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谏官贬秩不当再举其职奏熙宁元年七月1068年7月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通市
臣近准敕命降授前件官、同知谏院
臣已祗受讫,于二十二日正衙,二十三日门谢,并毕。
臣窃以告臣之辞云:「荐引公卿,措置职任,此而轻肆,宜有惩责」。
臣受命已来,夙夜惟思,若以臣畎亩无状,学问〇落,不足以拾遗左右,论大臣能否,则已矣;
若以臣所论,不当于理,则臣所学于古者如此,敢违臣所学以徇世乎?
然敕命已下,不敢遽有论列,既乞补外,而三状闻奏,未蒙报可。
臣欲勉强就职,则臣方以言忤旨,得罪夺官。
《传》曰:「人臣不见察于君,不敢立于朝」。
臣虽闇愚,敢忘斯义?
臣谨上考圣人,旁稽传记,反覆一二,为陛下言之,非以避臣之罪也,将以明君臣之义也。
陛下幸赦其罪,使得毕陈。
臣闻孔子所谓谏臣七人者,三公四辅也。
天子与此七人者处,而绳愆纠缪,格君心之非,群臣之贤不肖,相与谋议而进退之,泯然不见其辨争之迹,而治化已成于天下。
后世七人者,不任其责,始以小官与人主论辩天下之万事,故谏官虽微,而与谋于王体,与闻于国论。
宰相与人主进退贤不肖于庙堂之上,谏官与人主别白贤不肖于造膝之间,其所从来久矣。
孔子曰:「君子之任,行其义也」。
又曰「勿欺也而犯之」。
故臣之事陛下也,情不敢隐,而每犯颜焉,义之所在,则言之不疑。
又闻孔子曰:「君子之事君也,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晏子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
若如告辞所谓,则人臣之义有匡救而无将顺,有献否而无成可,始得事君之义,而无隐情也。
或者乃谓谏臣小官,不当与人主进退大臣之事;
又或云谏臣虽可以论大臣之贤不肖,然不当云「以某代某」。
臣又以为不然。
卫大夫史䲡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数以谏而君不听,死且不懈,至以尸谏。
卫公卒退弥子瑕,而用蘧伯玉
成帝时御史大夫缺,谷永薛宣成帝用之。
鲍宣谏大夫上言,请黜汝昌侯傅商、方阳侯孙宠、宜凌侯息夫躬,而召用故大司马傅喜、故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
明年,上遂召孔光,免孙宠、息夫躬,又召何武彭宣,复为三公
杜诗以南阳太守上疏,称「伏湛柱石之臣,宜居辅弼」;
郎顗言「黄琼李固可任时政,伊尹傅说不足为比」。
此数人者,皆位下言轻,或劝人主进退大臣,或欲以某代某,当时或用或不用焉,未尝以为非也。
唐之盛在太宗太宗之臣莫如魏徵
时有言阿党亲戚者,太宗使温彦博按之,又使彦博不得不存形迹。
他日,入奏曰:「臣闻君臣叶契,义同一体,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
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太宗改容曰:「吾已悔之」。
若徵之言,可谓深得治体矣。
使太宗以形迹待群臣,群臣以形迹事太宗,嫌疑猜阻,上下之情不通,则与秦之末世何异,岂能成贞观之治哉!
今使言者论群臣之非而不言其是,论群臣之恶而不言其美,称其人不得言堪某职,述其才不得言堪某任,其为形迹,岂不甚哉?
臣虽非魏徵之贤,实欲陛下复太宗之治也。
故臣之事陛下也,知尽臣之义,而无隐情,上不见三公之尊,下不知九品之贱,愚智忠邪,茍知其详者,悉以献于左右。
《传》曰:「为人臣者,无以有己」。
明委质以事君,则身非己有,生杀予夺,唯上所令。
《传》曰「匹夫不可夺志」。
岂谓可杀可生者身也,可予可夺,而志不可以夺欤?
以臣贱微,言论不合,放废窜逐,何伤于治。
圣恩博大,才夺两官,或周章震扰,丧其所图,遂于陛下怀不尽之意,则罪莫大焉。
况臣自供谏职,才及两月,得对至于五六,而章十馀上,臣之本末,计亦粗简圣心。
然臣所言,无一见效。
臣论枢密院使邵亢在位无状,而陛下疑之;
御史中丞滕甫奸邪,而陛下不信。
则是臣行犹可疑,而言不足听也。
陛下置左右耳目之官,而取言行无足采者,不知将何补于治?
臣所以区区求去者,非徒不得其言,亦以深为陛下谋耳。
伏望圣慈特赐检臣前后三状,罢臣言职,除一外官。
臣见居家待罪,所有实录院检讨同知谏院管干国子监,臣并不敢供职。
熊雨胪同年来城极道乡居之乐适子敬小桥书来知乡閒年丰而谷太贱仍用前韵柬雨胪并示子敬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祃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四
风炎日炙汗如泻,恨不乡间去观稼。
桂林才踏乱山回,长夏忍将游事罢。
九子山阿有敝庐,山花自开还自谢。
屡谋移宅苦因循,终是外缘难克化。
古贤所重是晚节,珍爱当如倒啖蔗。
无端滥作城南师,不待人訾先自骂。
况逢大比士云集,门前屐响无晨夜。
拈髭自愧丹铅疲,眯眼谁将诃责赦。
梅花小桥书屡至,喜说丰收愁谷价。
秋风清快款竹屋,瑞色芬蒀满瓜架(三弟梅花小桥庄居,今年瓜茄皆有并蒂。)
思兄预把旧醅储,忆弟难将秋课卸。
同年熊子诗文豪,钜笔钩河兼擘华。
晚恋山居狎丘壑,不羡城中好台榭。
贤妻提瓮如鲍宣,稚子蓬头似王霸。
昨来芒屦裹村泥,暂寄名园当舍。
嗟余此愿何日偿,好趁桑榆同腊蜡雨胪令子躬耕。)
上书谏哀帝 西汉 · 鲍宣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蚀且十,彗星四起。
危亡之征,陛下所亲见也,今奈何反覆剧于前乎!
朝臣亡有大儒骨鲠,白首耆艾,魁垒之士;
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忧国如饥渴者,臣未见也。
敦外亲小童,及幸臣董贤等,在公门省户下,陛下欲与此共承天地,安海内,甚难。
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
昔尧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众皆惑;
古刑人尚服,今赏人反惑。
请寄为奸,群小日进。
国家空虚,用度不足。
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吏为残贼,岁增于前。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
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
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
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
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
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
治狱深刻,二死也;
冤陷亡辜,三死也;
盗贼横发,四死也;
怨仇相残,五死也;
岁恶饥饿,六死也;
时气疾疫,七死也。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
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
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
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
以苟容曲从为,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陛下擢臣岩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
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
陛下不救,将安所归命乎?
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非天意也。
及汝昌侯傅商,亡功而封。
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
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说民服,岂不难哉!
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辩足以移众,强可用独立,奸人之雄,或世尤剧者也,宜以时罢退。
及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皆宜令休就师傅。
急征故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
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经皆更博士,位皆历三公,智谋威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
龚胜司直,郡国皆慎选举,三辅委输官不敢为奸,可大委任也。
陛下前以小不忍退等,海内失望。
陛下尚能容亡功德者甚众,曾不能忍等邪!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上之皇天见谴,下之黎庶怨恨,次有谏争之臣,陛下苟欲自薄而厚恶臣,天下犹不听也。
臣虽愚戆,独不知多受禄赐,美食太官,广田宅,厚妻子,不与恶人结仇怨以安身邪?
诚迫大义,官以谏争为职,不敢不竭愚。
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呐钝于辞,不胜眷眷,尽死节而已(《汉书·鲍宣传》: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上书谏。)
上疏诋公卿大臣 西汉 · 息夫躬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缩,不可用。
御史大夫贾延堕弱不任职。
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直项之名,内实呆不晓政事。
诸曹以下仆遫不足数。
卒有强弩围城,长戟指阙,陛下谁与备之?
如使狂夫枭呼于东崖,匈奴饮马于渭水,边境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蜂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
军书交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小夫懦臣之徒愦眊不知所为,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虽加夷灭之诛,何益祸败之至哉(《汉书·息夫躬传》)
复上书 西汉 · 鲍宣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即位已来,父亏明,母震动,子讹言相惊恐。
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于日亏乎!
陛下深内自责,避正殿,举直言,求过失,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征拜孔光光禄大夫,发觉孙宠、息夫躬过恶,免官遣就国,众庶歙然,莫不说喜。
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
二月丙戌,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此天有忧结未解,民有怨望未塞者也。
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赏赐亡度,竭尽府藏,并合三第,尚以为小,复坏暴室。
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
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
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贤家,岂天意与民意邪!
天不可久负,厚之如此,反所以害之也。
诚欲哀,宜为谢过天地,解仇海内,免遣就国,收乘舆器物,还之县官
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
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
孙宠、息夫躬不宜居国,可皆免以视天下。
复仇何武师丹彭宣傅喜,旷然使民易视,以应天心,建立大政,以兴太平之端。
高门去省户数十步,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欲使海濒仄陋自通,远矣!
愿赐数刻之间,极竭羽毛羽毛之思,退入三泉死亡所恨(《汉书·鲍宣传》)
奏劾豫州鲍宣 西汉 · 郭钦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宣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
行部乘传去法驾,驾一马,舍宿乡亭,为众所非(《汉书·鲍宣传》:豫州,岁馀,丞相司直郭钦奏云云,坐免归家。)
汉官仪下 其二十三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司隶校尉初置,唯宽饶、王章鲍宣纠上检下,严刑必断,贵戚惮之,京师政清(《北堂书钞·设官部》)
风俗通义佚文卷三 其二十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八
南郡谳女子何侍,为许远妻。
侍父何阳素酗酒,从远假求,不悉如意,阳数骂詈,远谓侍:「汝公复骂者,吾必揣之」。
侍曰:「类作夫妻,奈何相辱?
揣我公者,搏若母矣」!
其后阳复骂远,远遂揣之,侍因上搏姑耳再三下。
司徒鲍宣决事曰:「夫妻,所以养姑者也。
今远自辱其父,非姑所使。
君子之于凡庸,尚不迁怒,况所尊重乎?
当减死论(《御览》六百四十)」。
风俗通义佚文卷三 其二十一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八
陈留赵祐者,酒后自相署,或称亭长督邮
复于外骑马,将绛幡,云:「我使者也」。
司徒鲍宣决狱云:「骑马将幡,起于戏耳,无它恶意(《御览》八百四十六)」。
冀州 曹魏 · 何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九
略言春秋以来,可以海内比而校也。
恭谨有礼,莫贤乎赵衰
仁德忠义,莫贤乎赵盾
纳谏服义,莫贤乎韩起
决危定国,莫贤乎狐偃
勇谋经国,莫贤乎魏绛
达雠为主,莫贤乎祁奚
延誉先生,莫贤乎张老
明智识物,莫贤乎赵武
清直笃义,莫贤乎叔向
聪明肃恭,莫贤乎羊舌职
守信不移,莫贤乎荀息
见利思义,莫贤乎中行穆子
保国捍君,莫贤乎先轸
书法不讳,莫贤乎董狐
分谤和众,莫贤乎郤克
流放能显,莫贤乎冀缺
拔幽进滞,莫贤乎臼季
守义死节,莫贤乎栾恭子;
抗言不屈,莫贤乎荀莹;
劫略不动,莫贤乎解扬
审听知机,莫贤乎师旷
放而益显,莫贤乎狼𦗡;
儒雅博通,莫贤乎董仲舒
体恭笃敬,莫贤乎石奋
才兼文武,千金不入私门,莫贤乎窦婴
明君显贤,莫贤乎田叔
證主知分,莫贤乎贯高
忠义正直,莫贤乎鲍子都
謇谔忠谏,莫贤乎王宏(《御览》四百四十七)
策旨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四、《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古文渊鉴》卷五四、《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五九
王者与之议天下之政,有人臣在,而又收访贱者之言,何也?
以谓人有远近贵贱之殊,而道则公共,治乱大计,各或知之,使之毕其说,庶几有补于世。
非特求其有补而已,夫王者之于臣下,既用则观其事,未用则观其言,事足以见其才,言足以见其识,故取人之微术,莫若以其言也。
国家尝诏内外官有可言者,皆得置邮而闻之于上,然其所陈之类,不过法令、金谷之间,鲜有以仁义发扬人主之聪明而惠泽天下者。
朝廷亦尝贱仁义之说,以为汗漫无实,而不适于事变。
夫珠犀象玉,生于江海,匿于穷山,不远千里,皆列于人君之左右,岂非以好之者笃、求之者勤而后至于前耶?
珠犀象玉,玩好之资耳。
言之可贵,非徒珠犀象玉也。
陛下好之笃而求之勤,则仁义之言日至;
贱之而弗为贵,则嘉言不至而庸言来矣。
且陛下继祖宗大业,数十年间,宽和闲安,无为于中,以法尧舜,未尝有深诛痛断于群臣。
而奸邪睥睨,傍有所惮,而不敢辄肆,奚其然哉?
畏指议者之不已也,则言者之为益多矣。
绿衣小臣,生长圣时,乐于父兄师友之教,行己之外,窃尝志天下利病,仅得其一二大者,故因可言之会,条其略于篇以为贡。
臣以谓古今之治,无法者不能久,悲申、慎之愚于法而叛仁义,故有《法原》。
事有形势善同而功不齐,为国者不可以不知,故有《势原》。
礼乐教化,非刑不立,故有《议刑》二篇。
国之兴亡治乱,常起于兵,不忘用兵者,兵置而不用,故有《议兵》三篇。
疮疡非心腹可忧之疾,疮疡未止,心腹之气为之弗宁,内疾或从是而生。
夷狄外物,常扰吾治,故有《议戎》二篇。
官治则事治,事治则天下治,故有《议官》三篇。
义利相形,不得其中,民必亡散,故有《重计》。
备不可不预,兵为国命,马为兵本,故有《实备》。
孔子曰:「赦小过,举贤才,其斯为政」。
故有《明责》。
激贪扶懦,别白贤不肖,故有《劝吏》。
根本彊固,木不可拔,愚其宗子,秦以亟亡,故有《固本》。
化风不行,王业终不及于三代,故有《厚俗》。
未有左右正而事不治者也,故有《广助》。
士不素厉,亡以应猝,故有《养材》。
尊君卑臣,法一而分定,治天下如治一人,故有《审分》。
政为神物,王者司之,援古鉴今,可以善其后,故有《操柄》。
窒祸本,导其君于文明,故有《解蔽》。
奸臣之所欲为者,使人主素知之,故有《辨邪》。
臣闻鲍宣之言,少文多实,史氏称其忠。
臣言虽褊迫不文,然皆当世之可行者。
涉其目可以知其大指,有《策旨》。
甲申上殿劄子(一)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六、《洺水集》卷一
臣闻天下犹一身也,元气充,腹心安,手足便,然后一身强。
元气索,腹心病,手足不举,则其身危。
士者国之元气也,民者国之腹心也,兵者国之手足也。
公议明于上则朝廷尊,民心安于下则邦本固,兵威振于外则国势强。
盖柄此公议者士大夫也,维此人心者监司守令也,总此兵政者将帅也。
士习不竞,则公议晦而朝廷卑;
贪吏不革,则民力困而邦本摇;
将非其人,则军政坏而国势弱。
鲍宣有言:「今朝臣未有骨鲠魁垒之士,论议通古今,忧国如饥渴」。
此汉人之所深虑者。
而比年以来,熟烂委靡,风采消磨,庸缪若贤,便佞若忠,高者荒唐,卑者蹇陋。
陛下褒表忠烈,奖异儒先,固以名谊风天下矣,而士习若是。
且汉儒傅会之说虽不足录,然缘物求类,变不虚生。
其言阴雨,以为百姓困乏无以应吏之诛求,故愁悲怨怒,遂为水灾。
而比岁多雨,虽曰阴盛,然民众为鱼,怨气蟠结。
今州脧县剥,虎暴螟残,杼轴尽空,不异寇至。
凭城依社,顽不畏人,监司不诃,州牧不问。
至若边守选择甚严,然犹有假备禦之名,肆溪壑之欲者。
陛下一念恻怛,亿兆爱戴,而州县之间,贪酷若是。
唐之名将郭子仪自言:「受恩塞下,制敌行间,东西十年,前后百战。
天寒拆刃,溅血沾衣,野宿魂惊,饮冰伤骨,出入生死,所仗惟天」。
今之怯将能若是乎?
君赐不入私家,蓐食不安军幕,胜则归功士卒,败则自罪节制,今之庸将又能若是乎?
比岁以来,兵日瘠,将日肥,忧髀生肉者虽不乏人,而蛊溺自戕者辄当柄任。
盗至则拥城自全,寇退则宽期蹑后,列营万灶,羸若鸢形,坐甲戍边,率多冻毙。
阅圃不辟而私产连阡,战骑不肥而耕牛被野,偏佐不升,骁勇不别。
陛下竭民之力以养兵,假将之权以固圉,而贪庸若是。
臣愿陛下奖切直之言,崇靖退之风,厉廉隅之节,开功名之门,养其誉望,作其锐气。
风操端耸者拔之以起颓俗,道德醇茂者隆之以正群心,志虑深长者使之赞筹帷,器略沉雄者使之断国论。
穆穆其良,谔谔其昌,则谋国若元龟,重国若大吕矣。
在外则严监牧之选,行贪籍之法,宣之命令,使天下洗心而易虑,寓之黜陟,使天下知避而识趋。
至若贪令则责之牧守,贪守则责之监司,监牧不发则坐以党奸。
如是,则民生其庶有瘳乎!
又能时焉仿先朝欧阳脩分使之意,择公正之士、纯实之彦,按行边徼,抚劳士卒,则诸将之贪廉、功状之是非、关隘之隳脩、舟车之美恶、城壁之摧壮、边民之疾苦,举得以周知,而列屯诸将人知所畏,不敢肆欺于其上矣。
夫使朝多鸿硕,野无怨民,边无怨兵,则根本坚厚,精神折冲。
以之西取灵武,北取燕蓟,将无施而不可者,而况区区二虏及流民乎!
惟陛下审思而力行之,天下幸甚。
取进止。
送宜俯归 明 · 皇甫涍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皇甫少玄外集卷八
原日登临为黯魂,客装尘雾起都门。
故人此去惟衰鬓,秋色偏来近别尊。
燕塞北看云欲尽,潞河东下雁初繁。
鲍宣得有山林妇,归到寒窗与细论。
周故大将军赵公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七
公讳广,字乾归,邵惠公之元孙,豳孝公之长子。
若木拂日,长蛇委天,龙图幕河之光,神鼎连云之气,六辩构字,五运征祥。
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
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华盖中天之峰,未阶其峻;
虞渊浴日之水,不尽其源。
岁在雕车,年方竹马。
月内桂树,切问能酬;
石上木生,悬思即悟。
年十一,孝公薨。
茕茕在疚,孺慕过礼,泉惊孝水,竹动寒林,三行克宣,八翼斯举。
大周建国,宗子维城,设壝封人分司典命。
开国天水郡食邑二千户
元年,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其年四月,授都督秦州刺史
孝公久牧汧陇,遗爱在人,今兹见抚,我君之子。
岂独司隶之台,鲍宣累叶;
丞相之府,韦贤重代
二年大将军,方卫青之张幕,册重元勋;
韩信之登坛,荣高独拜
武成元年,迁都督兴梁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嶓冢导漾,乃济汉之东流;
蔡蒙旅平,实华阳之西极。
其年九月改封蔡国公食邑万户。
地接韩城,关临楚鄣。
户封八县,恩深寇恂之功;
邑启万家,事极曹参之赏。
保定元年,授少司寇
犴户苔生,囹关龠动。
载酒属车,幸无冤气,观囚军府,或听鸣琴。
二年,转守蒲城都督潼关等六防诸军事
其年闰月,迁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公亟牧冀城,频藩陇坻,豪桀敛手,贪残解印。
加以上谷精兵,渔阳噪鼓,北临高柳,南望长榆。
匈奴下马之山,贵相藏酒之谷,莫不远慕威声,遥承风化。
二年,奉诏向甘州皇后
文书手,仲子之归;
纪裂繻来,卿为君逆。
自非名高绝国,威被和邻,岂得称族而行尊君之命。
四年,授柱国大将军
昭阳以功高见用,项梁以名将当官。
以今方之,彼有惭德。
天和三年,授都督陕,虞等八州甘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屈产、垂棘,既有灭虢之兵;
王官、羁马,非无绝秦之路。
公以正正鼓旗,闲闲车轨,服叛威边,算无遗策。
但以中外久劳,积斯灾疾,山川则并走群望,宾客则诸侯在门。
是以请谒承明,言归汤沐,方询夏郊之礼,或辩《桑林》之崇祟。
更除秦州刺史,仍袭父爵豳国公
分流之岭未登,晚塞之城空望。
太夫人以公羸瘠,悲泣相守,胸气交冲,奄捐馆舍。
公顿伏苫寝,水浆不入,虽王人劝夺,疮巨愈增,母死于子,子死于亲,慈孝之道,一朝总集。
大渐之辰,春秋二十有九。
四关罢市,三军行哭。
言寻听讼,犹见寒棠;
还顾空营,唯余衰柳。
谥赠某官,礼也。
六年六月归葬于秦州之某原。
玄甲启路,追轸骠骑之功;
龙旂赠行,深悼东平之远。
公亮直惟忠,温恭惟孝,居之仁义,饰以礼乐,风神机警,聪睿精明,有仞于宫墙,无形于喜愠。
《金版》《玉策》之记,枕籍忘疲;
兰叶芝花之图,膏映必举。
碣石秋云,昭阳落月,思风含臆,言泉流吻。
翩翩书记,则阮瑀陈琳
荏荏风流,则王濛、谢脁。
语其百发,弓绝于猿吟;
论其百中,敛深于雁阵。
枚乘之望梁苑,不惮弃官,乐毅之求燕路,无辞千里。
至如应变将略,雷电立成;
帷帐谋猷,孙吴暗合,有品藻人伦之志,有清平天下之心。
鹏路忽摧,龙津遂壅。
呜呼哀哉!
太宰早茂三荆,长辞万始,抚养遗孤,连枝同气。
马援之戒兄子,义存谨饬;
王沈之事世叔,情深爱敬。
同德比义,此之谓乎。
乃为铭曰:
御乾从纪,乘离作圣。
白环让德,玄圭受命。
平一地纽,增辉天镜。
蒡荫数数国,前临七政。
地属先登,时逢下武。
玉璜拨乱,金縢光辅。
邘、晋承家,邢、胙土。
波分建木,派流玄沪。
景命寅序,徽猷渊塞。
忠有令图,孝为全德。
山节莅政,桓𡋣守国。
瀚海将临,燕山行勒。
平乐高宴,金华说经。
论儒璧水,观礼明庭。
相风待赋,承露须铭。
乘舟向月,策马随星。
德举克明,能贤允淑。
上将授脤,元戎推毂。
赵失东渔,胡亡南牧。
箭下辽城,泥封函谷。
衮衣频露,丹襜亟卷。
约法情推,繁辞理遣。
盗乌悬察,疑蛇立辨。
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籋云推景,转风落仞。
星裂中台,山倾左镇。
夏楹舍爵,殷阶启殡。
𰬪幕躐行,明旌庭引。
秦川直望,陇水分飞。
山河满目,容卫灵归。
陵图石马,车画衮衣。
小山摇落,长林变衰。
凄怆原隰,荒凉宅兆。
树密人稀,山多路小。
十里松城,千年华表
夜台方寂,穷泉无晓(《文苑英华》九百四十八)
通极论(并叙) 南北朝末隋初 · 释彦琮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三
原夫隐显二途,不可定荣辱;真俗两端,孰能判同异?所以大隐则朝市匪喧,高蹈则山林无闷。空非色外,天地自同指马;名不义裹,肝胆可如楚越。或语或默,良逾语默之方;或有或无,信绝无有之界。若夫云鸿震羽,孔雀谢其远飞;净名现疾,比丘惮其高辩。发心即是出家,何关落发;弃俗方称入法,岂要抽簪?此即染净之门,权实而莫晓;倚伏之理,吉凶而未悟。遂使庄生宗齐一之论,释子说会三之旨。大矣哉!谅为深远,实难钩致。窃闻阴阳合而万物成,咸淡和而八珍美,何废四时恒序,五味犹别?以此言之,岂真俗之混淆,隐显之云异?或有寡闻浅识,则欲智凌周孔;微庸薄宦,便将位比帝王。强自大以立身,谓一人而已矣。不信有因果,遂言无佛法。轻毁泥□,贱懱沙门。愚袭腐儒,戏招冥祸。或有始除俗服,状如德冠天人;才挂僧名,意似声高海域。傲然尊处,详为极圣。岂知十缠犹障,三学靡闻?不随机而接物,竟抱愚而自守。悲夫!二子殊途,一何舛驳;高怀达士,孰可然哉?冀欲解纷挫锐,假设旗鼓,虽复俱有抑扬,终以道为宗致。其犹五色绮错,近须弥而会同;万像森罗,依虚空以总集。归根自芸芸之物,吞谷实茫茫之海。斯诚光赞于佛道,述奖于玄门。庶令无我无邪,允谦允敬,式贻后进。论之云尔。
梵行先生者,高屏尘俗,独栖丘壑,英明逸九天之上,志气笼八纮之表,藉茅枕石,落发灰心,粪衣殊羊续之袍,绳床异管宁之榻,自隐沦西岳,数十年矣。
确乎不拔,澹然无为。
每自叹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但苍生扰扰,絷以爱罗,不可自致清升,坐观涂炭,复须弃置林薮,分卫人间。
于是屈迹暂游,方践京邑,次于灞上
有行乐公子者,控龙媒于流水,飞鹤盖于浮云,绣衣侯服,薰风合气,璁勒金鞍,争光炫日。
定知掷果之爱,是属潘生;
割袖之宠,已迷汉帝。
接轸城隅,陪曹王之席;
连镳池侧,追山公之赏。
道逢先生,怪而问曰:「先生貌若燕、赵之士,发如吴、越之宾,容色似困陈、蔡,衣制不关楚鲁。
徐行低视,细语颦眉。
瓦钵恒持,无异颜回之瓢器;
锡音乍振,何殊原宪之藜杖。
此地未之睹,我尝所不闻,敢问先生,何方而至」?
先生静默良久,徐而对曰:「观子驰骋于名利,荒昏于色声,戴天犹不测其高,履地尚不知其厚。
吾闻坎井之内,本无吞舟之鳞;
榆枌之间,讵有垂云之翼。
吾非子之徒欤?
其可识乎?
试当为子言之,幸子暂留高听。
吾师也,德本深构,树自三祇之初;
妙果独高,成于百劫之末。
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
应气禀二仪,道周万物而已?
斯故身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
智无不为,用绝思议之表。
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
将启愚夫之视听,须示真人之影迹,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云之逐腾龙,感应相招,抑为常理。
于是降神兜率之宫,垂象迦比之域,氏曰瞿昙,种称刹利,俗名悉达,道字能仁,乃白净王之太子也。
家世则轮王迭袭,门风则圣道相因。
地中三千,既殊于雒邑
国朝八万,有逾于稽岭。
宗亲藉甚,孰可详焉?
暨吾师生也,坤形六动,方行七步,五净雨华满国,二龙洒水遍空,神瑞毕臻,吉徵总萃。
观诸百代,曾未之有。
然复孕异尧轩,产殊禹契。
至如黑帝入梦之兆,白光满室之徵,徒曰嘉祥,讵可拟议。
身边则金色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
开┇字于胸前,蹑千轮于足下。
大略以言,三十有二,非可以龙颜虎鼻,八采双瞳,方我妙色。
校其升降者也,虽复吕公之相高帝,世谓知人;
若譬私陀之视吾师,未可同日。
于是崇业大宝,正位少阳。
甲观洞开,龙楼迥建。
至如多才多艺,允文允武,非关师保,自因天骨。
或于太子池临泛之辰,博望苑驰射之际,力格香象,气冠神功。
试论姬发曹丕,莫之与拟;
汉盈、夏启足涉言?
王宿卫其严,喻视弥笃。
九重禁闼,声闻则四十里;
三时密殿,姬丽则二万人。
然以道性恬凝,志愿冲固,虽居三惑之境,不改一心之节。
历王城之四门,哀老病之三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堪?
脱屣寻真,其于斯矣。
于时则新花落雨,青春始仲;
月则半轮低阁,永夜方深。
观妓直之似横尸,悟宫闼之如败冢。
天王捧白马而逾城,给使持宝冠而诣阙。
虽复秦世萧史周时子晋,许由洗耳于箕山庄周曳尾于濮水,方兹去俗,何其蔑如。
是以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迹。
沐金流之净水,游道场之吉树。
食假献縻,座因施草。
于是十方智圆,六通神足,魔兵席卷,大业克成,独称为佛。
是吾师也。
法轮则奈国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
至于迦叶兄弟,目连朋友,西域之大势,东方之遍吉,二十八天之主,一十六国之至,莫不服道而倾心,餐风而合掌。
于是他化宫里,乃弘十地,耆阇山上,方会三乘,善吉谈无得之宗,净名显不言之旨。
伏十仙之外道,制六群之比丘,胸前则吐纳江河,掌内则摇荡山谷,论劫则方石屡尽,辩数则微尘可穷。
斯乃三界之大师,万古之独步。
吾自庸才,谈何以尽。
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述《易》删《诗》,予赐之言语,商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孝先河上公柱下史,并驱驰于方内,何足道哉!
自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
应身粒碎,流血河追。
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终之供。
呜呼!
智炬消,慈云灭。
长夜诸子,诚可悲夫!
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蹄于贝叶。
三藏受持,四依补处。
而我师风无坠,特恃斯乎。
但世道纷华,群情矫薄。
人代今古,暨于像运。
既当徂北,稍复东渐。
所以金人梦刘庄之寝,摩腾伫蔡愔之劝。
遗教之流汉地,创此焉,迄今五百馀年矣。
自后康僧会、竺法护、佛图澄、鸠摩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生、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挂冠,翕然归向缁门,繁炽焉可胜道。
吾少长山东,尚素王之雅业;
晚游关右,慕黄老之玄言。
俱是未越苦河,犹沦火宅。
可久可大,其唯佛教也欤!
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
归斯正道,拔自沉泥。
本号离欲之逸民,摧邪之大将,吾之俦党,其谓此乎」?
公子蹙頞而言曰:「观先生之辩,虽可谈天,然其所说,何太虚诞?
窃寻佛本启化之辰,当我宗周之运,自云娑婆总摄,靡所不归。
或复光照无际,声振有顶;
或复八部云臻,十方辐凑。
天竺去我十万里馀,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士庶,无至佛所?
如来亦何独简,不赐馀光,弗生我秦汉,靡载我坟籍?
详此二三,疑惑逾甚。
仆闻贞不绝俗,隐不违亲。
所以和光于尘里,披莲于火内。
至若束带重缨,无妨修德;
留须长发,足可闲居。
且道本虚通,触无不是,何必绝弃于冠簪,专在于锡钵?
窃以不伤遗体,始著孝心。
莫非王臣,终从朝命。
今既赭衣髡发,未详其罪。
不仕天子,无乃自高。
敢咨先生,请当辩析」。
先生曰:「吾闻大音不入于俚耳,其验兹乎?
犹欲以寸管窥天,小螺量海。
而我法门夐出,非吾子之能极。
吾且仰凭神力,更为言之。
吾师化道含弘,灵钧远被。
但众生缘薄,自为限碍耳。
何关佛威之不大,圣泽之无均。
其犹日月垂象丽天,雷霆发音动地,而简于聋瞽,岂光微声小者哉?
然佛游舍卫,有馀二纪。
三亿之家,犹不闻见。
何怪边地十万里乎?
窃以周、孔之生,本惟华夏之邑,夷狄不信其理何邪?
至于东方朔之升天,淮南王之入箓,然乘鸾排雾,世有其人,欲不长于神仙,犹密之而弗载,解味吾师之道术,书之于惇史乎?
况值秦皇焚典,经籍不全。
何容守此局,遂无大见?
然有惑彼正真,甘兹随俗,未悟身之非洁,岂达命也无常?
服玩则数重不止,悭贪则一毛难落。
屑屑顽民,可悲之甚!
吾已无保于形骸,谁有营于炫好。
须发既剪,我心自伏;
衣惟坏色,爱情何起?
所以五缀而持想,六时而系念,萧然物外,是曰逆流。
窃闻夏禹疏川,则有劳手足;
墨翟利物,则不吝顶踵。
杀身以成仁,饿死而存义,此并有违于大孝,然犹盛美于群书。
吾养性栖,立身行道,方欲广济六趣,高希万德
岂学子拘之于小节,顾在肤发之间哉?
扇逐荣名馀事,从北面之朝也。
其若效浅禄微,唯劳诺走无暇。
功高位极,常惧危溢不安;
千仞弃珠,一何贱宝。
但火内之莲,非吾所
染而不染,何尔能知」?
公子曰:「先生强夸华以饰非,护墙茨而不埽。
请听逆耳之笃论,略条其弊也四焉。
仆闻玉树不林于蒹葭,威凤不群于燕雀。
先生道虽微妙,门人独何庸猥?
或形陋族微,或类卑神闇。
无三端可以参多士,无十亩可以为匹夫。
堕王事之不间,耻私门之弗立。
寄逃役于佛寺之内,才容身于法服之下。
见人不能叙寒温,读经不解立正义,空知高心于百姓。
背礼于二亲,非所以自荣。
其弊一也。
仆闻采椽士阶之俭,唐尧之所以字民;
琼室玉台之盛,商辛之所以败俗。
况如来行惟少欲,德本大悲,只应宴坐于冢间,经行于树下。
何宜饰九层之刹,建七宝之台,不悯作者之劳,不惭居者之逸,非所以自约。
其弊二也。
仆闻无自伐功,老聘之极教;
不赞己德,唯佛之格言。
劳谦则君子终,克谦则圣人尚美。
必若内德充盛,自然外响。
驰应宾侣,坐致揄扬。
岂况佛心澄静,亡诸得失之咎?
如何独许世尊之号,不欲推人?
然彼群经莫二之宗,各谈第一之称,自生矛盾,将何以通?
非所以自逊。
其弊三也。
仆闻情存两宝,心慎四知。
方曰通人之雅怀,廉士之高节。
或散之于宗族,或弃之于山水。
况玄道清净,反俗沙门
而复纵无厌之求,贪有为之利,劝俗人则令不留髓脑,论《贝亲》施则便无让分毫。
或胜贵经过,或上客至止,不将虚心而接待,先陈出手之倍数。
此乃有识之同疾,海内之共知。
非所以自廉。
其弊四也。
仆直言虽苦,可为药石。
先生高见,览以详之」。
先生曰:「吾子不肖,何谓道邪?
子但好其所以同,宁知其所以异。
徒欲圮毁,未损金刚。
吾道弘邃,岂可轻矣?
吾闻万机斯总,圣皇所以称大;
百川是纳,巨壑所以为深。
王则不耻于细民,海则无逆于小水。
况吾师大道,旷无不济。
有心尽摄,未简怨亲。
自当品戒德之小大,混族类之高下。
故有除粪庸人,翻渺不生之位;
应书贵士,倒坠无间之狱。
内秘难识,外相孰知?
子何自擅为铨衡,吾未相许为水镜。
若但以貌取人,失之远矣。
遂使叔向鬷蔑之语,长者悟沙弥之说。
且复穷通有运,否泰无恒。
或始荣而后辱,或初微而后盛。
异辙纷纶,可略言也。
至如立锥无地,非慕尧舜之德;
馀苗不绍,岂传汤武之圣。
讵知吞并六国,其先好马牧人;
约法三章,则唯亡命亭长
樊、灌起贩屠之肆,伊、吕出厨钓之间。
历代因循,高门相袭,遂为四海强族,五陵贵氏,冠冕陵云,风流盖世。
暨若朝阳晞露,羡皂隶之难留;
宿草负霜,混蝼蚁之莫别。
是知用与不用,虎鼠何常?
寻末穷本,人伦一概。
那忽轻以乘轩,蔑兹瓮牖。
虽复才方周旦,亦何足观。
尝试言之,朝市虚烦,身心空弊,智者同弃,贤人共鄙。
但觉斯怀之可入,所以避地而归来。
吾则厌来苦而知昨非,子便耽往欲而惑今是。
自安贫乐道,少贱多能?
奚用太庙之牺牲,竖子之烹雁?
吾今素质自居,默念无杂,不假导于仁义,岂乱想于繁华?
固亦骑遗牝牡,自忘寝膳,讵守寒温之小才,音义之薄伎。
修心可以报德,何局定省之仪?
弘化可以接引,宁止俯仰之事?
此吾所谓一胜也。
吾师空间乐处,不唯聚落;
轻微务纳,岂独珠璎?
是以栖形五山,游神三径。
或受童土,或餐马麦。
赞净心之小施,讥杂相之多舍。
庶令藉此而建善根,因兹而表诚信。
斯自束修大体,供养恒式。
岂佛身之欲须,乃含生之达志。
便以凡俗难悟,憍嫉未除,竞献名宝,利收多福。
所以玉槃高刹,掩日耸于半天;
绣桷飞甍,连云被于宇内。
名好尚,善将焉在?
著相寡识,遂及乎斯。
虽乖至真之理,足感荣华之乐。
生民唯此为功,如来亦何抑说。
此吾所谓二胜也。
吾闻谈无价之奇宝,冀欲拯贫;
赞不死之神香,只将愈疾。
但众生信邪巫之狂药,舍正觉之甘露,困毒已深,怀迷自久。
吾师之出世也,本许救济为功。
知我者希,无容缄默。
使物识真以回向,何是非而自取?
若夫二佛不并于世,两日不共于天,厥号无等,庶弘至教,非如君子之小圣,事谦让之风者已。
然至理同归,逐情异说,是经称最,各应宜闻。
此吾所谓三胜也。
吾闻不趋四民之利,莫致百镒之金。
但大患未亡,有待须养。
吾称乞士,则受之以知足;
名施主,则倾之以国城。
何容责我之贪非,不自揣己之悭蔽?
是验分财相得,独应管、鲍乎?
吾闻天王武库,出给尚不由臣下。
况吾师福物,取与独任凡僧?
本虽四辈而来,今属三宝而用,为道兴供,义乖行福。
既为十方常住,非曰私拟诸己。
自专则法律不许,请众则和合无由。
不知子何德以能销,吾何情而敢擅?
只惧我之同咎,岂欲贪利者哉!
窃以粒重七斤,投水则烟火腾沸;
饭馀一钵,与人则群类充满。
佛犹无吝于饥犬,宁有惜于饿乌?
是知辄用固以招愆,回施许而获益,真是众生之薄福,则非吾师之褊心。
至如饿鬼不睹川流,病人弗觉美味,罪关于饿病,岂流味之无也?
窃闻功臣事主,粟帛不次而酬勋,明主责躬,苍旻不言而效德。
子弗能自慨之无感,专谤吾师之不惠,持此饕餮,何以为人?
至若郑侯倾产于交游,田君布心于宾客,空规豪荡之声势,讵拟福田而推扬。
此吾所谓四胜也。
吾虽言不足,而理有馀。
子但惊所未闻,惑于所不见。
吾之所说,子可悟矣」。
公子曰:「先生虽高谈自雪,终类守株。
所论报应,何其悠眇。
仆闻开辟混元,分剖清浊,薄淳异禀,愚圣派流。
至如首足之方圆,翔潜之鳞羽,命分修短,身名宠辱,莫非自然之造化,讵是宿业之能为。
窃见景行不亏,夭身世而婴祸;
狂勃无礼,竟天年而享福。
遭堕若斯,因果何验!
且气息则聚生散死,形神则上归下沉。
万事寥廓,百年已矣。
何处天宫,谁为地狱?
庸人之所信,达士未之言。
先生犹或系风,请更量也」。
先生曰:「公子辩士哉,见何庸浅!
所谈不逾百世,所历无越八荒,讵能晓果报之终期,察因缘之本际?
不可局凡六识,罔圣三明者也。
吾闻播殖百谷,非独水土之功;
陶铸四生,讵止阴阳之力。
既有根于种类,亦无离于集起。
窃见或体合夫妻,子孙不孕;
或身非鳏寡,男女莫均。
至于萤飞蝉化,蜂巢蚁卵,非构两精之产,岂从二藏之妊?
若但禀之于乾坤,人亦奚赖于父母?
一须委运,慈孝何归?
是知因自参差,果方环互;
支分三报,星罗万品。
或今身而速受,或来世而晚成。
此理必然,亦何而朽?
窃以赏罚不滥,王者之明法
罪福无舛,业道之大功。
政治则五刑罚禄位赏,幽祇则三涂罪人天福。
目前可以为鉴诫,岂伊、吾之构虚论哉!
子未陷囹圄,谁信有廷尉
不游岱宗,便谓无鬼府。
但善恶积成,则殃庆有馀。
被之茂典,尔所未悉。
至如疏勒涌泉之应,大江横石之感,羊公白玉,郭巨黄金,骢标鲍宣之马,珠降哙参之鹤,爰及宣王之崩于杜伯襄公之惧于彭生白起甘死之徵,李广不侯之验,陆抗殃则遗后,郭恩祸则止身,斯甚昭著,孰言冥杳?
虽有知无知,六经不说,然祭神祭鬼,三代攸传。
必也死而寂寥,何求存以仁行?
无宁弃儒、墨之小教,失幽明之大理
子可惜良才,大甚愚僻,早须归悔,体我真言」。
公子曰:「先生虽悬河逸辩,犹有所蔽。
仆闻天蒸民,刚柔为匹,所以变化形器,含养气灵。
婚烟则自古洪规,嫁娶则列代恒礼。
罪应不关于子胤,道亦无碍于妻妾。
遂使善慧许卖华之约,妙光纳施珠之信。
众香六万,尚曰法师
毗邪二千,犹名大士。
何独旷兹仇偶,拥此情性?
亢龙有悔,其欲如之。
品物何以
佛种谁因
先生之一蔽也。
仆闻猛兽为暴民之业,毒虫含伤物之性。
所以顺气则秋姿,除害则夏苗,天道之常,何罪而畏?
至如牛豕充牺,羔雁备礼,运属厨人之手,体葬嘉宾之腹,本天所生,非此焉用?
然复鸟残自死,虎听内律,如何阙养形命,空作土尘?
先生之二蔽也。
仆闻天列箕星,地泉郡。
酒之为物,其来尚久。
销愁适性,独可兹乎?
所以嵇、阮七贤,兴情于斗石之量;
勋、华两圣,盛德于钟壶之饮。
管则藉此而谈玄,于则因兹而断欲。
闻诸往哲,未尝不宴。
但自持之于礼,何用阻众独清?
先生之三蔽也。
仆闻八政著民天之食,五味资道器之身。
降兹呼吸风霞,饵饮芝露,敢为生类,罔弗由之?
自可饱食用心,无废于道业,何假持斋倦力,有乏于勤修?
先生之四蔽也。
先生若改斯蔽,仆亦慕焉」。
先生曰:「吾闻刚强难化,固当尔耳。
子之蔽乎,自不知其蔽;
吾之通也。
子岂识其通?
由此观之,未可与言道也。
窃以鄙言无逊,尚避至亲;
邪行不仁,犹惭先达。
然其男则才离襁褓,羡双飞以求娶;
女则仅辞乳哺,怨空房而感情。
苟贪小乐,公行世礼,积习生常,混然谁怪?
此而无耻,尤类鹑鹊。
勿将群小之制婚,敢非高尚之敦雅。
且婚者,昏也。
事寄昏成,明非昌显之裁范,谅是庸鄙之危行。
独有展禽柳下之操,可以厉淫夫;
彭祖独卧之术,可以养和性。
斯固播之于良书,美之于方策。
况乃吾师之成教也,弘净行之宗经。
岂复顺彼邪风,婴兹欲网?
将出六天之表,犹无携妓妾;
既超四空之外,焉可挟妻孥?
唯有二果白衣,系业通许;
一床居士,精而难混。
但品物之,自有缘托,何必待我之相配?
方嗣于吾师,独不闻同一化生,士无女业,咸屏四大,法喜资形。
此吾所谓一通也。
吾闻生死去来,本方步蠖;
显晦上下,无异循环。
业之所运,人畜何准
是以卫姬、蜀之徒,牛哀、伯奇之类,狐为美女,狸作书生,抑亦事归难思,岂易详也?
窃以持戒无畏鬼龙,含德不惧蜂虿。
怖鸽投影,猛虎越江。
我善则报之以明珠,人恶则应之以毒气,谅由息之生杀,岂禽兽唯害物邪?
虽复飞走别形,惜身莫异,轮回无始,谁非所亲?
恕己为喻,亦何不忍!
讵可宰有生之血肉,充无用之肌肤。
至若死而归土,物我同致,所以黄不食鼋,孔犹覆醢。
况吾仁慈之隐恻,孰甘美于肥鲜?
但五律渐开,双林永制。
此吾所谓二通也。
吾闻酒池牛饮,著乎在晋。
百六数穷,亦乱国斯
三十五失,抑有由之?
但令身酩酊,是焉可验?
来生幽暗,将复何已?
至如文举之樽不空,玄石之瞑难悟,盖惟耽酒之狂客,曷可以论至道哉!
但使深酣则过多,微宴则愆薄,欲言饮而无失,未之有也。
往贤之所戒,良以此乎?
纵不关物命,亦无宜举酌。
此吾所谓三通也。
吾闻戒自禁心,斋唯齐志,可谓入道之初行,教民之本法。
但支立而已,身亦何知?
若纵情嗜欲,终为难满。
所以节限二时,足充四大。
觉翳螳之附后,见野狼之对前。
危亡之期既切,饥渴之情遂缓。
自忻道胜而肥,何嗟食短而倦!
窃以帝王之祠宗庙,夫子之请伯阳,犹须绝味辛荤,清居斋室,况吾欲亡身而访道,宁复留心于美膳者哉?
此吾所谓四通也。
莫谓子所不能,谓吾为蔽。
吾之所辩,幸子择以从之」。
公子于是接足叩头,百体皆汗,魂飞胆丧,五色无主。
既如料虎,复似见龙。
恍焉若狂,莫知所对。
先生摩顶劳曰:「吾唯悯物,子何怖邪」?
公子稍乃自安,泣而对曰:「仆本生下邑,无闻大觉之名,禀性疏野,翻踵外邪之见,不遇先生,几将祸矣。
比承下风之末,精义入神,仰恃大,追收前失,请容剃落,受业于先生之门也」。
先生曰:「子悟迷知返,善矣哉(《广弘明集》四)」!
和答钱文高四首 其二 宋 · 张守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毣毣精思愧鲍宣,如如不动契金仙。
回观争夺纷华地,已老吴蚕不复眠。
壬申元日 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朔那堪日蚀来,春秋少见此天灾。
奔车未遣麾戈逐,吐壤先教伐鼓催。
岂有鲍宣书更上,无劳后羿弹重开。
炎光沐浴还晞发,尽扫虹蜺愧不才(是日日食。)
余与刘壮舆先大父屯田父秘丞为契家壮舆又与予厚不数年皆下世今过其故居 北宋 · 李彭
 押词韵第七部
刘郎平昔居,门巷草芊芊。
念我眼中人,骨惊泪潺湲。
中允实高蹈,倦游自丁年。
问舍得匡庐,卜宅如涧瀍。
悬车著屋山,骑牛弄寒泉。
秘书极精锐,笔下走百川。
口戈击奸佞,直声寰宇喧。
诸郎排候雁,一一落云天。
独馀漫郎叟,高名星斗联。
辟书日夜催,援毫录群仙。
几负丧明责,挂冠遂言旋。
中河忽坠月,半岳遽摧巅。
孤嫠俱幽愤,一仆无复痊。
传家惟蔡琰,择婿得鲍宣
驱车官殊方,衡宇颓荒阡。
坏壁蜗篆满,小窗蛛网悬。
翠蔼远山暝,苍苔修竹连。
往时所憩树,相与听鸣蝉。
忽逢持斧翁,葆鬓青行缠。
采薪收斜日,伐竹破疏烟。
沉痛迫中肠,裴回不能前。
高明鬼得瞰,岂弟神所捐。
微吟复凄断,暮角西风传。
岁暮遣怀 清 · 张洵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急箭光阴逼岁除大江消息近何如。
四方多难频忧国,百事难为且读书。
种柳未成元亮宅,入山曾挽鲍宣车。
阳和欲转梅花放,怅望春风到草庐。
赠别朱二陶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质韵
与君结相知,一见即胶漆。
是我直谅友,为心何笃实。
谗言日以起,所忤人非一。
君乃爱楚狂,狂歌有得失。
秃鹜啄凤凰,口血乾无日。
毛羽何摧颓,交亲笑且咥。
都蔗不可杖,徒然甘如蜜。
蛇床不可怀,能乱薇芜质。
白璧难久完,夜光天所嫉。
努力为不才,片言杀身毕。
吾友罕夹辅,君行复仓卒。
士败气不挫,玉碎光逾出。
妖蛊仅一时,吾道戒淫泆。
君去我益孤,相思成疢疾。
无人为禦侮,所恃两贤匹。
季心一手援,鲍宣复相恤。
握手立斯须,慷慨情洋溢。
弱龄学古道,垂老犹骄逸。
补过兹不暇,君其加诸膝
君子爱同类,岂敢为私昵。
恺悌毋信谗,所望诸侨肸。
临岐路涟涟,风叶为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