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幽州刺史朱龟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四
君讳龟,字伯灵广陵太守之孙,昆阳之元子也。
君系祖考之鸿轨,履大和之□□□世载德,不陨□□仁义成于束修,孝弟根其本性。
然而虚己下士,劳谦克□□□□□厚载多容。
孝廉,除郎中尚书侍郎,以将事去官。
三府更辟,以大尉高第□□□□□堂之论,建弘远之议,磊落焕炳,临疑独逝,故能光明越闻,显于区夏,英声□□□□□公族。
于时益州蛮夷,侵寇边鄙,陆梁山野,为害日甚。
朝廷以君文能□□武不□□□御史中丞讨彼乱略,君统整群帅,方谋并设,威神庭电,烛于上下,至□□郡□□□□授手乞降。
永昌大守曹鸾上□解党以不纠摘,获戾胥靡,潜于□巷群□□□□□□辟辄以疾辞。
鲜卑数犯鄣塞,佥复举君。
幽州刺史,尔乃迈种(缺九字)禁以纠奸宄,养善繇时雨之澍品物,除恶如农夫之务去草。
(缺九字)其疆士,门卫弛柝而无怵惕,百姓不复屯其城邬。
出塞追寇(缺十字),咨叹(策)诏并凉,以君为式。
命不少廷,年六十四,以光和六年(缺十字)故吏牟化等,佥以为夫有嘉功,祀而不辍,或铭钟鼎书□是述(缺九字)已乃立碑寝而作颂曰:
星精絪缊,冯仪哲人。
我君受之,膺其淑真。
研综典艺,实好斯文(缺九字)
播徽馨,名懿允升。
蠢尔夷貉,荡我边氓。
衔命督使,武气飙腾
董以(缺八字)幽方,不卫天常。
抚以仁德,涣若风翔。
分命部队,出竟观兵。
□禽远驱(缺七字)甲,绥我土疆。
降年不永,匮民之望。
烈烈遗勋,景炎弥光(《隶释》十)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一
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忽祗畏,无以或加。
臣闻天降灾异,缘象而至,辟历数发,殆刑诛繁多之所生也。
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
夫昭事上帝,则自怀多福,宗庙致敬,则鬼神以著,国之大事,实先祀典,天子圣躬所当恭事。
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故皇天不悦,显此诸异。
《鸿范传》曰:「政悖德隐,厥风发屋折木」。
坤为地道,《易》称这贞。
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法为下叛。
夫权不在上,则雹伤物;
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
贪利伤民,则蝗虫损稼。
六月二十八日,太白与月相迫,兵事恶之。
鲜卑犯塞,所从来远。
今之出师,未见其利,上违天文,下逆人事。
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臣不胜愤懑,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季夏之节,迎五帝于郊,所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
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
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
窃见南郊齐戒,未尝有废,至于它祀,辄兴异议。
岂南郊卑而它祀尊哉!
孝元皇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重于祭,所以竭心亲奉,以致肃祗者也」。
又元和故事,复申先典。
前后制书,推心恳恻
而近者以来,更任太史
忘礼敬之大,任禁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礼,妻妾产者,斋则不入侧室之门,无废祭之文也。
所谓宫中有卒,三月不祭者,谓士庶人数堵之室,共处其中耳,岂谓皇居之旷,臣妾之众哉!
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二事: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是故先帝虽有圣明之姿,而犹广求得失。
又因灾异,援引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谏,不经于朝。
陛下亲政以来,频年灾异,而未闻特举博选之旨。
诚当思省,述修旧事,使抱忠之臣,展其狂直,以解《易传》政悖德隐之言。
三事:夫求贤之道,未必一途,或以德显,或以言扬。
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
郎中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
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
四事:夫司隶校尉、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
伏见幽州刺史杨熹、益州刺史凉州刺史刘虔,各有奉公疾奸之心,熹等所纠,其效尤多。
馀皆枉挠,不能称职。
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公府台阁,亦复默然。
五年制书,议遣八使,又令三公谣言奏事。
是时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忧悸失色。
未详斯议,所因寝息
刘向奏曰:「夫执狐疑之计者,开群枉之门;
养不断之虑者,来谗邪之口」。
今始闻善政,旋复变易,足令海内测度朝政。
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
三公岁尽,差其殿最,使吏知奉公之福,营私之祸,则众灾之原,庶可塞矣。
五事:臣闻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
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馀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教化取士之本。
诸生竞利,作者鼎沸。
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
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
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故当志其大者。
六事:墨绶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而今在任,无复能省。
及其还者,多召拜议郎郎中
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如有衅故,自当极其刑诛。
岂有伏罪惧考,反求迁转,更相放效,臧否无章?
先帝旧典,未尝有此。
可皆断绝,以核真伪。
七事:伏见前一切以宣陵孝子者为太子舍人
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
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思慕,情何缘生?
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
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
(当作「桓」。)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
虚伪杂秽,难得胜言。
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
或经年陵次,以暂归见漏;
或以人自代,亦蒙宠荣。
争讼怨恨,凶凶道路。
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后汉·蔡邕传》。)
谏用三互法疏(《艺文类聚》六十作「幽州刺史议」) 其一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一
臣闻国家置官,以职建名。
臣愚浅小才,窃假阶级,官以议为名,职以郎为贵,智浅谋漏,无所献替,夙夜寤叹,忧悸怛惕,臣邕顿首死罪。
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集本作「瞻仗」,从《北堂书钞》一百七《骑篇》、一百二十五《弩篇》改,《艺文类聚》六十改。),四方有事,军师奋攻,未尝不取辨于二州也。
顷者已来,连年馑荒,谷价一斛至六七百。
故护乌桓校尉夏育出征鲜卑,无功而还,士马死伤者万数,弓兵散亡几尽。
生民之本,守谷之备,无一可恃。
百姓元元,流离沟壑,寇贼辈起,莫能禁讨,长吏寒心,朝不守夕。
卒有他方之急,则役之不可驱使,自为寇虏,则诛之不可擒制,岂非可忧之难?
三府选幽州刺史,逾月不定。
臣怪问其故,云避三互。
十一州有禁,当取二州而已。
二州之中,少素有威名之士,或拘限岁年,不应选用,狐疑迟淹,两州空悬,万里萧条,无所营系。
冀州长史初除,诏书治严,不过五日。
今者刺史数句不选,诚非其理。
愚以为三互之禁,禁之薄者,以陛下威灵,申明禁令,对相部主,尚生畏惧,不敢营辨,况乃三互,何足为嫌?
孝景时,梁人韩安国坐事被刑,起徒中为内史
武帝东越数反,拜故待诏会稽朱买臣宣帝时冀州有盗贼,故京兆尹张敞有罪逃命,上使使就家召张敞冀州刺史
安国徒隶,买臣郡民,皆还治其国;
张敞亡命,擢授剧州,岂顾三互拘官簿?
得救时之便也,卒获其用,遗芳不灭。
此先帝不误已然之事。
三公明知二州之要,尤宜拣选,当越禁取能,以救时弊,而乃持畏避自遂之嫌,不顾争臣士人之责,苟避轻微之科禁,窃见日月拘忌,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则二部蠢蠢,将为忧念。
愿陛下少蠲禁忌,上则三帝用三臣之法,任职相□故吏在家。
若诸州刺史器用可换者,无拘时月三互,以差厥中。
臣慺慺发瞽言,干非义,惟陛下留神,再省三省(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又六十,《御览》三百四十八。)
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九十一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芳氏。汉有幽州刺史芳乘(《广韵》十《阳》,《通志·氏族略》,《通鉴注·汉纪》三十三)
体论 曹魏 · 杜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二
谨案,《隋志·儒家》:杜氏《体论》四卷,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
字务伯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
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
阮武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
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
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
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
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
今录出校定为一卷。
又有《笃论》,别载于后。
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表吴主权 曹魏 · 公孙渊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四
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
王路未夷,倾侧扰攘。
自先人以来,历事汉、魏,阶缘际会,为国效节,继世享任,得守藩表,犹知符命未有攸归。
每感厚恩,频辱显使,退念人臣交不越境,是以固守所执,拒违前使。
虽义无二信,敢忘大恩!
陛下镇抚,长存小国,前后裴校尉葛都尉等到,奉被敕诫,圣旨弥密,重纨累素,幽明备著,所以申示之事,言提其耳。
臣昼则讴吟,宵则发梦,终身诵之,志不知足。
季末凶荒,乾坤否塞,兵革未戢,人民荡析。
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
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讹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郡。
臣不负魏,而魏绝之。
盖闻人臣有去就之分,田饶适齐,乐毅走赵,以不得事主,故保有道之君。
陈平耿况,亦睹时变,卒归于汉,勒名帝籍。
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时不世遇,是以凄凄怀慕自纳,望远视险,有如近易。
诚愿神谟蚤定洪业,奋六师之势,收河、洛之地,为圣代宗。
天下幸甚(《魏志·公孙度传》注引《吴书》)
公孙渊上书自直 曹魏 · 郭昕、柳浦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四
大司马长史臣郭昕、参军臣柳浦等七百八十九人言:奉被今年七月己卯诏书,伏读恳切,精魄散越,不知身命所当投措!
昕等伏自惟省,蝼蚁小丑,器非时用,遭值千载,被受公孙渊祖考以来光明之德,惠泽沾渥,滋润荣华,无寸尺之功,有负乘之累,遂蒙褒奖,登名天府,并以驽蹇附龙托骥,纡青拖紫,飞腾云梯,感恩惟报,死不择地。
臣等闻明君在上,听政采言;
人臣在下,得无隐情。
是以因缘诉让,冒犯愬冤
郡在藩表,密迩不羁,平昔三州,转输费调,以供赏赐,岁用累亿,虚耗中国。
然犹跋扈,虔刘边陲,烽火相望,羽檄相逮,城门昼闭,路无行人,州郡兵戈,奔散覆没。
祖父度初来临郡,承受荒残,开日月之光,建神武之略,聚乌合之民,扫地为业,威震耀于殊俗,德泽被于群生。
辽土之不坏,实度是赖。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向不遭度,则郡早为丘墟,而民系于虏廷矣。
遗风余爱,永存不朽。
度既薨殂,吏民感慕,欣戴子康,尊而奉之。
践统洪绪,克壮徽猷,文昭武烈,迈德种仁;
乃心京辇,翼翼虔恭,佐国平乱,效绩纷纭,功隆事大,勋藏王府。
度、康当值武皇帝休明之会,合策名之计,夹辅汉室,降身委质,卑己事魏。
匪处小厌大,畏而服焉,乃慕托高风,怀仰盛懿也。
武皇帝亦虚心接纳,待以不次,功无巨细,每不见忘,又命之曰:「海北地土,割以付君,世世子孙,实得有之」。
皇天后土,实闻德音。
臣庶小大,豫在下风,奉以周旋,不敢失坠。
生有兰石之姿,少含恺悌之训,允文允武,忠惠且直,生民钦仰,莫弗怀爱。
纂戎祖考,君临万民,为国以礼,淑化流行,独见先睹,罗结遐方,勤王之义,视险如夷,世载忠亮,不陨厥名。
孙权慕义,不远万里,连所遣使,欲自结援,虽见绝杀,不念旧怨,纤纤往来,求成恩好。
执节弥固,不为利回,守志匪石,确乎弥坚。
犹惧丹心未见保明,乃卑辞厚币,诱致权使,枭截献馘,以示无二。
吴虽在远,水道通利,举帆便至,无所隔限
不顾敌雠之深,念存人臣之节,绝强吴之欢,昭事魏之心,灵祇明鉴,普天闻。
陛下嘉美洪烈,懿兹武功,诞锡休命,宠亚齐、鲁,下及陪臣,普受介福。
诚以天覆之恩,当卒终始,得竭股肱,永保禄位,不虞一旦,横被残酷。
惟育养之厚,念积累之效,悲思不遂,痛切见弃,举国号咷,拊膺泣血。
夫三军所伐,蛮夷戎狄,骄逸不虔,于是致武,不闻义国,反受诛讨。
盖圣王之制,五服之域,有不供职,则修文德,而又不至,然后征伐。
小心翼翼,恪恭于位,勤事奉上,可谓勉矣。
尽忠竭节,还被患祸。
《小弁》之作,《离骚》之兴,皆由此也。
就或佞邪,盗言孔甘,犹当清览,憎而知善;
谗巧似直,或乱圣听,尚望文告,使知所由。
若信有罪,当垂三宥;
若不改寤,计功减降,当在八议。
而潜军伺袭,大兵奄至,舞戈长驱,冲击辽土。
犬马恶死,况于人类!
吏民昧死,挫辱王师。
虽冤枉,方临危殆,犹恃圣恩,怅然重奔,冀必奸臣矫制,妄肆威虐,乃谓臣等曰:「汉安帝建光元年辽东属国都尉庞奋,受三月乙未诏书,曰收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
推案无乙未诏书,遗侍御史幽州考奸臣矫制者。
刺史或傥谬承矫制乎」?
臣等议以为,刺史兴兵,摇动天下,殆非矫制,必是诏命。
乃俯仰叹息,自伤无罪。
深惟土地所以养人,窃慕古公杖策之岐,乃欲投冠释绂,逝归林麓。
臣等维持,誓之以死,屯守府门,不听所执。
而七营虎士,伍部蛮夷,各怀素饱,不谋同心,奋臂大呼,排门遁出。
近郊农民,释其耨镈,伐薪制梃,改案为橹,奔驰赴难,军旅行成,虽蹈汤火,死不顾生。
虽见孤弃,怨而不怒,比遣敕军,勿得干犯,及手书告诰,恳恻至诚。
而吏士凶悍,不可解散,期于毕命,投死无悔。
惧吏士不从教令,乃躬驰骛,自往化解,仅乃止之。
一饭之惠,匹夫所死,况累叶信结百姓,恩著民心。
自先帝初兴,爰暨陛下,荣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埋而掘之,古人所耻。
小白、重耳,衰世诸侯,犹慕著信,以隆霸业。
《诗》美文王作孚万邦,《论语》称仲尼去食存信;
信之为德,固亦大矣。
今吴、蜀共帝,鼎足而居,天下摇荡,无所统一。
臣等每为陛下惧此危心。
据金城之固,仗和睦之民,国殷兵强,可以横行。
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
方今二敌窥门,未知孰定,是之不戒,而是害。
茹柔吐刚,非王者之道也。
臣等虽鄙,诚窃耻之。
若无天乎?
臣一郡吉凶,尚未可知;
若云有天,亦何惧焉?
臣等闻仕于家者,二世则主之,三世则君之,臣等生于荒裔之土,出于圭窦之中,无大援于魏,世隶于公孙氏,报生与赐,在于死力。
蒯通直,汉祖赦其诛;
郑詹辞顺,晋文原其死。
臣等顽愚,不达大节,苟执一介,披露肝胆,言逆龙鳞,罪当万死。
惟陛下恢崇抚育,亮其控告,使疏远之臣,永有保恃(《魏志·公孙度传》注引《魏书》)
霍原应举寒素 西晋 · 李重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三
案如《癸酉诏书》,廉让宜崇,浮竞宜黜。
其有履谦寒素靖恭求己者,应有以先之。
如诏书之旨,以二品系资,或失廉退之士,故开寒素以明尚德之举。
司徒总御人伦,实掌邦教,当务峻准评,以一风流。
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斯称道,出处默语,唯义所在。
未可以少长异操,疑其所守之美,而远同始终之责,非所谓拟人必于其伦之义也。
诚当考之于邦党之伦,审之于任举之主。
沈为中正,亲执铨衡,陈隐居永志,笃古好学,学不为利,行不要名,绝迹穷山,蕴韣道艺,外无希世之容,内全遁逸之节,行成名立,缙绅慕之,委质受业者千里而应,有孙孟之风,严郑之操。
始举,先咨侍中、领中书监华,前州大中正、后将军婴,河南尹轶。
去三年,诸州还朝,幽州刺史许猛特以原名闻,拟之西河,求加征聘。
如沈所列,州党之议既举,又刺史班诏表荐,如此而犹谓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舍所征检之实,而无明理正辞,以夺沈所执。
且应二品,非所求备。
定志穷山,修述儒道,义在可嘉。
若遂抑替,将负幽邦之望,伤敦德之教。
如诏书所求之旨,应为二品(《晋书·李重传》。燕国中正刘沈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又抗诣中书奏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荀组以为不应举,重奏云云。又略见《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注引王隐《晋书》。)
徙戎论 西晋 · 江统
 出处:全晋文
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
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
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
弱则畏服,强则侵叛。
虽有贤圣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恩德柔怀也。
当其强也,以殷之高宗而惫于鬼方,有周文王而患昆夷、猃狁,高祖困于白登,孝文军于霸上
及其弱也。
周公来九译之贡,中宗单于之朝,以元成之微,而犹四夷宾服。
此其已然之效也。
匈奴求守边塞,而侯应陈其不可,单于屈膝未央,望之议以不臣。
是以有道之君牧夷狄也,惟以待之有备,御之有常,虽稽颡执贽,而边城不驰固守;
为寇贼强暴,则兵甲不加远征,期令境内获安,疆场不侵而已。
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以大兼小,转相残灭,封疆不固,而利害异心。
戎狄乘间,得入中国。
或招诱安抚,以为己用。
故申缯之祸,颠覆宗周;
襄公要秦,遽兴羌戎。
春秋时义渠大荔居秦晋之域,陆浑阴戎处伊洛之间,鄋瞒之属害及济东,侵入齐宋,陵虐邢卫,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
齐桓攘之,存亡继绝,北伐山戎,以开燕路。
仲尼管仲之力,嘉左衽之功。
逮至春秋之末,战国方盛,楚吞蛮氏,晋剪陆浑赵武胡服,开榆中之地,秦雄咸阳,灭义渠之等。
始皇之并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岭长城,戎卒亿计。
虽师役烦殷,寇贼横暴,然一世之功,戎虏奔却,当时中国无复四夷也。
汉兴而都长安关中之郡号曰三辅,《禹贡》雍州,宗周丰、镐之旧也。
及至王莽之败,赤眉因之,西都荒毁,百姓流亡。
建武中,以马援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馀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
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强,且苦汉人侵之。
永初之元骑都尉王弘使西域,发调羌氐,以为行卫
于是群羌奔骇,互相扇动,二州之戎,一时俱发,覆没将守,屠破城邑。
邓骘之征,弃甲委兵,舆尸丧师,前后相继,诸戎遂炽,至于南入蜀汉,东掠赵魏,唐突轵关,侵及河内
及遣北军中候朱宠五营士于孟津距羌,十年之中,夷夏俱毙,任尚马贤仅乃克之。
此所以为害深重累年不定者,虽由御者之无方,将非其才,亦岂不以寇发心腹,害起肘腋,疢笃难疗,疮大迟愈之故哉!
自此之后,馀烬不尽,小有际会,辄复侵叛。
马贤狃忲,终于覆败;
段颎临冲,自西徂东。
雍川之戎,常为国患,中世之寇,惟此为大。
汉末之乱,关中残灭。
魏兴之初,与蜀分隔,疆场之戎,一彼一此。
魏武皇帝将军夏侯妙才讨叛氐阿贵、千万等,后因拔弃汉中,遂徙武都之种于秦川,欲以弱寇强国,捍御蜀虏。
此盖权宜之计,一时之势,非所以为万世之利也。
今者当之,已受其弊矣。
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郑国、白渠灌浸相通,黍稷之饶,亩号一钟,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
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
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
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
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幵、析支之地;
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
廪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附本种,反其旧土,使属国、抚夷就安集之。
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即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是以充国、子明能以数万之众制群羌之命,有征无战,全军独克,虽有谋谟深计,庙胜远图,岂不以华夷异处,戎区别,要塞易守之故得成其功也哉!
难者曰:方今关中之祸,暴兵二载,征戍之劳,老师十万,水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
凶逆既戮,悔恶初附,且款且畏,咸怀危惧,百姓愁苦,异人同虑,望宁息之有期,若枯旱之思雨露,诚宜镇之以安豫。
而子方欲作役起徒,兴功造事,使疲悴之众,徙自猜之寇,以无谷之人,迁乏食之虏,恐势尽力屈,绪业不卒,羌戎离散,心不可一,前害未及弭,而后变复横出矣。
答曰:羌戎狡猾,擅相号署,攻城野战,伤害牧守,连兵聚众,载离寒暑矣。
而今异类瓦解,同种土崩,老幼系虏,丁壮降散,禽离兽迸,不能相一。
子以此等为尚挟馀资,悔恶反善,怀我德惠而来柔附乎?
将势穷道尽,智力俱困,惧我兵诛以致于此乎?
曰无有馀力,势穷道尽故也。
然则我能制其短长之命,而令其进退由己矣。
夫乐其业者不易事,安其居者无迁志。
方其自疑危惧,畏怖促遽,故可制以兵威,使之左右无违也。
迨其死亡散流,离逖未鸠,与关中之人,户皆为雠,故可遐迁远处,令其心不怀土也。
夫圣贤之谋事也,为之于未有,理之于未乱,道不著而平,德不显而成。
其次则能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值困必济,遇否能通。
今子遭弊事之终而不图更制之始,爱易辙之勤而得覆车之轨,何哉?
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若有穷乏糁粒不继者,故当倾关中之谷以全其生生之计,必无挤于沟壑而不为侵掠之害也。
今我迁之,传食而至,附其种族,自使相赡,而秦地之人得其半谷,此为济行者以廪粮,遗居者以积仓,宽关中之逼,去盗贼之原,除旦夕之损,建终年之益。
若惮暂举之小劳,而忘永逸之弘策;
惜日月之烦苦,而遗累世之寇敌,非所谓能开物成务,创业垂统,崇基拓迹,谋及子孙者也。
并州之胡,本实匈奴桀恶之寇也。
汉宣之世,冻馁残破,国内五裂,后合为二。
呼韩邪遂衰弱孤危,不能自存,依阻塞下,委质柔服
建武中,南单于复来降附,遂令入塞,居于漠南,数世之后,亦辄叛戾,故何熙、梁觐戎车屡征。
中平中,以黄巾贼起,发调其兵,部众不从,而杀羌渠。
由是于弥扶罗求助于汉,以讨其贼。
仍值世丧乱,遂乘衅而作,卤掠赵魏,寇至河南
建安中,又使右贤王去卑诱质呼厨泉,听其部落散居六郡。
咸熙之际,以一部太强,分为三率。
泰始之初,又增为四。
于是刘猛内叛,连结外虏。
近者郝散之变,发于谷远
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
然其天性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
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之域可为寒心。
荥阳句骊本居辽东塞外,正始中幽州刺史毋丘俭伐其叛者,徙其馀种。
始徙之时,户落百数,子孙孳息,今以千计,数世之后,必至殷炽
今百姓失职,犹或亡叛,犬马肥充,则有噬啮,况于夷狄,能不为变!
但顾其微弱势力不陈耳。
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
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纤介之忧。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晋书·江统传》,又群书治要三十引《晋书》,又《通典》一百八十九,《御览》七百九十四。)
兖州刺史贾思伯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夫璇□□□因方祇以□者□□既启廉□□□□德□□□□□□□□风□□□□□□□□□□□□使君□源遐缅,督业崇深,识照天玑,冲光警智,冰清玉映,有夷齐之操,莅政□化□□□□□□□□□□□□□□□□作捍青蕃,流爱屋之歌,垂芳河济,欣来苏之咏,可谓动众化□□□□□□□□盛□□□□□□□□□□□□刊方来何述,前治中从事史、东平内史、□昌伯、东平□祖髦长□□乂□山□□□□□□□□□□□□□□威将军、治中从事吴兴沈预民□徐贞思等,镂石镌□□徽万□。
君讳思伯字士休武威姑臧人也。
太师贾他之后,□□太傅谊□□□□□□□□□□□□□□九世祖敷,前魏青龙中幽州刺史,行达□州□州事,因忠丧亡,遂□□□□□□□□□□□□□□□□□州刺史
高祖朕,□事兼州别驾宜都王司马
曾祖宏,□有令誉,未宦早丧。
祖□□□□□□□□□□□□□□青州□□录本州□中正、州主簿齐郡太守
君童龀之中,卓然岐嶷,亲邻纨倚,□□□□□善文赋,慷慨□志□□张良□□超怅致□□太和中,起家为奉朝请,尊□□得,优游雅素,逍遥集□□□□□□高谊□求□□□□□□虽年始终弱冠,便□然公辅之□□稍迁扬烈将军、□□校尉、□前军将军□□仍授辅国将军□□□□□□□□□左□□□□夜勤王,匪躬斯著,遐迩钦风,缙绅引领。
河内大守,以亲老□□□除□□□□□□□□□寻□□□将□一载□召拜荥阳太守,辞不获已,遂恭斯授。
官任未期,风教逮□□□□□□□不□□□□□□泽渐□年方之我君□有惭德矣。
寻除持节、督南青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之□□□所。
顷之,丁父忧
复召拜光禄少卿将军如故。
君谅闇在躬,宿昔皓发,继□□□几□毁□□□哀□□□尝□□□□□□财赈施,亲疏周给,门侄长幼,靡不赡恤,等其荣悴,均其丰约,士□□□除持节兖州诸军事左将军兖州刺史
于时州土荒馑,连岁不登。
又境上之民,好怀去就。
君按之以法,□之以□□□□在优平赋□□其□□□□□岁稔□□既实,礼义用兴,关境怀仁,外邻□附,民庶欣歌,士女□咏。
仰照灼英徽蝉联□□德楷世□仁惟□矩声溢遐□芳流远□动□□□□□□□□□□谟资□韶气绘藻□华绮缋雕思,三□□州,淄渑别味,思□二□□□□□□绩既□□□□海沂换□□郑怀芳□□□□□暖和灵系管,□昃甘棠,抚□河济饰光□服治隆王赵,才超张陆,化湛烟翔,风□□属,□□既领,宪□以穆,□猛相资,惠和并布,威厉秋霜,泽孚春露,岩栖以空,丘园知慕,异哉□恩,□邻襁附,□歌载□声教□□□□□□民庶未融,敬惟德化,于此知隆,□□□□永馥芳风。
神龟二年岁次己亥四月戍辰朔廿日丁亥讫功,大义主翟旭仁,义主□人令曹安都,义主姜甫德(碑拓本)