:全晋文
张祖高谢沈曰:“诸侯祭五庙,先诹日,卜吉而行事,为祭五庙诸毕邪?
案仪,视杀、延尸,厥明行事,晏朝乃阕。
五庙尽尔,将终日不了;
若异日,未见其义”。
答曰:“五庙同时,助祭者多,晏朝乃阕。
季氏逮暗,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也。
子路为宰,与祭,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晏朝而退。
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不知礼(’”。(《通典》四十八))
张祖高 其二 东晋 · 谢沈
 出处:全晋文
张祖高问:“士服天王云何?
《要记》唯道大夫服君及家臣服大夫耳,不说士,恐有脱误。
郑云‘士服君亦斩衰’,无明文。
而《杂记》云‘士居垩室’,此则士制周邪?
士下吏服士,恐亦应同”。
谢沈答曰:“朝廷之士服天王斩衰,礼之明文也。
邑宰外任之士居垩室,制周。
《要记》非脱误,是简略耳(《通典》八十一)”。
答王氏问 东晋 · 谢沈
 出处:全晋文
王氏问谢沈云:“祖父特进卫将军海陵亭恭侯应立五庙不”?
答:“亭侯虽小,然特进位高,似诸侯也”。
又问:“曾祖父侍御史,得入特进恭侯不”?
答:“父为士,子为诸侯,尸以士服,祭以诸侯之礼。
御史虽为士,自入恭侯(《通典》四十八)”。
行事记 晋 · 李嵩
 出处:全晋文
有娶同堂姊子为妇,妇母亡,不制妇母服,犹制同堂姊服。
常谓三公之义不可得而无服多。
以内外姊妹为妇,则绝其本服,服绝而情重,何嫌不减从姊之服月数作妇母之服也!
又以谢沈所言舅为外舅事访魏君思,难云:“舅服缌麻,与外舅之服,自可得同。
然娶姑之女,姑亡岂可累降为三月邪”?
太常刘彦祖云:“譬如父母服本斩齐,至于改葬而制缌麻也。
近羊彭有叔父服,而改葬其父,更叔之服,而著改葬之服,此其以缌麻为轻也,盖礼所谓以轻为重者。
姑服虽重,而天下何可无妇之父母乎!
礼不可阙,行之何嫌。
但当计姑之本服,以心丧居之耳(《通典》九十五)
奏劾谢沈 南朝宋 · 羊希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山阴谢沈,亲忧未除,常著青绛衲两裆,请免前所居官(《御览》六百九十三引《宋起居注》,太始二年御史中丞羊希奏。)
皇太子启审降服大功行三吉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六
礼云,大功之末,可以冠子。
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取妇。
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
晋代蔡谟谢沈、丁纂、冯怀等遂云,降服大功,可以嫁女。
宋代裴松之何承天又云,女有大功之服,亦得出嫁。
范坚荀伯子等,虽复率意致难,亦未能折。
太始六年,虞和立议,大功之末,乃可取妇。
于时博询,咸同龢议。
齐永明十一年,有大司马长子之丧,武帝子女,同服大功,左丞顾杲之议云,大功之末,非直皇女嫔降无疑,皇子聘纳,亦在非碍。
凡此诸议,皆是公背正文,务为通耳。
徐爰王文宪并云,期服降为大功,皆不可以婚嫁,于义乃为不乖,而又不释其义。
天监十年,信安公主当出适,而有临川长子大功之惨,具论此义,粗已详悉。
太子今又启,审大功之末,及下殇之小功,行婚冠嫁三吉之事。
案礼所言下殇小功,本是期服,故不得有三吉之礼。
况本服是期,降为大功,理当不可。
人间行者,是用郑玄逆降之义。
杂记云,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
此谓本服大功,子则小功,逾月以后,于情差轻,所以许有冠嫁,此则小功之末,通得取妇。
前所云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此则简出大功之身不得取妇,后言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非直子得冠嫁,亦得取妇,故有出没。
婚礼国之大典,宜有画一,今宗室及外戚,不得复辄有干启礼官不得辄为曲议,可依此以为法(《隋书·礼仪志》三,大同六年皇太子启,云云。)
吏部裴侍郎671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启。猥承衡镜。
骤照阶墀。本惭刀笔之工。
雕虫之眷。殊恩屡及。
严命频加。责光耀于昏冥。
课宫商于寂寞。进退惟谷。
忧喜聚门。诚恐下官冒轻进之讥。
使君侯招过听之议。贵贱交失。
恩爱两亏。所以战惧盈旬。
迟回改朔。怀郑璞而增愧。
燕珉而自耻。某性惟懵昧。
谢沈冥。蒙父兄训导之恩。
藉朋友琢磨之义。好学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知忠孝为九德之源。
故造次必于是。审名利为五常之贼。
故颠沛而思远。虽未之逮也。
亦有其志焉。孔子曰。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今者接君侯者三矣。
承招延者再矣。抑亦可以言乎。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
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
遗雅背训。孟子不为。
劝百讽一。扬雄所耻。
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
俗化资以兴衰。国家由其轻重。
古人未尝留心也。自微言既绝。
斯文不振。导浇源于前。
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
以宫室苑囿为。叙名流者。
以沈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
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争骛
适足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
不能止周陈之祸。于是识其道者卷舌而不言。
明其弊者拂衣而径逝。潜夫昌言之论。
作之而有逆于时。周公孔氏之教。
存之而不行于代。天下之文。
靡不坏矣。国家应千载之期。
恢百王之业。天地静默。
阴阳顺序。方欲激扬正道。
大庇生人。黜非圣之书。
除不稽之论。牧童顿颡。
思进皇谋。樵夫拭目。
愿谈王道。崇大厦者非一木之材。
匡弊俗者非一日之卫。众持则力尽。
真长则伪销。自然之数也。
君侯受朝廷之寄。掌镕范之权。
至于舞咏浇淳。好尚邪正。
宜深以为念者也。伏见铨擢之次。
每以诗赋为先。诚恐君侯器人于翰墨之间。
求材于简牍之际。果未足以采取英秀。
斟酌高贤者也。徒使骏骨长朽。
真龙不降。衒才饰智者奔驰于末流。
怀真蕴璞者栖遑于下列。易不云乎。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书不云乎。
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馀风未殄。公其念哉。
嗟乎。盖有识天人之幽致。
明国家之大体。辨焉而不穷。
酌焉而不竭。抱膝无闷。
盱衡自得。彼悠悠小技。
焉足为君侯道矣。自非奉閒宴。
接清谈。未可一二言也。
然窃不自揆。尝著文章。
非敢自媒。聊以恭命。
谨录古君臣赞十篇并序。虽不足尘高识之门。
亦可以见小人之志也。伏愿暂停左右。
少察胸襟。观述作之所存。
知用心之有地。谨启。
上校正后汉书奏景祐元年九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余襄公奏议》卷上
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恐误后学。
臣谨参括众本,旁据他书,列而辩之,望行刊正。
诏送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
谨按后汉明帝班固陈宗尹敏、孟冀作《世祖本纪》及建武时功臣列传。
后有刘珍李充杂作建武以后至永初间纪、传,又命伏无忌黄景作《诸王王子恩泽侯表》并《单于》、《西羌》、《地理志》。
边韶崔寔朱穆曹寿皇后、外戚传、百官表及顺帝功臣传,成一百一十四篇,号曰《汉记》。
熹平中马日磾蔡邕、杨据、卢植续为《东观汉记》。
吴武陵太守谢承作《汉书》一百三十卷。
晋散骑常侍薛莹作《后汉记》一百卷。
泰始中秘书监司马彪始取众说,首光武,至孝献,作《后汉书》。
散骑常侍华峤删定《东观记》为《后汉书》九十七篇。
祠部郎中谢沈作《后汉书》一百二十二卷。
秘书监袁崧作一百卷。
至宋,丰城太守范晔益集诸家,作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凡百篇。
十志未成,被诛,至梁世有刘昭者补成之。
唐章怀太子贤,招集当时学者右庶子太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参军革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同注范晔《后汉书》,仪凤初上之,诏付秘书省,传之至今。
靖、悉取馆阁诸本参校,二年九月校毕,凡增五百一十二字,损一百四十三字,改正四百一十一字。
东坡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边州守禦谢沈机,独喜身閒是道师。
狱吏难堪非素料,病怀无计复何辞。
空惭南郡三家(黄钞、研经楼本作年)学,赖有东坡一集诗。
永日风埃惟惬睡,到头不比在家时。
将之泸南 南宋 · 冯时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几年落魄剑南州,重入蛮乡觅旧游。
十驿出城难夙驾,一生浪迹愧虚舟。
家留异县怀亲老,梦绕沧洲恐鬓秋。
白马鸣寒如可问,此身端复谢沈浮。
喜雨和沈司空时昜二十韵(时方约出游以祷雨而止故诗云然) 明 · 倪岳
经春苦炎旱,终日厌埃壒。
林幽空啼鸠,池涸绝吠蛤。
连檐势如焚,曲突计欲㷈。
群趋舞雩祷,三谒玄元榻。
天心始肸蚃,云影互开阖。
精诚谅无间,惠泽欣有答。
初为细雨霏,渐作浓阴合。
廉纤遍长原,淅沥鸣虚閤。
润色回柱础,爽思动巾匼。
诗兴已谢沈酒狂尚输盖。
拟续郊野游,稍远城市杂。
平芜翳荒台,蓊木荫孤塔。
农亩生意敷,僧舍清香匝。
飘洒惜新卷,沾湿愧破衲。
芳茵坐堪藉,落英行可踏。
古井暗泉沸,高榭轻风飒。
乐事岂汗漫,词华方馺遝。
将车夙所期,折简明须拉。
驻景挥戈,秉烛频销蜡。
往闻桃李园,应费谪仙榼。
陈古华太守同为桐江之游至严州而返投诗赠别赋此为报丙辰 清 · 阮元
 出处:研经室诗四集卷二
钱塘江上秋潮生,送我直到桐庐城
七里泷中秋水落,留我卸帆泷口泊。
列戟危樯二十枝,夜深灯火惊溪壑。
过船宾客衔深杯,水云昏黑诗情颓。
天明梦醒入泷口,两山直夹蓬窗来。
面山阻水绝无路,多恐前舟误行去。
山回水折路忽通,舵楼巳失才行处。
吁嗟此水何时通,松云石壁开鸿濛。
客星敛曜卧不起,坐令列宿全其功。
出泷尽行七十里,赖有清风半帆耳。
两行翡翠敞疏岩,十顷玻璃湛平水。
此时秋气压生纸,谢沈刻意荆关喜。
辰州太守尤清狂,出门两月诗满囊
三泖鲈鱼不下箸,野船偏买纤鳞尝。
野船虽好不可住,别我吴淞江上去。
明日乘风我上滩,百里帆分睡初寤。
他年记取分帆处,严州城桐溪渡。
梦湘校试通州卷用东坡监试韵赋诗见示倒韵和之 清 · 江云龙
 押寝韵
疏室过清风,午梦初回枕。
失笑少年事,欲语口还噤。
束发受章句,眼光入椠锓。
偶弄嫫母姿,爱者忘陋寝。
堂上诸公坐,暗中摸谢沈
染指天家庖,自许精调饪。
后生思大嚼,过屠来密谂。
函人耻为函,察革视其朕。
奸者侈异服,吾道悲左衽。
泮林十亩地,鸱鸮来集椹。
云中鸟乱群,渊底鱼惊淰。
积阴塞大荒,不寒思之凛。
嗟子刷天马,故步愁踔踸。
水剪双玉瞳,净洗砂石碜。
我为老弃妇,不堪再裹锦。
痛哉卢瑑言,此日霖何甚。
定当置高阁,十羽束为审。
爱兰必锄艾,披麻时见荏。
班固眼如豆,人物混九品
铁点史公书,佳者拾馀沈。
此语起公兴,斗酒快一饮。
人才荒年谷,储之岁必稔。
逸士涧底,郁之天所禀。
八百尽孤寒,日思发帝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