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所欲示之 其二十四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四
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上祖舒,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会稽内史、镇军仪同三司,夫人右将军(阙)女,诞晏之、允之,允之建威将军钱塘会稽都尉义兴太守、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夫人散骑常侍苟文女,诞希之、仲之。
及尊叔廙,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侍中骠骑将军武陵康侯,夫人雍州刺史济阴郗说女,诞颐之、胡之、耆之、美之。
内兄胡之,侍中丹阳尹、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妻常侍谯国夏侯女,诞茂之、承之。
羲之太宰高平郗鉴女,诞玄之、凝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
肃之授中书郎骠骑咨议太子左率,不就;
徽之黄门郎
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
仰与公宿旧通家,光阴相接,承公贤女淑质直亮,确懿纯美,敢欲使子敬为门闾之宾,故具书祖宗职讳,可否之言,进退唯命,羲之再拜。
奏四祖祧主 东晋 · 简文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一
四祖同居西祧,藏主石室,禘袷乃祭,如先朝旧仪(《宋书·礼志》三。永和二年抚军将军会稽王司马昱尚书刘劭等奏。)
复奉表 西凉 · 李皓
 出处:全晋文
江山悠隔,朝宗无阶,延首云极,翘企遐方。
伏惟陛下应期践位,景福自天。
臣去乙已岁顺从群议,假统方城,时遣舍人黄始奉表通诚,遥途险旷,未知达不?
吴凉悬邈,蜂虿冲衢,方珍贡使,无由展御,谨副写前章,或希简达。
臣以其岁进师酒泉,戒戎广平,庶攘茨秽,而黠虏恣睢,未率威教,凭守巢穴,阻臣前路。
窃以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案甲,务农养士。
时移节迈,荏苒三年,抚剑叹愤,以日成岁。
今资储已足,器械已充,西招城郭之兵,北引丁零之众,冀凭国威,席卷河陇,扬旌秦川,承望诏旨,尽节竭诚,陨越为效。
又臣州界迥远,勍寇未除,当须镇副,为行留部分,辄假臣世子监前锋诸军事抚军将军护羌校尉,督摄前军,为臣先驱,又敦煌郡大众殷,制御西域,管辖万里,为军国之本,辄以次子让为宁朔将军、西夷校尉敦煌太守,统摄昆裔,辑宁殊方。
自馀诸子,皆在戎间,率先士伍,臣总摄大纲,毕在输力,临机制命,动静续闻(《晋书·凉武昭王传》,前表未报复遣沙门法泉间行奉表云云,又见《十六国春秋》九十一。)
封佐命功臣徐羡之等诏 南朝宋 · 刘裕
 出处:全宋文卷一
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镇军将军丹阳徐羡之,监江州豫州西阳新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华容侯王弘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作唐檀道济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傅亮侍中、中领军谢晦,前左将军江州刺史宜阳檀韶使持节、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河北诸军事、后将军、雍州刺史关中侯赵伦之使持节、督北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北徐州刺史南城男刘怀慎散骑常侍、领太子左卫新淦王仲德,前冠军将军北青州刺史安南向弥左卫将军滠阳刘粹使持节、南蛮校尉很山到彦之西中郎司马南郡相宜侯阳张劭,参西中郎将军事、建威将军河东太守资中沈林子等,或忠规远谋,扶赞洪业;
或肆勤树绩,弘济艰难。
经始图终,勋烈惟茂,并宜与国同休,飨兹大赉
羡之封南昌县公华容县道济改封永修县公建城县武昌县食邑二千户
可更增邑二千五百户,仲德可增邑二千二百户;
怀慎、彦之各进爵为侯,改封建安县侯,并增邑为千户;
伦之封霄城县侯食邑千户;
封临沮县伯林子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
开国之制,率遵旧章(《宋书·徐羡之传》,上初即位,思佐命之功,下诏。)
宋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歌(《齐书》云。后舞凯容歌。) 南朝宋 · 王韶之
四言诗
假乐圣后,寔天诞德。
积美自中,玉猷四塞。
龙飞在天,仪刑万国。
钦明惟神,临朝渊默。
不言之化,品物咸德。
告成于天,铭勋是勒。
翼翼厥猷,亹亹其仁。
顺命创制,因定和神。
海外有截,九围无尘。
冕旒司契,垂拱临民。
乃舞大豫,钦若天人。
纯嘏孔休,万载弥新(同上)
沮渠茂虔(十一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三
使持节侍中都督秦、河、沙、凉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匈奴中郎将西夷校尉凉州牧河西王蒙逊,才兼文武,勋济西服。
爰自万里,款诚夙著。
方仗忠果,翼宣远略。
奄至薨殒,凄悼于怀。
便遣使吊祭,并加显谥。
嗣子茂虔,纂戎前轨,乃心弥彰。
宜蒙宠授,绍兹蕃业。
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西夷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宋书·氏胡大且渠蒙逊传》)
萧思话(二十九年九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抚军将军思话启事,碻磝不拔,士卒疲劳。
且班师清济,更图进讨。
此镇山川严阻,控临河朔
形胜之要,擅名自古。
宜除其授,以允望实。
思话可解徐州冀州,馀如故。
彭城文武,复量分配,即镇历城(《宋书·萧思话传》。)
又与江夏王义恭(二十九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宋书·张永传》,申坦并为统府抚军将军萧思话所收系于历城狱。太祖以屡征无功,诸将不可任,责等与思话诏。又与江夏王书。)
世祖京邑 南朝宋 · 颜竣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八
夫运不常隆,代有莫大之衅。
爰自上叶,或因多难以成福,或阶昏虐以兆乱,咸由君臣义合,理悖恩离,故坚冰之遘,每钟浇末,未有以道御世,教化明厚,而当枭镜反噬,难发天属者也。
先帝圣德在位,功格区宇,明照万国,道洽无垠,风之所被,荒隅变识,仁之所动,木石开心。
而贼劭乘藉冢嫡,夙蒙宠树,正位东朝,礼绝君后,凶慢之情,发于龆龀,猜忍之心,成于几立。
贼浚险躁无行,自幼而长,交相倚附,共逞奸回。
先旨以王室不造,家难亟结,故含蔽容隐,不彰其衅,训诱启告,冀能革音。
何悟狂慝不悛,同恶相济,肇乱巫蛊,终行弑逆,圣躬离荼毒之痛,社稷有剪坠之哀,四海崩心,人神泣血,生民以来,未闻斯祸。
奉讳惊号,肝脑涂地,烦冤腷臆,容身无所。
大将军诸王幽闭穷省,存亡未测,徐仆射、江尚书、袁左率,皆当世标秀,一时忠贞,或正色立朝,或闻逆弗顺,并横分阶闼,悬首都市。
宗党夷灭,岂伊一姓,祸毒所流,末知其极。
昔周道告难,齐、晋勤王,汉历中圯,虚、牟立节,异姓末属,犹或亡躯,况幕府职同昔人,义兼臣子,所以枕戈尝胆,苟全视息,志枭元凶,少雪仇耻。
今命冠军将军咨议中直兵柳元景宁朔将军领中直兵马文恭等,统劲卒三万,风驰径造石头,分趋白下。
辅国将军咨议中直兵宗悫等,勒甲楯二万,征虏将军领司马武昌内史沈庆之等,领壮勇五万,相寻就路。
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凡此诸帅,皆英果权奇,智略深赡,名震中土,勋畅遐疆
幕府亲董精悍一十馀万,授律枕戈,骆驿继迈。
司徒睿哲渊谟,赫然震发,征甲八州,电起荆郢。
冠军将军臧质忠烈协举,雷动汉阴。
冠军将军朱修之,诚节亮款,悉力请奋。
荆雍百万,稍次近途,蜀、汉之卒,续已出境。
又安东将军诞、平西将军遵考、前抚军将军萧思话征虏将军鲁爽、前宁朔将军王玄谟,并密信俱到,不契同期,传檄三吴,驰军京邑,远近俱发,扬雍万里,楼舰腾川,则沧江雾咽,锐甲赴野,则林薄摧根。
谋臣智士,雄夫毅卒,畜志须时,怀愤待用。
先圣灵泽,结在民心,逆顺大数,冥发天理,无父之国,天下无之。
羽檄既驰,华夷响会,以此众战,谁能抗御,以此义动,何往不捷。
况逆丑无亲,人鬼所背,计其同恶,不盈一旅,崇极群小,是与比周,哲人君子,必加积忌。
倾海注萤,颓山压卵,商周之势,曾何足云。
诸君或奕世贞贤,身(缺)皇渥,或勋烈肺腑,休否攸同。
拘逼凶势,俯眉寇手,含愤茹感,不可为心。
大军近次,威声已接,便宜因变立功,洗雪滓累
若事有不获,能背逆归顺,亦其次也。
如有守迷遂往,党一凶类,刑兹无赦,戮及五宗。
赏罚之科,信如日月。
原火一燎,异物同灰,幸求多福,无贻后悔。
书到宣告,咸使闻知(《宋书·元凶劭传》。案《颜延之传》,召延示以檄文,问曰:「此笔谁所造?」延之曰:「竣之笔也。」又《颜竣传》云,「世祖人计,任总内外,并造檄书」。)
追恤新安王子鸾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七
夫纾冤申痛,虽往必追,缘情恻爱,感事弥远。
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抚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夙表成器,蚤延殊宠,方树美业,克光蕃维。
而凶心肆忌,奄罗横祸,兴言永伤,有兼常怀,宜旌天秀,以雪沉魂。
可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司徒南徐州刺史,王如故。
第十二皇女、第二皇子子师俱婴谬酷,有增酸悼,皇女可赠县公主,子师复先封为南海王,并加徽谥(《宋书·始平王子鸾传》。)
优婆塞戒经记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四
太岁在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抚军将军录尚书事大沮渠兴国与诸优婆塞等五百馀人,共于都城之内,请天竺法师昙摩谶译此在家菩萨戒,至秋七月二十三都讫。
沙门道养笔受,愿此功德,令国祚无穷,将来之世,值遇弥勒,初闻悟解,逮无生忍,十方有识,咸同斯誓(《释藏》迹九。)
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八
夫人讳某,荥阳开封县远里人也。
七子赋诗,足光宾客
三卿从政,实静诸侯。
骖乘则晋后停舆,来朝则汉君识履。
华胄蝉联,无虚史籍。
祖那,秦州别驾
茂伯抚军将军凉州刺史、伯阳县
夫人令淑早闻,独茂,既容既德,言告言归,悌实温清,恭惟箴盥。
太傅弼谐周室,股肱攸寄;
夫人辅佐君子,勤劳是司。
琴瑟既友,条枚无伐,故得用之邦国,成之孝敬。
某年月日,封郑国夫人
褕狄既加,纮綖是务,夫有安世之贵,躬服浣濯;
子有文伯之尊,无忘机杼。
表里惟安,闺闱且正。
医门有疾,药对无征。
天和三年三月二十日薨,葬于长安之石安原
世子某,兄弟并勖慈训,咸遵母仪,霜露深悲,寒泉增恸。
铭曰:
居德圃田,当官教府。
置骑牵来,开黉学聚。
福履家室,贤才踵武。
棠棣之华,螽斯之羽。
人伦之七德,风化二南。
采采芣苡,萋萋葛覃。
节行声玉,副笄珈篸。
柳园秉杼,桑津浴蚕。
春秋超忽,零落无时。
家亡淑女,国丧贤姬。
香坟永送,舞鹤长辞。
山深月暗,风急松悲。
千年开闭,将验灵龟(《文苑英华》九百六十三)
观我生赋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出处:全隋文卷十三
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已生民而立教,乃司牧以分疆,内诸夏而外夷狄,骤五帝而驰三王。
大道寝而日隐,《小雅》摧以云亡,哀赵武之作孽,怪汉灵之不祥,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瀍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吾王所以东运,我祖于是南翔(晋中宗琅邪王南度,之推琅邪人故称吾王。)
琅邪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
逮微躬之九叶,颓世济之声芳。
问我良之安在,钟厌恶于有梁,养傅翼之飞兽梁武帝纳亡人侯景,授其命,遂为反叛之基),子贪心之野狼武帝初养临川王子正德为嗣,生昭明后,正德还本,特封临贺王。犹怀怨恨。径叛入北而还,积财养士,每存异志也)
初召祸于绝域,重发衅于萧墙(正德求征侯景,至新林,叛投景立为主,以攻台城
虽万里而作限,聊一苇而可航,指金阙以长铩,向王路而蹶张。
勤王逾于十万,曾不解其扼吭,嗟将相之骨鲠,皆屈体于犬羊台城陷,援军并问讯二宫,致敬于侯景也)
武皇忽以厌世,白日黯而无光,既飨国而五十,何克终之弗康。
嗣君听于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东晋之违难,寓礼乐于江湘,迄此几于三百,左衽浃于四方,咏苦胡而永叹,吟微管而增伤。
世祖赫其斯怒,奋大义于沮漳孝元皇帝时荆州刺史
授犀函与鹤膝,建飞云及艅艎,北徵兵于汉曲,南发𫗥于衡阳湘州刺史河东王誉雍州刺史岳阳王察并隶荆州都督府
昔承华之宾帝,实兄亡而弟及昭明太子薨,乃立晋安王太子
皇孙之失宠,叹扶车之不立嫡皇孙驩出封豫章王而薨)
间王道之多难,各私求于京邑襄阳阻其铜符,长沙闭其玉粒河东岳阳昭明子)
遽自战于其地,岂大勋之暇集,子既殒而侄攻,昆亦围而叔袭,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孝元河东不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为刺史。大军掩至,河东不暇遣拒。世子信用群小,贪其子女玉帛,遂欲攻之,故河东急而逆战,世子为乱兵所害。孝元发怒,又使鲍泉河东。而岳阳宣言大猎,即拥众袭荆州,求解湘州之围。时襄阳杜岸兄弟怨其见劫,不以实告,又不义此行,率兵八千夜降,岳阳于是遁走。河东府褚显族据投岳阳。所以湘州见陷也)
行路弯弓而含笑,骨肉相诛而涕泣,周旦其犹病诸,孝武悔而焉及。
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未成冠登仕,财解履以从军(时年十九,释褐湘东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
非社稷之能卫,□□□□□□仅书记于阶闼,罕羽翼于风云。
荆王定霸,始雠耻而图雪,舟师次乎武昌抚军镇于夏汭(时遣徐州刺史徐文盛,领二万人屯武昌芦州拒侯景任约,又第二子绥宁度方诸为世子,拜中抚军将军郢州刺史以盛声势)
滥充选于多士,在参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时迁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与文圭、刘民英等与世子游处),虽形就而心和,匪余怀之所说。
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欲推心以厉物,树幼齿以先声(中抚军时年十五)
忾敷求之不器,乃画地而取名,仗御武于文吏(以虞预郢州司马,领城防事),委军政于儒生(以鲍泉郢州行事,总摄州府也)
值白波之猝骇,逢赤舌之烧城,王凝坐而对寇,白诩拱以临兵任约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舰弊漏,军饥卒疲,数战失利。乃令宋了仙、任约步道偷郢州城,预无备,故陷贼)莫不变猿而化鹄,皆自取首以破脑。
将睥睨于渚宫,先凭凌于他道(景欲攻荆州,路由巴陵
永宁之龙蟠永宁公王僧辩巴陵城,善于守御,景不能进)
护军之电埽护军将军陆法和任约赤亭湖,景退走,大溃)
奔虏快其馀毒,缧囚膏乎野草,幸先生之无劝,赖滕公之我保(之推执在景军,例当见杀。景行台郎中王则初无旧识,再三救护,获免,囚以还都),剟鬼录于岱宗,招归魂于苍昊(时解衣讫而获全)性命之重赐,衔若人以终老。
贼弃甲而来复,肆觜距之雕鸢,积假履而弑帝,凭衣雾以上天,用速灾于四月,奚闻道之十年台城陷后,梁武曾独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大宝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僭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芛天道继大数,故文为百日。言与公孙述但禀十二,而旬岁不同)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卉鼓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
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覆五宗而剪焉。
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弦公主子女见辱见雠)
经长干以掩抑(长干旧颜家巷),展白下以流连靖侯以下七世坟茔皆在白下,深燕雀之馀思,感桑梓之遗虔,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
逖西土之有众,资方叔以薄伐永宁公司徒大都督,抚鸣剑而雷咤,振雄旗而云窣,千里追其飞走,三载穷于巢窟,屠蚩尤东郡,挂郅支于北阙(既斩侯景,烹尸于建业市,百姓食之,至于肉尽龁骨,传首荆州,悬于都街)
吊幽魂之冤枉,扫园陵之芜没,殷道是以再兴,夏祀于焉不忽,但遗恨于炎昆,火延宫而累月侯景既平,我师采橹失火,烧宫殿荡尽也)
指余棹于两东,侍升坛之五让,钦汉宫之复睹,赴楚民之有望。
绛衣以奏言,忝黄散于官谤(时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也),或校石渠之文王司徒表送秘阁旧事八万卷,乃诏比校,部分为正御、副御、重杂三本。左民尚书周弘正黄门郎僧朗、直省学士王圭、戴陵校经部,左仆射王褒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直学士刘仁英校史部,廷尉卿殷不害御史中丞王孝纯、中书郎邓荩、金部郎中徐报校子部,右卫将军庾信中书郎王固晋安王文学宗菩业、直省学士周确校集部也)
时参柏梁之唱。
顾《扁瓦》瓯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属潇湘之负罪陆纳,兼岷峨之自王武陵王
伫既定以鸣鸾,修东都之大壮(诏司农卿黄文超营殿)
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兵继来)
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孝元自晓阴阳兵法,初闻贼来,颇为厌胜,被围之后,每叹息,知必败)
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孝元宇文丞相断金结和,无何见灭,是师出无名)
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溥天之下,斯文尽丧(北于坟籍少于江东三分之一,梁氏剥乱,散逸湮亡。唯孝元鸠合,通重十馀万,史籍以来,未之有也。兵败悉焚之,海内无复书府)
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
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稿葬。
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憀悢,井伯饮牛于秦中子卿牧羊海上
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
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牵疴疻而就路(时患脚气),策驽蹇以入关(官疲驴瘦马)
下无景而属蹈,上有寻而亟搴,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
若乃玄牛之旌,九龙之路,土圭测影,璿玑审度,或先圣之规模,乍前王之典故,与神鼎而偕没,切仙宫之永慕。
尔其十六国之风教,七十代之州壤,接耳目而不通,咏图书而可想,何黎氓之匪昔,徒山川之犹曩。
每结思于江湖,将取弊于罗网,聆代竹之哀怨,听出塞之嘹朗,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日太清之内衅,彼天齐而外侵,始蹙国于淮浒,遂压境于江浔(侯景之乱,齐氏深斥梁家土宇,江北、淮北唯馀庐江晋熙高唐新蔡西阳齐昌数郡。至孝元之败,于是尽矣,以江为界也)
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夐临(齐遣上党王涣率兵数万纳梁贞阳侯明为主),返季子之观乐,释钟仪之鼓琴梁武聘使谢挺,徐陵始得还南,凡厥梁臣,皆以礼遣)
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试拂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之推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以丙子岁旦筮东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习,坎重险,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来耳。」后遂也)
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
冰夷风薄而雷呴,阳度山载而谷沉,侔挈龟以凭浚,类斩蛟而赴深,昏扬舲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
追风飙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至,便值陈兴而梁灭,故不得还南)
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谢黄鹄之回集,恧翠凤之高峙,曾令思之对,空窃彦先之仕,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齐武平中,署文林待诏仆射阳休之祖孝徵以下三十馀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珥貂蝉而就列,执麾盖以入齿(时以通直散骑常侍黄门郎也)
疑一相之故人(故人祖仆射机密,吐纳帝令也),贺万乘之知己,祇夜语之见忌,宁怀璧之足恃。
谏谮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由重裘以胜寒用去薪而沸止(时武职疾文人,之推蒙礼遇,每构创痏。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谏诛,之推尔日邻祸。而侪流或有毁之推于祖仆射者,仆射察之无实,所知如旧不忘)
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唯骄奢之是修,亦佞臣之云使武成奢侈,后宫御者数百人,食于水陆贡献珍异,至乃厌饱,弃于厕中。裈衣悉罗缬锦绣珍玉,织成五百一段。尔后宫掖遂为旧事。后主之在宫,乃使骆提婆母陆氏为之,又胡人何洪珍等为左右,后皆预政乱国焉)
惜染丝之良质,惰琢玉之遗祉,用夷吾而治臻,昵狄牙而乱起祖孝徵用事,则朝野翕然,政刑有纲纪矣。骆提婆等苦孝徵以法绳己,谮而出之。于是教令昏僻,至于灭亡)
诚怠荒于政度惋驱除之神速,肇平阳之烂鱼,次太原之破竹晋州小失利,便弃军还并,又不守并州,奔走向邺)
实未改于弦望,遂□□□□□,及都□而升降,怀坟墓之沦覆。
迷识主而状人,竞已栖而择木,六马纷其颠沛,千官散于奔逐,无寒瓜以疗饥,靡秋萤而照宿(时在季冬,故无此物),雠敌起于舟中,胡越生于辇毂。
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馀福,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后主奔后,安德王延宗收合馀烬,于并州夜战,杀数千人。周主欲退,齐将之降周者告以虚实,故留至明而安德败也),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
乃诏余以典郡,据要路而问津(除之推平原郡,据河津,以为奔陈之计),斯呼航而济水,郊乡导于善邻(约以邺下一战不克,当与之推入陈),不羞寄公之礼,愿为式微之宾。
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信谄谋于公主,竞受陷于奸臣丞相高阿那肱等不愿入南,又惧失齐主则得罪于周朝,故疏间之推。所以齐主留之推平原城,而索船度济向青州阿那肱求自镇济州,乃启报应齐主云:「无贼,勿匆匆。」遂道周军追齐王而及之)
曩九围以制命,今八尺而由人,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赵郡李穆叔调妙占天文算术,齐初践祚计止于二十八年,至是如期而灭)
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在阳都侯景简文而篡位,于江陵孝元覆灭,至此而三为亡国之人),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夫有过而自讼,始发蒙于天真,远绝圣而弃智,妄锁义以羁仁,举世溺而欲极,王道郁以求申。
衔石填海,终戟以入秦,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
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不能荣其素朴,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
而今而后,不敢怨天而泣麟(《北齐书·颜之推传》)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黄帝大电之精。
以太清而张乐。
惟高辛招摇之象。
以人事而纪官。
于是乎生我司徒
敬敷五教。
翼赞虞帝而咸熙庶绩。
惟殷汤受天明命。
以统九有之师。
微子崇德象贤。
以为万邦之式。
于是乎生我丞相
约法三章
光辅汉室而威加四海
自齐宣皇帝商周之日。
号西伯以称臣
太祖高皇之朝。
南河而革故。
司空临川献王懿亲明德。
论道经邦
中庶子平乐侯开国承家。
丹书白马。
于是乎生我齐贞公
惟魏之宝。
周之翰
开上帝而格天地。
燮阴阳而平水土
详求典载。
历选台衡。
或大泽而康帝图。
或高邱而济王业。
诸侯五百。
伊尹出于庖厨。
士三千
太公屠钓
未有上从轩后。
下及全齐。
圣主明君。
三居域中之大。
帝师王佐。
累极人臣之重。
古所谓殁而不朽者。
抑斯之谓欤。
公讳彪。
字明俊
兰陵人也。
宣帝之元孙。
高帝之曾孙。
临川王之孙。
平乐侯之子。
禀神河岳。
庆王侯。
攀两曜之末光。
乘五行之秀气。
温厚廉让。
当时以为达人。
宣慈惠和
天下谓之才子。
属三方鼎立。
九土星分。
禄去公朝。
失诸侯之盟会。
政由梁国
建天子之旌旗。
士女同叹于商墟
鬼神共谋于曹社
公杜门屏迹。
心不自安。
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宣武皇帝以客礼待之。
诏除给事中
假龙骧将军。
正光五年彭城长史
假节则将军比于王浚
优礼则长史兼于杜袭
龙骧可畏。
晋后任之于渡江。
骐骥不乘。
魏氏托之于留府。
六年通直郎散骑常侍中书侍郎
永安三年帝北巡。
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散骑通直
起于天兴之元
中书侍郎
始自黄初之代。
宣威抚军之号。
仆射光禄之名。
奇才总于文武。
重任归于将相
徐方叛逆。
以公为行军长史兼统别部。
仍加鼓节。
彭城宋邑
海岳徐州
峄阳孤桐
羽畎夏翟。
昔称都会。
今实边陲。
鲁伯禽始得专征。
周穆王遂行天讨。
公手执旗鼓。
坐谋帷幄。
陶侃部分之明。
阮孚戎旅之重。
有如荀羡
独负逸偫之才。
不学江逌
空有连鸡之喻。
徐州平。
黄门侍郎扬州大中正
黄扉蔼蔼。
青琐沈沈。
有若张公之万户千门
博观图籍。
太湖为浸。
会稽为山。
有若荀勖之十郡一州。
诠藻人物。
累迁大司农
秦称内史
汉曰司农
管夷吾陈不涸之名。
耿寿昌常平之议。
时播百谷。
后稷让于虞书。
阜成兆民。
列卿拜于周典。
普泰元年车骑将军
右光禄大夫
永熙二年出为颍川太守
地称汝颍。
俗尚申韩。
有郑伯之别都。
有周公之朝邑
教之德化
无囚历于八年。
任于贤能。
旁润踰于九里
于时齐武王居中作相。
实有迁鼎之谋。
太祖在外持兵。
深怀事君之道。
昭公失位。
由季氏之执权。
襄王出居。
晋文之霸业。
三年秋八月武帝长安
以义兵从顺。
大统元年开府仪同三司
灵璧县开国子
邑三百户。
金堤石印。
清济浊河。
爰赐土田。
以为藩屏。
汉之宰相
开封邑
周之列侯。
实兼卿士
二年车骑大将军
九年五兵尚书
十年中书监
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为公。
增邑一千户。
天子有诏。
不入军门。
匈奴未灭
不营私第。
蔡谟兼五兵之署。
邓骘三台之仪。
中书纶翰
上公之冕服。
十六年侍中骠骑大将军
以下并如故。
昔惟常伯
今则侍中
切问近对。
拾遗补阙。
冕旒无象。
先问顾和
玉佩不存。
即徵王粲
废帝后二年公不贺。
出为使持节华州刺史
侍中并如故。
桃林国邑。
大荔城隍。
三秦六辅之奥区。
五岳四渎之襟带
倪宽之为内史
唯事溉田。
薛宣之守冯翊
但知拱默。
寻加特进
馀如故。
官品第一。
朝廷所敬。
辟吏如五府之间。
班列在三公之后。
唐虞之继文德也。
谟明于两朝。
魏晋之顺大名也。
建功于二代。
周武成三年进封青州齐郡公
二千户
赐号东岳先生
诏曰。
尧有四岳。
朕惟公一人。
赐杂䌽二千段。
甲第一区。
雍州良田百顷。
其优礼如此。
尧命羲仲
星鸟嵎夷之官。
周赐姜牙
穆陵无棣之境。
三王不袭。
同盟固于泰山
百代相因。
旧国传于负海。
保定四年
公薨于长安私第。
天子罢朝。
偫臣赴吊。
丧用官给。
呜呼哀哉。
五年赠少保使持节扬光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
谥曰贞公
礼也。
公少外艰
州党称其孝。
齐武皇帝见而叹曰。
可谓吾家曾闵。
外祖太尉王俭谓其子侍中骞曰。
成汝宅相者。
在此孙乎。
公之北归也。
魏宣武帝敕曰。
微子去殷。
项伯归汉。
卿又得之于今。
公涕泣横流。
跪而对曰。
臣家国不造。
鼎祚沦亡。
进不能匡正。
退不能死节。
今复托身有道。
何敢比德古人。
帝益重之。
及周太祖作相西朝。
王侯之下。
皆望尘而拜。
公与之抗礼。
太祖尤相敬待。
屡有咨询。
尝曰。
国家之子房也。
公体淳和之至性。
廊庙之大才。
孝通神明。
忠定社稷。
马伏波来游二帝。
晏平仲能事百君。
在魏则贾诩荀攸
在周则太颠闳夭
司徒克慎厥始。
丞相克和厥中。
惟公载德。
克成厥终。
三后同其政道。
子孙训其成式。
辉光助于日月。
积德广于宇宙。
以某年月日葬于少陵原。
国迁三代。
年移十纪。
杜当阳之碑石。
汉水而无闻。
仲山甫之鼎铭。
匈奴而不出。
曾孙皇朝右金吾将军同州刺史得照。
宏才大节。
玉振金声
入当天子之右军
出临帝京之左辅
承积善之馀庆。
大宗之不迁。
愿述家风。
思传祖德。
是用勒铭刻石。
相质披文。
于景钟。
大夫称伐之义。
书于太常
诸侯计功之道。
追题瓦屑。
郑康成北海之门。
重刻碑阴。
张平子南阳之墓。
其词曰。
黄帝摄政。
勤劳耳目。
居于轩辕
战于涿鹿
咸阳
登坛受福。
表正万邦。
缵禹旧服(其一)
逮乎微子
周之国宾
降及萧叔。
宋之懿亲。
高祖丞相
王迹是因。
宣皇御史
社稷之臣(其二)
太阴所立。
皇齐诞圣。
既创元基
仍集大命。
谋孙翼子。
重熙累盛。
天禄永终。
南风不竞(其三)
惟公载诞。
克嗣家声。
千丈多节。
三年一鸣
待时而动。
以族而行。
才归晋国
璧入秦庭(其四)
符坚拜首。
降天之使。
陶豫策名。
勤王之事。
任隆起草。
荣高近侍。
赫赫禁门。
雍容貂珥(其五)
日暮青琐
夕郎之职。
法驾毕陈。
黄门次直。
帝王之盛。
诚在农殖。
如京如坻。
我稷(其六)
吴王旧国
采山铸钱。
公为中正
佩以韦弦
夏禹遗迹。
今来颍川
公为太守
示以蒲鞭(其七)
齐称东帝
周称西伯。
诸侯谋王。
天子下席。
公之忠义。
如彼松柏(其八)
发自新邑
归于陆海。
魏德虽衰。
天命未改。
功成晋郑。
为而不宰。
宠茂山河。
于是乎在(其九)
亚夫真将。
去病元勋。
持兵对揖。
绝漠行军。
尚书武库
抑有前闻。
侍中重席。
曾何足云(其十)
当涂逊位。
有周经野。
二国唐虞。
两朝裴贾。
出守冯翊
人无讼者。
受封于齐。
实匡天下(其十一)
晨占赤乌。
夜辨黄熊
曾参易箦。
期于令终。
子囊城郢
没有遗忠。
明君辍祭。
偫臣会同(其十二)
黄屋左纛。
轻车介士。
朝发桐乡
暮归蒿里。
积善馀庆。
由来尚矣。
公侯子孙。
必复其始(其十三)
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 唐 · 刘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八
夫无为者静而常乐
应物者成而不有。
是知冥权弗恃㳽沦。
大悲可主方便。
于三界之中。
汲引四生。
宏宣八政。
非八万四千无以开其妙门之路。
三十七品宏其净土之衢者也。
大云寺者。
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置也。
本名宏藏寺
后改为大云。
因则天大圣皇妃临朝之日。
创诸州各置大云。
随改号为天赐庵
其地接四郡境。
控三边冲要。
俯苍松而环城。
白兰而作镇。
揆日影。
占星表。
三时说法。
巳布金沙。
四柱成台。
远分璎珞。
当阳有花楼重阁。
院有三门回廊。
依宝林而秀出。
干瑶光而直上。
洵人天之福地。
为善信所皈依也。
时有明牧右武将军右御史中丞内供奉持节西河诸军节度大使赤水军大使九姓大使秦凉州库使检校凉州都督河内司马名逸。
晋南阳王模十三代系也。
英玮明允
特达聪亮。
负经济之伟才。
会昌鸿运
学综偫玉。
文擅掷金。
抚俗安边。
式昭神武。
加以宿植善因。
深究元理
按部馀暇。
虔诚净土。
重兴般若之台。
广塑真如之像。
赤水军副使右卫将军陈宗北。
左金吾卫翊府中郎将安忠敬
长史万彻。
军司马王休祥。
神乌县胡宗辅。
并门承诗礼。
世袭箕裘。
席工文墨。
兼悟兵机。
深达般若。
乐修檀行。
乃怂恿司马等。
佥议装严。
于北面化十善十恶。
四面行廊则兵为喜舍。
树檀𨙻之副。
明旷劫之因。
于堂中面画净土变。
面西化地狱画高僧变。
并刊传赞。
院山门内各画神王二。
东西两门各画金刚。
其后地狱变中观音菩萨二地藏一。
齐空放光。
久而不灭。
花楼院有七层木浮图。
即张氏建寺之日造。
高一百八十尺。
层列周围二十八閒。
面列四户八窗。
一一相似。
屋巍巍以崇立。
殿赫赫以宏敞。
拟璚台之悬居。
状层城之始搆。
年代绵远。
其下层微有凋落。
欲加缮补。
人力未就。
俄而东西三閒。
忽然摧倒。
因掘旧基。
得古钱一瓮以助工。
司马公复与军州共为营搆。
总剔四面。
更敞重檐。
南禅院回廊画付法藏罗汉圣僧变摩腾法东来变七女变。
北禅院画三界图九相观音。
福比邱翻译经典。
有造经房一所。
梓匠呈材。
河宗献宝。
资铣以三品。
访丹于九区。
抵鹊无遗。
伤蛇咸录。
郢人运成风之巧。
晋臣洒翰墨之辉。
云联梵殿。
烟凝珍馆。
目属宝坊。
俨焉相对。
雕甍镂角。
金凤盘龙
刊名模金。
分身留影。
地土聿广。
楼阁相连。
变现无方。
感通随念。
至若须弥地主。
虚宫梵王。
是名菩萨。
月光童子。
如请说经。
犹言护法。
内控六贼。
外伏四魔。
皈依祖师。
同申戒律。
心悟一乘。
行闻正果。
道存八方。
宏施济度。
为现在楷梯。
乃将来龟镜
寺主献法师
俗姓安氏
姑藏人。
骠骑大将军安公子孙。
高盖驷马
平生不屑。
宴坐经行。
深心自悟。
元该四摄。
言绝二边。
营事伽蓝。
备尽精力。
所有营搆。
悉禀规模。
上座静法师
俗姓王氏
太原人
高迈非常。
晚近无等操尚。
远情利益。
维𨙻元證法师崇隶前上座守廉等。
并志诚明瞻
风神疏朗。
共图经始。
大愿成就。
加以崇草园林。
列莳花果。
琪树争妍。
璚台森列。
价重香山
名高元圃。
法城之侣。
朝夕来游。
行李之徒。
瞻仰不辍。
诚西域之慈航。
而五凉之胜事也。
况乎义冠人天。
福禔中外。
万祀无疆。
千秋莫朽。
爰记其事。
兼赞以偈。
逖听人代。
博求古今。
至宫不宰。
法乳无音。
罕通惠树。
直敞稠林。
何以出音。
惟闻觉地。
出俗云何。
證在烦恼。
修持奚故。
达在生老。
利物非速。
古今未早。
无去无来。
曰法曰道。
虽在譬喻。
言说皆空。
虽在图像。
无有是同。
迹权混实。
理契感通。
智周惟理。
匪我求蒙。
教法兆基。
伽蓝土地。
梵宇宫殿。
经台楼阁。
宝镇垂苏。
璇题流铎。
光阴煜耀。
烟霞忽霍。
三休槩日。
千寻倒影。
花散梅梁
莲披藻井。
鴹鶤不及。
元态自逞。
超士伏历。
王人摩顶。
既安灵馆。
式绍禅关。
顿渐成学。
广施积善。
道弥有路。
义总无馀。
一超色相。
求敦居诸。
跋欧书唐瑾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八、《盘洲文集》卷六二
唐初文章承五代之衰,务以骈俪为工,碑志之作多浮靡而无事实,惟世系、子孙、官封、名字可以考据。
唐瑾碑乃于志宁所撰,欧率更所书。
今以其文考《北史》列传,则史之失甚多。
碑云字子玉,而传作「附璘」,《新唐·世系表》又作「子瑗」,盖玉、瑗小有差衍,传则误矣。
碑云曾祖俨、祖文轮,而《北史》于瑗之父永传云父伦、祖揣。
今以《新唐》世系推之,则揣乃高祖,俨则其曾祖,正与碑合,传既逸俨之名,遂误以高为曾。
碑云祖名文轮,而传作伦,既失实矣,《新唐》又作轮字文转,此又《唐书》之失。
碑云文轮终东莱太守,而传作青州刺史,唐表又作青州太守
刺史之秩尊于太守,使文轮历之,则作碑者不应不载,此《北史》之误。
太守乃典郡之称,唐表云青州太守非也。
碑以俨为守东安,而表作东海,亦非也。
碑云永终车骑将军,唐表作仪同三司,则是碑记其武散官之崇者,表书其文散官之崇者,传皆不书。
碑及唐史皆云永为平寿忠武公,而传又不书其谥,皆其阙也。
碑历叙初以魏大统元年员外散骑侍郎,周文引为记室,及河桥之胜而封平昌县
是年有陟岵之忧,起为太子舍人,迁膳部,转右丞,加持节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转吏部郎中、龙骧将军,然后改伯临淄,继除黄门侍郎,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迁吏部尚书,然后赐姓宇文
于谨南伐,以为行军长史多其才,求与通籍,然后更万纽于之姓。
江陵既平,乃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侍中,进公爵。
而本传云封姑臧县,累迁右丞吏部郎户部长,进骠骑、仪同,赐宇文及万纽于姓,进封伯,转吏部长。
夺哀复位,从于谨江陵,以勋封公。
今据碑所载,则始封乃平昌,而传作姑臧
碑云丧父在魏大统三年封子之时,而传乃在作吏书封伯之后;
碑云夺哀为舍人,而传云复吏部尚书
碑云封伯在未赐姓之前,而传则在后;
碑云赐二姓在吏书之后,而传皆在前;
碑云从于谨南伐,然后更姓万纽于,而传则先已更姓,凡历数年,始同戎事;
碑云骠骑、仪同之命在江陵已平之后,而传乃在未赐姓已前
其他历官,传多阙之,独传有户部之除而碑则无之。
碑又叙自入周之后,尝为宗伯,出判拓、蔡,授司宗御正,转内史纳言,又刺荆州,迁大宗伯而亡。
本传乃云出刺蔡州,历拓、硖、荆州,入为吏部御正纳言内史,除司宗而亡。
如碑所载,则是出典二城乃入迁四职,复出治荆。
据传则是连尹四州,然后入官中都,以至盖棺,不复补外。
碑则自蔡州入为司宗,传则历迁数职而终于司宗
唯传有硖州吏部二命,而其碑不载。
碑云生为大宗伯,而传云死赠小宗伯
碑有刺史之赠,而传无之。
碑云谥献而传作方,唐表又作文献。
若此之类,皆以碑为正。
盖唐皎历任于武德贞观之间志宁亲受其事而作斯文,必无误者。
予既辩二史与碑之抵捂,因以《北史》之传校《新唐》之表。
传云永孙悟而表作怡,传云瑾次子令则而表作则,又二史之不同者。
然《北史》之误,其可一二言哉?
前凉九主后凉四主前凉张轨,自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凉州刺史怀帝永嘉二年戊辰封西平郡公七年子实嗣,五年,为妖人刘惑所弑。弟茂摄,赵曜封为凉王,在位四年。兄子骏嗣,后赵石虎封凉王,不受,称晋公假凉王,二十二年。子重华嗣,称凉王七年。子曜灵嗣,骏庶子祚废之,篡立,僭天子礼乐,复杀曜灵。宋混诛之,立华少子玄靓,七年。骏少子天锡弑之,袭位,不受秦坚封。秦破姑臧,锡降,为归义侯孝武太元元年丙子也。自戊辰封公,合九世六十九年。秦败,奔晋,为散骑常侍,以寿终。子太豫,凉破日,奔河西至十一年丙戌,攻吕光,拔昌松郡。次年击斩之。 后凉吕光晋孝武十四年己丑自称三河王二十一年丙申天王位,十一年。子绍立,庶子纂弑之袭位,二年。吕超弑之,立其兄隆,弟宝之子也;是年降后秦安帝隆安五年辛丑也。合四世十三年。至元兴三年甲辰,入长安,为后散骑常侍,后坐姚弼谋反,诛)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东韵
张氏世守晋封,吕氏已袭伪号。前后凉何以合纪?其地同也。张氏之后称王矣,何以仍称公?因其忠晋之实,去其假王之虚也。张氏之忠晋者何?方晋多难,轨保河西,群盗悉平,凉州乃定。虽刺史,实州主也。怀帝遘凶,劻援独勤。纲目予义,每为特书;寝疾遗令,惟思报国。忠哉士彦,曷忝纯臣!实遵父训,送往事,居臣道,立矣。刘弘妖术,变起不虞。弟茂代摄,危而复全。九锡王封,姑为掩耳;白帢入棺,卒明本意。既挈国而授侄,仍执手而教臣。实难为兄,茂难为弟矣。骏立而河南再得,任用文武,服属西夷。至遗书成李,约尊晋朝,遣使上言,专请北伐。读其“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之章,江右诸臣能不颜汗?重华嗣位,任用谢艾,连破赵师,既而欲称凉王,迟回受诏,屡赐宠臣,颇废政事,其志荒矣。赖闻谏即改,犹为不远之复,然卒误倚庶祚,以启戎心。知人则哲,信其难哉!自是祚篡,曜灵僭,用郊祀。孝友门风、忠谨世节,于斯尽矣!祚实首祸,济以淫虐。暴尸道左,谁曰非宜?玄靓立,七年,复遭天锡之弑。重华二子,先后殒于二叔。锡之谋夺,较祚为阴;锡之荒淫,视祚非远。攘袂须臾,舆衬相继。归义于秦,常侍于晋。天犹念张氏胤息,令其再睹威仪乎?锡子大豫,复俘于吕。黡以书免,盈繇黡及,信夫!后凉吕光,秦坚佐命婆楼子也。坚图西域,命光出讨。破狯胡七十万骑,降王侯三十馀国。预审内难,意留龟兹,鸠磨罗什语以东归福地,乃忽瞷姑臧,自领凉州。是时坚虽败亡,尚在五将,国君蒙尘,大兵在握。使能振旅长驱,抗义入援,垂、苌慑其威,自当解散,岂不功高窦融,迹迈定远哉!惜夫以过人之能,负夙世之望,狡图一方。若与垂、苌相应,诛心定罪,薄乎云尔。三河自王,麟嘉纪号;天王继僭,龙飞改元。十载战争,兵不得解。老疾涕泣,勉子辑睦。肉死未寒,变兴暮夜。四子交毙于萧墙之戟,八孙支解于郭黁之锋。纂既弑绍夺位,超复弑纂立兄。隆席未煖,秦合围,素车白马,终入长安。既为臣虏,复坐反逆。视夫张氏之优游中朝,考终牖下者为何如?况夫世之多寡,祚之绵促,尤不啻倍蓰乎?故吕氏之虚盗天王,诚不若张氏之实守晋公也。光之才逾于轨、实、茂、骏,而忠节远愧。纂、隆之虐,埒于祚、锡,而乱逆俱同。纂、隆,不足诛也。余窃悲夫张氏数世之贞,莫挽一旦之逆。忠孝之风,一变而乱。乱臣贼子,出自臣门。武穆九京,宁忘三叹?
前凉开继守孤忠,自轨及华日熊熊。
吕氏龟兹忘主难,忽改麟龙称霸雄。
此实婆楼羌狄种,彼惟张耳赵箕弓(轨,汉张耳十七代孙。)
夷夏殊心秦越判,贞邪分轨马牛风。
秦川没腕凉倚柱,东归福地颇相同张实,时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光欲留龟兹鸠摩罗什曰:“将军但东归,中道自有福地。”)
适逢时乱依偏阻,一样邀天得始终。
报国宁家方戒子,闻倾入援岂为躬。
卑辞诱赵俱权计,假道于成或至衷。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
暴尸舆衬繇身作,晋侍秦侯赖祖功。
可怜大豫思捲土,一姓难兴枉就戎。
光平三寇虽容易,岂虞三子自相攻。
紫阁才登东阁继,挽车方下素车蒙(光子绍,自杀于紫阁。超弑纂琨华东阁,纂被击下挽车。隆降后秦,素车迎道旁。)
一纪天王空浪窃,何如五世晋西公。
吴平忠侯萧景神道石刻字乙未 清 · 翁方纲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二
萧梁墓字廿有三,严子诗托哀江南
纸长二尺阔三尺,其式非阙仍非龛。
抚军将军溯官阀,南史梁史文相参(文曰「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
后先持节兖与,辨能治剧威能戡。
苑中饯筵为流涕,股肱之寄忠无惭。
天监普通正全盛,黍离钟簴悲谁谙。
昔我先人吊梁武金陵夜泊歌酒酣(在康熙甲午夏。)
墓门荒草想指此,铜仙泪续遗老谈。
石纹摩挲古苔渍,地志仿佛花林探。
汉铭反写有故事,■(↔七)(↔官)补入金石函。
按:此刻字皆反写。汉隶永初七年官墼及巴官铁盆铭,■(↔乙)字、■(↔七)■(↔官)字皆反写,见《娄氏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