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葛荣上书 北魏 · 源子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七
贼中甚饥,专仰野掠。
今朝廷足食,兵卒饱暖,高壁深垒,勿与争锋,彼求战则不得,野掠无所获,不盈数旬,可坐制凶丑(《魏书·源贺附传》。子雍葛荣,以冀州不守,上书。)
抗表请赴阙 北魏 · 尔朱荣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伏承大行皇帝背弃万方,奉讳号踊,五内摧剥。
仰寻诏旨,实用惊惋。
今海内草草,异口一言,皆云大行皇帝鸩毒致祸。
臣等外听讼言,内自追测。
去月二十五日圣体康愈,至于二十六日奄忽升遐。
即事观望,实有所感。
且天子寝疾,侍臣不离左右,亲贵名医,瞻仰患状,面奉音旨,亲承顾托。
岂容不豫初不召医,崩弃曾无亲奉,欲使天下不为怪愕,四海不为丧气,岂可得乎?
皇后女生,称为储两,疑惑朝野,虚行庆宥,宗庙之灵见欺,兆民之望已失,使七百危于累卵,社稷坠于一朝,方选群婴孩之中,寄治乳抱之日,使奸竖专朝,贼臣乱纪,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秦陇尘飞,赵魏雾合,宝夤丑奴,势逼豳雍,葛荣、就德,凭陵河海,兵、吴卒,密迩在郊。
古人有言:邦之不臧,邻之福也。
一旦闻此,谁不窥窬?
窃惟大行皇帝圣德驭宇,继体正群,犹边烽迭举,妖寇不灭,况今从佞臣之计,随亲威之谈,举潘嫔之女以诳百姓,奉未言之儿而临四海,欲使海内安久乂,愚臣所未闻也。
伏愿留圣善之慈,回须臾之虑,照臣忠诚,录臣至款,听臣赴阙,预参大议,问侍臣帝崩之由,访禁旅不知之状,以徐、郑之徒付之司败,雪同天之耻,谢元近之怨。
然后更召宗亲,推其年德,声副遐迩,改承宝祚,则四海更苏,百姓幸甚(《魏书·尔朱荣传》,肃宗崩,事出仓卒。闻之大怒,谓郑俨徐纥为之,与元天穆等密议称兵入匡朝廷,讨定之。乃抗表。)
上言陈兵事 北魏 · 尔朱荣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臣前以二州频反,大军丧败,河北无援实虑南侵,故令精骑三千出援相州京师影响,断其南望,贼闻此众,当亦息图。
使还,奉敕云:「念生枭戮,宝夤受擒,丑奴明达并送诚款,三辅告谧,关陇载宁。
费虎旅,大剪妖蛮,两绛狂蜀,渐已稽颡」。
又承北王颢率众二万出镇相州
北海皇孙,名位崇重,镇抚邺城,实副群望。
惟愿广其配衣,及机早遣。
关西虽平,兵未可役,山南邻贼,理无发召,王师虽众,频被摧北,人情危怯,实谓难用,若不更思方略,无以万全。
如臣愚量,蠕蠕阿那瑰荷国厚恩,未应忘报,求乞一使,慰喻那瑰,即遣发兵东引,直趣下口扬威振武,以蹑其背;
北海之军,镇抚相部,严加警备,以当其前,臣麾下虽少,辄尽力命,自井陉以北,隘口以西,分防险要,攻其肘腋。
葛荣虽并洛周,威恩未著,人类差异,形势可分(《魏书·尔朱荣传》,葛荣吞洛周,凶势转盛。上书,遂严勒部曲,北捍马邑,东塞井陉。)
广阳王渊上书言边事 其一 北魏 · 温子升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一
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
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
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
当时人物,忻慕为之。
及太和在历,仆谢李冲当官任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丰沛旧门,仍防边戍。
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
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
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或投彼有北,以御魑魅,多复逃胡乡。
乃峻边兵之格,镇人浮游在外,皆听流兵捉之。
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者流涕。
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或有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过弄官府,政以贿立,莫能自改。
咸言奸吏为此,无不切齿憎怒。
阿那瑰背恩,纵掠窃奔,命师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
边人邮此援师,便自意轻中国。
尚书令臣崇时即申闻,求改镇为州,将允其愿,抑亦先觉。
朝廷未许。
而高阙戍主率下失和,拔陵杀之,敢为逆命师追之攻城掠地,所见必诛。
王师屡北,贼党日盛。
此段之举,指望销平。
崔暹只轮不反,臣崇与臣逡巡复路。
今者相与还次云中,马首是瞻,未便西迈,将士之情,莫不解体。
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魏书·广阳王建附传》。案:《魏书·温子升传》,正光末广阳王渊为东北道行台,召为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
尔朱荣进位太师永安元年十月成戌) 北魏 · 元子攸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二
我皇魏道契神元,德光灵范,源先二象,化穆三才,玉历与日月惟休,金鼎共乾坤俱永。
而正光之未,皇运时屯,百揆咸乱,九宫失叙,朝野抚膺,士女嗟怨,遂使四海土崩,九区瓦解。
逆贼杜周,虔刘燕代
妖寇葛荣,假噬魏
常山、易水,戎鼓夜惊;
冰井、丛台,胡尘昼合。
朔南久已丘墟,河北殆成灰烬。
宗庙怀匪安之虑,社稷急不测之忧。
大丞相、太原王道镜域中,德光区外,神昭藏往,思实知来,义踵先勋,忠资曩烈。
遂能大建义谋,收集忠勇,熊罢竞逐,虎豹争先,轩翥南溟抟风北极,气震林原,势动山岳,吊民伐罪,歼此鲸鲵。
戮卒多于长平,积器高于熊耳。
秦晋闻声而丧胆,齐侧听而慑息。
中兴之业,是乎再隆,太平之基,兹焉更始。
虽复宣翼之功,桓文崇赞之道,何足以仿佛鸿踪,比勋盛烈。
道格普天,仁沾率土,振古以来,未有其比。
若不广锡山河,大开土宇,何以表大义之崇高,标盛德之广远?
可以冀州长乐相州之南赵、定州博陵沧州浮阳平州辽西燕州上谷幽州渔阳等七郡各万户,通前满十万户为大原国邑。
又进位太师,馀如故(《魏书·尔朱荣传》)
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永安二年七月王申) 北魏 · 元子攸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二
周武奉时,藉十乱以纂历;
汉祖先天,资三杰以除暴。
理民济治,斯道未爽。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丞相、太原王荣,蕴伏风烟,抱含日月,总奇正以成术,兼文武而为资。
昔处乱朝,韬光戢翼,秣马冀北,厉兵晋阳,伫龙颜而振腕,想日角以叹息。
忠勇奋发,虎士如林,义功始立,所向风靡。
故能芟夷群恶,振此颓纲,俾朕寡昧,获承鸿绪。
虽大位克止,而众盗未息。
葛荣跋扈,仍乱中原,建旗伐罪,授首歼馘。
元颢凶顽,构成巨衅,阻弄吴楚,亏匆宗社。
朕徙御北徂,劬劳鞍甲。
王闻难星奔,一举大定,下洽民和,上匡王室。
鸿勋巨绩,书契所未纪;
饮至策勋,事绝于比况。
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赏,可天柱大将军
此官虽访古无闻,今员未有,太祖已前赠置此号,式遵典故,用锡殊礼。
又宜开土宇,可增封十万,通前二十万,加前后羽葆鼓吹。
馀如故(《魏书·尔朱荣传》)
齐尚书仆射杨遵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七
陵叩头叩头,夫一言所感,凝晖照于鲁阳,一志冥通,飞泉涌于疏勒;
况复元首康哉,股肱良哉,邻国相闻,风教相期者也。
天道穷剥,钟乱本朝,情计驰惶,公私鲠惧,而骸骨之请,徒淹岁寒,颠沛之祈,空盈卷轴,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
执事不闻之乎?
昔分鳌命鳸之世,观河拜洛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天倾西柱,地缺东门,盛旱拆三州,长波含五岳。
大梁膺金图而有亢,纂玉镜而犹屯,何则?
圣人不能为时,斯固穷通之恒理也。
至若荆州刺史湘东王,几神之本,元寄名言,陶铸之馀,犹为,虽复六代之舞,陈于总章,九州之音,登于司乐,虞夔拊石,晋旷调钟,未足颂此英华,无以宣其盛德者也。
若使郊禋楚翼,宁非祀夏之君,龛定京师,即是匡周之霸,岂徒豳王徙雍,期月为都,尧帝迁河,周年成邑,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吾君之子,含识知归,而答旨云何所不投身,斯所未喻一也。
又闻晋熙等郡,皆入贵朝,去我寻阳,经涂何几,至于铛铛晓漏的的宵烽,隔溆浦而相闻,临高台而可望,泉流宝盖,遥忆盆城,烽号香炉,依然庐岳
日者鄱阳王范治兵汇派,屯戍钥波,朝夕笺书,春秋方物,吾无从以蹑屐,彼有路而齐镳,岂其然乎?
斯不然矣。
不谓邵陵王纶通和此国,中上客,云聚都,邺下公卿,风驰江浦,岂卢龙之径,于彼新开,铜驼之街,于我长闭,何彼途甚易,非劳于五丁,我路为难,如登于九折,地不私载,何其爽欤?
而答旨云还路无从,斯所未喻二也。
熙庐江义阳安陆,皆云款附,非复危邦,计彼中途,便当静晏,自斯以北,桴鼓不鸣,邻惠所通,自此以南,王灵未缺,如其境外,脱殒轻躯,幸非边吏之羞,何在匹夫之命?
又此宾游,通无货殖,忝非韩起聘郑,私买玉环,吴札过徐,躬要宝剑。
由来宴锡,凡厥囊装,行役淹留,皆已虚罄,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斯可知矣。
据图刎首,愚者不为,运斧全身,庸流所鉴,何则?
生轻一发,自重千钧,不以贾盗明矣。
骨匀不任充鼎俎,皮毛不足入货财,盗有道焉,吾无忧也。
又公家遣使,脱有资须,本朝非隆平之时,游客岂皇华之势,轻装独宿,非荣聚囊之仪,微骑间行,宁望輶轩之礼,归人将从,私具驴骡,缘道亭邮,唯希蔬粟,若曰留之无烦于执事,遣之有费于官司,或以颠沛为言,或云资装可惧,固非通论,皆是外篇,斯所未喻三也。
又若以吾徒应还侯景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既不获投身社稷,卫难乘舆,四家磔蚩尤,千脔割王莽,安所谓俛眉顿膝,归奉寇雠,佩弭腰鞬,为其皂隶?
又日者通和,方敦曩睦,凶人狙诈,遂骇狼心,颇拟宋万之诛,弥惧荀罃之请,所以奔蹄劲角,专恣凭陵,凡我行人,偏钟雠憾,正当菹筋醢骨,抽舌探肝,于彼凶情,犹当未雪,海内之所知也,君侯之所具焉。
又闻本朝王公,居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沈,城阙丘墟,71蓬萧瑟,偃师还望,咸为草莱,霸陵回首,皆沾霜露,此又君之所知也。
彼以何义,争免寇雠,我有何勋,争归委质。
钜平贵将,悬重于陆公,叔向若流,深知于鬷蔑,吾虽不敏,常慕前修。
不图明庶为怀,翻其以此量物。
昔魏氏将亡,群凶挺争,诸贤戮力,想得其朋,为葛荣之党也?
为邢果之徒邪?
如曰不然,斯所未喻四也。
又假使吾徒,还为凶党,侯景生于赵代,家自幽恒,在则台司,行为连率,山川形势,军国彝章,不劳请箸为筹,便当屈指能算。
以逋逃小丑,羊豕同群,身寓江皋,家留河朔,乡井乡邑,如鬼如神,其不然乎,抑又君之所知也,且夫宫闱秘事,皆若云霄,英俊︳谟,宁非帷幄,或佯惊以定策,或焚藁而奏书,朝廷之士,犹难参预,羁旅之人,何阶耳目?
至于礼乐沿革,刑政宽猛,讴歌已远,万舞成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安在摇其牙齿,为间谍者哉?
若谓复命西朝,终奔东虏,虽齐梁有隔,尉候奚殊,岂以河曲之难浮,而曰江关之有济,河桥马度,曾非宋典之奸,关路鸡鸣,皆是田文之客,何其通蔽,乃尔相妨,斯所未喻五也。
又兵交使在,虽著前经,傥同徇仆之尤,追肆韩山之怒,则凡诸元帅,并释缧囚,爰及偏裨,同加恩礼,乃至钟仪见赦,朋笑遵途,襄老蒙归,虞歌引路,吾等张旃拭玉,修好寻盟,涉泗之与浮河,郊劳至于赠贿,公恩既备,宾敬无违,今者何愆,翻无贬责,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六也。
若曰妖氛永久,丧乱悠然,哀悼奔波,存其形魄,固以铭兹厚德,载此洪恩,譬渤澥而俱深,方嵩华而犹重;
但山梁饮啄,非有意于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于钟鼓,况吾等营魄已谢,馀息空留,悲默为生,何能支久,是则虽蒙养护,更夭天年,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七也。
若云逆竖歼夷,当听反命,高轩继路,飞盖相随,未解其言,何能善谑?
夫亨屯治乱,岂有意于前期?
谢常侍今年五十有一,吾今年四十有四,介已知命,傧又杖乡,计彼后生,肩随而已,岂银台之要,彼未从师,金灶之方,吾知其诀,正恐南阳菊水,竟不延龄,东海,无由伫望,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八也。
足下清襟胜说,书囿文林,凡曰洪荒,终于幽厉,如吾今日,宁有其人?
爰至春秋,微宜商略,夫宗姬殄坠,霸道昏凶,或执政之多门,或陪臣之凉德,故臧孙有礼,翻囚与国之宾,周伯无愆,空怒天王之使,迁箕卿于两馆,絷乐子于三年,斯匪贪乱之风邪?
宁比当今之高列也。
至于双崤且帝,四海争雄,或构赵而侵燕,或连韩而谋魏,自永盟于楚殿,躬夺璧于秦庭,轮宝鼎以托齐王,凭安车而诱梁客,其膏唇败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巡省诸华,无闻幽辱。
及三方之霸也,孙甘言以妍媚,曹屈诈以羁縻,旌轸岁到于勾吴,冠盖年驰于庸蜀,则客嘲殊险,宾戏已深,共尽游谈,谁云猜忤
若使搜求故实,脱有前踪,恐是叔世之奸谋,而为邦之胜略也。
抑又闻之,云师火帝,浇淳乃异其风,龙跃麟惊,王霸虽殊其道,莫不崇君亲以诏物,敦敬养以治民,预有邦家,曾无隆替。
吾奉违温清,仍属乱罹,寇虏猖狂,公私播越,萧轩靡御,王舫谁持,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廪竹,身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悯,尝以择官而仕,非曰孝家,择事而趋,非云忠国,况乎钦承有道,骖驾前王,郎吏明经,鸱鸢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东序西郊,皆遵耆耋,吾以圭璋玉帛,通聘来朝,属世道之屯期,钟生民之否运,兼年累载,无申元直之祈,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情礼之诉,翻同逆鳞,忠孝之言,皆应对舌,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
且天伦之爱,何得忘怀,妻子之情,谁能无累。
夫以清河公主之贵,馀姚书佐之家,草限高卑,皆被驱掠,自东南丑虏,抄败饥民,台署郎官,俱馁墙壁,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如得身还乡壤,躬自推求,犹冀提携,俱免凶虐。
夫四聪不达,华阳君所谓乱臣,百姓无冤,孙叔敖称为良相,足下高才重誉,参赞经纶,非虎非貔,闻诗闻礼,而中朝大义,曾未经论,清禁嘉谟,安能相及?
谔谔非周舍容容胡广,何其无争臣哉?
岁月如流,人生何几,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朝千悲而下泣,夕万绪以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
足下素挺词峰,兼长理窟,匡丞相解颐之说,乐令君清耳之谈,向所未疑,谁能晓论?
若鄙言为谬,来旨必通,分请灰钉,甘从斧镬,何但规规默默,齰舌低头而已哉?
若一理存焉,犹希矜眷,何故期令我等必死齐都,足赵魏之黄尘,加幽并之片骨,遂使东平拱树,长怀向汉之悲,西洛孤坟,恒表思乡之梦,千祈已屡,哽恸良深,徐陵叩头,再拜(《文苑英华》六百九十,又《陈书·徐陵传》)
左仆射贾耽神道碑 中唐 · 郑馀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八
公讳字敦诗
其先长乐人也。七代祖元楷
葛荣之乱避地。始徙家于浮阳
隋开皇中。改浮阳清池
今为清池人也。烈祖远则。
德州长河。祖知义。
沁州沁源主簿。赠扬州大都督
考炎之。赠尚书左仆射
皆才光道溢。器位非偶。
积善有遂。钟于公。
天宝十载明经高第。乾元中贝州临清尉。
州县之职。与公非宜。
兵戈甫兴。时不韬才。
公诣阙献书。授绛州太平
太原节度王思礼察公器重识高。涵泳万顷。
度支判官。转试左骁卫兵曹
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职并如故。
遂迁检校部员外郎太原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仍赐金章紫绶。
就加检校礼部郎中。凡历数使。
宾待益重。奇才愈茂。
宏器日彰。天下士君子推公为栋梁。
汾州刺史。在郡七年。
憯怛之爱。忠利之教。
序四器。导五常。
百姓日用而不知。熙然致于仁寿
乌足语其琐细欤。徵拜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通夷狄之情。序宾客之位。
其有素矣。是岁拜梁州刺史御史中丞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
朝议大夫封广川男
守臣梁崇义。恃汉水岘山之险。
负固倔强。公受诏领麾下沿江东讨。
均州屯谷城
所向皆捷。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上以慎理军旅。以信夷夏。
边封谧清。而百姓宴安。
是时故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国郧公震洎邠宁节度使张仆射献甫。或为部刺史
或为都将。皆雄毅宏达。
常流不及。忌能飞语。
危疑是惧。军帅之例。
罕有全度。公前推信诚。
中发坦荡。咸以事晓。
加之慰荐。竟垂忠勋。
兼佩将相。引张推毂受脤。
微公之恢朗洞识。二人曷能臻欤。
在镇三年。迁检校工部尚书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
李希烈乱常。朝廷致诛。
诏公为司徒梁公勉招讨副使。以公懿德瑰姿。
不宜为副。寇难未平。
徵拜工部尚书。职崇喉舌。
望允台鼎。俄以本官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畿汝州都防禦使
又加东都畿汝邓州防禦观察使。旧例居守不出王城。
公以射艺绝伦。气横秋霜。
德宗知公信在言前。优诏特许薄狩郊甸。
允所谓圭璋特达之德也。迁检校尚书右仆射
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属有邻师。
戍兵护边。鱼服鹖冠。
异军三千。公弛柝罢警。
门闼洞开。虑其未安。
重延廊庑。坦易信诚。
挺出今古。海渟山峙。
茫茫屹屹。培塿畎浍。
安得不服其洪涛峻峤欤。凡更四镇。
践履如一。寻以风疾。
恳形封章。御札名方与十全之医驰赐。
不允陈让。俄而获瘳。
贞元九年入觐。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廷为之宝。岩廊为之重。
天下以之信向。蛮夷以之怀来。
金紫光禄大夫。转左仆射
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
依前左仆射平章事。遂婴风疾。
四表陈让。不俞朝旨。
御医盈门。中使填路。
呜呼。有盛衰也。
有昼夜也。聚散之理常也。
死生之变大也。愚智同尘。
贤不肖共辙。孰能究之哉。
御史。先府君追赠太子中允
先夫人鞠氏赠东莱县太君。归本郡迁葬。
乡邦荣之。先府君累赠尚书左仆射
太君齐国太夫人。祖赠扬州大都督
祖妣崔氏累赠博陵郡太夫人。庙貌观德。
丰碑纪烈。奉君亲而载劬。
启手足而免夫。始卒之道。
侯其韪而。以永贞元年十月一日
薨于长安光福里之私第。享年七十六。
辍朝四日。再赠太傅
鸿胪卿浑鍊持节。备赙绢一千匹。
米粟一千石。诏葬长安阳原
夫人赠扶风郡夫人武功苏氏。驾部郎中守忠之孙。
处士珣之女。先公二十五年而殁。
至是而合葬焉。秉周礼也。
长子畴。太常寺协律郎
凋于青春。次子疄。
太子议郎。少子㽥。
京兆府参军。公好古。
汾州时。于戒行尼寺家童院得晋西河王司马斌碑。
太康中尚书郎索靖八分书。翳荟芜秽之下。
字可辨者犹存大半。有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之语。
公再建于寺殿之前。为尚书时。
魏怀郑汴。军声未辑。
诏公宣遏。而两家之难解。
抑推君命。且曰服宽信也。
公玩习经籍。老而不倦。
九流百氏。靡不该览。
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
历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
关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
道程疏密之准。要荒享献之数。
聚米画沙。成于指掌。
矧夫丹青神化。缣缃纂述。
数十年来。西戎陷我河湟。
其图籍志录。泯绝散落。
非公强力精专。蹂𨈆贯穿。
靡书不探。虽贱必访。
则自汧龙而西。传疑唱谬。
纷纷不已。已化为草昧。
天意若曰降公之聪达精博。拯厥将坠欤。
兴元元年。诏公撰国图。
贞元十四年。先献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
又撰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共四卷。
优诏褒异。赐马一匹。
银器数事。锦䌽三百匹。
十四年冬。撰海内华夷图成。
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贞元十道录四卷。
赐马两匹。银器数事。
锦䌽五百匹。又内出银榼二。
盖殊渥也。于戏。
渤海左涌。洪河前激。
泱漭其地气。必将有以孕育哲圣。
谟明盛时。为纪为纲。
为栋为梁。体贰为仁。
万夫之望。岂特河海地理云乎哉。
亦将上动昭回。下降星精。
为忠为孝。为聪为明。
为君子为宏器。公有大度容物也。
浩无津涯。而恪慎竞畏。
不有怠也。有明哲保身也。
孰云肯綮。而端方肃祗。
未尝离也。公奉亲以孝。
事主以忠。待天下以信。
博识以强力。廉隅以砥砺。
居台座十三年。秉戎律四镇垂十五年。
产不过中人。日给有不暇之意。
非夫脱落尘机。翱翔青冥。
孰能然哉。夫郤縠之说礼乐敦诗书。
祭遵虽在军旅不忘俎豆。邴吉之不过丞相车茵
刘宽之无烂汝手。叔度之涯涘。
元阳之不伐。卫玠之理遣情恕。
公咸颉颃恢博。得其兼备者已。
公考求六艺。张弓挟矢。
允谓殊伦。连堕冥冥之羽。
双贯五采之翚。殪豮豖之兽。
图画歌咏。噫嘻君子多乎哉。
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
盛矣。著述有未就者。
殁有遗恨。疄等知公与馀庆有忘年之眷。
见托纪徽烈。俾鸿伐芬芳不歇。
表唐得贤臣之目焉。铭曰。
圆方既明。沦浑粹精。
辰耀腾溢。降为贤英。
郁郁魏公。薰然淑清。
脱落琐细。胸吞长鲸。
天宝之季。北尘荐起。
怀策上谒。言尘可止。
少年下位。事不行矣。
命官绛台。渥泽伊始。
车骑开府司空阳。
萃贤扬幕。优游抑扬。
惟公耸然。落落堂堂。
偫议乃曰。允膺岩廊。
剖竹西河。众苏情结。
风俗丕变。载欣载悦。
六钧服猛。双鸿一发。
式是威武。洸洸烈烈。
入掌九宾。羽仪清都
四夷荒职。贡画地图。
帝曰汉中。实惟尔区。
廷授龙节。双旌硕儒。
推毂汉南。乃司冬官
保釐成周。白马登坛。
更践数镇。抚人以
或三四年。遂成胜残。
徵弼中枢。朝廷为实。
谋不外扬。功宣造膝。
与物宥过。意工言质。
天下日用。曷由窥室。
知命兮死生齐。列兮埏成蹊。
海胸兮浑浑浩浩。一指兮天和倪。
谬知言之重顾。铭乐石兮悽悽。
万物或几乎息兮。惟公德兮竟隮。
上宰相书1182年6月8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九一、《古文渊鉴》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而朝廷之气为之不舒;
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而天下之事日入于坏。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
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
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去岁诸路之饥,浙东为甚,浙东之饥,绍兴为甚。
圣天子闵念元元之无辜,倾囷倒廪以救之,而甚者至出内帑之藏,以补其不足,德意之厚,与天同功。
熹于是时惫卧田野,而明公实推挽之,使得与被使令趋走之末。
仰惟知遇,抚己惭怍。
然自受任以来,夙夜忧叹,恐无以仰承圣天子之明命而辱明公之知于此时也,是以不惮奔走之劳,不厌奏请之烦,以尽其职之当为者,求以报塞万一。
而乃奏请诸事多见抑却,幸而从者,又率稽缓后时,无益于事。
而其甚者,则又漠然无所可否,若堕深井之中。
至其又甚者,则遂至于按劾不行,反遭伤中。
明公意所左右,又自晓然,使人愤懑,自悔其来而求去不得,遂使因仍,以至于今。
比日以来,神明消耗,思虑恍惚,两目昏涩,省阅艰辛,方欲少俟旬日,别上封章,冀蒙哀怜,得就闲佚,又以连日不雨,旱势复作,绍兴诸邑仰水高田已尽龟坼,而山乡更有种不及入土之处。
明、婺、台州皆来告旱,势甚可忧。
虽已一面多方祈祷,必冀感通,然天道高远,事有不可期者。
万一更加旬日,未遂所求,则去年境界,又在目前。
而上自大农,下及闾巷,公私蓄积频年发散,亦自无馀,后日之忧,必有万倍于前日者。
熹之迂愚,固不知所以为计。
诚恐虽以圣主之聪明圣智,明公之深谋远虑,亦未必有断然不可易之长策,真可以惠活饥民,弹压奸盗,而保其必无意外之患也。
熹是以徬徨怵迫,未敢遽请,而复冒昧一罄其愚,惟明公试幸听之。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
今亦未暇一一条数,以慁崇听。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
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广籴米斛。
今二广之米,舻舳相接于四明之境,乘时收籴,不至甚贵,而又颗粒匀净,不杂糠秕,乾燥坚硕,可以久藏。
欲望明公察此事理,特与敷奏,降给缗钱三二百万,付熹收籴,则百万之旬月可办。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拨,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且往时不免转大农,发内帑之币,以应四方之求矣,积之于此,与彼何异?
而又乘贱广籴,利重费轻,殆与临期支拨,籴贵伤财者不可同日而语。
且今米船已集,求售无所,停住日久,坐失本利,后者惩创,因不复来,无穷之害,实自今始,此一事也。
二曰速行赏典,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
欲望明公察此事理,特与敷奏,照会元降即与推恩,使已输者无怨恨不满之意,未输者有歆艳慕用之心,信令既行,愿应者众,则缓急之间,虽百万之指挥而办。
况是此策不关经费,揆时度事,最为利宜。
而乃迁延岁月,沮抑百端,使去岁者至今未及沾赏,而今岁者方且反覆却难,未见涯际。
是失信天下,固足以为今日之所甚忧;
而自坏其权宜济事之策者,亦今日之所可惜也。
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
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
馈餫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倖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焉较计豪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
国家官爵布满天下,而所以予之者,非可以限数也。
今上自执政,下及庶僚,内而侍从之华,外而牧守之重,皆可以交结托附而得。
而北来归正之人,近习戚里之辈,大者旄仗节,小者正任横行,又不知其几何人。
明公不此之爱,而顾爱此迪功文学承信、校尉十数人之赏,以为重惜名器之计,愚亦不知其何说也。
然熹亦尝窃思其故而得其说矣,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
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
此其自谋,可谓尽矣。
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
身之与国,孰大孰小?
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
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则其所聚,有不为大盗积者耶?
明公试观自古国家倾覆之由,何尝不起于盗贼?
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赤眉、黄巾、葛荣黄巢之徒,其已事可见也。
数公当此无事之时,处置一二小事尚且瞻前顾后,踰时越月而不能有所定,万一荐饥之馀,事果有不可知者,不审明公何以处之?
明公自度果有以处之,则熹不敢言。
若果无以处之,则与其拱手熟视而俟其祸败之必至,孰若图难于易,图大于细,有以消弭其端而使之不至于此也?
古之人固有雍容深密不可窥测,平居默然若无所营,而临大事、决大策,不动声气而措天下于太山之安者。
然从今观之,自其平日无事之时,而规模措画固已先定于胸中,是以应变之际敏妙神速,决不若是其泄泄而沓沓也。
况今祖宗之雠耻未报,文武之境土未复,主上忧劳惕厉,未尝一日忘北向之志,而民贫兵怨,中外空虚,纲纪陵夷,风俗败坏,政使风调雨节,时和岁丰,尚不可谓之无事,况其饥馑狼狈,至于如此?
为大臣者乃不爱惜分阴,勤劳庶务,如周公之坐以待旦,如武侯之经事综物,以成上意之所欲为者,顾欲从容偃仰,玩岁愒日,以侥倖目前之无事,殊不知如此不已,祸本日深,熹恐所忧者当不在于流殍,而在于盗贼,受其害者当不止于官吏,而及于邦家。
窃不自胜漆室嫠妇之忧,一念至此,心胆堕地。
念不可不一为明主言之,而犹未敢率然以进,敢先以告于下执事
明公深察其言,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自列于明主之前,君臣相誓,务以尽变前规,共趋时务之急,而于熹所陈荒政一二事者少加意焉,则熹虽衰病,不堪吏役,尚可勉悉疲驽,以备鞭策。
至其必不可支吾而去,后来之人亦得以因其已成之绪葺理整顿,仰分顾忧。
如其不然,则熹之愚昧衰迟,固不能为此无面之不托,而其狂妄,将有不能忍于明主之前者。
明公不如早罢其官守,解其印绶,使毋得以其狂瞽之言上渎圣聪,则熹也谨当缄口结舌,归卧田间,养鸡种黍,以俟明公功业之成而羞愧以死,是亦明公始终之厚赐也。
情迫意切,矢口尽言,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题阙 其六十八 明 · 王世贞
 押词韵第十七部
尔朱起秀容,结侠倾魏室。
众不满万人,所至无衡敌。
立空葛荣众,远授天光策。
有才足为乱,惜靡戡乱德。
贺六曹瞒亚,黑獭仲谋匹。
混合由真运,鼎峙乃材力。
咄咄广武叹,令人歌阮籍
怀朴庭信都 清 · 严遂成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六
别来风物又清和,梦绕东南路不多。
一夜雨声吹到晓,草痕青过葛荣坡。
注:好句吟成全不费力真得唐人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