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巳日林山腴邀同人禊集南河辛亥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词韵第三部
社集如游僧,旬月遍诸寺。
独馀南河泡,裹足未曾至。
兹来谋禊饮,风日助媚。
苇湾非胜境,要足称水次。
坐客纷意行,触处赏新翠。
独怜一曲水,几揾清流泪。
园翁七十九,不閟眠食地。
导客数咸同,感旧辞颇费。
嗟余山泽臞,适野聊自恣。
临流验吾鬓,年少宁可恃(社中惟余齿最少。)
王城一墙隔,喧寂久殊致。
取醉语林君,莫问今何世。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九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争。
得寸翻教思进尺,更凭强力迫开城
注:日方恃强要求开城,我方始终拒绝,但为维持和平起见,姑允双方各派代表数人先行调查,再谋善后,日方所派代表为樱井顾问,斋秘书及寺平辅佐官三人,我方代表为予及冀察外交委员会委员林耕宇,绥靖公署交通处长永业三人同往。
赵香宋荣州兼简山腴 现当代 · 邵祖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四
岑嘉州赵荣州,笔力霜天气色侔。
白发孤愁笼皂帽,绿云秀句遍乌尤。
晚年名德全矜慎,禊日閒踪傍贵游。
堪与山腴成二老,风流来往复何求。
崇效寺呈蛰公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瘿庵诗补遗
花迟春已归,人去长安(瘦唐、山腴毅夫皆南归。)
言寻湖民约,寂寞枣花苑。
去年此送春,京兆同缱绻。
酌酒牡丹前,红玉荫珠幰。
兹来正蓓蕾,一白丁香煖。
荣落各有时,迟暮宁足叹。
无计挽郑谷太夷将行。),翻喜花开晚。
杏松旧吟卷,乱后杳难返。
怅忆康雍朝,诸老留题满。
昔我游盘山,天成待僧饭。
循廊得君诗,和韵壁急浣(中盘天成寺见蛰公题壁诗,和韵题后。)
青沟存废址,朴师法乳断。
兹刹师所营,黑迹今未损圣祖清沟禅院,命僧智朴书联,今悬寺壁。)
所惜来青阁,芜秽作马圈。
阮亭所植树,谁更问枯菀(来青阁下,阮亭植丁香。今存者恐非初植。)
西山遥送青,落日归辔缓。
还待国香酣,芳尊期再款。
浩子曼意结缡1978年 现当代 · 聂绀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殊堪浩叹喜盈门,世有如斯美妇人。
以往逢场皆做戏,从今返璞共归真。
春花秋月何时了,女爱男欢竟日亲。
多福能消人志气,苦瓜思进两三斤。
山腴寄诗隔年未报忽检出次韵答之并寄纕蘅己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三
西蜀朋交远不遗,闽川谁解溯林披
南江自接中江水,东道空怀北道时。
有客便倾开瓮酒,无聊也索闭门诗。
迢迢赵嘏曹唐外,并入相思何可支山腴自言本闽藉,南江发源汀州。来诗苦忆在都迭为东道事。)
晦蛰二师华诞有和 当代 · 谷海鹰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差一日诞非迟,俱是新春月满时。
恩怨丛中思进德,江山劫后助裁诗。
片云独解琴窗梦,双鹤同参贝叶辞。
暗遣垂杨催寿酒,千城舞醉软腰支。
按:【注】晦窗、蛰堪二先生生辰为己丑年正月十五及十六。
【晦窗评】首联平平道来,意却新奇,紧扣我与蛰兄初度之日,移赠他人不得。常人用此手法,不过开门见山而已;君则旧法翻新,直如荆公所言,乃“两山排闼送青来”也。颔联出句“进德”本题中应有之义,未见奇警,但前置“恩怨丛中”四字,则寻常语顿成醒魂汤矣;“江山”一句,气势恢弘,女子而能为此,诚不易也。“腰联”(此乃海鹰自造之语,即颈联或曰腹联)乃一篇之警策,淡雅飘逸,意挚情秾,至于遣辞之工,对仗之稳,尚在其次也。尾联“支”韵最难工稳,诸友和作,牵强者多;君则以“垂杨”先作铺垫,然后接以“软腰支”,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矣。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一 辛亥 清末 · 郑孝胥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归人去转悽其(瘦篁、山腴皆将去。),诗社阑珊欲付谁?
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是日大风,海棠未开。)
胡雨岚(得山腴书知雨岚忽逝,惊恸纪此) 清末至民国 · 赵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来一顾天无色,大野青山是哭声。
迸泪只增妻子叹,伤心宁止弟兄情雨岚以兄事余自庚子始。)
中年此路非长别,万里论交付再生(中年二语,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耶?呜呼!)
嗟我林逋曾识否,品君极口玉山(每见山腴笺劄,必极口嗟讶,以为成都此名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