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巨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柬理堂记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一、《道乡集》卷二五、《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一
广济复军之三年,济阳曹君巨源实始签书判官事。居数月,上承下抚,政克有闻。于是即其厅事之右,荒芜废圃之中,择地而搆堂焉,以为燕休之所。余为以「柬理」名之,取荀卿所谓「君子安燕而血气不惰」之说也。夫理之难辨,譬犹金藏于沙,玉藏于石,骅骝騕袅藏于驽蹇之群。君子之柬之也,必将恣窥编籍,参考古今,而尽其思索朋友之益,然后视之而明,执之而固,养之而成,用之而裕。自修身而推之,以至于治天下,何往而不利?则非于其安燕无事之时而可乎。孟子曰:「国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盖非独国家为然也。故阿衡之大业,实定于有莘之野;尚父之殊勋,实定于东海之滨。如其受币登车,乃始汲汲焉思所以相汤文王之策,则虽其身且不暇保,况欲隆方造之商周邪!后世之士不用则已,一旦擢之朝廷之上,曾未暖席,而阿君罔民之迹、持禄保宠之计已陷于识者之议,而终其子孙,无以自赎。呜呼!皆其素所自负者不重,素所自期者不远,而不知柬理之宜在蚤也。巨源帝乡王族也,耳目心意薰蒸于富贵之盛,其日久矣,而修尚勤约,反类羹藜被褐之士,信其安燕而能不惰也。其退而居于是堂,庶几有取于余之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