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述怀。次杜韵 明 · 崔演
 押有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许身慕,报国心期久。
半世事鞅掌,岂曰有奔走。
忠思石补天,勇拟矢贯肘。
唐突见西施,捧心忘己丑。
但怀效微能,素餐知颜厚。
去岁禾不登,流散民糊口。
今年无秋,民生安业否。
无由注商霖,何计逐猰狗。
圣德灾可弭,天心民易牖。
忧国愿年丰,济世惭才朽。
时复凭閒窗,颇知寡俗偶。
风云入壮怀,天地搔白首。
着鞭固当先,策马非敢后。
安其乐耕凿,帝力知何有。
遣兴只在诗,宽心无过酒。
万事皆有命,倚杖问北叟。
丁未正月。行春享于永宁殿。有感而作(二首。殿乃穆,翼,度,桓四祖享所。而恭靖大王亦与焉。) 其一 明 · 崔演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积庆沄沄水有源,曾闻仙李盘根
玄王业广由娀契,苍箓基宏自稷嫄。
牲币敢忘追远义,蘩期报累仁恩。
神孙继继贻谟在,香火千年庙貌存。
危楼望北辰赋 明 · 朴承任
 出处:啸皋先生文集卷之一
杜陵之布衣兮,嗟老大而疏愚。
身窃许于兮,世何遭此艰虞。
乾坤含兮疮痍,日月老兮逆旅。
飘蓬转兮剑之南,邈故国兮何许。
仲宣之高楼兮,目伯仁之山河。
偃宵寂而悠悠兮,凭危栏而兴嗟。
阒群籁之收嚣兮,淡天宇之寥落。
恋已切于行在兮,眼自及于北极。
魁枢晢其入望兮,起孤臣之感激。
增余衷之悬悬兮,若午葵之倾日。
遥光而相对兮,庶照余之寸丹。
挥老泪而危坐兮,独中夜而潜叹。
曩予志之脩謇兮,拟其君民。
今胡为乎濩落兮,客万里兮十春秋。
风号以鼓怒兮,捲三重之屋茅。
彗孛流而射天兮,欃枪赫其贯霄。
白日忽其西侧兮,事有甚于去邠。
哀大平之黎献兮,涂肝脑于荆榛。
气象惨兮惊心,风景悽兮盈盱。
彼蜀帝之冤魂兮,劳余拜之伛偻。
矧君象之孔昭兮,邈余望之曷已辰。
纵远于九万兮,贡吾诚兮尺咫。
抬白首兮斯频,望眼寒兮天一方。
懹芹曝之微志兮,讵一息之敢忘。
噫有心而无路兮,难转地而旋天。
把明镜而频看兮,叹勋业之不前。
孰知余心之所忧兮,反谓我其何求。
独徙倚而延伫兮,哀共我者伊畴。
风云晓以四起兮,恐孤光之湮翳。
然否极则泰来兮,岂亡胡之无岁。
安得一挽其天潢兮,廓妖氛而快洗。
整北辰以居所兮,环众星其咸拱。
致台阶之再平兮,兵倒载而不用。
伊余力之不任兮,仰有愧于照临。
欲忘世而自娱兮,乖件于初心。
哀余心之断断兮,徒怅仰兮何其。
嗟此诚之不达兮,惜此志而无遗。
块独吟而到明兮,拨深懹于短辞。
乱曰:江山虽静,战尘纷兮。
望天有星,顾国无君。
中夜孤臣,泪不禁兮。
百年此身,万里愁吟。
半世行藏,虽有命兮。
拱北寸心,元耿耿兮。
诸公皆有和诗。即依韵更示(七首。) 其六 明 · 崔演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行藏何必问支干,谟典潜心谢诰盘。
夙愿早知期,所忧元不在饥寒。
缊黂且煖还堪着,疏食犹甘亦可餐。
遥想故园春事闹,河豚欲上满前湍。
宰相须用读书人 明 · 崔演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惟道源之出天,寓斯文于篇翰。
闻学古而入官兮,知博约之不畔。
彼百工居肆以成事,尚务勤而戒慢。
宰相百责所萃兮,系天下之理乱。
既震撼之镇定,又盘错之剖判。
伊负荷之殊重,作四方之桢干。
其犹殆,惕思危于累卵。
倘不资于多识,岂莅事而坦坦。
宜仕学之相优,守贞固于事干。
嗽芳润于六艺,探深奥于一贯。
衣仁礼之文绣,悦义理之刍豢。
佩韦弦而自儆,矫性禀之急缓。
从事于糟粕,慕高坚于仰钻。
察政事于风雅,究消长于系彖。
鉴成败于子史,爰取长而补短。
庶明体而适用兮,文与质其彪焕。
方真积而力久兮,辨金沙于披拣。
遂泛应而曲当,任舟川而霖旱。
润皇猷于黼黻,变化育于参赞
勤讲磨而采摭兮,制礼文之粲粲。
追轨迹于,斥功利于管晏。
蹈大方而植内,志弥确于患难。
交论道而经邦,可亨屯而收涣。
骋藻华于馀事兮,决天章于云汉。
文太平而敷贲兮,播歌咏而颂赞。
是真儒之能事,炳勋烈之烂烂。
何曲士之琐琐,徒剽窃其蠹简。
拟六经为囊橐,济奸宄而无惮。
兹岂文之罪哉,孽自作兮不逭。
推今而监古兮,修相职者盖罕。
仅有声于,笑刀笔于平、酂。
姚、宋徒筹其救时,房、杜只称其谋断。
光阴妻而陷逆,协没字而蹈患。
彼辩鼮及识凫,秖贻讥于戏玩。
抑伏猎与斲窗兮,何斗筲之足算。
幸宋祖之右文兮,有垂谟之灿灿。
窦仪之验镜,起后人之昏懦。
聊申戒于斯文,告当今之枢管伏猎侍郎斲窗舍人
不得于君则热中赋 明 · 罗世缵
 出处:松斋先生遗稿卷之一
曩余有志于经世,抱忠良之懿德。
穷养之将以达施,肯终老于蓬荜。
谓见用于王朝,期之事业。
时不常云龙之会,士或有三刖之泣。
君门深兮九重,草野远兮千里。
愿进忠而无路,思报国之大义。
夫岂汲汲于爵禄,庶不负乎素履。
臣非君谁与勠力,怀经济兮何益。
不得乎,焉致雍熙之丕绩。
周召不得乎文武,岂臻泰和之茂烈。
哀余生之不遇,中闷瞀之忳忳。
退静默而莫余知,进号呼而莫余闻。
愿一俟乎芳期,羌不可恃也。
余既不难夫山林,顾前志犹未果。
郁余怀之躁煎,若惊鼎之沸汤。
既不能幼学而壮行,空恋阙而怀耻。
众皆竞进而贪婪,进路呀而划绝。
邈鱼水之一堂,夫何余时之不淑。
悲朕时之不当,涣余涕之沾臆。
傍有大人先生,遂前而诘之曰:愚哉子见,鄙哉子智
救世行道,虽儒者志。
用行舍藏,乃君子事。
惟求在我之道德,在上之爵禄何慕。
只顺在天之时运,在人之得失何道。
时乎来兮玉堂金阙,时乎否兮高山石室。
昔圣贤之在世,守仁义之天爵。
懿兰香之自闻,待人爵之自至。
虽不遇乎见知,天命兮何尔。
澹太虚之无尘,守天真而顺理。
天固有以处我,何戚戚于穷达。
夫何世道之日降,纷干进而媒入。
朝蝇营于秦关,暮狗苟于楚壁。
丧廉耻之本心,陷利欲之桎梏。
既不知守义之为大,患得患失之常恐。
心术已毁于未仕,假如得君兮何用。
吾哀子之躁进,昧行藏之大节。
既不用而亦已,又何至于中热。
求善价而沽诸,见孔氏兮可恧。
孟轲忧世之至情,夫岂下于后人。
当在齐而出昼,欣豫色之恂恂。
子何为而大躁,反有伤乎天真。
益进德而修业,纵不遇兮无悔。
忽闻言而大悟
焚胆肠其冰解。
因与之系曰:功名兮有命,富贵兮在天。
天不可必,命不可迁
得之兮何喜,失之兮何悲。
然则出处之大致,都付之于天命之依归。
问津赋辛未 明 · 李彦迪
 出处:晦斋先生集卷之五
有周之衰,世极于否。
王纲不张,海内委靡。
民坠涂炭,嗷嗷罔依。
世无哲王,孰济斯时。
伟我仲尼,天纵其德。
道揖,仁并覆育。
责既重于生民,忧亦大于天下。
谓吾道之将行,施木铎之教化。
扶民彝于几泯,泽区夏于既涸。
夫何卒不得其志兮,空问津以汲汲。
虽志切于济世兮,祇以招尤而速累。
想其所有者德,所无者位。
道虽至大,蕴而莫施。
十年辙环,东西北南。
卒老于行,时无知音。
晏婴止泥溪之封,武叔毁日月之明。
视雁有慢贤之色,受乐无尊德之诚。
滔滔者天下皆是兮,喟枘凿其奚合。
然圣人未尝忘天下,席不煖于一夕。
罢弦歌于陈蔡,又应聘于楚王
临河而迷津,渺烟波之苍茫。
遂停骖而延伫,蹇欲济而无梁。
沮溺耦耕,乃使问其津渡。
既不闻其指示,反逢彼之讥侮。
彼固避世之士兮,独非圣人而自是。
彼焉知君子之仕兮,乃所以行其义也。
岂不厌世道之幽昧,岂不知可卷而怀之。
惟鸟兽不可与同群,余独离世而何为。
矧今天下之溺矣,其敢独善于己。
盖天地高厚,并包万类。
博施雨露,无一物不遂其性。
圣人之量,与天地并。
四海之内,吾将施德而陶之。
万姓之众,吾将流泽而膏之。
既无不可化之人,又无不可为之时。
庶几一行其道兮,俾域中群生。
举得所而熙熙,岂若小丈夫然兮。
果于忘世,坐视垫溺而不救。
而且贤人不时出,圣人不世有。
上而为君,汤禹。
下而为臣,
彼皆经纶宇宙,化育民物。
际天极地,咸受其泽。
当今之世,非我伊谁。
生民之休戚,天下之安危。
责实在我,其敢不力。
此夫子所以汲汲于斯世,而沮与溺之所未识者也。
岂知大旱之焦土兮,龙无所用其神。
司寇三月之化兮,卒未能大施于斯民。
念皇天之生是元圣兮,岂无期于下国。
继统绪于百圣,开盲聋于千亿。
兹寄托之至伟,故赋与之特厚。
胡独吝于天位,俾赤子而失乳。
伊龙德之正中,宜厥施之斯普。
竟问津而周流,叹已极于乘桴
空怀宝而踽踽一世兮,邈天意之难求。
重曰:二帝世远,三王迹熄。
继天立极,谁任其责。
道大莫容,天下之不幸。
下悲人穷,上畏天命。
遑遑栖栖,不敢自暇。
彼耦耕流,岂知圣者。
黄帝 远古 · 西王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太一在前,天一备后,得兵信,战则克矣(《御览》七百三十六引《黄帝出军诀》:「黄帝西王母遣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
成相杂辞 先秦 · 无名氏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
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
天下为一四海宾。主之孽。
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
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
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
师牧野。卒易乡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
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
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
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穆公得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
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
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
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
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辩贤罢。
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
不由者乱何疑为。凡成相。
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
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祥。
治复一。修之吉。
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
谗夫弃之形是诘。水至平。
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
□而有势。直而用曳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
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
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
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
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
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
志之荣。好而一之神以诚。
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
君子由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
上以事祖考。成相竭。
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
宗其贤良辩其殃孽□□□(依前后句例。此处缺三字。○右一章。)。请成相。
道圣王。尚贤身辞让。
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
汜利兼爱德施均。辩治上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
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
南面而立万物备。舜授禹以天下。
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
内不阿亲贤者予。禹劳心力。
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
举舜圳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后稷。五谷殖。
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
民知孝弟尊有德。禹有功。
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
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
横革直成为辅。契玄王
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天乙汤
论举当。身让卞随牟光
□□□□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覆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
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
刭而独鹿弃之江。观往事
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托于成相以喻意。请成相。
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
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
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
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
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
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
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
莫得贵贱孰私王。君法仪。
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
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
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
莫得轻重威不分。请牧祺。
用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
五听循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
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
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
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
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耳目既显。吏敬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
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
各以所宜舍巧拙。臣谨修。
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
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右三章。○《荀子》下。《诗纪前集》七。)
长发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长发》,大禘也。
浚哲维商,其祥。
洪水,禹敷下土方。
大国是疆,
方将,帝立子生商。(一章)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受大国
率履不越,遂视既发。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二章)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
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昭假迟迟上帝是祗。
帝命式于(三章)

,为下国
何天之絿,不刚不柔。
敷政百禄(四章)

小共大共,为下国
何天之,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
百禄是总。(五章)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三蘖,莫遂莫
九有有截夏桀(六章)

昔在,有震且业。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
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七章)
按:长发七章,一章八句、四章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六句。
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 其二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三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咎繇
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宜,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此之谓也。
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于位以禅虞舜
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
知不可辟,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
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矣」,此之谓也。
至于殷纣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残贼百姓。
伯夷、太公皆当世贤者,隐处而不为臣。
守职之人皆奔走逃亡,人于河海。
天下秏乱,万民不安,故天下去殷而从周。
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大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
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故太公起海滨而即三公也。
当此之时,尚在上,尊卑昏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
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之文焉。
繇此观之,帝王之条贯同,然而劳逸异者,所遇之时异也。
孔子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之谓也。
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
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
然则宫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
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
俭非圣人之中制也。
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
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
武王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之隆,囹圄空虚四十馀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至秦则不然。
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
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
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
又好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
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此之谓也。
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
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
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
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
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
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文采也。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
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
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
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
今则不然。
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
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之名可及也。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陛下加惠,宽臣之罪,令勿牵制于文,使得切磋究之,臣敢不尽愚(《汉书·董仲舒传》)
圣主得贤臣颂 西汉 · 王褒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二、文选卷四十七
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
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今臣僻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旨。
虽然,敢不略陈愚心,而杼情素!
记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
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
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泛画涂
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弊筴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及至驾齧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骋驰骛,忽如影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何其辽哉!
人马相得也。
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
袭狐貉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沧
何则?
有其具者易其备。
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
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竭智附贤者,必建仁策
索人求士者,必树伯迹。
周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
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人臣亦然。
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
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
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
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戚饭牛,离此患也。
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则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享膏梁,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
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
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阴。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故世平主圣,俊乂将自至,若文武之君,获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伯牙操𥳠钟,蓬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
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
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
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
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
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
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
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盖信乎其以宁也!
解嘲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文选卷四十五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
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其辞曰:客杨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馀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閒。
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
意者玄得无尚白乎?
何为官之拓落也」?
杨子而应之曰:「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是故邹衍颉颃而取世资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徽以纠墨,制以锧鈇,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
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
家家自以为,人人自以为皋陶
戴纵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
五尺童子,羞比晏婴夷吾
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
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而吴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
故当其有事也,非子房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
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
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馀。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或释褐而傅;
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七十说而不遇;
立谈而封侯;
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
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
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俛眉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
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
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
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观雷观火,为盈为实;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攫拿者亡,默默者存;
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
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
爰清爰静,游神之庭;
惟寂惟漠,守德之宅。
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
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皇,执蝘蜓而嘲龟龙,不亦病乎!
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扁鹊也,悲夫」!
客曰:「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
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杨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卬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穰侯而代之,当也。
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强秦之,扼其咽而亢其气,捬其背而夺其位,时也。
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中国徙之长安,适也。
五帝垂典,三王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
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则悂矣。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
有建娄敬之策于周之世,则乖矣;
有谈范蔡之说于之间,则狂矣。
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虽其人之胆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
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
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祁连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
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王命论 东汉 · 班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三、文选卷五十二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舜亦以命禹。
暨于,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
至于汤武,而有天下。
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揆一焉。
是故刘氏承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
唐据火德,而汉绍之。
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
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
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
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
悲夫!
此世之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
若然者,岂徒闇于天道哉?
又不睹之于人事矣!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檐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
何则?
贫穷亦有命也。
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
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分裂,又况么么不及数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也。
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
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楶棁之材栋梁之任;
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
不胜其任也。
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婴而王之。
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卒富贵,不祥。
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
不成,祸有所归」。
从其言,而陈氏以宁。
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
是时,为汉将,而母获于楚。
有汉使来,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
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
其后,果定于汉。
宰相,封侯。
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
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二者,帝王之分决矣。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
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
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
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
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
刘媪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
及长而多灵,有异于众。
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吕公睹形而进女;
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
始受命则白蛇,西入关则五星聚
淮阴留侯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
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贪不可冀,无为二母之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
显志赋(又自论)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退而幽居。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烝尝,昭穆无列。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悯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
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
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悯吾生之愁勤;
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嵏而临㟞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
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
虽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泪泛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沈抑而内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
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
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
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
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
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
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
独慷慨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
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时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
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
追周度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
陇山以隃望兮,眇然览于八荒;
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
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
冯亭之不遂兮,愠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济而上征
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这为墟。
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
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
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
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
高阳邈其超远兮,世孰可以论兹?
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
之载德兮,咏《南风》之高声。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以为朋;
昔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
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州;
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
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关雎》之识微兮,悯王道之将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
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
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
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诛犁锄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
𡢀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
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
德化之陵迟兮,烈列罚之峭峻;
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说论
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章华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
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延陵
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
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
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上佯;
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
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
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
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
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
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
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文选·登楼赋》注,谢朓《鼓吹曲》注)
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
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
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为篱兮(《文选·天台赋》注、《闲居赋》注),筑若而为室;
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
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新夷
光扈扈而断耀兮,纷郁郁而畅美;
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惚而莫贵;
莫惜身之坎轲兮,怜众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长兮,抗玄妙之常操;
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
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
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
德与道其孰宝兮?
名与身其孰亲?
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
于陵子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
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
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
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后汉·冯衍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六)
邓禹 其一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闻昔者先王,学大道以观于政。
夫为君而不明于道,上无以承天,下无以化民;
为臣而不明于道,进无以事君,退无以修身。
圣朝天然之资,将军纯茂之德,诚少游神乎经书之林,驰情乎玄妙之中,明照于日月,而智溢于四海。
圣朝享之荣,将军之烈,自然理也(《艺文类聚》五十五)
典引(十七年)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全后汉文 卷三、文选卷四十八
臣固言:永平十七年,臣与贾逵传毅杜矩展隆郗萌等,召诣云龙门小黄门赵宣持秦始皇帝本纪问臣等曰:「太史迁下赞语中,宁有非耶」?
臣对:「此赞贾谊过秦篇云,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绝也。
此言非是」。
即召臣入,问:「本闻此论非耶?
将见问意开寤耶」?
臣具对素闻知状。
诏因曰:「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司马相如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
至是贤远矣」。
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缘事断谊,动有规矩,虽仲尼之因史见意,亦无以加。
臣固被学最旧,受恩浸深,诚思毕力竭情,昊天罔极!
臣固顿首顿首。
伏惟相如封禅,靡而不典;
杨雄美新,典而亡实。
然皆游扬后世,垂为旧式。
臣固才朽不及前人,盖咏云门者难为音,观隋和者难为珍。
不胜区区,窃作典引一篇,虽不足雍容明盛万分之一,犹启发愤满,觉悟童蒙,光扬大汉,轶声前代,然后退入沟壑,死而不朽。
臣固愚戆,顿首顿首,曰:太极之元,两仪始分,烟烟煴煴,有沈而奥,有浮而清。
沈浮交错,庶类混成。
肇命民主,五德初始,同于草昧,玄混之中。
踰绳越契,寂寥而亡诏者,系不得而缀也。
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于太昊皇初之首,上哉夐乎,其书犹得而修也。
亚斯之代,通变神化,函光而未曜。
若夫上稽乾则,降承龙翼,而炳诸典谟,以冠德卓绝者,莫崇乎陶唐。
陶唐舍胤而禅有虞,有虞亦命后,熙载,越成汤武。
股肱既周,天乃归功元首,将授汉刘。
俾其承三季之荒末,值亢龙之灾孽,县象闇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
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哲,备哉粲烂,真神明之式也。
衡旦密勿之辅,比兹褊矣。
是以高光二圣,宸居其域,时至气动,乃龙见渊跃
拊翼而未举,则威灵纷纭,海内云蒸,雷动电熛,胡缢莽分,尚不莅其诛。
然后钦若上下,恭揖群后,正位度宗,有于德不台渊穆之让,靡号师矢敦奋撝之容。
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蕴孔佐之弘陈云尔。
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已。
铺观二代洪纤之度,其赜可探也。
开迹于一匮,同受侯甸之服,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
乘其命赐彤弧黄钺之威,用讨韦顾黎崇之不恪。
至于参五华夏,京迁镐亳,遂自北面,虎螭其师,革灭天邑
是故谊士华而不敦,武称未尽,护有惭德,不其然欤?
亦犹于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焉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
岂不克自神明哉!
诞略有常,审言行于篇籍,光藻朗而不渝耳。
矧夫赫赫圣汉,巍巍唐基,溯测其源,乃先孕虞育,甄殷陶周,然后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
神灵日照,光被六幽,仁风翔乎海表,威灵行乎鬼区,匿亡回而不泯,微胡琐而不颐。
故夫显定三才昭登之绩,匪尧不兴,铺闻遗策在下之训,匪汉不弘厥道。
至于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外运浑元,内沾豪芒,性类循理,品物咸亨,其已久矣。
盛哉!
皇家帝世,德臣列辟,功君百王,荣镜宇宙,尊亡与亢。
乃始虔巩劳谦,兢兢业业,贬成抑定,不敢论制作
至令迁正黜色宾监之事,涣扬宇内,而礼官儒林屯用笃诲之士,不传祖宗之髣髴,虽云优慎,无乃葸与!
于是三事岳牧之寮,佥尔而进曰:陛下仰监唐典,中述祖则,俯蹈宗轨
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巡靖黎蒸怀保鳏寡之惠浃。
燔瘗县沈,肃祗群神之礼备。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肉角驯毛宗于外囿,扰缁文皓质于郊,升黄辉采鳞于沼,甘露宵零于丰草,三足轩翥于茂树。
若乃嘉谷灵草,奇兽神禽,应图合谍,穷祥极瑞者,朝夕坰牧,日月邦畿,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昔姬有素雉、朱乌、玄秬、黄𪍓之事耳,君臣动色,左右相趣,济济翼翼,峨峨如也。
盖用昭明寅畏,承聿怀之福。
亦以宠灵文武,贻燕后昆,覆以懿铄,岂其为身而有颛辞也?
若然受之,亦宜勤恁旅力,以充厥道,启恭馆之金縢,御东序之秘宝,以流其占。
夫图书亮章,天哲也;
孔猷先命,圣孚也;
体行德本,正性也;
逢吉丁辰,景命也。
顺命以创制,因定以和神,荅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心。
瞻前顾后,岂蔑清庙惮敕天命也?
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兹,作者七十有四人,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遗章,今其如台而独阙也!
是时圣上固以垂精游神,苞举艺文,屡访群儒,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薮,以望元符之臻焉。
既感群后之谠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将絣万嗣,扬洪辉,奋景炎,扇遗风,播芳烈,久而愈新,用而不竭,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唐哉皇哉,皇哉唐哉!
第五伦谢夷吾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臣闻尧登治隆玉平;
舜用皋陶,政致雍熙。
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傅说、吕望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窃见巨鹿太守会稽谢夷吾,出自东州厥士涂泥,而英资挺特,奇伟秀出。
才兼四科,行包九德,仁足济时,知周万物。
加以少膺儒雅,韬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录,探赜圣秘,观变历征,占天知地,与神合契治隆玉平据其道德,以经王务。
昔为陪隶,与臣从事,奋忠毅之操,躬史鱼之节,董臣严纲,勖臣懦弱,得以免戾,实赖厥勋。
及其应选作宰,惠敷百里,降福弥异,流化若神,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奉法作政,有周、召之风,居俭履约,绍公仪之操
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听声察实,为九伯之冠。
迁守巨鹿,政合时雍。
德量绩谋,有伊、吕、管、晏之任,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
虽密勿在公,而身出心隐,不殉名以求誉,不驰骛以要宠,念存逊遁,演志箕山
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
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历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必致休徵克昌之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
臣以顽驽,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
愿乞骸骨,更授夷吾,上以光七曜之明,下以厌率士之望,庶令微臣塞咎免悔(《后汉·谢夷吾传》,《艺文类聚》五十三)
疾笃上疏 东汉 · 黄琼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二
臣闻天者务刚其气,君者务强其政。
是以王者处高自持,不可不安,履危任力,不可不据。
夫自持不安则颠,任力不据则危。
故圣人升高据上,则以德义为首;
涉危蹈倾,则以贤者为力袁宏《纪》作「则以忠贤为助」)
唐尧以德化为冠冕,以为筋力。
高而益崇,动而愈据,此先圣所以长守万国,保其社稷者也。
高皇帝应天顺民,奋剑而王,埽除秦、项,革命创制,降德流祚。
至于哀、平,而帝道不纲,秕政日乱,遂使奸佞擅朝,外戚专恣。
所冠不以仁义为冕,所蹈不以贤佐为力,终至颠蹶,灭绝汉祚。
天维陵弛,民鬼惨怆,赖皇乾眷命,炎德复辉光武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擢贤于众愚之中,画功于无形之世。
崇礼义于交争,循道化于乱离。
是自历高而不倾,任力危而不跌,兴复洪祚,开建中兴,光被八极,垂名无穷。
至于中叶,盛业渐衰,陛下初从藩国,爰升帝位,天下拭目,谓见太平。
而即位以来,未有胜政。
诸梁秉权,竖宦充朝,重封累职,倾动朝廷,卿校牧守之选,皆出其门,羽毛、齿革、明珠、南金之宝,殷满其室,富拟王府,势回天地。
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
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
太尉李固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念国忘身,陨殁为报,而坐陈国议,遂见残灭。
贤愚切痛,海内伤惧。
又前白马李云,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弘农杜众,知云所言宜行,惧以忠获罪,故上书陈理之,乞同日而死,所以感悟国家,庶获免。
既不辜,又并坐,天下尤痛,益以怨结,故朝野之人,以忠为讳。
昔赵杀鸣犊,孔子临河而反。
夫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刳牲夭胎,则麒麟不臻。
诚物类相感,理使其然。
尚书周永,昔为沛令,素事梁冀,幸其威势,坐事当罪,越拜令职。
将衰,乃阳毁示忠,遂因奸计,亦取封侯。
黄门协邪,群辈相党,自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构奸轨。
当诛,无可设巧,复记其恶,以要爵赏。
陛下不加清澄,审别真伪,复与忠臣尚书令尹勋(已上六字,从袁宏《纪》补),并时显封,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
四方闻之,莫不愤叹袁宏《纪》作「叩心」)
伤陛下失赏于见诬,亏爵于奸臣(二语从袁宏《纪》补)
曾子大孝,慈母投杼
伯奇至贤,终于流放。
夫谗谀所举,无高而不可升,阿党相抑(「阿党」二字从袁宏《纪》补),无深而不可沦,可不察欤?
陛下年在方刚,圣虑未衰,愿还既误之封,折后族之势。
夫怀宝者须世,抱璞者待时,陛下诚能行臣所陈,则怀宝抱璞之徒,特将竭力致身,以趋圣世(以上五十七字从袁宏《纪》补)
臣至顽驽,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然惧于殁,负衅益深。
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泉(《后汉·黄琼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二,有删节,亦有多出语。)
九思 其九 守志 东汉 · 王逸
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瞻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效忠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玄黄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宝珍
就傅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垂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迥兮阻叹。
志蓄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乱曰: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