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京兆尹御史中丞梓遂杭三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征镇四出。凿门之寄崇。邦畿千里。内史之官最。非夫任均周召。名轶赵张。则何以展心膂之谋。光缿筒之制者矣。公讳济。字应物。京兆杜陵人。晋征南大将军当阳侯元凯十四代孙。周礼部侍郎殿内监甘棠公懿之来孙。隋符玺郎乾祐之元孙。皇朝度支员外主客郎中续之曾孙。朝散大夫明堂丞赠润州刺史知让之孙。高陵令赠太子少保惠之第三子也。器识通简。履怀坦易。以文饰吏。用晦而明。逗机而举无遗谞。莅事而照有馀地。早岁以寝郎从调。书判超等。为李吏部彭年所赏。补梁州南郑主簿。州主司马垂为山南西道采访使。引在幕下。俄丁内艰。终制。转许州长社尉。杨光翙都督陇西。奏公为法曹。皇甫侁采访江西。奏公为推官。授大理司直。摄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寻正除殿中。俄宰郿县。相国李岘尹京兆。奏公为渭南尉。仆射裴冕为剑南节度。奏公为成都令。迁绵州刺史。赐紫金鱼袋。属徐知道作乱。使裨将曹怀信招公。公执以归朝。除户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广德中检校驾部郎中上柱国。公善与人交。于严武情均莫逆。武再充剑南节度。为武行军司马。郭英乂之代武也。矫宣恩命。毁元宗宫为节度使宅。公惊其异谋。移疾不视事。今司空冀国公崔宁既诛英乂。请知使事。公坚卧不起。仍俾通泉令。今前殿中侍御史韦都兵密使家僮潜表事实。大历初。杜鸿渐分蜀为东西川。公为副元帅判官。知东川节度。拜大中大夫绵剑梓遂渝合龙普等州都防禦使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公以威信驭戎。宽明莅俗。克念八州之地。绥靖两川之人。朝廷嘉之。寻拜东川节度使。俄而移军。复为遂州都督。徵拜给事中。间岁拜京兆少尹。明日迁京兆尹。出为杭州刺史。不逾周岁。风化大行。不幸感疾。又闻代到。请寻医于晋陵。以大历十二年岁次丁巳秋七月二日辛亥。薨于常州之别馆。春秋五十有八。夫人京兆韦氏曰平仲。房州刺史景骏之孙。礼部尚书琅琊王邱之外孙。太子中舍迪之第三女也。精识高明。正家柔克。移天有干夫之蛊。宜室多绥族之仁。六姻称其壶则。四德被于彤管。生五子四女。而公即世。夫人昼哭茹毒。星言割哀。留子婿秘书省校书郎范阳卢少康暨四子匡陟缉宁家残。独与子杨匍匐万里。以祗护丧榇。冬十一月至上都。二十四日壬申。虔窆公于万年县洪原乡之少陵原。祔先茔也。仍自为祭文以抒意。其略曰。周旋吴蜀。备历艰危。不陷寇难。赖君携持。一朝孤立。更复何依。鱼失水而鳞悴。树无根而叶萎。词理精婉。才情恳到。闻者伤悯焉。于戏。公以杰俊之材。当艰虞之际。伸其智略。宣力盛时。颉颃鸳鹭之间。总统龙犀之节。旋登琐闼。骤陟尹畿。方当焜耀高衢。升淩台序。而一麾出守。铩翮江皋。竟吉往而凶归。赍此志而殁地。吾道憯矣。真卿何幸。得忝维私。未终倚玉之欢。遽切据梧之恨。吁足痛也。铭曰。
杜侯峨峨。令闻猗那。其用于世。为猷匪他。理称易简。政绝烦苛。州县发迹。云霄切摩。化存江浒。威肃岷嶓。巴蜀靖谧。精诚孔多。琐闱久拜。亚尹遄过。始陟京兆。旋移浙河。云如不吊。遘此凶瘥。哲妇哭昼。护丧奔波。祔于先垄。映蔚条柯。曷用表德。勒铭坟阿。
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某启。某闻师旷之琴。不鼓之则无以召元鹤。杨羲之石。不用之即无以聘应龙。物既有之。言亦犹是。伏惟侍郎学士絪缊降秀。翕辟资华。天上比方。但有文星粗尔。人间拟议。未将太华为然。爰自妙龄。遂肩名辈。当时人物。何戢惟效于褚公。迩日风流。杜乂难方于卫玠。加以宏成与石。郭璞传毫。涣水倘来。皆逢藻缋。荆峰若至。只有璆琳。合沓缣缃。纵横笔砚。三都作序。不劳皇甫士安。万乘为寮。只有东方曼倩。况从近岁。且有外虞。傅介子在楼兰国中。奇功未就。班仲升于玉门关外。报命犹赊。虽太平之业巳隆。而震耀之威尚作。侍郎又绸缪武帐。密勿皇图。九天九地之兵。宁因旧学。七纵七擒之术。固已元通。用视草之工。解按剑之怒。手为天马。心绘国图。九重之中。暂烦前箸。万里之外。辄散衡车。位诚在于论思。功已参于镇抚。图书之府。鼎鼐之司。伊咎悬遗恨之诚。夔说贮妨贤之愧。载惟后命。夫岂踰时。抑某又闻之。昔管仲经邦。宾客有二。周公待士。吐握皆三。丙丞相之车茵。宁弹醉客。平津侯之宾馆。不碍布衣。并脂粉简编。冠缨图史。后之披卷。皆若升堂。侍郎美誉旁流。高节弥折。担簦者成市。蹑蹻者如云。此乃前贤后贤。不殊轨辙。往哲来哲。非异门墙。纵燕有黄金之台。齐为碣石之馆。料其栋宇。必巳荒芜。若某者。陋若左思。丑同王粲。须眉不及于崔炎。腰腹无预于郑元。若值庭兰。固多惭德。如逢岩电。不望齐名。重以惠劣祢生。专非董氏。殊颜回之易铸。若宰我之难雕。徒欲万卷咸披。且乏五行俱下。叨从岁赋。勉致文编。户户酱瓿。唯闻见辱。人人齑臼。不肯留题。再困于鱼登。一惭于雁序(其长兄两举及第)。然天付直气。家传义方。虽在颛蒙。不苟述作。广绝交之论。抑有旨焉。移太常之书。非无为也。顷者曾干阍侍。获拜堂皇。既容纳之有加。遂希望之滋甚。尔后以毛伤垣弹。鳞损任钩。拔刺不迁。噞喁无暇。既乖受教。便以经时。今孝秀爰来。风霜已积。秦人屡出。自欲焚舟。楚卒数奔。谁教拔旆。是以更持鱼目。当夜肆以沽诸。复挈豚蹄。祝天时之未已。义诚多愧。志亦可怜。倘蒙犹枉铅华。更施丹雘。俾其恩地。不在他门。虽不及采椽。备枝梧于大厦。亦庶乎稊米。增流衍于神仓。与夫九九之能。犹或万万相远。诚深词切。声急响烦。仰郭泰之龟龙。望仲尼之日月。濡毫伏纸。亿万常心。干冒尊严。伏用战灼。谨启。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 北宋 · 梅尧臣
押先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
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游鱼不可见,车骑久临渊。
再赋前韵五首 其三 宋 · 王洋
押虞韵
卫玠神清玉不如,非同杜乂斗肌肤。
十篇冰玉傅青史,便是神清得似无。
山月亭记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二、《诚斋集》卷七四、《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一九、《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八、乾隆《吉安县志》卷九、民国《吉安县志》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予昨日偶出山间,入州府,友人王信臣迓予于中路,约予过其家,观所谓山月亭者。日已旰,未遑也。诘朝夙兴,出永丰门,西走九曲,谒亲旧,皆寂寂,门未启,则反而南谒信臣,门启矣。予入坐宾阶有顷,信臣揽衣猝猝而出。是时风雨昏昏,泞淖没膝。予语信臣曰:「今日遂有遗恨。乡也山月宁不远?五十里见我于图画之中,今也尺有咫,乃隔我于风雨之外」。信臣曰:「先生毋恨」。则前行导予径其家,绕出屋后,折而左,度脩庑,陟穹巘,有亭若在天半,掀然孤巉者,山月也。予且喜且喟,曰:「尚有遗恨,已识王仲祖,未见杜弘治。所谓云端台者焉在」?信臣指前檐三十许武,石栏崛起,阶齿层出者曰:「此是已」。雨小霁,欣然登焉。直下百尺,壁立如削,阛阓数十万家,如在井底,下视胆掉,遐瞩神旷。乃知此亭面势宅一城高绝之地,无所与二。其前峭秀而邃蔚者,青原也;其左突出而翼截者,东山也;其右首下而居高者,拜相山也;其下横厉而皎空者,白鹭江水也。周览未既,惊风歘起,林木叫呼,大波怒跳,翻倒城市,前山皆动,诸峰相角,清寒入骨,不可复立,亟归亭上。予益喜且喟曰:「尚有遗恨。今夕无月」。绍熙四年十月晦,诚斋野客杨万里记。
张运使挽词(孝仲) 南宋 · 楼钥
七言律诗 押咸韵
惠周剑外与淮南,归卧空山且避谗。
宴坐几年期不死,临行一著信非凡。
不应杜乂束高阁,真使谢鲲居石岩。
欲向西陵寻宿草,秋风何日送归帆。
赠墨工陈伯升 南宋 · 敖陶孙
古墨法变今百年,雪斋乃能幻神药。
杜乂肤清卫玠神,眼明再见老陈作。
墨如人意随短长,用之不尽渠解笑。
须君笔端驭龙蛇,他日始信入木妙。
十伶曲(为石林家优作。) 其二 清 · 叶燮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已畦诗集卷之六(此卷俱白田倡和。)
杜乂肤清骨相匀,也知家近宋东邻。
一枝栽向灵和殿,思曼当年最恼人。
赠绪风朱郎 其一 清 · 叶燮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已畦诗集卷之九
杜乂肤清年正髫,一枝花发傍云霄。
蓬莱清浅浑难到,却在扬州第几桥。
赠孔叟 清 · 吴兆骞
出处:秋笳诗二、秋笳集卷三
孔叟侠者今白头,横戈曾事当阳侯(崇祯中,叟以副帅事杨相国嗣昌。)。
十年困顿蠮螉塞,五月不脱羔羊裘。
征南幕府久零落,犹复雄名动寥廓。
绝域魂销白雁书,沙场力尽斑丝槊。
击衣不得心自哀,置铅无成目空矐(甲申冬,欲刺李自成,不克。)。
可怜丧乱识凫毛,敢道精诚生马角。
万里苍茫故国悲,侧身天地何时归。
乡梦已迷三楚道,蛮烟休望九疑祠((九疑祠),清诗别裁集作(九疑开)。)。
此日相逢把君手,倚杖班荆抚西缶。
感旧应怜鬓上霜,悲歌且酌尊中酒。
入关萧永正漂零,思赵廉公已衰朽。
半酣起舞何慨慷,俛眉敛迹空摧藏。
丈夫失意会如此,君今那必哀穷荒。
按:与上一章同意,而赠吴作悲凉,赠孔作激壮。风调各别。
南楼 清初 · 徐乾学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一
南楼月上时,元规甚潇洒。
长啸踞胡床,纵横命觞斝。
是时方清晏,江介无戎马。
物望殷深源(殷深源:殷浩(303—356),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时期大臣、将领,因会稽王司马昱提拔而一度与桓温于朝中抗衡。),清言褚季野(褚季野:褚裒(303—350),字季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杜乂齐名。)。
宾佐堪留连,山川足吟写。
千古庾征西,流传入风雅。
一朝召寇至,宫省入乱蓬。
膝屈陶太尉(陶太尉:陶侃。),心愧钟侍中。
狼狈尚征镇,茂弘(茂弘:指王导,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愁西风。
负荷栋梁任,终无分寸功。
犹馀清兴发,差与名士同。
按: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