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次韵王大著大享宿斋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浅学胡然敢望回,英躔幸甚得追陪。
谈锋羡子雨无极,诗境愧予田尽莱。
丛桂晚香牵独梦,小梅春思恼清才。
丁宁阁老须勤赋,早晚西扉咏砌苔(自注:一时同馆南强供职最久。)
余中翰有书于上海驻扎江苏苏松太道台邵小村(友濂)大人。托以余等行事。又托招商局总办徐雨之(润)郑陶斋官应二大人。文报所王先生以为个绍。宛转周折至此。不胜感激。清晨舟泊上海码头。定寓馆于兴圣街京江栈。直诣招商局文报所。王先生调病在寓馆。郑大人邀见。纳书于道台辕门。明日。邵大人设殽馔邀见。礼遇极隆。荒远之踪。有不敢当。韩君欲留上海。教人韩语。为资身之策。自以馀暇。欲习汉语。兼习番语。庶效异日国家之用。辄陈此意于陪席。卲大人初若靳之。明日。谕令往谒机器局总办李勉林兴锐大人。明晨依谕往拜。细询来由。周详款曲。有恺悌之风。亦设盛馔以待。谕以少俟。明日。李大人因紧急公务。驾往金陵还署。翌日。又赴杭州。荏冉两旬。还署次日。即蒙邀置署。尽清栈舍盘费。新备卧具。寝处饮食一切华美。又虑衣单。亲问着否华服。对以无碍。但携有旧衣。得絮可以禦寒。又即赐絮与帛。有挟纩之温。局诸君子。多赐光临。晨夕源源。周旋翰墨。浑忘羁旅之况。寔为东游以后。初有之胜事。感颂之极。欲述短章。略抒鄙衷。随得随书。概无次序。题以杨江截句。以备诸先生一粲云 其五 清 · 姜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古欢堂收草诗稿卷之十六远游草
友濂兴锐中州两钜公,何缘知有老秋翁
转蓬还与长风约,一被吹嘘上碧空。
八声甘州 夏日游莲亭,荷花之盛过于往日,计予不到此间已三年矣。抚今追昔,醉歌此调,呈匏翁 清 · 边浴礼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空青馆词
绕虹梁、敧棹溯空明,芳会忆年时。
自词仙去后,花零粉怨,鹭老秋丝。
难得观莲佳节,选胜酒重携。
卅六陂塘远,波溅胭脂。

坐有贤守,对风裳水佩,劝酌琼卮。
问红妆无语,应笑我来迟。
暗惆怅、佳人天末,采幽香、谁与寄相思。
新愁满、谱江南弄,唱过邪溪。
疏影 茉莉花 清 · 姚辉第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菊寿盦词稿卷二
珠圆粉洁。
傍碧纹槅子,越样清绝。
半贮犀奁,半压鸾梳,玉纤几度亲摘。
兰汤乍试冰绡润,惹一种、麝熏难灭。
记晚凉、倦倚红藤(枕名),开遍两鬟秋雪。

休唤南强小字,素馨斜畔路,残霸销歇。
缬锦围镫,织翠穿帘,消受海天风月。
罗巾钿合传情处,又谁把、同心相结。
好付他、茜袖深笼,莫被窃香人窃。
落花诗十二首己亥四月作) 其八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知过轩诗钞
驻颜无奈水千波,写恨聊凭墨十螺。
结绮楼成随客至,阿房宫矗楚人过。
神山樱蕊奇光吐,海外玫瑰宝靥多。
一样秋风有摇落,南强北胜误谁何。
五叠前韵(秋怀八首) 其四 乙巳丙午丁未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蛮夷大长亦工词,竟筑朝台望汉师。
生为丈夫除帝制,死留奇女报佳诗。
蛟精异代仍黄屋,龙气中天化白蜺。
一笑南强成底事,看花空发美人思。
施梅樵见过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枯烂集》,又载洪小如所藏抄本;其中第一首又载《寄鹤斋诗矕》卷一、连横《台湾诗荟》,第一三首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
春风满庭除,故人深夜至。
明月落空阶,霜痕白在地。
剪烛话骚诗,殷勤不能寐。
君今居近村,远与红尘避。
松风与鸟声,日以悦心志。
因之翰墨间,飘飘具高致。
五色纷满前,古音粲然备。
平生三数子,惟君得高寄。
褰涉鹿溪水,去来溪水清。
蓬门隔墟市,回车望高城。
青山二三里,流泉四五声。
相约载酒游,晚鸠啼春晴。
年来晤诗人,林君(作者注:「峻堂及侄幼春。」)与君耳。
或多骛尘踪,巴歌下里
扶轮彼何人,风雅自兹靡。
君昔少年时,鞶雕亦所喜。
中年忽有悟,清声追正始。
结庐山墅中,烟霞朝暮起。
日出众峰青,日落海波紫。
登眺极东西,云涛收笔底。
一别一相逢,惊余刮目视。
遵步得方涂,访君桃源里。
源水多蒹葭,水居多兰芷。
临风寂不发,相期道如砥。
韬晦丧乱馀,冥心谢时世。
高踪寡所谐,获君为深契。
所居山林间,阴晴互亏蔽。
葛天无怀民柴桑尚苗裔。
穷巷馀落晖,衡门昼常闭。
君时一叩关,高谈发沉滞。
栗里有年华,晋秦非所计。
二豪一蜾虫,不堪供唾涕。
昨夕君来过,冥鸿忽即逝。
积冻在檐除,望风舒遐睇。
溪山两三重,衣裳愿再曳。
林幼春并怀林十及梁钝庵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十七部
燄峰崔嵬天一尺,峰下诗人林君宅。
来诗遥遥怀鹿渠,鹿渠流水冬寒碧。
前日送钝翁,共迟鸿泥迹
钝翁归去不可追,广州山与海天隔。
复有松江食鲈鱼,君家十叔殊难得。
寥寥人散天一方,我与君居亦并僻。
安得君向鹿溪游,我向燄峰亦作客。
题诗名山祷山灵,回天转海洗尘积!
山谷诗;幼春有赠,即次其韵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山谷诗编、蔡伦纸,我生见月辄忘指。
百里携屐为看山,忽为古书滞于此。
林子下笔发想奇,新词未就神先驰。
写余饭颗卓午身,成君织绵云汉诗。
是时六月鸟声变,祝融当天南氛煽。
手持一卷冰雪文,风流千古涪江擅。
涪江兴废二百年,七言古格今犹传。
忆曾全鼎尝一脔,未殊寸管窥长天。
健笔雄词万斛重,有人绝膑或折踵。
才怯搏虎终非豪,力奋当熊成勇
林子作诗贮满筐,三唐、两宋一囊装。
须与直追汉、魏上,沧海横流才可防。
友人送末利栽之谓不活矣近渐有萌牙祝之 晚清 · 林旭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包寄逾淮及始春,骚肤摇本敢云频。
也逢夏至为生日,若说南强太愧人。
水阁醉魂惊扇重(秦淮曲中如此),街棚茶话斗球新福州南街夏夜景物)
旧游乡事皆难得,慰我无言或有神。
欲和樊诗韵以羁字开首遂歭𣦠不成句俄而得焉立成打油腔五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九卷补遗
中兴圣哲仰文皇光辅论功配德苍。
筹策定知胸有,鉴衡宁道目迷糠。
骑驴归去寻茅屋,雏凤喈鸣入玉堂。
武达文通谁第一,南强北胜总非常。
一萼红 悱庵书来,极言崇效牡丹之胜。予自人日后卧病,残春易过,长夏又更,转眼新秋,支离益甚,遥忆故人,京华盛赏,时移物换,感叹成篇 清末民国初 · 吴重憙
忆春城牡丹花谢了,红紫正相争。
北胜方矜南强,又诩蜗角,各斗峥嵘。
薰琴转莺蝉递嬗,倏昨宵凉树见流萤。
如海花光,玉仙洪福,都付飘蘦。

伤我残枝断梗。
念沈香亭北,幻梦全醒。
水皱池塘,阶堆梧叶,忍言何事干卿
转眼便黄花烂漫,竹帘卷人,瘦减风情。
安得遥从坡仙,水调重赓。
四首 其四 乙未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胜南强较去留,泪波直注海东头。
槐柯梦短殊多事,花槛移不自由。
从此路迷渔父棹,可无人坠石家楼?
故林好在烦珍护,莫再飘摇断送休。
注:【一春句】《石遗室诗话》作「一春无日可开眉」。 【凤楼】原作「凤栖」,据《石遗室诗话》、《空轩诗话》改。 【到头】《石遗室诗话》作「一场」。【刺耳】同上作「满耳」 【苦学】同上作「苦倚」。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其三 戊辰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柳绵榆荚各漫空,轮转阎浮共一风。
啼晓相闻奈何鸟,抱香不死可怜虫。
东扶西倒浑如醉,北胜南强未有终。
为谢砑光赓舞曲,鬓丝秃尽净名翁。
四月朔牡丹崇效寺 其一 甲戌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由来北胜南强,不信都燕逊洛阳
红紫纷纷都见惯,今朝刮目御衣黄。
题缀玉轩话别图 其二 壬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一
樱花百态弄轻狂,疏影须知有暗香
懒与天骄说麟凤,但论北胜南强
咏史三十八首 其三十八 丁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一
中原锦绣壤,东南尤宴安。
仲谋且画江,钱镠亦闭关。
元魏既积弱,文物宁救患。
金亮不北归,雅志慕湖山。
我读南迁录,语意何悲酸。
悽悽金水河,黯黯幽兰轩。
南强北胜,大小难共论。
铲蕉叹戊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先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八
何人不晓事,种蕉傍堂前。
当门兰必锄,尔蕉无幸焉。
群起议铲除,斩戮无一全。
众人皆雷同,我意殊不然。
蕉有特别质,凡卉难比肩。
叶大莫与京,翠华高翩翩。
所以称草帝,厥绿乃弥天。
怀素种成林,柿叶郑虔
分绿上窗纱,诚斋诗最妍。
不展一卷书,绿蜡禁烟
多种听雨声,芋荷祗戋戋。
区区赵蕉迷,乃亦千古传。
数典靡不佳,古人谁弃捐。
古人岂尽愚,今人岂尽贤。
传芭歌楚辞,黄蕉进筵。
摩诘写雪中,超超书画禅。
善哉佛家言,最重蕉与莲。
以蕉喻人身,净体通且圆。
何物沈休文,名节隳可怜。
腼颜附高士,弹蕉妄成篇。
遂令耳食徒,诟病谬相沿。
若谓畏霜雪,凌寒节不坚。
岂知竹与梅,北方命难延。
南强北胜,地本不可迁
若云多破叶,何树长新鲜。
衰柳失娟娟,败荷缺田田。
剪裁亦易易,爬梳自洁蠲。
不见菩提树,拂拭勤连连。
方长况不折,正色传伊川
增高勿伐树,吕览国门悬。
吾言甚持平,公等毋乃偏。
莫比作颂,臃肿喜曲拳。
牡丹诗五十首 其一 黄牡丹十首辛丑三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郁金堂榭郁金香,八宝楼台八宝装。
亭北更应烦太白,人间真又见乘黄。
无双伯理玺天德,丈六文殊妙吉祥。
总是托根中土好,休言北胜南强
沪上观剧诗四首 其三 壬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七
津门尤物说,素女为师态万方。
海上名花都减色,始知北胜南强(王克琴,天津人。与杨翠喜齐名,而色出其上,真尤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