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月令七十二候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五
气迎候琯初韶开月令之先体叶联珠曲宴谱岁华之盛绎曩篇于吉亥七字重拈赓新句于宾寅三元正启溯自日官演策时宪颁书礼经偕易纬均占夏正视周书互异十二月律宣璇籥三旬递报更番廿四节斗转玑衡五日平分一候宛若豳图绘景轸念民依因之唐律成吟研精物理鳞排列次分章协四序之周豹现全珽创制补百家之阙验行生于宇内识兼草木虫鱼畅茂对于几馀状岂风云月露量课切雨旸之望省岁惟虔燮谐廑宵旰之衷抚辰咸若学原格致订笺疏训诂之讹传义取引伸赅制度典章之实用自仰观而周俯察万象旁罗首东作以迨西成三才综贯擘笺脱手浃旬赢翠荚之舒洒翰从头消夏试银钩之拓乃抚成编于往岁全什胪登而踵例事于重华前题继咏时则干逢壬养十朝春事先来期展辛斋五位朝正初举值秸灰之送腊雪霙屡兆农祥数花信之占风雨水适逢人日七十二侯句分栉比裁篇因旧韵从新一百廿年毂转环周纪朔与芳筵并永际此始和布令俾万方洪锡福之庥敢誇复旦飏歌咨百尔效矢音之雅
分题七十二章诗,兹欲连珠一贯之(己亥春曾分赋七十二候诗亲书勒石颂示臣工兹重华曲宴又合为联句俾诸臣钦念授时且以验春温秋肃一本万殊之义)。
冻解东风为首候(御制),暄融南浦肇芳期(东风解冻)。
渊蜎动以鸿钧转,尺蠖伸先墐户知(蛰虫始振)。
才跃轻鯈嘘潋滟(臣三宝),欲投香饵羃琉璃(鱼陟角冰节以上正月立春三候)。
禁开入泽虞人伺(王制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祭喻排签蠹简披(獭祭鱼祭唐李商隐诗号獭伏读御制句有何事简编列书几寓言仍复有樊南之喻云)。
烟水江南传远信(臣嵇璜),云山漠北望征逵(候雁北春雁于仲秋往南避寒至仲则回向北见御制诗注)。
佳辰暖递三旬过,嫩甲新苏万汇熙(草木萌动以上正月雨水中三候矣计此时过立春方一月)。
翠颖润频咨保介(臣和珅),绯霞烘恰护封姨(桃始华资北方山桃开时麦苗雨而畏风每宵旰勤咨见吟咏)。
啼深红树携筐到,听趁黄柑酌斗随(仓庚鸣)。
订义鹰房嗤互化(恭读房饲御制诗跋云鹰产北塞贡至鹰育之鸠则林薮皆有众所共见且鹰大而鸠小其形今古不异亦殊不相类鹰或养至数年鸠亦可经岁不闻互为变化辨名覈实足订禽经袭误臣永贵),扶阳鸠职诏攸司(鹰化为鸠挚以上二月惊蛰节三候鹰本属鸠则性近慈仁故戴氏谓其善变之仁有合于董仲舒扶阳抑阴之义云)。
生商早纪祥为表,啄汉当知戒可思(元鸟至)。
出震发声宣郁蛰(御制),启屯鼓物利甘滋(雷乃发声)。
光生同气缘遐迩,说泥分期判早迟(始电注以上二月春分中三侯电是御制诗以春秋疏阴激阳为电雷光最为近理又埤雅云电与雷同气其说亦合如电光甫掣霹雳即随此发之至近者或电光久闪雷乃徐鸣此稍远者若止见电而不闻雷此相去甚远者百里以外不能闻雷而电附天而见故光能及远如夏秋之夜电光远在云表而近则星月皎洁或久而云凑雨集雷电交作足为自远而至之徵或竟夜不雨则俗所云百里不同天也雷与电本非二物以鎗炮喻之电在雷前其理易晓故仲秋月令仅言雷始收声不复言电而魏书律历志乃以五日一候分属之未免失之于泥仰见洗析理精深徵据确切一从前剿袭雷同之说)。
叶琢一圭符闰朔(臣蔡新),华攒万乳透朝曦(桐始华)。
穴同鸟鼠侪西渭,海化鹍鹏信北池(田鼠化为鴽)。
强例贞淫乖正变(毛诗螮竦篇朱子注以虹为天地之淫气以比郑卫之声夫贞淫正变诗家常谈不知放淫之旨在声而不在诗况虹乃雨日之气相薄而成并无淫义即阴阳化生天地常理岂可以淫目之恭绎御制诗注触类引伸折衷至当实发前人所未有臣梁国治),漫从朝暮指雄雌(虹始见月以上三清明节三候)。
浮踪流水他乡聚,幻影飞绵昨夜吹(萍始生萍为杨花所化一叶经宿即生数叶见本草注)。
布谷晓催红杏墅(鸣鸠拂其羽臣德保),浴蚕晴唤绿云枝(戴胜降于桑谷雨中三侯以上三月鸣鸠即布谷戴胜为织维之鸟乃后人既以鸠为布谷又以为即戴胜不知田家以布谷验雨合于鸠唤雨之说若戴胜不闻其能唤雨而降桑关于蚕事月令以之分纪农桑伏读御制诗按详为辨析足订前讹)。
三春长养更番报,四月清和一度移(二句由春入夏)。
物性辨名觇起伏(郑注训蛙为蝼蝈孟夏正其鸣时若蝼蛄乃鼯鼠不言其能鸣盖蝼蝈与蝼蛄本自二物飞伏各殊旧说混而为一伏读御制诗蛄自能飞艰上屋蝈惟知伏喜依坑之句物理昭晰无疑矣臣曹秀先御制),农晨盻泽诮官私(蝼蝈鸣盻蛙鸣多占雨候每当孟夏之时泽恒殷故旧有每当望雨倾听际偏厌藏泥不作声之句)。
饮泉不耐重坯闭,出土忽成古篆奇(蚯蚓出)。
蓖挈□茹名已夥(王瓜生康以上四月立夏节三候郑成月令注王瓜蓖挈也郭璞尔雅注云似土瓜而土瓜自谓之□茹又名钩茹本草作菝葜其名不一余以为王瓜乃即黄瓜每于四月中旬进鲜足證众说之讹详见向所作诗注),苦荼甘荠品多岐(苦菜秀颜苦菜生于寒秋历夏乃成见氏家训又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子大如珠或赤或墨今河北谓之龙葵世误以当苦菜盖品类多岐所致)。
先零节讵筠竿比,并蓄材还药笼宜(靡草死苈郑注云靡草葶之属是月聚蓄百药葶苈亦药属也)。
雪忆连塍皑糁屑(臣周煌),香闻过陇腻翻匙(麦秋至稔以止四月小满中三侯宿连岁祥霙报而昨冬丰玉优沾尤为麦连云之瑞)。
踦长讹正通儒注(毛传谓蟏蛸为长踦与螳螂绝不相类郑注乃以螳螂为螵蛸母按螵蛸著木形如半茧更不得以螳螂为母讹御制诗注曾正其),臂奋雄矜勇士师(螳螂生)。
故侣东飞区鷾鳦(鵙一名搏劳即伯劳也臣罗源汉),晚寒西俗纪豳岐(鵙始鸣地豳诗七月鸣鵙注言豳晚寒故候迟)。
不平本异昌黎序(御制诗云顺时而动顺时静何有韩文不得平),初聒偏訾卦验词(反舌无声以上五月芒种节三候月易通卦验以反舌为虾蟆疏以虾蟆适当五聒耳何反无声驳之)。
作队町场仍别牡(鹿解角后牡鹿之头亦秃遥视几于牝鹿无异然牝牡仍别群而游原未尝不可辨也详见御制诗注臣阿肃),分笺山泽实同麋(鹿角解夏至麋鹿之角皆解熊氏误分鹿为山兽夏至得阴气而角解麋为泽兽冬至得阳气而角解不知麋鹿解角皆以夏至惟尘则于冬至经文传讹后儒亦强作解事一经睿裁订正益知耳食之谈不足据也)。
高槐破晓轻吟露,深柳归凉袅曳丝(蜩始鸣)。
感一阴生刚茁彼(臣谢墉),先三伏采合名兹(半夏生中以生五月夏至三侯)。
温风炎迫披薰异,暑雨艰廑当夏咨(温风至)。
振羽始闻方在壁(御制),寻声乍起未喧墀(蟋蟀居壁)。
鸷禽会养飞腾势,大野看盘飒爽姿(鹰始挚节以上六月小暑三候)。
车案夜光留熠耀(臣董诰),谢塘春梦想参差(腐草为萤)。
绤絺引扇还挥汗(土润溽暑),蓑笠穿云更浃肌(大雨时行中以上六月大暑三候)。
渐喜炎威袪永昼(臣福长安),顿来商籁袭轻飔(二句由夏入秋)。
飘萧梧径敲清韵,回薄莲湾蹙细漪(凉风至)。
图侈金茎诬廿丈(臣达椿),珠收翠盖瀹三危(白露降盘三辅旧事称建章宫承露高二十六丈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夫二十馀丈之高盘何以上而取之惟荷露烹茶实称韵事读御制诗按足辟汉武求仙之谬而记载流传益不足信也)。
凭渠露夕能相警,勖乃霜台慎自维(寒蝉鸣节以上七月立秋三候)。
将欲食焉聊戏尔(臣钱载),设云祭者究闻谁(鹰乃祭鸟先孔疏以鹰弑鸟而不食若供祀神不敢即食云云语殊不经鹰得鸟每见弄而食之亦如猫之捕鼠安得有祭先之谬说乎详见前诗注中)。
天高气爽金行也,地燥潦收肃逮斯(天地始肃)。
额手西郊观铚艾(御制),朵颐南亩饱琼炊(禾乃登中以上七月处暑三候)。
汀芦水渺行初遰(鸿雁来),梁杏巢空客乍辞(元鸟归)。
未雨谋殊桑土彻(臣曹文埴),禦冬计足稻梁资(群鸟养羞节以上八月白露三侯)。
香车罢挽凉无迹,飙御閒停静不驰(雷始收声)。
陶复略侔重窟閟(臣汪永锡),泥封好借一丸规(蛰虫坯户)。
天根朝见潭澄底(国语天根见而水涸注云天根星在角亢之间谓寒露雨毕之后五日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星渎源长涨落涯(水始涸御以上八月秋分中三侯制诗注江河源远流长虽当潦尽不过稍弑其涨原无涸时观澜有术益晓然于原泉不舍之义)。
旧宅延宾怀燕社(孔疏仲秋直云鸿雁来以其初来即过故不云宾季秋云宾者以其止而未去犹如宾客也或云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其说较为直捷臣纪昀),远臣扈狝列鱼丽(鸿雁来宾公每岁秋木兰扈从行狝诸蒙古札萨克王等以时来观行围典属向以蒙古按塔哈称之按塔哈者臣国语谓宾客也我朝德威广布蒙古俱属称从不敢自居宾客而时当鸿雁来宾之侯较古所称雁臣尤为贴切故御制诗有木兰嘉客随围候都效劬劳称雁臣之句盖纪实也)。
年深幻岂均蚝蛎,月满胎宁化蛤蜊(雀入大水为蛤蛤百岁燕所化说文曰蛎千岁鸟所化御制诗注特辟其谬)。
节已秋阑寻老圃(臣金士松),花如人澹对疏篱(菊有黄花节以上九月寒露三侯)。
雄教虎畏形非毒,貌与狼同心却慈(豺乃祭兽害豺与狼形虽相似而性不同豺不人虎反惧之其所溺处虎不敢履称为仁兽故猎者有不射豺之说)。
波矣洞庭木叶脱(御制),猎乎沙塞草痕衰(草木黄落)。
穴中攻辨周官诱,海上弆闻苏节持(蛰虫咸俯降中三侯以上九月霜周礼秋官穴氏掌攻蛰兽各以其物火之注云将攻之必先烧其所食之物于穴外诱出乃可得之御制诗注以诱杀为乘殆不仁与王政相戾明辨其诬又以蛰兽所聚食物皆藏于穴中从无积于穴外者因引汉书苏武传武至海上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考字书去与弆同以辟释经之误于辨讹订谬之中尤见之意仁育好生)。
九日已过寒料峭(臣倪承宽),小春又届景熙怡(二句由秋入冬)。
棱棱绉未坚成片,㶁㶁流裁薄有澌(水始冰)。
迹滑霜铺临短彴(臣陆锡熊),声猜雷动碾康馗(地始冻之车乃御制诗注以冬月既冻以后地始坚重载得驱行无阻于北方风土真相吻合)。
形韬华翟归溟澥,气吐层楼现藻楣(雉入大水为蜃以上十月立冬节三侯)。
隮宇早瞻桥影断(臣陆费墀),寒霄宁复剑光垂(虹藏不见夏日恒御制诗注云虹因雨霁夕阳照映而成见至秋已弗恒见谓应小雪候似迟今验之气候实为不爽)。
高卑定位昭三极,阖辟藏根蕴二仪(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大块凝严终是始(臣叶观国),元枢旋转运还推(闭塞而成冬三以上十月小雪中候)。
号寒亦自能知节,曷旦浑如解报时(鸡鸣不鸣)。
交有于菟那畏冷(御制),负徵寅客漫传疑(虎始交伏虎为寅兽亦云寅客见真诰读御制文有辨后汉书刘昆传虎负子渡河之事以虎乃猛兽岂知仁政又焉能推太守意不伤民而去其诬显然可辟旧史不经之说)。
皴纹坼俨鞭抽笋,纫馥诠殊佩扈蓠(荔挺出之以上十一月大雪节三候诗荔挺草类与离骚薜荔香草不同御制注凡于名荔而异种者徵实辨名瞭如指掌)。
字绾萧家怜腕弱(臣王懿修),操充陈仲忍肠饥(蚯蚓结)。
别群文囿重生角,勘误灵台皎列眉(尘角解弗尘鹿麋等类南人多能识故注疏沿讹从无辨證我复于皇上于壬午年既辨明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丁亥冬至命侍卫至为南苑视所谓尘者正当解角而月令又误以尘麋因命改正灵台时宪虽月令传行已久仍而不改而袭经颁朔所乘徵为典故不生陋说矣)。
泉脉初温溶玉乳(臣童凤三),井华欲动漾湘瓷(水泉动至以上十一月冬节三候)。
首涂洄溯书千里,爪迹勾留水一湄(雁北乡)。
居借林巢容拙妇(臣吴寿昌),俗陈昆璞抵刍尼(鹊始巢不昆山之旁以玉抵鹊语见桓宽盐铁论相传俱得其解自平定西陲和阗入宿卫者蒙鹊故询及回部诸城皆有鹊而和阗独无且相传其地不可有见而抵之盖和阗为昆山旁支地数产玉不甚贵惜或如桓宽所言亦容有之惜俗未知其故耳详见御制说中)。
如句音恰谐登木(雉雊扬以上十二月小寒节三候制鸟鸣必用力以其音故多屈其颈御诗云禽鸣屈颈象如句雉雊应于音义求仰见赋物之工并寓考文之训),从乙形还验伏埘(鸡乳形会意御制句从乙从孚元鸟喻象于六书之义赅括精详)。
月晓霜空摩汉迥(臣孙士毅),云平雪尽溯风追(征鸟厉疾)。
冻坚太液冰嬉试,队聚羽林岁赉施(水泽腹坚每以上十二月大寒中三候液国俗冰嬉之技岁自冬至后至腊日于太池按八旗分日简阅别等颁赉于练兵讲武之中有行赏习劳之义诚万年良法也)。
橐籥贞元运无息,敕几惟凛日孜孜(御制)。
驿馆见少云画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二十二
此士竟千载,怀人倏廿年。
濛濛云水气,渺渺皖灊天。
梦记曹州说,诗同仲则编。
滔滔清思在,海绿澹如烟(时令兄伯扶掌教曹州。)。
知宁州事王生为觅得山谷集新刊本而小斋所摹公像适装成敬题帧侧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谷园集一、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公像公诗證墨缘,小斋稽首篆香前。
奉来江右神逾近,不画匡庐笔更圆(原轴《匡庐观瀑图》也。)。
一脉心应周子接(分宁有濂山书院,并祀周、黄二先生。),千灯印在道园先(斋扁曰「谷园」,谓先生及虞文靖。)。
师承质厚为根本,此是灊峰偈子禅。
罗冶亭闵正斋过宝苏室对临米元晖五洲烟雨及钱舜举和靖像载轩仲则同观联句 其一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四
香浓雪冱是何缘(覃溪。),苏室招来米与钱。
烟雨迷离皴北苑(载轩。),精神飞动倩龙眠。
几能尚友逢连榻(仲则。),直恐忘形似坐禅。
梅鹤云山聊戏耳(覃溪。),那拘皇祜绍兴年(载轩。和靖卒于天圣中,「皇祐」字似应改「天圣」。)。
罗冶亭闵正斋过宝苏室对临米元晖五洲烟雨及钱舜举和靖像载轩仲则同观联句 其二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四
坐中客住江南北(载轩。),画里烟消世古今。
玉阙洞天皆息壤(仲则。),琳腴石髓本同岑。
研山中岳家风在(覃溪。),处士西湖寄兴深。
今夜月明非梦幻(载轩。),重开坡迹对摹临(仲则。)。
送洪稚存出都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五
漫说诗家洪与黄,兼之考订胜鄱阳。
泣铭金石萱帏训,爇对神明棘院香。
草得春晖纯爱日,花全秋气不知霜。
感君吹律能求友,百尺孤桐叫凤皇(黄,谓仲则。)。
未谷得醉乡侯旧铜印寄予云以赠谷人予因约鱼门瘦同先为诗谓之二首 其一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秘阁直庐集下、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竹君仲则俱黄土,日月堂堂逝酒浆。
此印聊供诗料耳,侯乎勿以醉为乡。
题刘崧岚诗卷二首 其一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苏斋小草二、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
仲则云亡兰雪病,君才二子欲兼之。
前年愧我新城宿,逊尔毗陵吊墓诗(予自济南往青州,欲拜渔洋墓而未果。)。
崧岚索予所定黄仲则诗八卷为付开锓即用其过仲则墓诗韵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九苏斋小草五、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九
绿窗明月东阳讯,南浦飞云玉甫愁。
青眼人来圆宿梦,千岩万壑翠交流(予编次仲则诗在癸卯冬,诺沈既堂观察之属也,故有沈东阳句。洪稚存编修为仲则作行状,弁于集前,故用洪玉甫编山谷诗事。)。
明日又与诸君同观叠韵 清 · 翁方纲
五言排律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
一代人为镜(覃溪。),非徒艺可谈。
搴芳盈蕙亩(武进黄景仁仲则。),嫉恶信汤探。
苜读儒林传(兴化黄骍药林。),胥同臭味含。
艺分周礼六(番禺潘有为毅堂。),绝羡郑虔三。
歙墨松同黝(无锡杨芬灿荔裳。),宣瓷纸仿蓝。
诗矜汉唐阈(顺德温汝造筼坡。),文骤宋元骖。
二沈书先出(钦州冯敏昌鱼山。),诸家服未甘。
千毫同削兔(覃溪。),众茧共论蚕。
宪庙中年后(仲则。),吴风笔阵酣。
祝唐文沈接(药林。),师友父兄参。
派别能扶树(毅堂。),渊源递荷担。
虽于片楮寄(荔裳。),不废秘思覃。
睟色和如酝(筼坡。),殷怀凛若惔。
交原重金石(鱼山。),语或带烟岚。
复社禾娄盛(覃溪。),东京俊及堪。
衣冠争岌嶪(仲则。),笔舌太詀諵。
短趯长波际(药林。),人才国是谙。
馀情照来许(毅堂。),有美尽东南。
孰袭缣加褾(荔裳。),如铭簠与盦。
缄题属王谢(筼坡。),故旧访侨郯。
遵海搜焚草(萚石所居澉湖草堂有竹垞墨迹,楹帖云:「拔山传谏草,遵海重清门。」覃溪。),藏书赖石龛。
小长芦不见(仲则。),天籁阁何惭。
昨赋皇华去(鱼山。),知公学圃耽。
借观留棐几(药林。),招客展琅函。
四百年油素(毅堂。),三千集箧蟫(朱竹垞选《明诗综》,凡三千四百馀家。)。
编仍诗综例(仲则。),㡧并墨花馣。
偶一收兰竹(册中惟夏太常竹一幅,附以马守贞兰而已。药林。),空诸印月潭。
他年补团扇(萚石自言平生见明人扇面以千计,而册中所收扇十之一耳。覃溪。),可要觅遗簪。
野鹜家鸡厌(毅堂。),飞蝇附骥贪。
骎骎数行跋(鱼山。),颇已逼䟃𧽼(覃溪。)。
再集诗境轩观萚石斋续藏尺牍瘦铜亦携陆清献札卷同观联句 清 · 翁方纲
五言排律 押盐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
客魏势炎炎(瘦铜。),宫闱肆觊觇。
何人争伏閤(仲则。),有子泣攀髯。
熹庙承神庙(商邱陈崇本伯恭。),雍瞻继豫瞻。
淋漓复社笔(覃溪。),科第吉州占。
信国祠堪死(鱼山。),忠文谥不嫌。
忧时心并碎(筼坡。),绝命句同拈。
看月山塘夜(瘦铜。),招魂寺塔尖。
生能捐党锢(仲则。),死亦动闾阎。
父子徐家秀(伯恭。),闽漳理学兼。
空山洞玑象(覃溪。),妙画悟飞潜。
道想南州著(鱼山。),身凭北寺阽。
平台何謇谔(筼坡。),远戍竟沦淹。
家国无鸣凤(瘦铜。),夫妻自比鹣。
书难通锦字(仲则。),尘欲暗经奁(石斋在戍所,蔡夫人为写《心经》百卷。)。
往者还山作(伯恭。),谁题蔡氏签。
十章留淡墨(覃溪。),三尺拭零缣。
漂泊论江海(鱼山。),绸缪诉米盐。
茂漪惭隶古(筼坡。),志道逊锋铦。
闺秀儒林并(瘦铜。),名臣轶事添。
化箕光耿耿(仲则。),填海计沾沾。
不有芸囊秘(伯恭。),行将屋壁黏。
册传钱氏续(覃溪。),印屡墨林钤。
乔木清门在(鱼山。),飞霜白简严。
陈东留太学(筼坡。),窦武怵群阉(萚石高祖嘉徵以优贡入京,劾魏忠贤十大罪,疏稿今装于册。)。
去日水云白(瘦铜。),流光石火熸。
国朝盛文物(仲则。),题跋自宫詹。
接轸峨冠冕(伯恭。),名材富杞楠。
酒边香辟蠹(覃溪。),花底镜开蟾。
今日秋霖霁(鱼山。),閒庭静绿沾。
同携清献札(筼坡。),自署友生谦。
问学先诚正(瘦铜。),陶镕极静恬。
人歌君子惠(仲则。),朝重大夫廉。
一鹗看丰峻(伯恭。),三鱼想佩襜。
相公书特荐(覃溪。),幕府口难钳。
迹以端人重(鱼山。),言皆俗学砭。
已春追访旧(筼坡。),丧次乍离苫。
孔孟涂难躐(瘦铜。),程朱味孰厌。
小心能入道(仲则。),大语莫狂噡。
一洗前朝习(伯恭。),非关陆学渐。
师门敦劝勉(覃溪。),字说破修纤。
贉纸珠联璧(鱼山。),伊人水溯蒹。
回环看未足(筼坡。),斜日下风帘(瘦铜。)。
未谷得宋铸铜章曰山谷诗孙以赠仲则诸公同赋 清 · 翁方纲
押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秘阁集六、复初斋诗集卷二十
涪翁二十七世孙,祖居分宁孙武进。
百不一能已不俗,况复能诗能铸印。
诗非双井乃太白,印出六书师许慎。
六书益友冬卉子,一札囊封昨频讯。
只须黄子诗先就,不患瑶华笔难润。
紫微玉父支派系,善权如可馀分闰。
淳祐袁州太守贤,咸淳绍谷家风振(叶水心志黄子耕墓云:「子耕诗非子耕所能,是鲁直遗墨散落、收拾未尽尔。」林鬳斋跋黄绍谷集云:「绍谷为涪翁直下孙,决无忝于翁也。」)。
敢问黄子奚所安,勿俾此印名空徇。
豫章千年拔地起,任史三注登峰峻。
松风梦断笙鹤来,石牛洞响雷霆震。
我拜先生小像前,苍茫万古来驰信。
后来江左秀此人,眼光针芥非虚认。
孤寒何忌贫何病,梧桐百尺冈千仞。
不独玄晖继阿章,古刻摩挲追宝晋。
六月十二日山谷先生生日也是夕密云旅舍梦作先生行草书醒而有述二首 其二 清 · 翁方纲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八
年年苏斋祭,配食首以黄。
敬当专祀公,配以秦晁张。
瓣香同志谁,惜也仲则亡。
廿年西江士,惭愧说门墙。
不及凌仲子,远在天一方。
投我绍古作,不减江梅章。
欲奉道园叟,以跻退听堂。
秋盦得桂字古铜小印以赠未谷来索诗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二十三
秋盦未谷皆嗜古,日搜金石于齐鲁。
得与覃溪谛墨缘,金薤琳琅为缟纻。
自从覃溪北归后,二子所得无由聚。
济南日夜驰济宁,书问虽勤投赠阻。
昔年诗孙印赠黄,我咏西江證初祖(未谷尝得「山谷诗孙」印以赠黄仲则,予为赋诗。)。
今之黄九即秋盦,知尔心营花石煮。
缄诗千里难罄宣,拓本百番何足数。
掘地土花光怪出,铢两星芒射箱筥。
何年一字印曰桂,姓苑镌华适(都历切。)谁主。
阳文摹得木圭声,劲画庚庚逼盉簠。
天其以此旌能事,要使专家压印谱。
冬卉同时孰擅称,秋实为君催酿酤(冬卉,未谷字也。)。
那从篆法辨金元(来书云是金元时物。),何暇史文稽窦武(适又寄古印一文,曰「窦武」。)。
是日秋高旅思豁,快若良觌祛烦暑。
桂黄交并廿载前,桂也笑论吾与汝。
曩承题我小名册,至今学未丝毫补。
此印摩挲感不胜,我友卬须澹延伫。
试凭未谷寄秋盦,何以华予滋艺圃。
南飞羽鹤一声笛,苏斋旧梦横江渚。
蕊珠香满圆镜中,桂树秋霄月三五。
梅子山喜晤洪稚存时稚存归自西安道出武昌故相遇于此 清 · 汪端光
出处:丛睦山房未刻诗稿
洞庭雨脚笙吹寒,秋气直满梅子山。
山前有客笑相见,一夕洪厓天上还。
襄阳帆转汉阳树,先我十日来此间。
一言未出万言少,不若无言真觉好。
座中玉液金叵罗,且尽此杯勿颠倒。
絺衣水佩五六人,高若群仙聚烟岛(时毕花江先生、法辛侣、王少林、程易田皆在。)。
凉风吹酒酒复醒,饮水惟思故乡老。
念君意气殊飞扬,萍篷游历无星霜。
华岳峰低太山小,黄河碧汉聊相羊。
念君游历劝君住,一树鹪鹩几毛羽。
西北浮云只偶然,邯郸一梦知何处。
劝君此杯更当饮,泣下与君悲咽哽。
里中少年相继亡,翩翩不见严余黄(谓苕门、少云、仲则。)。
知谁先亡孰后亡,秋风江水断人肠。
我语君莫语,归尔阳湖去。
千金买稻田,百金筑茅宇。
人生不常常更苦,何况相逢正秋雨。
江南九月我将归,紫蟹黄橙共君赌。
夜合花 武昌旅舍晤洪稚存,闻黄仲则殁于山西道中,哀而有作 清 · 汪端光
押词韵第六部
贫欲无生,才惟有死,落花如命之人。
雁门关冷,为谁空惹衣尘。
兰气息,玉精神。
隔黄河,天上逢君。
无端送去,孤舟旅榇,白暮秋云。
我来湘水沄沄。
谁料洪厓忽见,黄宪中分。
犹忆江楼,采石诗扫千军。
缘底事,却何因。
只凄凄,共有归魂。
从今恨煞,鲍家诗好,添了积愤(黄葆树等编《黄仲则研究资料》)。
桂未谷以所藏山谷诗孙印赠黄仲则属余为诗记之 清 · 吴锡麒
出处: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金华仙伯归玉峰,踏云去弄青芙蓉。
诗孙未识是何代,朱文小印铜花封。
未谷得之不自有,却付公家后人手。
后人诗好继前人,如向苏门见黄九。
西江妙语谁讨论,心香一瓣今犹存。
公于此派为鼻祖,后起毋乃皆儿孙。
渊源况复同一线,岂谓工诗例贫贱。
梦中䌽笔倘能传,但作诗孙吾亦羡。
乃公昔日沦谪多,簪花白发愁如何。
矶头徒感新妇石,天上自唱琵琶歌。
黄生黄生今少年,置身合在青云边。
肘金如斗亦容易,虫鱼不用穷雕镌。
春灯摇绿杯浮蚁,座上如君能有几。
我歌便欲索君诗,还乞芝泥红押尾。
按:【评】点染风华,情意周匝。一时韵事,得此好诗,良足传为千古佳话。
桂未谷司训自济南以所得醉乡侯旧铜印寄赠赋此奉谢 清 · 吴锡麒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十年燕市称酒徒,狂歌击碎青珊瑚。
肘金如斗不足羡,但羡有酒如醍醐。
桂君与我同嗜好,囊空惯脱春衫沽。
自从出作广文去,令我不乐闻提壶。
鲤鱼昨为致芳讯,媵以小印铜花铺。
醉乡侯字汉制古,头衔假我良非谀。
我游是乡熟能说,风气淳厚希唐虞。
清风不用一钱买,白月有约三人俱。
往者乘风之帝所,钧天大乐调笙竽。
酒酣命草甘液传,锡以汤沐非区区。
醴泉万户隶版宇,酿国千里分膏腴。
青州拜从事,天禄授大夫。
黄者宜封红者友,清斯称圣浊乃愚。
眼中时觉天地小,壶里安知岁月徂。
有乡如此合终老,得侯虽假聊为娱。
方今六月例逃暑,河朔有会相招呼。
瓮头捉醉试新格,座上选胜邀彼姝。
陶然便入是乡去,笑倩花影来相扶。
人生随处著根脚,四十那不知头颅。
美人老去夕阳暮,芳草没尽黄公垆(谓朱竹君前辈、黄仲则明经。)。
摩挲此印三叹息,侯乎碌碌今归吾。
无功旧隐在何处,相思梦远莲花湖。
先生幸勿化乌有,进士大笑皆侏儒。
朝饫将军饭,暮饱金吾厨。
不如广文夫子一事无,买酒日日收学租。
秀才打门来问字,曲生风味无差殊。
胡为不自主敦槃,此乡让我为华胥。
感君情重作诗报,酒气拂拂墨点粗。
诗成把盏复醉倒,风雨那知人索逋。
【评】褚笛梅曰:「通首俱七虞韵,独胥字用六鱼,古韵虽通,未免小疵。」
再偕友人登黄鹤楼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中条太行集
仙人真复好楼居,楼影涵江江影虚。
一客正携京口酒,百钱复得武昌鱼。
相邀话旧三层阁,共展临风尺一裾。
却望洞庭西洒泪,素交诗句十年馀(壁间见亡友黄仲则庚寅年诗句。)。
运城与沈运使业富话旧即席赋呈二首 其二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中条太行集
炎天骑马谒公门,剪烛频招旅客魂(谓黄君景仁去夏客死于此。)。
一桁山光怜久别,十年宾从叹谁存(辛卯、壬辰间,与余同客太平署中者,为贾田祖、顾九苞及黄君,今已先后下世。)。
壁中尚欠分题句,衣上空馀旧酒痕。
元伯纵亡留母在,白头朝夕感深恩(谓黄太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